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截面矩形人工挖孔抗滑桩护壁计算探讨
赖国泉;邵伟伟;李奋
【摘 要】以朗肯主动土压力理论及土拱效应为依据,结合某滑坡大截面抗滑桩护壁的设计,探讨了传统的构造配筋设计抗滑桩护壁不能适应截面大、桩长较长的抗滑桩.必须依据动态设计的理念,根据理论计算结合现场实际地层状况,对护壁的结构形式作出调整,以达到安全防护的要求. 【期刊名称】《甘肃科技》 【年(卷),期】2013(029)005 【总页数】3页(P115-116,122) 【关键词】抗滑桩护壁;土压力;动态设计 【作 者】赖国泉;邵伟伟;李奋
【作者单位】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00;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00;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U416
人工挖孔矩形截面抗滑桩自1967年在沙北滑坡和甘洛2号滑坡上应用成功以来,由于其抗滑能力大、设桩位置灵活等特点,在滑坡防治工程中广泛应用[1]。由于抗滑桩施工都是在地下作业,施工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通常都需要设置护壁后,再进行桩坑开挖。一般情况下,抗滑桩截面较小,护壁结构基本上按构造配筋
即可,但随着大截面抗滑桩的普遍使用,抗滑桩护壁只按构造配筋已经不能满足安全防护的需要,通过某大型滑坡治理中抗滑桩护壁的设计,摸索一套大截面抗滑桩护壁设计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1 工程概况
大坪滑坡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境内,如图1所示。隧道从其中前部与滑动方向呈45°斜交通过,中后部为省道S201线。滑坡平面上呈簸箕状,分为前后两级。前级分为东西两块。整个滑坡宽约365m,垂直线路长约480m。由于滑坡规模巨大,采取了抗滑桩支挡与排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理。 图1 大坪滑坡地点全貌
大坪滑坡治理工程分应急治理工程、一期工程与二期工程,共计实施92根抗滑桩,桩截面为2m×2.6m、2.2m ×3.4m、2.4m ×3.5m、3m ×4m,桩长20~51m不等,部分抗滑桩由于为埋入式抗滑桩,最大开挖深度达71m。 2 护壁设计
由于该滑坡抗滑桩桩截面大,开挖深度最大至71m,国内尚属罕见,护壁结构按构造配筋满足不了工程安全防护的要求。目前对于护壁结构的计算国内尚未统一的计算模式,本次护壁设计贯彻动态设计的理念,计算方法参考相关学术文献[2-3],分为土压力计算、结构内力计算及结构配筋计算3个部分。 2.1 土压力计算
一般的工程地质条件下,护壁的侧压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到一定的深度后基本接近常数。按照土拱理论,当护壁的底部至地表的距离H>2h1,挖孔桩护壁侧压力为一常数。 图2 土拱形成示意
由于成孔后,成孔不一定十分规则,加上护壁不是永久性结构,护壁在平面外刚度小,按静止土压力过于保守,出于这种考虑,土压力按主动土压力考虑,即:
H<2h1时,此时没有形成土拱
当H>2h1,此时已认为形成土拱。
注:桩长边长度的一半,a1:土拱长边长度的一半;h:每节护壁的高度;fk:土层或岩层的坚固系数,一般土层取fk≈tgψ;岩层取fk=f/100,f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ψ:为开挖土层的内摩擦角。 2.2 护壁结构内力计算
矩形护壁结构受侧向压力如图3所示。 图3 护壁结构内力及荷载分布
从受力均匀,合理利用材料设计出发,宜将护壁结构设计成节点嵌固的水平框架,由力学知识可知,节点的弯矩为:
式中:i1、i2为两方向的线刚度。
考虑节点施工时的不利因素,在计算板跨中弯矩时,宜将节点弯矩乘以折减系数0.8,即:
2.3 该滑坡护壁设计
以大坪滑坡3m×4m截面抗滑桩为例,考虑最不利因素,基本参数按表1取值。 通过式(1)及(2)计算主动土压力,然后换算成线荷载q取值114.28kN/m。通过式(4)计算长边跨中弯矩为161.66kN/m。典型的护壁结构按图4结构形式配筋:通过力学计算结构承担弯矩Mu为228.36kN/m。远远大于护壁长边由于侧压力产生的弯矩值。完全满足力学要求。 表1 基本计算参数?
图4 护壁配筋
传统护壁设计一般取护壁厚度25cm,单层配筋,对于大截面,桩身较长的滑坡已完全不能适应安全防护的要求,但护壁厚度取50cm,势必增加桩坑开挖量,开挖截面也相应增大。依照动态设计的理念,本次护壁设计按不同的桩长,不同的地层设计不同的护壁结构形式。具体按表2原则进行设计。 表2 护壁结构形式? 3 结论
1)对于大截面抗滑桩,护壁只按构造配筋已经不能满足安全防护,必须依据力学计算,结合现场实际地层状况,加强护壁设计。
2)依据动态设计的理念,根据现场实际对护壁的配筋等作出调整,才能完全的完成大截面深桩的开挖。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王恭先.滑坡学与滑坡防治技术文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 王新义,杨成斌.人工挖孔桩护壁的设计方法[J].工程与建设,2010,24(3):360-363. [3] 岳进.人工挖孔桩护壁设计[J].岳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15(4):75-7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