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应用体验
《思路要清晰》应用体验
一、如果以《_____二三事》为题,写一篇记人的文章,你会写谁?请列出作文的提纲。形式不限。
提示
1.确定文章的中心,想想围绕这一中心可以写哪几件事,如何安排先后顺序。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件事的主要内容,按照之前考虑的顺序写下来。如果所写的内容有详略之分,也可以在提纲上注明。
3.可以用文字叙述,也可以用图表加文字的形式。写完之后检查一遍,发现问题要及时修改。
审题明意
优教授:列作文提纲是写好作文做到思路清晰的有放方法。同学们看一下写作实践第一题,说一说它要求我们写什么。
调皮哥:我知道动笔前要整体构思,然后再列提纲。但如何给这篇作文整体构思、列提纲呢?
学霸君:我们要先根据题目要求确立文章中心,精心选好材料,安排好详写和略写,确定好写作顺序,简要概括出毎个层次的意思。这次作文要求写一篇记人的文章,横线上填入的应该是所写的人物,可以是“我的”“我的爸爸(妈妈)”,也可以是“老师”“同学”等。当然,还可以在这些词语前面加上代表人物性格、爱好等的词语,如《球迷爸爸二三事》《喜欢运动的爷爷二三事》等。“二三事”限定了写作内容,泛指“零星、片段的事情
立意选材
调皮哥:我把题目拟为《爱臭美的妈妈的二三事》,计划写两件事:病中画眉毛和睡前贴面膜。臭美是她的特点
文艺姐:我准备写咱们的语文老师二三事:一是他上课问候的方式很特别;二是他批改作文的方法很特别;三是他处理班内违纪学生的方法很特别。总之,我认为蔡老师是一个很特别的老师。
优教授:拟写写作提纲时要注意三个方面:(1)安排好材料的顺序。(2)确定好内容详略。(3)考虑好层次之间、段落之间衔接过渡的方法。写作提纲可以
用文字叙述,也可以用图表加文字的形式。写完后检查一遍,发现问题要及时修改。
升格有道
同桌二三事(写作提纲)
中心:通过记叙同桌“受伤不哭”和“因成绩而哭”两件事,塑造个坚强、果断、有毅力的“小男子汉”形象。
结构:
第一段:以歌曲“同桌的你”引入。“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每当这首动听的校园歌曲《同桌的你》响在耳畔的时候,我便不禁会回想起曾经“同桌的你”。
第二段:交代张扬的外貌及学习等情况,交代他的口头禅“洒家是男子汉” 第三段:踢球受伤,强忍泪花,男儿有泪不轻弹。
第四段:因为贪玩,成绩掉队,被老师批评。痛定思痛,哭了,下定决心要赶上,付出努力,期末名列前茅,做个说话算数的男子汉。第五段:后来由于重新分班,我们不再是同桌了,可是我们的友谊之树依然常青,他依然是那个爱张扬的帅小伙。
没有标明叙事的详略,以致主次不分。
第三、四段缺少过渡段,以致段落衔接不够连贯。
同桌二三事(写作提纲)
中心:通过记叙同桌“受伤不哭”和“因成绩而哭”两件事,塑造个坚强、果断、有毅力的“小男子汉”形象。
结构:第一段:以歌曲“同桌的你”引入。“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每当这首动听的校园歌曲
《同桌的你》响在耳畔的时候,我便不禁会回想起曾经“同桌的你”。第二段:交代同桌的外貌及学习等情况,交代他的口头禅“洒家是男子汉”。(略写)(过渡段)
第三段:踢球受伤,强忍泪花,男儿有泪不轻弹。(详写)
第四段:可就是这么一个男子汉,那次却哭了。(略写)(过渡段)第五段:因为贪玩,成绩掉队,被老师批评。痛定思痛,哭了,下定决心要赶上,付出努
力,期末名列前茅,做个说话算数的男子汉。
(详写)
