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设计与规划的衔接初探
智能城市 INTELLIGENT CITY
40
NO.03 2020
城市道路设计与规划的衔接初探
潘四清
(长沙市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7)
城市道路的设计和规划一直以来都是城市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仅会直接影响城市内摘 要:
部人们在日常出行时的基本需求,而且还会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发展。因此,文章针对城市道路设计与规划的衔接进行分析,为城市经济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
城市道路;设计规划;衔接措施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城市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对城市道路的投入力度一直在不断增强。在对城市道路进行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要遵循现有的法律法规和地方标准,不仅可以保证城市道路设计工作的有序开展,而且还可以实现对城市道路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建设。现有的规划方案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被看作是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最基础的资料,同时也可以被看作是道路设计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但是在与城市道路设计现状进行结合分析的时候,发现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都会受到地形、地物等各种不同类型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所以,如果在对道路的平面线性或者是其他部位进行设计时,仍然按照传统的方式来进行,那么道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就会显得比较困难,甚至还会超出最基本的设计规范要求。1 项目概况
在对城市道路设计与规划衔接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时,首先,要对规划进行分析,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还要与实际案例进行结合,这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衔接方案。某市的西环路道路工程项目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其在南面起始于南八路,北面则至交通路。在经过仔细的统计和计算分析之后,发现该项目自身的全长达到了8 046.586 m。与此同时,在对该项目进行实地考察之后,发现该项目起终点都是现状道路,沿线与多条规划路之间进行相交。在对该道路进行平纵断面设计时,应结合实际情况,与路网规划布线进行有效结合,与此同时,尽可能保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保证技术的选择和利用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这种背景下,除了南三路交叉口一直到北三西陆的交叉口地段会受到地形或者是控制物的影响,其他部位的设计也都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1.1 规划方案
西环路从南三路交叉口一直到北三西路交叉口,涉及与南三路、园区西路以及北三西路相交。通过对实地考察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发现该段的规划线位在具体规划研究过程中,其自身可以直接从山体当中穿过,其自身的山高达到了34 m,同时园区西路交叉口北侧山顶有一个寺庙。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按照原本的规划来对其进行设计,那么西环路从南三路交叉口一直到北三西路交叉口段,在经过仔细的测量和详细分析之后,就会发现该路段自身最大的挖方深度将会直接达到22 m,边坡自身的开挖和支挡防护也会
对寺庙会产生的影响比较大。1.2 方案优化对比选择
对方案一(规划方案)进行分析和研究时,发现方案一在制定和具体应用过程中,其主要是根据规划当中的线位布线方式来实现。在这种背景下,道路南起南三路,北至北三西路,以深挖方的方式直接穿过山体,并拆除西道路一侧寺庙,该段的道路全长达到了1 554 m。为了节约投资及减少对周围的影响,提出方案,直接沿着山脚来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布设。道路的南端起始于南三路,而向北规划时,则可以直接从规划线位东侧偏出,沿着山脚完全绕过山体、寺庙之后,直接转向西与规划线位进行重合,在重合之后可以直接延伸到北三西路的交叉口,该路段自身的整个长度是1 614.696 m。
在对两种不同类型的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如图1、表1所示,能够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保证衔接措施在制定和具体应用过程中的有效性。
方案一
(规划线位方案)
N寺南三路
园区西路
庙
北三西路
方案二
(沿山脚布设方案)园区西路
图1 南三路交叉口至北三西路交叉口段方案比较示意图
表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分析表
项目方案一(规划方案)方案二(沿山脚布设方案)
路线长度/m1 554.0001 614.696路面工程/m247 59949 785路基挖方/m3407 02147 179路基填方/m325 90730 930
边坡防护/m311 356特殊路基处理/m319 03919 913桥涵工程(m/座)70/140/1给排水工程/m1 554.0001 614.696交通工程/m1 554.0001 614.696照明工程/m1 554.0001 614.696拆迁建筑物/m25121 802工程投资/万元
6 549
3 9182 设计阶段引起规划调整的原因
