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大冶市华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4月月考试题
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 (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多财善贾(gǔ) 懿(yì)范 捧袂 (mèi) 逋慢(bǔ) B.前后相属 (zhǔ) 决(júe)起而飞 矫(jiǎo)首 犹蒙矜(jīn)育 C.人才济济(jǐ) 壶觞(shāng) 潦(liáo)水 博闻强识(zhì) D.泠(líng)然 蜩(tiáo)与学鸠 徜(cháng)徉 日薄(bó)西山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老当益壮 一愁莫展 斐然成章 沧海一粟 B.相形见绌 沐浴清化 携幼入室 意气用事 C.骄首避观 夙遭闵凶 乐天安命 欣欣向荣 D.天高地迥 三径就荒 垂天之云 如愿以尝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风格鲜明、体系完整、精细雅致的徽州文化,在洋洋洒洒的中华地方文化中独树一帜。 B.自行车队被两只藏獒追赶得几入绝境,最后靠下坡加速骑才得以摆脱,队员们至今仍心有余悸。
C.儒学是儒家的学说,由孔子创立。薪尽火传,经过漫长的岁月,儒学得以延续和发展。 D.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为减缓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和海平面的持续上涨提供了可能。
B.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新型手机已经问世,它使用了太阳能电池,具有指纹识别功能,能耗较低,有光即可充电。
C.几组蝴蝶展框吸引了参观者,大家都以为这是标本,看到殿框上方 “仿真蝴蝶微型风筝”的标志,使大家恍然大悟。
D.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四川特色的文化产品。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水浒》,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其作品《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章回体小说。
B.沈从文,现代小说家。其作品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人性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长篇小说《边城》是其代表作。
C.契诃夫是19世纪后期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短篇小说和戏剧著称于世。与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巴尔扎克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D.契诃夫的代表作《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前者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后者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传统花鸟画创作在汉语修辞中的意义 韩云清
- 1 -