第六段:后来由于重新分班,我们不再是同桌了,可是我们的友谊之树依然常青,他依然是那个爱张扬的帅小伙。
确定有关内容的主次,标明叙事的详略,为表达中心服务。 设置过渡段或者过渡句,使文章结构紧凑。 佳作展台 佳作一
“老包”老师二三事(写作提纲)
中心:通过记叙“老包”老师的几件事,表现他强烈的责任心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表达同学们对他的尊敬和赞美之情。
结构:
第一段:介绍“老包”老师的真实姓名和绰号来历。(略写) 第二段:介绍“老包”的“必杀技”—“转身回头”,写他的严厉。 (详写)
第三段:“老包”看起来很严厉,但他讲课却很风趣。(略写)(过渡段) 第四段:“老包”对我们的生活很关心。(略写)
第五段:我爱我们的“老包”老师,抒发对“老包”老师的尊敬和赞美之情。 本提纲写作顺序安排合理,按照先学习后生活的顺序记叙,并且合理安排了详略,注意了段落之间的衔接,是一个比较优秀的写作提纲。
佳作二
爸爸二三事(写作提纲)
中心:通过三件小事,表现爸爸是个地地道道的球迷。 结构
第一段:爸爸是个球迷。(点明主旨,总领全文,略写) 第二段:爸爸爱订球类报刊,爱看球类报刊。(详写神态) 第三段:爸爸爱看球赛。(详写神态、语言和动作) 第四段:爸爸爱打篮球。(详写动作)
第五段: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略写)结构框架清晰,详略安排得当,根
据中心和选用的材料,确定了开头、结尾的方法。
二、以《这天,我回家晚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自定立意。不少于500字。
提示:
1.文章强调的是“回家晚了”。为什么这天回家晩了?往常是怎样的情况?这天回家前遇到了什么事?回家后又发生了什么?你的心里有怎样的感受?
2.记叙事情时,思路要清晰。可以用顺叙,先写自己遇到的事情,再写回家晚了的结果;也可以用倒叙,先写回家晚了的结果,再交代之前发生的事情。
3.立意不同,写作的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如果要强调导致“回家晚了”的原因,则回家后的情况可略写甚至不写;如果要强调“回家晚了”的后果,则原因可以略写。
审题明意
优教授:同学们,不论是上午或者下午放学后,还是周末出去玩儿,大家有没有晚归的时候呢?请看一下写作实践二,对这个题目你有怎样的理解?请大家畅所欲言。
文艺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体裁是记叙文。题目限定了写作内容,即写“这天,我回家晚了”的经历。“这天”表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只能写某一天内发生的事情,要突出“这天”的独特性。“我”决定了本文要用第一人称来写,所写必须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
调皮哥:对!请问这道作文题目强调的是“这天”还是“我回家晚了”? 学霸君:文章强调的是“回家晚了”。“我”为什么这天回家晚了?“我”去哪問里了?往常是怎样的情况?这天回家前遇到了什么事?回家后又发生了什么?心里有怎样的感受?这些问题都要我们认真考虑的。
立意选材
优教授:同学们审题把握得不错哦!叙事中心更多取决于对事件的选择。大家计划选什么材料?
文艺姐:那天我因为陶醉于路上的景色回家晚了;还有一次,放学后因为我主动帮卖红薯的老爷爷推出深陷泥沼的车,结果回家晚了。