在对该城市道路进行设计以及具体规划分析的时候,要结合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尤其是在设计阶段,由于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对规划方案不断进行完善。由于规划与设计阶段在深度方面具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尤其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设计的不断深入,会发现原规划与现实之间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性。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发现有更好的方案可以选择和利用时,要对这些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择优选择,最大限度保证调整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除此之外,需要意识到的一点就是有部分道路设计在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分析的时候,在时间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性。发现如果是从规划编制的时间角度出发,由于时间间隔比较长,所以,其自身原本的道路沿线现状可能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变化趋势。由于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原本的很多规划方案都无法与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结合,这样也会导致整个设计阶段的规划调整受到严重的阻碍影响。3 设计阶段减少规划调整的建议
对某一地区进行控制性的详细规划方案制定和具体应用过程中,要对现场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尤其是要对道路线位的基本走向进行有效控制,从中选择出最优的道路方案,并且保证该方案可以在实践中得到有效落实。对于设计单位而言,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如果需要对规划进行调整,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同时还要及时向规划部门对设计成果进行有效的反馈。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方便规划部门对其中的规划内容进行及时有效的修改和完善,为后期道路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准确有效的依据作为支持。除此之外,规划单位必须要对现有的各种不同类型方案进行核实,将这些方案科学合理的应用到实践中,避免在后期出现再次调整的情况。
4 道路交通规划的要点分析4.1 宏观分析
结合道路交通在规划时的要点进行分析,就必须要对其进行宏观的分析,这样才能够对道路交通的规划要点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要意识到路网形态的基本规划理念。在发展过程中,城市的形态直接会对路网结构产生影响。在实践中,要打破过去旧城区在对路网进行规划时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在路网格局方面更是如此。其次,还要保证将交通组织规划的基本理念真正有效地落到实处。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必须要意识到道路衔接关系规划理念在实践中的有效落实。同时还要在实践中提出快速道路、主次等各个不同道路相互之间的有效连接,切忌不可以出现越级的联系。除此之外,还要保证道路元素的基本规划理念能够真正有效地落到实处。即在实践中道路的平纵横甚至是小品的规划理念都必须要落到实处,比如在“海绵城市”理念提出以及具体应用过程中,就已经对常规到的横断面提出了加宽的处理。4.2 微观分析
在对城市道路设计与规划之间的衔接问题分析时,可以从微观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如果是从微观的角度出发,可以直接满足地块出行时提出的个性化要求。
41
智城建设
NO.03 2020
智能城市 INTELLIGENT CITY
在实践中,必须要按照地块的交通生成数量、种类设计等标准要求来进行设置,比如局域网的单向交通规则等,从根本上满足城市道路设计与规划衔接时提出的个性化要求。4.3 满足规范化的要求
在城市道路设计与规划衔接过程中,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满足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保证最终的衔接效果。对于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而言,无论是在设计阶段或者是在施工过程中,都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计划和限定要求。在实践中,是否可以真正满足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要求,这些都是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判断和分析的主要内容。与此同时,还要意识到是否会受到地域、人文等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另外,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地方的一些法规或者是行政管理惯例在其中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约束,所以,必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才能够实现城市道路设计与规划之间的有效衔接。5 结语
城市规划在编制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将城市内部的各种因素看作是规划过程中的主要依据,不仅可以达到规划的基本要求,而且还可以满足城市道路在设计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由于城市规划和设计相互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所以要实现两者之间有效的衔接,推动城市道路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华胜.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探讨[J].科技风,2019(23):257.[2] 赵晓琳.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
饰,2019(25):113-114.
[3] 覃永明,唐超.城市快速路穿越大型城市组团设计研究——以贵
阳市中环路花果园段为例[J].建材与装饰,2019(24):101-102.[4] 任聪.城市中心城区道路提升改造规划设计研究——以贵阳市人
民大道为例[J].建材与装饰,2019(24):266-267.
[5] 吴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24):109-110.
作者简介:潘四清,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城市道路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