花鸟画的原始符号造型,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彩陶、殷周时期的青铜器、汉代壁画及画像石等中就已出现。但真正意义上的花鸟画却始于唐宋。尤其在宋代,由于赵宋王朝最高统治者的重视和倡导,一个由专业画家参与的宫廷画院应运而生,花鸟画创作开始有了一个长足发展。在文人画的推动下,这些具有丰厚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的花鸟画创作,就不再仅仅是为了纯粹的赏心悦目,而是开启了一个把艺术形象从属和服务于某种观念和文化的新时代。诚如苏东坡评文同画竹所言,“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宋元时代的花鸟画是通过对具有隐喻和拟人化手法及具有象征意义绘画对象的承继和拓展,使花鸟画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了比人物画和山水画更为广阔的天地,花鸟画也因而开始了与自然、与社会、与人性和伦理道德的巧妙融合。
就大多数人而言,一些有着基本温饱的市民阶层依然执著地对未来生活充满了美好憧憬和希望。于是,画家们将诸如“大吉大利”“荣华富贵”“富寿延年”这类含有民俗性文化的美好字眼儿,融入汉语修辞方式中去,并以此为题材创作出许许多多形象生动、内涵丰富的绘画作品。
从汉语修辞学角度来看,花鸟画的许多优秀作品,大多与艺术语言的修辞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自古就有“书画同源”“诗画一体”之说。从汉字的发生、发展的进程看,汉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按许慎的说法,其形成的基础是“观象取像”。由“观象取象”生成意象,再由意象转化为抽象符号,在这一漫长过程中,意象无疑是汉民族语言文字符号生成的必要条件。而意象也正是中国诗、书、画创作的基础。人们所熟知的“胸有成竹”的“竹”即为意象,就是“以象示意”在中国画创作中的具体表现。汉语修辞学,其中包括拟人、隐喻、双关等修辞手法也是在前人的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我国最早的表意文字是象形文字,是通过意象转化为抽象符号的组合来表达其意义的。汉字中又存在着大量形声字,它兼有表意和表声的双重使命。同音不同义、同音不同形的汉字,以及由此而组成的词和词组,无疑是花鸟画在表达观念上的极好文字载体,也给汉语修辞方式融入花鸟画提供了无限空间和可能。以大家所熟悉的齐白石的一幅画作为例,画面构成是一只盛满青果的木桶,题名却是“祖国万岁”,这其实就是“一统万年”的谐音,即同音不同字、不同义双关。花鸟画的观念性、象征性以及对各种物质符号的选择和运用,其主要媒介是汉民族语言文字。花鸟画创作中所融合的各种修辞方式及由这些修辞方式产生的各种修辞风格,无论从造型的稳定性,还是从主题的鲜明性上看,总是与语言的稳定性、语言的实用性相关联。
6.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花鸟画创作表达了画家的思想观念,也很好地体现了文字的修辞方式。 B.文字的修辞方式融入花鸟画中时,文字成了画家表达观念的极佳手段。 C.花鸟画借助文字形、音、义不同特点,很好地表达画家的观念和思想。 D.文字有表意和表音的特征,这为花鸟画表达观念提供了修辞上的依据。 7.下列表述,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花鸟画运用隐喻、拟人等手法与自然、社会、人性和伦理道德融合,能体现出修辞特征。 B.一些花鸟画借助具有民俗文化特征的题材表现对未来的憧憬,常常融合了汉语修辞方式。 C.宋元时期的花鸟画继承和发展了象征等手法,因此有着比人物画、山水画更广阔的天地。 D.“意象”是汉字生成的必要条件,因为汉字开始是象形文字,它靠抽象事物的特征而产生。 8.下列依据文章内容所作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修辞方式,“前程万里”“冰清玉洁”等美好字眼可转化为形象生动、内涵丰富的花鸟画。
B.花鸟画借助汉语修辞方式来表现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应是花鸟画长足发展的标志。
- 2 -
C.中国的文字、书法、诗歌、绘画都以“以象示意”为基础,可见中国古代文化特别重视“意”。 D.花鸟画融修辞方式和自然、社会、人性、伦理等于一体,使花鸟画有了更为广阔的艺术天地。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 11题(9分)
方苞,字灵皋,江南桐城人①。笃学修内行,治古文,自为诸生,已有声于时。康熙三十八年,单人。四十五年,会试中试,将应殿试,闻母病,归刁侍。五十年,副都御史赵申乔刻编修戴名世•所著《南山集》《孑遗录》有悖逆语,辞连苞族祖孝标。名世与苞同县,亦工为古文,苞为序其集,并逮下狱。五十二年,狱成,名世坐斩。孝标已前死,戍其子登峄等。苞及诸与是狱有干连者,皆免罪入旗②。圣祖夙知苞文学,大学士李光地亦荐苞,乃召苞直南书房。未几,改直蒙养斋,编校御制乐律、算法诸书。六十一年,命充武英殿修书总裁。