学霸君:我写上个周末我陪妈妈逛街,我们逛到很晩,由于堵车,等公交车
又等了很久。坐在车上我趴在妈妈身上睡着了。该下车时,她才喊醒我,回到家将近九点了,有妈妈的疼爱,我好幸福
升格有道
这天,我回家晚了
回想起来,那是我最害怕的一次,也是我回家最晚的一次。
我清晰地记得,那个星期二是我扫卫生区的,扫了很久,到了黄昏时,我不由得害怕了起来。回到教室,教室里已经没有人了。我赶忙背起书包回家,脚步匆忙地走到了平时走的那条小路。
小路上人迹寥寥,平时热闹的小路,此时变得异常安静。这条小路附近有一片墓地,如果不是成群结队走的话,胆都要被吓破。以往我都是跟同学们三五成群一起回家的,几乎没有自己一个人独自走过这条小路,心里害怕极了
一阵风掠过,树枝摇曳着,树叶像幽灵似的,在空中飘浮不定。我开始胡思乱想,满脑子妖魔鬼怪出现的场面。我狠狠地摇摇头,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我加快了回家的脚步,此时我只希望快点回到家中,快点看到爸爸妈妈。 离家不远处,只见妈妈焦急地在门口徘徊,看到我时,不停地喊我的名字。我向前跑去,妈妈也立刻迎上前来,担忧地问:“放学了怎么不回家?”“在打扫卫生。”我回答道。妈妈接我的书包:“下次记得扫快点。”
刚坐下来,爸爸便从爷爷那儿赶来,气喘吁吁地问:“孩子回来了吗?她怎么样了?”“没事,她今天打扫卫生,所以回来晚了。”妈妈告诉爸爸。得知我平安后爸爸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这次晚归之后,使我明白了“家”的含义。家,是雨中的一把巨型伞,用它庞大的身躯为你遮风挡雨。家,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你的人生。
时间、地点交代不清楚,前后过渡照应不够自然、严密。如开头没有交代“回家最晚的一次”的具体时间,“平时走的那条小路”是什么地方的小路?文章都没有点明。又如第二段,由回忆“清晰地记得”到叙述事件起因,没有过渡词句,让人感到很突兀。
结尾点题的比喻句不是很贴切,与文章内容贴合度不高。
这天,我回家晚了
回想起来,小学毕业考试前一周星期二的下午放学回家,那是我回家最晚的
一天,也是我最担惊受怕的一次。
我清晰地记得,那天放学后我打扫卫生用了很长时间,打扫完后天已经黑下来了,我不由得害怕了起来。我连忙背起书包回家,走到了平时走的学校后面的那条小路
小路上,人影稀少,平时热闹的小路,此时变得异常安静。时隐时现的墓地,看了令人胆战心惊。
一阵风掠过,树枝摇曳着,树叶幽灵似的在空中漂移。我开始胡思乱想,满脑子妖魔鬼怪的狰狞面目。我的头皮有些发麻了,我用手梳理了一下头发,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但总觉得身后有什么东西跟着自己,我快它也快,我慢它也慢,吓得我既不敢回头,又不敢大声气,眼泪不争气地泉涌而出,模糊了视线,小路变得更加坎坷不平。我跌跌撞撞向前跑着,只恨没有多生一双腿,好快一点赶回家。
我硬着头皮,好不容易跑到了家门口,只见妈妈在那焦急地徘徊着,不停地喊我的名字。我一到家,妈妈立刻迎上前来,轻声问道:“放学这么久了,怎么现在才到家呢?”“在扫环境区。”我一边擦眼泪一边回答着。妈妈接过我的书包,柔声说道:“别哭了,下次记得扫快点。”
刚坐下来,爸爸便从爷爷那儿赶回来,气喘吁吁地问:“孩子回来了吗?她怎么样了?”“没事,她今天在扫环境区,所以回来晚了。”妈妈告诉爸爸。看到我平安回家,爸爸转忧为喜,笑逐颜开了。
这次晚归,让我明白:家是最安全、最放心的地方。到家了,心里才踏实;有家的庇护,人生才幸福!
