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视角下医联体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
共享经济视角下医联体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王海玉以“共享、共赢、共同发展”为核心理摘要: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下,推进医联体模式的建立。共享经济时代,念,整合各方优势,构建医联体资源共享平台。文章通过对医联体逻辑困境的分析,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医联体中,线下医疗资源与线整合医疗资源,实现“1+1>2”上服务有效融合。实现信息共享,加强各级医疗机构的沟通,的效应,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资源共享平台关键词:共享经济;医联体;中图分类号:F0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8)04-156-03
引言一、
是由同一个区域内以三甲医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各专科医院等以及多个院为核心,联合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的跨行政隶属关系、跨资产所属关系的联合体,也称医联体。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205个地级以上城市占地级以上城市总数的60.8%,开展了医联体试点工作。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4月23日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提出医联体建设是深化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通过医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联体的建设,可以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要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分级诊疗的发展。在2017年,到2020年,搭建医联体基本框架,开展多地的试点工作;形成较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所有二级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加快分级诊疗模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推动资源的共享,式的建立。医联体在实际试点中也存在社区卫生体系不完善,整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利用共享经济构建医联体新模式,通过大数据平台,实合资源,建立合理的医疗资源共享机制,最终实现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政府需要出台相关的配套措施,社会、病人多方共赢。在共享经济下政府、医院、
二、共享经济发展概述
·斯共享经济最早是由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琼·潘思(JoeL·Spaeth)和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MarcusFelson)1978年在发表的论文《CommunityStructureandCollaborativeConsumption:ARoutineActivityApproach》中首次提出合作性消费(CollaborativeConsumption)。他们提出的合作性消费的本质就是共享经济,又称为分享经济。“共享经济”鼻祖罗宾·蔡斯(RobinChase)女士在《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新模式》一书中提出了共享经产能过剩+共享平台+人人参与,济的公式:并将这种模式称。人人共享整合了个人和企业的最佳能力,其实为“人人共享”
质就是高效利用每种资源和每个利益相关者。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共享经济的不断扩大。
将闲置的资源、信息整合,共享经济,是通过互联网技术,信支付一定的报酬获得分享的经济活动,以满足人们对资源、大数息的需求。共享经济的首要目标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据、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共享经济的效率不断提高。共享经济可以集合各个信息,通过大数据的分析,输出同等标准的信息。资共享经济将闲置的资源整合是共享经济的核心,从微观来看,源与他人分享,相互获益。从宏观来看,它是微观形成的新的经济形态。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可以化解产能、扩大供给。颠覆传统的经济模式,整合资源,跨界合作,为市场提供在第7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首次将我国了更多的可能性。
共享理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这组词汇纳入了联合国文件。达到互助互念将成为一个新的文明,共享经济也将不断发展,利———相互帮助,相互获利。
三、医联体的分析(一)医联体发展概述
将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医联体,是通过横向、纵向的整合,(如图1)联合联合。以城区的医疗集团为例,由三级医院主导,二级医院、社区医院形成一个密切联系的体系。三级医院负责二级医院负责轻二级、社区医院的重病患者或一些疑难杂症,需要长期护理的病人。它微病、常见病,社区医院负责慢性病、实现远程会诊、信息共享、资们三者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连接,(如图1)源整合与分配等等。
疑难杂症)三级医院(重病、
互联网平台
(慢性社区医院
病、长期护理)
二级医院(常见
病、轻微病)
图1城区医疗集团
-156-
共享经济,颠覆传统模式,整合资源。不同区域、城乡医疗
