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坡面防护工程施工工艺

来源:好兔宠物网
坡面防护工程施工工艺

坡面防护工程施工工艺主要包括植物防护、骨架植物防护、圬工防护、及封面、捶面等,本文重点介绍常用的三维植被网防护、骨架植物防护、砌石圬工防护施工工艺。

1 工艺特点

施工工艺较简单,使用材料较普遍;坡面防护设施,不承受外力作用,坡面岩土整体稳定。

2 适用范围

坡面防护适用于边坡稳定的路基防护,坡度范围1∶0.5~1∶1.5。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多用在路堤边坡;连片的及带窗孔的护面墙,用于路堑边坡。 但由于石砌圬工及混凝土防护造价高、易破损等诸多问题,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建议大力推广既能改善生态环境,美化景观,又一劳永逸的种草防护。

3 工艺原理及设计要求

3.1 工艺原理

坡面防护主要是保护路基边坡表面免受雨水冲刷,减缓温差及湿度变化的影响,防止和延缓软弱岩土表面的风化、碎裂、剥蚀演变进程,从而保护路基边坡的整体性,同时兼顾路基美化和协调自然环境作用。

3.2 工艺设计要求

3.2.1 材料要求

(1)水泥。选用P·O 32.5级水泥,水泥终凝时间应大于6h,不得使用早强、快凝型水泥;

(2)片(块)石。

1)石料强韧、密实、坚固与耐久,质地适当细致, 色泽均匀,无风化剥落、裂纹及结构缺陷;

2)片石的厚度不应小于150mm,用作镶面的片石,要选用表面较平整、尺寸较大的,并且稍加修整;

3)块石为大致方正,上下面大致平行,表面凹陷深度不得大于20mm;石料厚度200~300mm,石料宽度及长度应分别为石料厚度的1~1.5倍和1.5~3倍。

(3)砂的要求。砂采用中砂或者是细砂,砂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5mm; (4)水。水要洁净,不含有害杂质,水须经过化验合格方能使用。 3.2.2 坡面防护结构选择

防护类型选择,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水文、边坡高度、环境条件、施工条件和工期等因素影响,一般采取植物防护、骨架植物防护、圬工防护、及封面、捶面等防护形式,对于路基稳定性不足或存在不良地质因素的路段,需要边坡防护与支挡综合设置。 3.2.3 外型及设计要求

(1)保护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并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2)将环境的扰乱程度减少到最小,谋求人工构造物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一致。

4 施工工艺流程

路基土石方工程成型一段防护一段,防止坡面受雨水冲刷、风化,造成坍塌,其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路基稳定成型 修整路基边坡 测量放线、施工交底 三维植被网防护 坡面整平 骨架植物防护 边坡整型 砌石圬工坡面防护 开挖防护基坑 铺种植土 开挖边坡骨架基槽 浆砌基础坡面 铺土工网垫 浆砌拱形骨架 场地清理 撒草籽 骨架内植草 场地清理 养护 定期浇水 图1 坡面防护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

5 操作要点

5.1 施工准备

(1)施工前用全站仪和水平仪精确放线定位,边坡土及护脚,基坑采用机械与人工配合开挖。

(2)在施工范围内,按设计坡率修整边坡,将坡面树桩、有机质或废物清除,坡面局部凹陷的地方,应夯实整平,以免遭水浸害,砌筑之前必须将基面或坡面夯实平整。

5.2 施工工艺

5.2.1 三维植被网防护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沙性土、土夹石及风化岩石,且坡率缓于1∶0.75的边坡防护。 (2)施工准备。

施工前,备好经检测符合设计要求的土工网垫、粘性土壤、竹钉等。 (3)操作要点。

1)坡面平整。将预铺网垫的坡面用人工平整夯实达到设计要求;

2)铺种植土。在平整好的坡面上铺种植土,土壤厚度可视土壤类型及坡面平整度作适当调整;

3)铺土工网垫。把网垫铺设在坡面上,其搭接宽度不得小于0.2m,然后用竹钉沿网垫四周以1.0m间距固定,路堤固土网垫伸入护肩不小于0.6m;路堤坡脚处埋入地面以下不小于0.4m,坡脚有脚墙段埋入脚墙内侧0.6m范围内,路堑堑顶外1.0m设三角形封闭槽,槽深0.4m,固土网垫埋入封闭槽底,堑底同路堤坡脚设置;