仔细推敲词句,做到用词准确贴切、造句规范通顺,力求语言生动形象。 交代清楚具体的时间地点,细致描绘小路上的所见所思,突出其阴森可怕;形象描写回到家中的情景,突出其温馨。
选择恰当的过渡词句,使上下文衔接自然、紧密。
重新设计开头结尾,使前后照应更紧密,点题更贴切有意味。 佳作展台 佳作一
这天,我回家晚了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可见:生活中不是缺少观看,而是缺少真情审视的头脑和心灵。——题记①
放学的铃声响过,我背着沉甸的书包,拖着疲惫的身体,迈着缓慢的脚步走上了回家的路。坐上了公交车,我找到一个靠窗的位子坐下,全身上下一阵放松,半倚着头看着窗外飞逝而过的城市风光,想着自己的心事
车停下,上来了几位农民工。他们单薄的衣服上还留着深深浅浅的汗渍。脚上穿的,是清一色的解放鞋,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有缝补过的痕迹。几人一上车,热乎乎的汗味夹杂着建筑工地石灰浆涩涩的味道充斥着整个车厢。②
人们看了看这几个民工,有的挪着脚步远离,有的低头继续玩手机,有的面露厌烦看向窗外。③就在我要把目光移开的时候,我看见了离我最近的农民T的脸:无数道皱纹沟壑般切割着他土黑的面颊,眼睛有些空洞地看着窗外,透出工作了一天的疲惫。我不忍再看下去不知从哪里来的劲儿,一下子从座位上站起来,低声说道:“我到了,你坐吧。“那农民工惊讶地看着我,迟疑了一会儿后有些不可思议地坐下了。那一刹那,我看见他稀疏的头发中夹杂的缕缕白发,这缕缕苍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我提前下车了。这儿离我家还有一段距离,不过我也不着急,正好利用这段时间仔细地思考:透过那疲惫不堪的身躯,我看见的是这位农民工辛辛苦苦工作一天,为了建设美好繁荣的城市而努力付出汗水,却处处被人冷漠对待;我们多么需要用头脑、用心灵去看见那些需要留心的人。如果多一些人用头脑、心灵去看,重伤在地痛苦呻吟的小悦悦或许就不会被无数路人忽视;老人跌倒了,就不会再有“扶不扶”的争议;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不良商家将有害健康的物质加入食品……④
天黑的时候,我到家了。这是我回家最晚的一天,却也是最有意义的一天。因为今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美,要用心去发现。
①运用名言并加以推理作为题记,含蓄地点明文章主旨,增添了文采。 ②细致的外貌描写,生动地刻画出农民工生活的艰辛和朴素。
③人们对农民工的不同反应,反映出世人的冷漠,与下文“我”主动让座形成对比,突显“我”“用看世界
④叙写自己的联想和思考,丰富了文章内容,同时也深化了文章主旨。
⑤
⑤结尾点题,首尾呼应
本文选材新颖,立意深刻。作者用人文的心理来审视农民工,用尊重理解的心态对待农民工,切中了时弊。细致的描写使人物形象更生动。
佳作二
这天,我回家晚了
那一次经历至今我还牢牢记在心里,因为那是我回家最晚的一次① 那天下午放学,同桌对我说:“今晚爸妈去加班,我有些害怕,你能陪我一起写作业吗?”接到朋友的邀请,我高兴极了,但仍是很犹豫——我的脑海里闪过爸爸平时一而再再而三叮嘱的话:“放学后不能在外面玩,一定要回家!”②但我看到同桌那期待的目光,心便软了下来,就陪她写一会吧,就一会,爸爸要是知道我是因为要帮助同学才晚回家的,一定不会批评我的。
一进同桌的家,那摆放得整整齐齐的书,映进了我的眼帘,就在书架的旁边有个遇见亮光就会说话的海绵宝宝玩具。她答应我,写完作业就让我玩上一会。等我和她写完作业,一看表已经晚上8点了啊!这么晚了爸爸会说我吗?唉,反正都晚了,何不在这里玩个够呢?玩一会海绵宝宝再说。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我忘记了时间。当我走出同桌家,星星已挂满了天空,道路上一片漆黑,隐隐约约传来怪叫声,那边的草丛中好像有一个东西,会不会是……我不敢再想,脚下的步子不由得加快了,我只想赶快到家。
来到了楼下,我的恐惧消失了,但心情却没有半点放松。爸爸会怎么做呢?是生气?还是在等着我,要扬起大手掌打我呢?我真想像孙悟空一样,有七十二变,那样我就能拔下一根毫毛,让它变成我,去见爸爸。幻想终究不能成为现实,我必须独自面对自己犯下的错,心想爸爸要是打我就打吧,也算是给自己一个教训。③我敲了门,爸爸开了门,他一怔,随后就一下子将我搂在怀里:“宝贝,你上哪去了?担心死爸爸妈妈了。妈妈出去找你,现在还没有回来呢。”我支支吾吾地回答:“我去同学家写作业并且玩了一小会儿。”爸爸说:“以后晚回家定要告诉我们,不要让家里人为你担心,好吗?”爸爸语气严肃,但并没有严厉批评我。而我心里却无法平静,我只顾着自己玩乐,竟没有顾及家里人的感受,我真是自私啊
