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6.12崤山隧道左线DK712,171~,191超前预报成果报告(地质雷达)

来源:好兔宠物网
知识影响格局,格局决定命运!

2016.12崤山隧道左线DK712,171~,191超前预报成果报告(地质雷

达)

新建铁路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三门峡至荆门段MHSS-4标崤山隧道左线

(DK712+171~DK712+191)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成果报告(地质雷达)报告编写: 复核: 审核: 项目经理:

蒙西华中铁路三荆段超前地质预报项目部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第1页共6页地质雷达探测报告首页工工程名称蒙西华中铁路三荆段超前地质预

报预预报目的探测隧道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体或含水体,指导隧道安全施工。 技技术规程《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规程》(Q/CR9217-2015)《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范》

(TB-10003-2010.J-1089-2010)根据超前地质预报实施细则要求在崤山隧道左线里程DK712+075~DK712+850做39次地质雷达法超前地质预报测试。 仪仪器设备俄罗斯OKO型地质雷达勘察设计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

公司施施工单位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预预报里程崤山隧道左线: DK712+171~DK712+191结论与建议DK712+171掌子面地质情况:石英砂岩,局

部夹有砂质泥岩,灰白色,以强风化为主,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局部较破碎。围岩稳定性较差。掌子面渗水。根据以上地质素描结果,建议该掌子面围岩级别为V级。

图4.2为崤山隧道右线DK712+171掌子面地质雷达探测结果图。由图可知,在掌

子面前方0~20m(DK712+171~DK712+191),电磁波呈中~强能量反射,局部存在大量强反射,同相轴存在明显错断,结合掌子面地质情况及地质资料,推断该范围内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围岩稳定性差,且含水。 综合掌子面地质素描和地质雷达探测结果,根据《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

程》(Q/CR9217-2015)要求,建议崤山隧道右线DK712+171~DK712+191段的围岩级别为V级(设计资料在DK712+171~DK712+191段的围岩级别为IV

1

知识影响格局,格局决定命运!

级)。由于围岩破碎,且含水,建议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防护工作,尤其是拱顶,以防止掉块、坍塌危险事故发生,确保施工安全。另外,加强防、排水工作。

报报告编写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蒙西华中铁路三荆段超前地质预

报项目部2016年年12月月1日报报告复核报报告审核项项目经理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崤山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报告第2页共6页1

工程概况崤山隧道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下辖灵宝市及卢氏县境内,进口位于灵宝市寺河乡细岭口附近,右侧有G209国道通过,出口位于卢氏县官道口镇车家岭附近,位于S323省道边。隧道结构形式为两个单洞,其中左线长22751m,起讫里程为DK694+053~DK716+804;右线长22771m,起讫里程为YDK694+045~YDK716+816。崤山隧道为全线最长隧道。

崤山隧道位于豫西腹地,地处中低山区,区内海拔标高一般为600~1400m,最

大海拔约为1470m。隧道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属控制性重点隧道工程。

2预报依据(1)《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2)《铁路隧道超前地质

预报技术规程》(Q/CR9217-2015)(3)《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范》

(TB-10003-2010.J-1089-2010)(4)根据超前地质预报实施细则要求在崤山隧道左线里程DK712+075~DK712+850做39次地质雷达法超前地质预报测试。 3掌子面地质素描崤山隧道左线DK712+171掌子面素描图,见图3.1和图3.2。

该掌子面地质情况:石英砂岩,局部夹有砂质泥岩,灰白色,以强风化为主,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局部较破碎。围岩稳定性较差。掌子面渗水。根据以上地质素描结果,建议该掌子面围岩级别为V级。 图图331.1崤山隧道左线线1DK712+171掌子面素描图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崤山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报告第3页共6页图图

332.2崤山隧道左线线1DK712+171掌子面图片4预测方法及原理本次地质雷达法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采用的仪器为俄罗斯OKO型地质雷达,配中心频率为100MHz的地面耦合型天线。

4.1基本原理地质雷达是采用高频电磁波探测掌子面前方岩体结构特征及其含

水状况的电磁探测技术。由发射天线向掌子面前方岩体介质中发射一定中心

2

知识影响格局,格局决定命运!

频率的电磁脉冲波,电磁脉冲波在岩石介质中传播时,遇到岩石介质中的电磁性差异分界面会发生反射和透射;被反射的电磁波传回掌子面,由接收天线接收;通过对接收信号进行处理前得出地质雷达剖面,并结合地质资料进行推断解释便可获得沿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的有关地质信息(即掌子面前方岩体结构特征和含水信息)。根据地质雷达剖面上所记录的反射回波特征,便可确定隧道掌子面前方地质异常体的存在,并推断地质异常体的相关特征,及其距掌子面的距离和相应分布范围。

4.2基本步骤使用OKO型探地雷达实施短程地质信息预报,按以下步骤进行:准

备工作、测线布设、参数设置、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提供地质预报信息。 (1)准备工作场地调查:使用地质雷达采集数据时,易受到测线附近的构造物、

金属物体、电磁干扰,将其记录在册,并标出位置,在这样的区域探测时,应排除干扰的影响。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崤山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报告第4页共6页(2)

测线布设使用地质雷达作超前预报时,以掌子面前方为探测目标,测线布置如图4.1所示。

图图4.1雷达测线布置示意图(3)雷达参数设置采用点测方式进行采样,测点距

为0.2m;记录时窗w=400ns,128次叠加。

(4)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方法主要有:偏移、背景去除、增益、滤波、希尔伯特变

换、反褶积、道间平衡等。

4.3探测结果崤山隧道左线DK712+171掌子面实测地质雷达剖面图见图4.2。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崤山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报告第5页共6页测线

H1图图4.2崤山隧道左线线DK712+171掌子面地质雷达成果剖面图图图4.2为崤山隧道右线DK712+171掌子面地质雷达探测结果图。由图可知,在掌子面前方0~20m(DK712+171~DK712+191),电磁波呈中~强能量反射,局部存在大量强反射,同相轴存在明显错断,结合掌子面地质情况及地质资料,推断该范围内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围岩稳定性差,且含水。 5结论及建议综合掌子面地质素描和地质雷达探测结果,预报掌子面前方20m范

围内结果详见下表5.1和下图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崤山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报告第6页共6页5.1:

3

知识影响格局,格局决定命运!

表5.1崤山隧道左线DK712+171~DK712+191段预报结果表序里程设计围岩级别

前期TSP预报建议围岩分级本次地质雷达建议围岩分级最终建议围岩分级1DK712+171~DK712+191IV不具备实施条件VV图5.1崤山隧道左线DK712+171~DK712+191地质雷达预报结果纵断面图综合掌子面地质素描和地质雷达探测结果,根据《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Q/CR9217-2015)要求,建议崤山隧道右线DK712+171~DK712+191段的围岩级别为V级(设计资料在DK712+171~DK712+191段的围岩级别为IV级)。由于围岩破碎,且含水,建议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防护工作,尤其是拱顶,以防止掉块、坍塌危险事故发生,确保施工安全。另外,加强防、排水工作。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