4)撒草籽。网垫铺设完后,首先在网垫上撒厚约1cm粉细砂,然后撒种草籽,再撒厚1cm左右粉细砂并拍实,最后浇水养护;

5)场地清理。施工完成后进行场地清理工作,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整洁,文明施工; 6)定期浇水养护。 5.2.2 骨架植物防护

(1)适用范围。

骨架植物防护包括浆砌片石或水泥混凝土骨架植草防护、多边形水泥混凝土空心块植物防护,适用于土质和全风化岩石坡率缓于1∶0.75的边坡,当坡面受雨水冲刷严重或潮湿时坡率应缓于1∶1。

(2)施工准备。

1)施工前先清理施工场地,修整边坡使砌筑地带的标高和边坡坡度符合设计要求,然后按图纸所示的尺寸进行骨架挖槽施工放样;

2)检查砌筑地带的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根据设计尺寸在预制场内进行混凝土预制块的集中预制; (3)操作要点。

1)边坡开挖。根据设计坡度进行边坡骨架基槽挂线开挖,坡面清刷后拍打密实、平整; 2)混凝土预制块砌筑。经检查砌筑地带的标高和边坡坡度符合设计要求后,即可进行混凝土预制块砌筑,混凝土预制块砌筑要求整齐、顺直、无凹凸不平现象;

3)混凝土预制块自下而上挂线砌筑,保证坡面平顺,并交错嵌紧,砌体隔10~15m设置沉降缝一道,并在设计位置预留泄水孔;

4)骨架形成后,应及时进行铺草皮或播种草种;

5)养生。经必要的养生后,将砌筑材料的残留物清除干净,同时不得损坏已成的网格,如有松动或脱落之处必须及时修整。 5.2.3 砌筑圬工坡面防护

(1)适用范围。

浆砌片石护坡适用于坡度缓于1∶1的易风化岩石和土质路堑边坡;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护坡适用于石料缺乏的路基边坡防护;护面墙适用于易风化或风化严重的软质岩石的挖方边坡以及坡面易受侵蚀的土质边坡,边坡不陡于1∶0.5。

(2)施工准备。

1)砌体砌筑前先行测量放样、立杆挂线,确保线形顺直,砌体平整;

2)先清除边坡松动岩石,清出新鲜面,边坡上的凹陷部分挖成台阶,以便施工时用同标号的圬工砌补。

(3)操作要点。

1)分段跳槽开挖基坑,开挖的断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基础砌筑;

2)砌筑基础、坡面时,均采用人工挤浆法操作,拌制水泥砂浆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配料;

3)砌筑基础的第一层砌块时,如基底为土质,夯填密实后,则可直接坐浆砌筑;如基底为岩层,则必须将其表面湿润后再坐浆砌筑;

4)每隔2~3m时,上下左右交错设置泄水孔,孔径0.1m,墙身沿线路方向每隔10~15m设沉降缝,缝宽2cm。护坡下设砂砾垫层,顶部应用原土夯填,以免水流冲刷。

6 主要机具设备

主要机具设备见表1。

表1 主要机具设备表

机械设备名称 挖掘机 装载机 运输车 15kW发电机 数 量 1台 1台 5辆 2台 机械设备名称 砂浆拌和机 全站仪 水准仪 预制块成型机 数 量 2台 1台 1台 2台 7 劳动力组织

劳动力组织见表2。

表2 劳动力组织表

作业内容 边坡基槽开挖 预制块制作、安装 石料修凿、安装 试验、测量 技术人员 领 工 员 合 计 人数 15 35 20 3 1 1 75 备注 挖基整型 现场材料、试验检测 施工技术交底 质量、工期、安全 8 质量要求及质量控制要点

8.1 施工质量检查

8.1.1 浆砌片石护坡、护面墙质量检查

(1)检查基本要求。

浆砌片石护坡、护面墙砌体咬扣紧密,嵌缝饱满密实,沉降缝、泄水孔的位置和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2)检查项目。