那一次晚回家的经历让我明白了父母对我的爱。对不起,爸爸妈妈,我让你
们担心了,我以后再也不会犯这种错误了。④
①运用倒叙开头,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爸爸的叮嘱为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
③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刻画出“我”忐忑不安的心理。 ④首尾呼应,写出了自己不会再犯这样的错。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记述了一次晚归的经历,思路清晰,情感真挚。开篇点题,首尾呼应,结尾点明了中心。
三、你有勇气去访问你所在地区的一位名人,或者本校一位你不熟悉的教师吗?勇敢地尝试一次,你不仅会获得人际交往的经验,还可能收获满满的自信。记得提前做点儿准备,列出你的访问提纲。访问完成后,以《对的一次访问》为题,写一篇作文,跟同学分享你访问的经过和感受。
提示:
1.鼓起勇气去访问一位你不认识的人,不仅是对勇气和自信心的锻炼,同时也是拓宽语文学习领域的很好尝试。
2.访问时,留意被访者的表情、动作,尤其是眼神、手势,体会他当时的内心活动。
3.不要只是做一个谈话的记录,要写清楚时间、地点、经过,并融入你自己的感受。这个感受可以是访问之前的心理期待或心理准备,也可以是访问过程中的体验,还可以是访问之后对被访者的认识及采访的感想。
审题明意
优教授:同学们,大家都做过“记者”采访过别人吧。《对________的一次访问》是这次作文的题目。大家在审题方面有什么话要说吗?
学霸君:它是半命题作文,题目中规定了补题的内容是“你所在地区的一位名人”或“本校一位你不熟悉的教师
调皮哥:这个我也知道,学霸君,请问这篇作文的重点是什么?
学霸君:写作的重点就是:访问的经过和感受。这个感受,可以是访问之前的心理期待或心理准备,也可以是访问过程中的体验,还可以是访问之后对被访问者的认识及采访的感想。
立意选材
文艺姐:我曾经采访过县文化馆知名词作家吕永清。说实话,那次采访前我心里特别紧张。后来见到朴实、热情的他,我的心里就放松了,交流中我了解了他坎坷的人生经历,为他的勤奋笔拼的精神而感动。
学霸君:我采访过咱们学校的全国优秀教师王老师,王老师心里只有学生,长期的劳累导致椎间盘严重突出,可再怎么疼痛,都不能阻碍他站上讲台。王老师虽然退休在家了,可他还想着为教育事业做贡献,正在把几十年的教学心得写下来编成书,供年轻教师参考呢。
优教授:大家的选材都不错!写作文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要思路清晰。作文时,不要只是一个谈话的记录,要注意抓住人物特点,有序地去记叙事件,并表达出对这次访问的认识,或者这次访问对自己的影响。
升格有道
对杨老师的一次访问
上个星期,我第一次参加学校的文学社团,社团指导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姓杨。社团课结束之后,经过反复纠结,我终于打败自己的假想敌,鼓起勇气,走上讲台向她预约了一次访问。
第二天中午饭后,我匆匆忙忙来到操场,杨老师已经到了。看到我走近,她招着手向我走来。她很随意地和我聊了几句。
我们在操场边上相对而坐,我打开笔记本,按照提前拟好的问题开始提问:“杨老师,请问您是不是很喜欢读书?工作之余您一般都喜欢做些什么?\"杨老师说道:“嗯,我确实非常喜欢读书,做语文老师不看书不行,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至于业余爱好,我一般就是看看书、看看电影、旅旅游,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没想到紧接着杨老师又冒出一句:“当然,我还喜欢睡觉。“我们交流起各自喜欢的书籍和作家,我不禁问道:“您平常工作应该很忙,怎么会有那么多时间读书呢?”杨老师说道:“当你真正爱上阅读,不管多忙多累你都会挤出时间读书,我哪天不读书就会觉得缺了点什么。”最后,我又向她询问了文学社各学期的课程安排情况,她说:“每学期都不一样,都很有意思,如果你想知道那就下学期也报文学社吧,我们文学社尤其欢迎像你这样的学生,这里跟你打个广告先。”
访问结束时,阳光还是一样清亮,空气里弥漫着桂花的馨香。
没有交代采访杨老师的原因。
没有描写出当杨老师走近“我”时“我”的心情。 访问的具体地点应交代清楚。