苞屡上疏言事,尝论:“常平仓谷例定存七粜三。南省卑湿,存粜多寡,应因地制宜,不必囿成例。年饥米贵,有司请于大吏,定值开粜,未奉檄不敢擅。 自后各州县遇谷贵,应即令定值开粜,仍详报大吏。谷存仓有鼠耗,盘量有折减,移动有运费,粜籴守局有人工食用。春粜值有馀,即留充诸费。廉能之吏,遇秋籴值贱,得谷较多,应令详明别贮,备歉岁发赈。”下部议行③。又言民生日匮,请禁烧酒,禁种烟草,禁米谷出洋,并议令佐贰官督民树畜,士绅相度浚水道。又请矫积习,兴人才,谓:“上当以时延见廷臣别邪正示好恶内九卿外督抚深信其忠诚无私意者命各举所知。先试以事,破瞻徇,绳赃私,厚俸而久任著声绩者,赐金帛,进爵秩。尤以六部各有其职,必慎简卿贰,使训厉其僚属,以时进退之,则中材咸处矜奋。”
乾隆初,疏谓:“救荒宜豫。夏末秋初,水旱丰歉,十已见八九。旧例报灾必待八九月后,灾民朝不待夕,上奏得旨,动经旬月。请自后遇水旱,五六月即以实奏报。”下部议,以五六月报灾虑浮冒,不可行。 (节选自《清史稿•方苞列传》)
注:①今安徽桐城人。②给旗人做奴仆。③皇上把此事交给相关部门商量去办。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 ( ) A.狱成,名世坐斩 坐:定罪,入罪
B.应因地制宜,不必囿成例 囿:局限,拘泥 C.又请矫积习,兴人才 矫:纠正
D.深信其忠诚无私意者,命各举所知 举:举例,说出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年饥米贵,有司请于大吏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先试以事,破瞻徇,绳赃私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自为诸生,已有声于时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乃召苞直南书房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方苞本来要参加殿试的,可是因为母亲生病,便回家侍奉,后来因替戴名世的书作序而受到牵连下狱。
B.关于国家粮仓存粮的问题,方苞认为应当因地制宜,遇到米价上涨,应及时开仓卖米,然后再上报。
C.在兴人才方面,方苞提出,皇上应定时在朝廷上接见大臣,当面奖善罚恶,提拔有才的臣子,对六部的官员就要奖赏。
D.方苞的屡次上书言事,他的很多意见都被皇上采纳了,但是他要求五六月即报水旱之灾的
- 3 -
建议并未被采纳实行。
四.文言翻译、断句、古诗鉴赏以及默写(25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名世与苞同县,亦工为古文,苞为序其集,并逮下狱。(3分)
(2)廉能之吏,遇秋籴值贱,得谷较多,应令详明别贮,备歉岁发赈。(3分)
(3) 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不超过6处)(3分)
上当以时延见廷臣别邪正示好恶内九卿外督抚深信其忠诚无私意者命各举所知。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有关问题。 (8分)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其中的“闹”用得尤为精妙,为什么? (4分)
(2)下阕即景抒情,“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5、名句名篇默写(选做5题,每题1分,错1字不得分)
(1)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2)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 ,奚惆怅而独悲?(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 ,秋水共长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7) ,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风之积也不厚,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庄子《逍遥游》)