资源不均衡,限制和短缺并存,如何有效的整合、重新分配,满足公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国办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通过多种形式的医联体试点,带动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同组建。在城市建设医疗集团,在县乡建设医疗共同体,跨区域建设专科联盟,在边远地区开展远程医疗。医联体内部分工协作,使得优质资源得以有效利用。根据共享经济的两大特点:1.借助网络作为信息平台。2.以闲置资源使用权的暂时性转移为本质。我们可以将医联体模式大致分为两类。
(如表1)表1医联体模式
在城区,由三甲医院联合
三级、二级医院,
以及社区卫生机构、护理员、
专业康医疗集团(在城市)
复机构等,整合资源、
重新合理配置。以人才、
技术、流程、服务等方面共同合整合闲置资源为主
作。以县级医院为主,联合乡
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组建医疗共同体(在县域)
县乡一体化的医疗管理。
整合闲置资源,发挥好县乡的枢纽作用,逐步完善县乡医疗体系。根据不同的优势资源,
将各级专科资源得以整合,将各地优秀的专科技术共
专科联盟(不同区域)享。为国家医学中心、国家
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提供信息,通过专科协作重点提网络信息平台为主
升重大疾病的救治。
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偏远
地区提供技术指导,
包括:远程医疗、远程培训、
远程远程医疗(偏远贫困地区)教学等,发展远程医疗协
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
基层、偏远地区流动,
提高整体医疗水平。
(二)医联体发展困境
医联体在各地推行中也面临很多问题,管理权、利益分配、
政府财政投入等等都影响着政策的执行。根据特点不同,主要分为“松散型”“半紧密型”“紧密型”
三种模式。(如表2)表2不同类型的模式
管理权利益分配资源调配财政投入松散型不变相对独立低少半紧密型部分转移医联体有限利益中等适中紧密型
全部转移至医联体利益共同体
高
多
从具体的实施来看,“松散型”最容易执行,“紧密型”最难实行。医联体如果只是简单的医疗机构组合,是很难发挥医联体的真正作用。
1.配套措施不完善
对于医联体并没有严格的执行方式,
选择“松散型”或者“紧密型”都是各方协调的结果。一方面,会存在利益冲突,公立医院实行收入归己、结余分配的运作模式。下派医生成本高、分流病人收入减少。利益的分配会导致他们偏向“松散型”。另一方面,对三级医院帮扶基层没有完善的绩效和补偿机制,没能调动起整个医疗机构的积极性。而且对远程治疗等的误诊、
漏诊情况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造成不良后果。配套措施不完善,使得医联体推行效果不明显。
2.硬件设施不齐全
医联体的实施中,需要一定的硬件设施作为支撑,
例如:2018年第4期公共管理◎完善的大数据平台,远程治疗的设备等等。医联体是要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不仅包括人力、财力,也包括物力。如果没有齐全的设备,对二级医院、社区等的医疗水平依旧是不能提高。要尽可能地调动起整个医联体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分配、合理利用,才能真正推动医疗服务的发展。
3.通道“不畅”
信息通道、双向转诊等通道存在不畅通。信息系统不互通,无法及时获得病人的病史,而且存在重复检查,浪费资源和人力;对检查结果没有统一标准,诊断结果互不认同。目前远程诊疗只能解决病史采集中的问诊,很多辅检资料并不能立刻获得。医联体转诊的绿色通道不畅通,使得病人转院艰难,手续繁琐,并不能简化程序,
效率低。四、实现医联体“1+1>2”效应
医联体要实现“1+1>2”的效应就不能只是简单的医疗机构组合,而是“上下贯通”,建立激励机制形成人力、财力、物力等的资源共享平台。优化资源配置,真正实现“共享医疗”。共享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在线下整合各级机构的医疗、人才资源以及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并进行严格的审核、监察;在线上实现医联体内部信息资源的共享。在医联体改革中,共享经济可以实现医疗资源的多元化共享,解决利益分配问题。共享意识”,三级医院与基层医院不是帮扶关系,而应该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这样才能实现共赢。
(一)搭建医联体平台
医联体平台的搭建是与一个区域内的三级、
二级和各专科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共同合作,
使得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学科建设、流程优化、信息共享等方面进行融合,逐步实现专业化、优质化的医疗服务。通过互联网技术在医联体内搭建“互联网+大数据”医联体平台,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共享。医联体平台是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颠覆传统医联体在管理权等行政体制上的制约,使得各个医疗机构发挥所长,打破医院之间的壁垒,真正实现医疗一体化建设。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专业化服务为一体的医联体系统。
(二)具体措施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构建医联体平台(如图2),整合各方优势,三级医院有高技术的专科医生、先进的设备;二级医院有专业的医生、齐全的医疗设备;社区卫生机构有大量闲置的床位、长期护理的护理人员。将各自的资源纳入同一个平台,运用大数据对信息进行整合、管理、分析,为各种专业化服务提供应用支撑。最终能够提供及时、快捷、有效、智慧化的医疗服务。
输出专业化服务,专家会诊,针对医联体内患者的疑难杂症进行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共同会诊,
解决患者的病痛,同时二级医院的医生有机会学习到更高的技术。双向转诊,三级医院中病情减轻的患者可以转入二级医院进一步休养;对二级医院病情恶化、情况危急的患者提供绿色通道,直接转入三级医院进行诊治。医保报销,