在写作的过程中,不能只是进行单调的语言描写,还要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来丰富、凸显人物形象。
访问的收获和感悟没有写出来,导致画龙没点睛。
对杨老师的一次访问
上个星期,我第一次参加学校的文学社团,社团指导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姓杨。社团活动中,她侃侃而谈,带给我很多新奇的东西,这使我对她充满了好奇。社团课结束之后,经过反复纠结,我终于打败自己的假想敌,鼓起勇气,走上讲台向她预约了一次访问。
第二天中午饭后,我匆匆忙忙来到操场,杨老师已经到了。远远望去,她站在秋日清亮的阳光下,穿着一身粉色连衣裙,披着一件米色的短款开衫,清新而乂安静。看到我走近,她招着手向我走来,我心里下子紧张起来,连脚步也沉重了几分。她很随意地和我聊了儿句臉上始终挂着亲切的笑容,然而即使这样也没法消除我内心的紧张。
我们在操场边上的围棋台旁相对而坐,我打开笔记本,按照提前拟好的问题开始提问:“杨老师,请问您是不是很喜欢读书?工作之余您一股都喜欢做些什么?”杨老师微微点头,说道:“嗯,我确实非常喜欢读书,做语文老师不看书不行,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至于业余爱好,我一般就是看看书、看看电影、旅旅游,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没想到紧接着杨老师又冒出一句:“当然,我还喜欢睡觉。”我们不约面同地笑起来,气氛一下子轻松了很多,而我也慢慢进入状态,不再像之前那样放不开了。我们交流起各自喜欢的书籍和作家,谈起读书,杨老师眉飞色舞,脸上焕发着耀眼的神采,我不禁问道:“您平常工作应该很忙,怎么会有那么多时间读书呢?”杨老师一只手抵着下巴,沉思了几秒,说道:“当你真正爱上阅读,不管多忙多累你都会挤出时间读书,我哪天不读书就会觉得缺了点什么。”听了杨老师的这番话,我不禁心生惭愧,在读书方面自己还是太懒了。最后,我又向她询问了文学社各学期的课程安排情况,她说:“每学期都不一样,都很有意思,如果你想知道那就下学期也报文学社吧,
我们文学社尤其欢迎像你这样的学生,这里跟你打个广告先—”听了她诙谐的话语,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访问结束时,阳光还是那样清亮,空气里弥漫着桂花的馨香。原来只要鼓起勇气,勇敢尝试,很多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甚至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使你受到长者的熏陶,得到有益的启示,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交代采访杨老师的原因和采访的地点。
描述采访经过时一方面要让自己参与其中,写出自己的心理体融和认识感想;另一方面要对被访者做充分必要的据写比如她的外貌衣看、语言动作等
结尾再次描写景物使文前后照应,浑然体。画龙点睛,点明主旨。 习作中心明确,思路清晰。写“我”勇敢尝试采访不熟悉的桶老师,并从中获得了成长。以事件发展和空同的转换为序作者心理的变化清断可见。从一开始的“恐惧”到见到老师的“紧张”,再到访问中的“放板”以及最后的“心理美溢溢”我”克服了重重的心理障碍,获得了此次尝试的成功。
佳作展台 佳作一
对王老师的一次访问
我坐在桌前,整理着采访稿。想到昨天的采访,心里仍激动不已。 昨天,我们梦想文学社一行五人在县一中家属院采访了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的县第一中学的王老师。①
路上,我们一边在网上查询着有关王老师的事迹和资料,一边讨论着王老师家里一定摆着软软的沙发,而王老师应该就坐在沙发上和儿孙们谈笑吧。我们一边走,一边聊,很快便到了王老师的家。
我们轻轻地按响门铃。不一会,一位慈祥的奶奶开了门,待我们说明来意后,她便请我们进了书房。
王老师正伏在一张桌子上写着什么。我们轻轻走过去,说了声:“王老师好。”他这才抬起头来看见我们,忙搬凳子让我们坐下。这时,我才看清,王老师额上清晰地现出几道深深的皱纹。我环视了下四周:正面放了一张办公桌,桌上堆满了书,靠右边是一张木床……一切都显得简朴,真叫人难以相信,这就是那个获得众多荣誉的王老师的家。②王老师得知我们的来意,笑着对我们说:“其实我也
没什么好说的,每当想到党和人民给我的荣誉,我总是深感责任重大,我要以更出色的工作回报社会、回报国家、回报党,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之材……