五.现代文阅读:阅读《流泪的滕王阁》,回答问题。(20分) 流泪的滕王阁 潘碧秀
江畔小舟、轻摇的芦苇、南来聚拢的风„„赣江上一览无余,视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 我在滕王阁的一隅,独想王勃。
游人的思绪如牵强的秋风,薄薄地依偎在滕王阁穿越时空的坚强里。站在清冷的滕王阁上,睁眼闭眼间全是王勃清瘦忧郁的神情。斜阳拥抱着欲泣的滕王阁,阁影斜斜地躺在江水里荡漾。帝王君子犹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寂寞的阁上,觥筹交错的场景不复存在,诗弦管乐也只是附和。我坐在阁的阶梯上独自听江的声音,江波的皱褶里藏着绝代的才子王勃。
- 4 -
阁的忧伤无声息地让我追随。每一寸楼板、每一株丹朱都在我的心弦上颤动。想为流泪的滕王阁续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流泪的滕王阁日日孤寂地走入我梦中,独自徘徊复徘徊。我找不到王勃的诗句,无数醒着的黑暗的夜里,枕着阁影到天明。
有人说: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偏爱一部分人,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风景。在朝堂上得不到肯定的滕王,一再遭谴受贬,然而层层不得意却抹不掉他悠游于世,歌舞人生的脾性。贬到赣江边任小刺史,他仍意兴遄飞地要为自己建一座阁“拍檀板唱歌,举金樽喝酒”,吸引文人才子登临放歌。那个仲秋的日子,王勃的“独角戏”正演着。他深望着水天相接的江面,感慨人生如江面枝柯,沉浮复浮沉,一腔激情和渴望却在纸上无羁地飘洒,洋洋一派文章,力透纸背的全是对生活的向往。有人说“厚积”是为了“厚发”,王勃客居剑南数年,终有了其巅峰之作。滕王阁只不过是显其巅峰昂然之姿的一种凭藉罢了。此时的长安,或许已将王勃淡忘得一干二净。谁会在抚筝时,思绪在筝上游移间,想起王勃?如今,赣江畔的孤骛年年此时都要背起王勃馈赠给它们的礼物一上一下翩翩地飞,托起无限秋水长天的风情。
“物是人非事事休”,游人仍在阁上徘徊留连,眺望阁外水云间,心似江水茫茫欲拍阑干。浅云灰地衬着阁,如一双饱蓄泪水的眼脸。
扁舟载着一截悠悠的阁影,忧郁地前行,涌起的江浪层层间依稀可见当年王勃的风姿。这个自幼饱读诗书,贯通九经的青年,行于线装书中陶陶然的青年,瑟缩在蜀地的乡居里,不再想读书之外的事情。蜀地去长安已遥遥又遥遥矣。无人识君,只有在迷惘中放纵文字:《蜀中九日》、《盛泉宴》„„“每有一文,海内惊瞻。”(杨炯语)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憾的门。王勃若一心为文,历史也许重新改写吧。可惜,王勃在剑南之地逍遥了二年,终究不甘寂寞,踌躇北上,到河南任参军。书生之迂,终惹大祸,龙颜大怒,险丢小命。人生沉浮反复,王勃心冷了。
一片阁 / 躲在云层下 / 疲倦和黄昏的鸟一样 / 面对江水恸哭。江水缓缓流,终有温柔得叫人落泪的时候。一介书生咬文嚼字,终有让人品错味的时候。该张皇?迷惘?失落?还是愤懑?毕竟人生不是“数点扁舟向斜阳”那样诗意、简单而又直观。——人无语,惟有惘怅地醉去。滕阁王不在出产帝王将相的长安,站在这玲珑典雅的阁上,赣江无限风情一览无余,王勃的梦魂可以与阁相依偎至永远了。
昆德拉说:生活是棵长满可能的树。王勃在客居剑南的日子里,也许模拟了日后的种种可能,却没料到人生最绝望的一种可能就立在水中候着。
王勃如断线的纸鸢一头栽进江里去了,灵魂可依附在了江中鱼儿身上?想他经行处会不会开出一江的花来,让鱼儿也欣喜,让鱼儿也惘怅。 斜阳已成余辉,阁上人去,鸟去,空留一片寂寥。(选自《散文》2003年第10期) [ 注 ]据《唐才子传》载,王勃因溺水而亡。 16、下列对本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全文以极具抒情性的笔调表达了对王勃的千古追思。文章写“流泪的滕王阁”实际是在写自己为王勃的际遇而感伤流泪。 B、作者借滕王阁上凭吊王勃,描写了王勃当年在滕王阁上写作诗赋的那忧郁伤感的情怀,并高度肯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C、文中“赣江畔的孤鹜年年此时都要背起王勃馈赠给它们的礼物一上一下翩翩地飞,托起无限秋水长天的风情”这句话,意在表达对王勃的深深哀思。 D、“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偏爱一部分人,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风景”一句中的“风景”一词,其含义是“适合展现个人才华、施展个人抱负的领域”。
