故乡 童年
在我的梦中,时常会梦见一个地方。那个地方有青山绿水,有蓝天白云,有让我神牵梦系人儿。这便是我的故乡——赣南大山深处的一个鲜为人知的小山村。
小时候在故乡,故乡是童年的记忆。曾记得,那时候,故乡的风带着泥土的芬芳,故乡的云朵朵洁白,故乡的天也是那么蓝,蓝的连一丝浮絮都没有,像被过滤了一切杂色,瑰丽地熠熠发光。
故乡的春天,漫山遍野,都悄悄的披上了春姑娘的花衣裳,细雨纷飞,燕子在忙活着,俨然一幅“飞燕衔春细雨菲,万物复苏盼春来”的美好画卷。春天里温暖的太阳,吹醉了每一个踏春的人儿。每次散学,我总喜欢和玩伴跑到路旁的小店,在那儿买个风筝,然后跑到小山坡上放飞手中的风筝,而且还要比比谁的风筝飞得高嘞。手中的风筝,细细的长线,满满的都是小时候的欢乐,纯真梦幻,简单而又绵长。
到了夏天,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开心的,和小伙伴成群结队的往小河边跑,到了河边便扑通跳入河里,玩水捉鱼摸虾打水仗,常常弄得全身湿透。父亲是绝不允许我到河里玩水的,说是怕出事,因此,每次玩完水回到家,总免不了被父亲打的屁股开了花儿。故乡的弯弯的小河,清清地流淌,鲜嫩的水草,成群的小鱼儿,在水里欢快的流淌。
秋天到了,桂花开了,香味儿老远都能闻见,山上的枫叶也红的像火似的。桂花随风吹到田间里头,沁人心脾,小朋友们闻见这香味儿难免想吃点啥儿。于是,三五成群,跑到刚刚才割完稻子的田里拾些稻穗,然后到山上拾掇些落下的枫叶,生一把火,把拾来的稻穗抛入火堆,只听见噼噼啪啪的响声,大家蜂拥而上,把火弄灭,拾起稻穗爆出的米花,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等到了冬天,大人们总喜欢烤烤火,而小朋友们总喜欢凑个热闹,倒不是想烤火,而是有另外的打算。在家里把从田里收回的芋头和红薯拿几个抛进火堆,然后像战士守护阵地一般乖乖的守在那儿,生怕被别人抢走了芋头、红薯。
冬天的晚上,室外的温度低,有的小朋友总喜欢把一碗糖水放到室外,然后再放一根筷子,等到第二天,结成了冰块,小朋友总是不怕冷,把这冰块塞进嘴里,吃的津津有味。
走过童年,走进了童年的回忆。我们也渐渐长大了。那时候虽然物质没有现在充足,条件没有现在好,但是乐趣却是现在怎么都比不上的。
如今,那些儿时的小玩伴,已是散落天涯。有的在务工谋生,有的还在读书,有的甚至已经娶妻生子,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连过年都难得见上一面了。在这个寒冷的冬日,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和我一样,带着淡淡的乡愁,满满的思念,忆起那赣南大山深处的那个小山村,忆起故乡童年的纯真往事。
谢会荣,生于赣南大山深处,是一名普通的教师,自号渌水亭仙人,喜欢古文,爱好写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