人社部关于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监管的最新政策表明,建立完善国家级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并不断扩大纳入国家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人群范围。医联体中跨地区、
跨医院的医保报-157-
“ 明图标.tif透not exist! 市场周刊
激励人力、机构的配合程度以及资源、信息等进行网络监督,效率低、财力、物力资源调配度高的机构,惩罚运行机制缓慢、结算程序繁琐等问题的不能真正为患者解决困难、医保报销、人才的有效利用,提供机构。完善的奖惩机制可以实现技术、
合理的薪酬并改善基层的晋升空间;医疗设备以及政府的补贴等都是以医院病人状况来定,而不是医院的行政机构。奖惩合理的奖罚措施,可以形成机制是对各个机构、各个医联体,竞争机制,提高整个医联体的服务水平。参考文献:
[1]黄培,易利华.基于分级诊疗的区域医联体实践与思考[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5,22(4):102-104.
[2]中国政府网.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205个地级以上城市开展医联体试点[EB/OL].[2017-04-20].http://www.gov.
图2“互联网+大数据”医联体系统
解决问题。医保销都应该纳入一个系统,统一报销,“看病难”信息共享,结算各部门的协作、可以优化结算程序,减少成本。就地报销,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长期护理,社区卫生机构的床满足病人位闲置,很适合病情好转以及需要长期照顾的老人,基本的医疗需求。
cn/xinwen/2017-04/14/content_5185777.htm.
[3]FelsonM,SpaethJL.CommunityStructureandCol-laborativeConsumption:Aroutineactivityapproach[J].AmericanBehavioralScientist,1978,(04).
·蔡斯.共享经济:[4](美)罗宾重构未来商业新模式[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5]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2017〕的指导意见(国办发32号)[EB/OL].[2017-04-27].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4/26/content_5189071.htm.作者简介:
王海玉,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
(三)统一的管理主体
在医联体中需要统一的管理主体,对利益划分以及体制“紧密型”具有统一管理主进行管理。在医联体的三种模式中,
操作困难,不易体,但是需要进行资产重组、体制改革等问题,信息等组合,易于推推行。而“松散型”,只是简单的对技术、不需资产的整合,容易出现行。但是这种模式没有行政隶属、
利益的分割现象,不利于管理。而共享经济下的医联体管理主重组。平台将各方优体是统一的,但是不需要产权等的转移、统一管理、统一分势进行评估,重新划分利益,实现统一诊治、配的体系。
(四)完善奖惩机制
对于医联体的发展,需要引入奖惩机制。在平台中对各个
(上接第153页)好地下好全省这一盘棋,需要有高于地级市政府层面的有效组织或机构,去帮助和协调各地级市在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如定位不清的问题、竟相争夺金融资源的问题。
各级政府都第三,注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效果检验。希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能够有序推进,也在积极推进一些为此需要政策的实施。但效果如何,需要相应的检验标准,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区域协调发展既包括经济的、社会构建检验指标体系的、环境的、生态的等方面的协调,为此,社会、除此之需要涉及经济、环境、生态等方面的考核指标,外,还需要将地方政府间联动的效果作为考量依据,在新的各级政府的行为才考核指标体系下,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更会有针对性,这样政府治理的效果才会得以进一步提升。
协调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政府治理的有效与否,关系到最终区域协调发展的成败,江苏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缩影,由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的历史同样可以看到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情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政府治理,提升治理水平有助于消减区域发展的不平
衡,将最终有利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参考文献:
[1]蔡玉胜.地方政府竞争下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基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分析[J].求实,2005,(06).
——[2]吴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若干理论问题思考—兼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本质与内涵[J].区域经济评论,2013,(11).
[3]庄亚明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GAH-S评价体系研究———基于江苏的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8,(06).作者简介:
研究余璐,女,安徽淮南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方向:公共管理;
姜军,男,江苏南通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经济与管理科学。
-15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