E、文中“王勃在客居剑南的日子里,也许模拟了日后的种种可能,却没料到人生最绝望的一种可能就立在水中候着”这句话,意在说明人生无常。
- 5 -
17、开篇说:“赣江上一览无余,视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这里“期待的身影”指的是谁?“赣江”与被寻找的这个人的什么关系?(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说:“想为流泪的滕王阁续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从全文看这里的“伤痕累累”有什么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说:“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憾的门。”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分析其中含义。(8分)
六、语言文字运用(12分)
20、扩展下面的语句,使之内容丰富,具体生动,不少于50字(4分)。 琴声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倾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下 面的文字富有哲理性,读过之后,仿照这两句的句式,再仿写一个句子 (4分 ) 不能说所有的平坦都表达成功,就像不能说所有的坎坷都表达失败; 不能说所有的掌声都表达颂扬,就像不能说所有的缄默都表达否定。
21、用“音乐”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4分)
各种非理性的欲望,都可以在音乐中得到净化,那是指听众中那些敢于忏悔自己一生过错的人,敢于承认自己心底欲望的人,方才可以让各种欲望在音乐中得到净化。 音乐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23、新年伊始,各媒体纷纷盘点2014年网络流行语,“有钱就是任性”高居榜首。这句话当初一经传播,网友们便掀起了一波造句热潮:“有貌就是任性”,“有才就是任性”,“有闲就是任性”„„这些流行语反映的人生态度、价值追求、社会心理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 6 -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D A.逋慢(bū) B.决(xuè)起而飞 C. 潦(láo)水 2.B解析:A项中“愁”—“筹”;C项中“骄”—“矫”;D项中“尝”—“偿”。 3.D解析:“蠢蠢欲动”为贬义词,不合语境。
4.A解析:B项为宾语残缺,应改为“具有„„的功能”;C项应去掉“使”;D项为搭配不当,应为“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和挖掘特色文化内涵”。 5.C
6.B.(A、答非所问,与题干内容无关。C、是借助同音不同义、同音不同形的汉字表达观念。D、除犯C之错外,“提供依据”与“是很好的载体”不相关。) 7.C.(继承发扬的不是“象征手法”,而是具有某种手法的绘画对象。) 8.D.(因果混淆。)
9. D(举:推举,推荐。)
10. D(A介词,引出对象;介词,表示被动。B介词,用;介词,因为。C动词,是;介词,替。D于是,就。) 11.C (“当面奖善罚恶,提拔有才的臣子,对六部的官员应要奖赏”错。)
12.上当以时延见廷臣/别邪正/示好恶/内九卿/外督抚/深信其忠诚无私意者/命各举所知。 13.(10分)
⑴戴名世和方苞是一个县的人,也擅长写作古文,方苞曾为他的文集作序,因此一并被逮捕入狱。(5分)
⑵廉洁有能力的官吏,在秋天买进的粮食价格低,得到的谷物多,应当让他们详细注明,另外存放,以备荒年开仓赈灾。(5分)
