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小升初语文冲刺试卷(六)
山西省太原市小升初语文冲刺试卷(六)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 基础运用 (共9题;共29分)
1. (1分) 选词填空。 发现 发明
①地质工作者在塔里木盆地________了大油田。
②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史,“四大________”充分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改变 改善
③要________一个人的性格确实很困难。
④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________。 2. (5分) 写出下列划线词语的反义词。
威胁—________ 娇嫩—________ 勇敢—________ 失去—________ 3. (5分) 读下面的话,并填空。 ①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这句是人物的________描写。
②杰克逊大叔心想,给逃难的人一顿饭吃,每个善良的人都会这么做。 这句是人物的________描写。
③“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 这是人物的________描写。
第 1 页 共 9 页
4. (1分) (2014·广州) “噬”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部,再査________画;用音序检字法应先査字母________。
5. (5分) 为别人着想
提示:说明为别人着想的好处。例如,《从现在开始》中的袋鼠和猫头鹰没有为别人着想,让大家叫苦连天;小猴子为别人着想,就得到了大家的拥护。
6. (1分) 填空。
《巨人的花园》是著名作家________写的一篇童话,通过描写巨人的花园________变化,说明了________ ,要学会________的道理。
7. (1分) (2020五下·) 根据语境写词语。
五根手指各有各的作用,大mǔ zhǐ________虽不能给人sāo yǎnɡ________,但它却是最肯吃苦的;食指经常接触huì wù________,还会遭遇yà shānɡ________、咬伤等伤害,还要解niǔ kòu________;中指的xiànɡ mào________最堂皇;无名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小指的用处则更miǎo xiǎo________,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但五根手指,谁都不是谁的fù yōnɡ________。
8. (5分) 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荣耀 ②稀罕 9. (5分) 古诗默写。 (1)
日照香炉生紫烟,________。 (2)
________,一行白鹭上青天。 (3)
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__。 (4)
第 2 页 共 9 页
________,门泊东吴万里船。
二、 阅读理解 (共3题;共41分)
10. (22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这天,抹黑脸
每当农历正月十六,大兴安岭下查巴奇的鄂温克族都要抹黑脸,这奇特的日子,在古老的阿伦河畔延续了几百年。
以前,过了元宵节,鄂温克人又该上山打猎了。而正月十六往脸上抹点黑,其意是他们不怕鬼不怕狼不怕风雪不怕一切。
抹黑脸的这天,尽管大兴安岭依然白雪皑皑,鄂温克人还是早早起来迎接旭日。年轻人带上狍皮帽子,穿长毛皮袍,取来锅底灰或者墨汁,跑出传统的柳条墙,你追我赶,尽情地互相往脸上涂抹,好像抹得越多越黑才是最无畏最勇敢。而老人和孩子在谁都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地在脸上只抹一道黑,然后孩子向老人施请安礼,老人把孩子搂进怀里,至此老少的意志统一了。
抹黑脸以后,人们去古榆树下祭敖包神、熊神和山神,表达虔诚与对大自然的崇尚。更多的人相互串门,喝白酒吃兽肉,问候节日,表现整个民族的团结和兴旺。既然鬼和狼都不怕,年轻人便无拘无束了,他们在冰雪之中狂热地欢跳,唱那支谁都会唱的民歌:
富饶美丽的家乡,奋发向上的民族, 坐落在大兴安岭下,森林里摸爬滚打, 鄂温克是勇敢的鹰,为了美好的明天, 我们什么都不怕,我们向前大步跨。
这回荡在大山里的歌声,温润着这不是节日的节日和甜美的生活.也振奋着人们的精神。 (1)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间断——________ 胆怯——________ 虚伪——________ (2) 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对不对,选择你认为对的句子________ ①鄂温克人在每年农历正月十六要抹黑脸。
第 3 页 共 9 页
②鄂温克人抹黑脸的用意是表现出勇敢与无畏的精神。 ③鄂温克人不分男女老少相互追赶,尽情地互相往脸上抹黑。 ④文中老少的“意志统一”指的是互相鼓励要勇敢,不怕一切。 (3) 认真读第2,3自然段,说说这两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4) 概括第4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5)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深深感受到鄂温克人( )(多项选择) A . 奇特的风俗习惯 B . 不怕困难的勇敢精神 C . 对神灵的崇尚 D .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E . 表现出整个民族的团结和兴旺 11. (15分) 课外阅读。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①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①逆:违抗。②不信:不诚实,不可靠。 (1) 解释下列下划线的字。
①天帝使我长百兽________ ②兽见之皆走________ ③子以我为不信________ (2) 翻译下列句子。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第 4 页 共 9 页
(3) 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是________,与这个故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四字词语是________,它们都是用来比喻________的一类人。
(4) 你是如何评价文中的这只狐狸的? 12. (4分) 阅读理解 “数\"说雷电(节选)
雷电是大自然神秘而壮观的现象之一,很早就被人类观测到并记录下来。《周易》中记录了发生在公元前1078年的一次球形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雷电记录。我们所说的雷电,( )包括闪电,( )包括雷声。关于雷电的一些数字是非常有趣的。
通常情况下,雷电多是在人们没有防备的一瞬间发生并完成的,难怪古代典籍对雷电有这样的描述:“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暝目。“从当代科学的角度来说,真正称得上“快\"的是闪电,而非雷。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340米/秒。闪电的速度则远非这个量级。很多人认为,闪电的速度就是光速,也就是3×108米/秒;但实际上,它的移动速度受到空气电导率等很多因素的影响,与光速有着本质的区别。可以确定的是,闪电的速度远低于光速,同时又远高于雷声的速度,美国能源部给出的闪电速度为1.5×108米/秒,大致为光速的一半。
一提到雷声,人们也许马上就能想到“震耳欲聋““惊天动地“等词语,雷声是自然界产生的最大的声音之一。 那么,雷声到底有多大呢?雷声最高可以达到120分贝。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当声音达到70分贝时,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很吵的,而且开始损害听力神经;而100~120分贝,比一列火车从身边呼啸而过的声音还要大,正常人如果在这样高分贝的空间内待1分钟左右,就会暂时性失聪。所以,用“震耳欲聋”来形容雷声,实不为过。
(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第23期)
(1) 下列对雷声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雷声最高可以达到210分贝。
B . 当声音达到70分贝时,人们可以承受,对身体没有损害。 C . 正常人可以在100至120分贝的空间内待1分钟,没有任何问题。 D . 人们通常用“震耳欲聋”来形容雷声。 (2) 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第 5 页 共 9 页
①雷电是大自然神秘而壮观的现象之一。 ②闪电的速度就是光速。
③因为雷电的速度快,所以多是在人们没有防备的一瞬间发生并完成的。 (3) 在文章括号中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关联词造句。 (4) 简述短文主要内容。
(5) 文中说“一提到雷声,人们也许马上就能想到“震耳欲聋”“惊天动地”等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雷声的成语呢?把它们写下来吧。
三、 习作 (共1题;共1分)
13. (1分) (2018六下·云南期末) 六年的小学生活是多么难忘,许多的人和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选择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或一件事或一堂课写一篇文章,题目可以是“难忘的________”。
要求:①选择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500字左右。
第 6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
一、 基础运用 (共9题;共29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第 7 页 共 9 页
8-1、
9-1、
9-2、
9-3、
9-4、
二、 阅读理解 (共3题;共41分)
10-1、
10-2、
10-3、
10-4、
10-5、
11-1、
11-2、
11-3、
11-4、
第 8 页 共 9 页
12-1、
12-2、
12-3、12-4、12-5、三、 习作 (共1题;共1分)
13-1、
第 9 页 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