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研究
来源:好兔宠物网
第33卷 第11期 VolI 33 NO.11 新乡学院学报 Journal of Xinxiang University 2016年11月 NOV.2016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研究 赵文阁 (新乡学院素质教育中心,河南新乡453003) 摘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外文化交流愈加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学习汉语产生了兴趣,探讨成语 教学的方法对于帮助留学生学习汉语具有重要意义。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的原则主要有四个,分别是:注意 教学的针对性,注意教学的系统性,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突出成语的文化性。在成语教学中,必须根据成语自身的 特点以及留学生学习的特点选择教法。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成语教学;针对性;文化性;循序渐进 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726(2016)11—0074—03 随着中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中外文化交流日 趋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兴趣,很 多国家向中国派遣了留学生。成语是外国人了解中国 的一扇窗户,学习成语有助于他们了解中国的历史和 则对愚公的表现感到困惑,他们往往提出这样的问 题一一愚公移山是不是在破坏生态环境?在他们看 来,愚公完全可以搬离那个是非之地,他们不理解愚公 为什么要采取如此极端的方式来破坏自然环境。因 此,教师在讲解成语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来自不同国家 的留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能因为来自日本、韩国的留学 生很快就理解了成语的内涵就认为所有的学生都已经 掌握了某个成语。在教学中,教师不妨让那些来自日 现实,有助于他们领略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对于外 国的留学生来说,学习成语还能够使他们增加词汇量、 增强汉语交际能力。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的原则 (一)注意教学的针对性 本、韩国的留学生把自己对成语的理解讲给其他同学 听,再由教师针对他们的发言进行点评,以达到调动学 由于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和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 生在认知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 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分析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 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使用域外汉语的日本、韩国、越南 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提高 学习效率的目的。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来自 不同国家的留学生的具体情况,注意因材施教。 教师要认真研究认知规律,在教授成语时要注意 循序渐进,同时还要注意提醒留学生养成积累词汇的 习惯。教学大纲根据成语的使用频率和人们掌握成语 的难易程度将汉语成语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层级,教 师在教学时应当根据留学生的汉语水平选择适当层级 等国都是中国的近邻,在古代就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联 系,它们的文化也深深地打上了汉文化的烙印。来自 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更容易理解汉民族的思维习惯, 在学习汉语成语时与那些来自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 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那些来自非汉字文化圈的美 洲、欧洲的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成语时往往面临着较大 的困难。他们的祖国与中国远隔千山万水,在历史上 的成语进行讲授。例如,在留学生刚刚接触成语的时 候,教师可以向他们介绍一些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 的成语。当留学生有了一定的汉语基础之后,教师就 较少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他们的思维习惯与中国人 的思维习惯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来自美洲、欧洲的留 学生在学习成语时一般也能够搞明白成语的字面意 思,但在理解成语的内涵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例如, 在学习“愚公移山”这个成语时,来自日本、韩国的留学 可以适当讲授一些有一定理解难度的成语,而不必再 花太多的功夫来讲授那些通过分析字面意思就能够大 致推知其意蕴的成语了。 (二)注意教学的系统性 生在教师稍作点拨之后,便能够领悟到愚公那种坚韧 不拔的精神是多么可贵。而来自美洲、欧洲的留学生 收稿日期:2016—06-17 语法、语义、语用是一个系统,教师要将语法、语义 和语用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具体来讲,在讲授成语 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项目(2015一JSJYY 144) 作者简介:赵文阁(1979一),女,河南西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 赵文阁: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研究 ・ 75 ・ 时,教师可以先给留学生解释某个成语的含义,然后分 中华民族的象征,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都说自己是 析该成语的基本语法结构,最后说明这个成语能应用 于什么样的情境。教师还可以先对成语的结构进行简 学生可以结合成语的结构来领悟成语的意思。例如, 在讲授“左顾右盼”这个成语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讲 “左”的含义,说明它表示方位,是“左边”的意思,再讲 “右”的含义,说明它也表示方位,指“右边”,再讲“顾” “龙的传人”。教师在讲授成语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向 留学生介绍上述文化背景。在西方神话中,龙被描述 生性凶残,能喷烟吐火。因此,在西方人心中,龙是邪 恶的象征,有时人们也用它来特指“凶恶的女人”。由 要分析,一边分析成语的结构一边讲解成语的含义,使 为一种长着翅膀、有鳞有爪、有一条长尾巴的怪物,它 于龙这种传说中的生物在中西方文化中被赋予了不同 的意义,有着西方文化背景的留学生在学习包含“龙” 的含义,说明它表示“看”,最后讲“盼”的含义,说明它 也表示“看”。然后,教师再把这几个词语连起来讲解, 说明“左顾”表示“向左看看”,“右盼”表示“向右看看”。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讲解“左顾右盼”这个成语的意思, 说明它表示“向左右两边看”。上述例子表明,一旦教 师讲清楚了成语的结构和意义,留学生就很容易掌握 成语的用法了。 (三)突出知识的实用性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语言的目的是 运用语言,因此,掌握具有强大交际功能的汉语成语对 外国留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 选择使用频率较高的成语来讲授,通过营造生动的交 际情境,让学生了解这些成语的用法,进而熟练地掌握 这些成语,恰当地运用成语进行交流。教师在课堂上 营造情境十分重要,让留学生用成语对人和事进行描 述,可以突出成语知识的实用性。例如,在讲授“粗心 大意”这个成语时,教师可以营造某人去看电影时忘记 带电影票的情境,向留学生解释“粗心大意”的含义。 之后,再让留学生举出类似的例子,以便使他们巩固所 学知识。这样讲授可以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成语含义的 基础上学会运用成语进行交流。 (四)突出成语的文化性 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也离不开语言,语言中蕴含 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通过学习一国语言,人们可以了 解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从而能够很好地与其进行交 流。成语作为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 文化内涵。在讲授汉语成语时必须结合对汉民族文化 的介绍,尽量消除文化障碍,以利于留学生全面、深刻 地理解成语的含义。例如,汉语中一些包含“龙”字的 成语都有吉祥、美好的意思,像“望子成龙”“卧虎藏龙” “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龙凤呈祥”等都为中国人所喜 爱,这是因为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在中国人心中具 有独特的地位。首先,中国人认为龙是拯救黎民的灵 兽,龙的出现是一种祥瑞之兆。其次,中国人把龙看作 权力的化身,封建帝王就自称“真龙天子”,把自己的子 孙称为“龙子龙孙”。经过数千年的积淀,龙最终成为 字的成语时就存在一定的文化障碍。教师应当适当对 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努力消除文化障碍。例如,教师可 以将中国龙译作“Chinese dragon”,以便和西方神话中 的怪兽相区别。再如,在讲授“望子成龙”这个成语时, 不能为了省事,直接将其译为“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而应当根据成语所表示的意思, 将其译为“to hope one’s son will become somebody”。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的方法 成语是一种特殊的固定词组,它不同于汉语中的 其他词语,成语的特点决定了成语教学不能采取一般 词语教学的方法。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 生的学习成绩,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方法的选 择必须结合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一)追根溯源 汉语成语的产生与汉民族独特的文化存在一定的 关系,教师可以从成语的“根”入手,把每个成语的出处 向留学生作简要介绍。这样一来,留学生在学习某个 成语的比喻义和引申义时就比较容易了。 例如,“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出自《庄子》的《秋水》 篇。秋天的大水来了,流进了黄河,场面非常壮观,人 们向河对岸望去,看不清是牛还是马。这时河伯(河 神)就自我陶醉起来,认为天下美好的东西,全都在自 己身上。他顺流而下,向东一望,看到北海一望无际。 于是,他改变了自己得意扬扬的姿态,仰着头对北海之 神感叹:我以前听人说孔子的见闻和学识不算多,伯夷 的德行也没有什么了不起,那时我不理解,如今我见到 了海的广阔无边,才理解他们为什么这样说。我假如 不到你这里来,那就永远是井底之蛙,要被道德高尚、 学识渊博的人耻笑了。 如果教师在讲解成语时介绍了这个神话故事,留 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望洋兴叹”的意思是看到别人的 伟大之后意识到自己渺小。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告诉留 学生,这个成语后来被用于表达因为条件不具备而感 到无可奈何的意思。在学习成语的过程中,教师可以 先把成语的出处告诉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 后再介绍成语的含义,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 ・ 76 ・ 新乡学院学报 语的含义,同时也可以寓教于乐。 (二)消除文化障碍 规律,介绍成语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影响教学效果。一 开始,要讲授一些实用性强、学生容易掌握的成语。例 如,可以讲授一些留学生El常生活中会用到的成语,如 “风土人情”“人山人海”“山珍海味”等,也可以讲授一 些有助于消除文化障碍的成语,如“入乡随俗”“望子成 龙”“龙凤呈祥”等,还可以讲授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成 语,如“亡羊补牢”“掩耳盗铃”“自相矛盾”等。随着留 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教师可以逐渐增加所讲授成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差异往往成为学习语言 的障碍。文化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留学生对成语 理解的偏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消除文化 方面的障碍。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地介绍中国的历 史、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教师可 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留学生观看中国的影视节目,也 可以教学生剪纸或者编中国结,还可以带学生到附近 的名胜古迹参观。当学生对中国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之后,他们学习成语就比较容易了。 (三)增强针对性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做 法。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各不相同,他们的思维特点、学 习习惯也不相同,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根据学 生的特点选择教法。教师还要认真研究每个成语的特 点,然后根据成语的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教法。例如,在 讲授“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的时候,可以花一些时间向 留学生介绍成语的出处,这样一来,他们在学习时就会 感到兴趣盎然。在讲授“花好月圆”这个成语的时候, 可以介绍汉语吉祥语中所包含的对于美好生活的向 往,帮助留学生了解了中国的文化。所以,教师在教学 中应当注意增强针对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循序渐进 合理安排成语的教学顺序、科学确定所讲授成语 的数量对于成语教学来说十分重要。成语是汉语词汇 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语教学可以采用词汇教学的一般 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来制定教学 计划,要注意循序渐进。确定所教授成语的数量时要 充分考虑留学生的接受能力,要遵循第二语言的习得 的数量,并适当增加一些理解起来难度较大的成语。 由于此时留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和文化基础,他 们学习起来就比较容易了。总之,在向留学生介绍成 语时,要注意成语的数量适中,并要注意循序渐进,只 有如此,才能使留学生对学生成语产生兴趣,增强他们 学习成语的信心。 三、结语 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对于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 统文化,增进中国和其他国家人民的友谊,培养对华友 好人士,扩大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 流与合作,增强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都具有重要意 义。开展汉语成语教学,一方面可以增加留学生的词 汇量,增强留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加 深他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了解,而后者相对更 为重要。文化的交流有助于其他国家的人了解中国人 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减少沟通的障碍,也有助于世界文 化的繁荣和发展。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教师应当 认真研究成语教学的方法、原则,把成语教学工作做扎 实,做到位。 【责任编辑王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