(3) 我很想奉命为国奔走效力,但是祖母刘氏的疾病却一天比一天严重,想姑且迁就自己的私情,但是报告申诉又得不到准许。我现在是进退两难,处境狼狈不堪。
14、①用一“闹”字,夸张地描绘出红杏花盛开怒放,绚丽鲜艳,热烈如火,唤起人们的无限联想,将生机蓬勃的烂漫春光描绘得淋漓尽致。(意思对即可)
②拟人手法。作者把斜阳当做朋友,举酒相劝,希望斜阳在杏花丛中多加逗留,表达了惜春(惜时)的感情。(意思对即可) 15、(1)声断衡阳之浦 (2)茕茕孑立, (3)既自以心为形役 (4)泉涓涓而始流 (5)悟已往之不谏 (6)落霞与孤鹜齐飞 (7)春江潮水连海平 (8)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16、AD(B错在“忧郁伤感”,当时表现的是一种昂扬奋发精神;C应为“赣江也正是由于王勃的生花妙笔而具有了独特的审美意蕴”;E“人生无常”应为“表明对王勃命运的深深惋惜”) (4分)
17、指的是王勃;王勃写过著名的《滕王阁序》,而滕王阁就建在赣江江畔,况且王勃又是溺水而死,因而由赣江之水写起容易产生对王勃的追思。(4分)
18、怀才不遇,在迷茫中放纵文字;不甘寂寞,仕途中遭受重大挫折;溺水而亡,过早结束了人生。(4分)
19、选择永远敞开的门可以让自己的人生是条坦途,而选择那扇关着的门,可能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遗憾。(联系现实,合理展开,言之成理即可)
20、分析:此句主谓宾齐全,侧重于描写。我们可以从“什么样琴声”或“琴声怎么样”(2分),以及“如何吸引”、“怎么样驻足倾听”(2分)等方面打开思路。
21、例如:不能说所有的微笑都表达喜悦,就像不能说所有的泪水都表达悲伤。
- 7 -
22、音乐使听众中那些敢于忏悔自己一生过错、敢于承认自己心底欲望的人的各种非理性欲望得到净化。(4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方苞,字灵皋,是江南桐城人。知识渊博,修身谨行,攻读古文,从他还是诸生时,就已经闻名于时了。康熙三十八年,中举人。康熙四十五年时,会试考中,准备参加殿试,听说母亲病了,就回家侍奉。康熙五十年,副都御史赵申乔弹劾戴名世所著的《南山集》、《孑遗录》里有大逆不道的话,弹劾的奏章里涉及到方苞的族祖父方孝标。戴名世和方苞是一个县的人,也擅长古文,方苞曾为他的文集作序,因此一并被逮捕入狱。康熙五十二年,案件审结,戴名世判斩首。方孝标已经在此之前死了,就把他的儿子方登峄等人远戍边疆。方苞以及那些和这个案子有牵连的,都免除死罪,判入旗藉。康熙向来就知道方苞的文采学识,大学士李光地也举荐方苞,康熙就把方苞调到南书房。不久,改任蒙养斋,编校御制乐律、算法等书。康熙六十一年,命令他担任武英殿修书总裁。 方苞常常上书言事,曾说:“平常官仓的米谷按定例储存七成,卖出三成。南方各省地势低,多潮湿,存粮卖粮多少,应当因地制宜,不一定拘泥定例。年成不好,米价昂贵,有关部门请示上级,按既定价格卖米,没有上级命令,不敢擅自行动。从此之后,各州各县遇到粮价贵时,应当立即下令按既定价格卖米,然后再详细地汇报上级。粮食存在仓库里会因老鼠偷吃而消耗,数量会有减少,运送粮食要花运费,卖米买米看守粮仓要支付人工伙食费用。春天粮价高时卖粮,(多出来的钱)就留下来充当以上各种费用。廉洁有能力的官吏,在秋天买进的粮食价格低,得到的谷物多,应当让他们详细注明另外存放,以备荒年开仓赈灾。”皇上把方苞的意见交给有关部门商议实行。方苞又曾说老百姓生活日益匮乏,请求禁止酿酒,禁止种烟草,禁止粮食出洋,并且让州县的副职官员督促老百姓种植养殖,当地士绅帮忙疏浚河道。又请求改变积久的陋习,举荐人才,(上书)说:“皇上应当按时接见大臣,分辨忠奸好坏。那些忠诚无私的朝内九卿大臣,朝外封疆大吏,让他们各自举荐了解的人。先让那些人做事,破除照顾(亲近之人)和徇情之事,制裁贪赃枉法,对那些任职很久有好名声政绩的,赐给他黄金布帛,加官晋爵。尤其是因为六部各有职责,必须谨慎选用州县长官和副职,让他们能教导好下属,按时进退,那么普通官员都会努力勤奋的。” 乾隆初年,上书说:“救荒工作应该预先准备。夏末秋初之时,是发大水还是干旱,已经能看到十分之八九了。按照旧有惯例,上报灾情必须等到八九月之后,受灾百姓从早晨已经等不到晚上了,可官员上奏再得到救灾命令,动不动就要经历十天一个月。请求今后遇到水灾旱灾,五六月份就按实情上报。”皇上发到有关部门商议,因为五六月份报灾考虑到虚浮不真实,不能实行。
- 8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