这时,王老师的爱人走过来,接着话茬说:“他呀,心里只有学生,长期的劳累,椎间盘严重突出,可再怎么疼痛,都不能阻碍他站上讲台,放下那群学生。真拿他没办法。王老师的爱人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却让我们深受感动。③
我们抓住机会问王老师:“您现在都退休了,该好好休息休息了吧?”王老师说:“虽然退休了,可总想把工作几十年的心得体会写下来,供年轻教师参考。我虽然老了,但还想为教育事业做点什么。我真诚地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学好本领,将来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听到这里,我们五个人不禁点头,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决不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期望
告别王老师,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被王老师这种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的高尚品质所感动。想到这儿,心中似有千言万语,但只化为一句话:我们热爱您,王老师!④
①介绍了采访的时间、地点和采访对象。
②访问前对王老师家中摆设的猜测与下文看到王老师家的简朴形成对比,从而突出他的节俭。
③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手法,塑造了个敬业爱岗、辛勤育人的园丁形象。
④概括人物精神,抒发对王老师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在叙事的基础上抒情议论,水到渠成。
本文思路清晰,按照时间顺序详细描述了采访过程。主要运用语言描写,赞美了一位退而不休的老教师始终热爱教育事业的崇商品质。语言朴素,感情真挚。
佳作二
对赵爷爷的一次访问
在我们镇,有一位家喻户晓的“名人”—革命老战士赵爷爷。今天下午,我怀着高兴的心情去他家采访。①
我来到赵爷爷家,只见他挺着胸,穿着十分朴素,扳着腰,炯炯有神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精神很好,一看就知道是位饱经风霜的老人。②我怯生生地提问:“赵爷爷,您能接受我的采访吗?”赵爷爷爽快地说:“没问题!”赵爷爷的平易
近人让我平静了很多,我首先提问:“赵爷爷,听说您参加过许许多多的战斗,您能具体说一下战斗的经历吗?”赵爷爷马上兴奋起来,对我说道:“没问题。想当年,抗日的时候,我参加了八路军,参加过许多大大小小的战争。我还参加过当时举世闻名的百团大战,激烈的战斗场面至今还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从敌人那里缴获了一杆冲锋枪。在当时,缴获一杆冲锋枪是很稀罕的。”赵爷爷说起这件事,十分自豪。我也被赵爷爷充满感情的讲述吸引了全部注意力,一时间感觉自己仿佛亲眼见证了发生在那个年代的故事。
我心潮澎湃,又激动地问:“赵爷爷,您参加过那么多次战斗,有没有发生过有趣的事?”“有呀!还不止一件。”赵爷爷激动地说,“有年,敌人实行了一次大扫荡,有一支小分队想来偷袭我们。进村要过条河,敌人不敢直闯,他们走到桥前,以为我们会在桥上埋地雷,便自作聪明地从水中过去。其实,我们早做了十几个水雷,埋在水里结果可想而知。哈哈!你觉得有趣不有趣?”赵爷爷津津有味地说着。③
听着赵爷爷的回忆,看着他坚毅的面容,我看到了一个老战士的勇敢和智慧,看到了他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看到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爱!④
……
夕阳即将落山,我和赵爷爷挥手再见,并在心底暗暗告诉自己,有空的时候一定多来看望革命老英雄赵爷爷。
①开篇交代了采访的时间、地点和采访对象。 ②外貌描写,形神兼备,使人如见其人。
③通过描写赵爷爷的语言,表现出他的性格特点。他对“我”的友好体现了他平易近人和豪爽的性格特征;而对战争的回忆的描写,则表现了他的英勇和智慧。
④叙述采访的过程中自己的心理感受,感情真切,重点突出。
本文思路清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人物形象鲜明,内容真切感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