护坡、护面墙检查项目见表3。

表3 护坡、护面墙检查项目表

序号 1 2 3 4 5 6 检查项目 砂浆强度(MPa) 顶面高程(mm) 表面平整度(mm) 坡度 厚度(mm) 底面高程(mm)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在合格标准内 ±50 30 不陡于图纸规定 不小于图纸规定 ±50 检查方法 按JTGF80/1—2004附录F检查 每50m用水平仪检查3点,不足50m时至少3点 2m直尺检查,护坡每50m量3处,每个锥坡3处 每50m用坡度尺抽量3处 每100m检查3处 每50m用水准仪检查3点 8.1.2 混凝土预制块网格护坡及各式砌体护坡 (1)检查基本要求。

骨架植草护坡的混凝土预制块尺寸、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2)检查项目。

混凝土预制块网格护坡检查项目见表4。

表4 混凝土预制块网格护坡检查项目表

序号 1 2 3 4 5 6 检查项目 砂浆强度(MPa) 网眼尺寸(mm) 坡度 边棱直顺度(mm) 表面平整度(mm) 嵌入度(mm)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在合格标准内 ±100 不陡于图纸规定 ±50 ±30 ±50 检查方法 按JTGF80/1—2004附录D检查及附录F检查 尺量每50m量3点,不足50m至少3点 每50m用坡度尺抽量3处 用网眼边长直尺检查,每50m抽量3处 用2m直尺检查,每50m量3处 用尺量外露部分,每50m量3处 8.2 质量控制要点

8.2.1 三维植被网防护质量控制要点

(1)采用聚乙烯固土网垫,材料规格和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2)铺设网垫前要平整坡面,保证网垫铺设后与坡面紧贴,网垫之间搭接不得有空隙。 (3)网垫铺设前要在坡面上铺大约50~75mm厚的粘性种植土。

(4)草籽选用施工季节易生长的草籽,撒种时不能在大风天气中进行,草籽撒完后用扫帚来回加扫几下,保证草籽全部落入网垫之凹处土上。

(5)撒播草籽后,及时覆盖种植表土并适当拍压,做好洒水养生工作,养生期不少于

30天。

8.2.2 骨架植物防护质量控制要点

(1)混凝土预制块集中预制,机压成形,表面做到平整、光滑。 (2)沉降缝需用沥青麻絮填塞紧密,深度不小于2cm。

(3)对于严重潮湿的土质边坡,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整治后,方可砌筑。 8.2.3 砌筑圬工坡面防护质量控制要点:

(1)基坑开挖符合设计标高和尺寸,地基承载力不小于300kPa。

(2)按设计要求的沉降缝长度,分段砌筑,其泄水孔、反滤层与墙体同步进行。泄水孔可预留孔洞,反滤层要求砌高一层及时铺筑一层。沉降缝两端要竖直、平整、不能交错或接触。泄水孔后面做好反滤层,保证泄水畅通。

(3)砌体外露面选用较平整的片(块)石砌筑,沟槽与其他建筑物自然圆滑联接,作到外表美观顺直。

(4)施工所用的砂浆采用砂浆搅拌机拌和。

(5)加强砌体或混凝土的养生工作,以确保工程质量。

8.3 质量通病的处理

坡面防护施工质量通病处理见表5。

表5 质量通病的处理表

质量通病 块石及片石强度低 形成原因 块石及片石进场前未进行检验。 部分石料风化。 砂浆中所用水泥、砂等材料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 未进行砂浆试配。 拌和时对各种原材料未按要求进行计量。 未采用机械拌和,而是采用人工随意加料拌和。 拌和好的砂浆未及时用于砌筑。 砂浆运输过程中离析。 未进行有效养生。 砌缝不密实,不饱满 勾缝砂浆剥落较多 草籽植被不均匀 砌筑时先干砌后灌浆。 填缝砂浆没有插捣密实。 砂浆勾缝后没有进行养护。 勾缝前砌缝表面的泥土及浮浆没清理干净。 (1)部分漏撒。 (2)草籽质量差。 (3)坡面土质不适合草籽生长(如灰预防及处理措施 块石及片石进场前应进行检验,质量符合规定。 剔除风化石。 对原进场材料按要求进行检验,不合格材料坚决清理出场。 砌筑开工前按要求进行砂浆强度试配。 拌和过程中各种原材料用量计量要准确。 砂浆应采用机械集中拌和,不允许人工拌和。 拌和好的砂浆摆放时间不能过长,要及时用于砌筑。 砂浆运输线路不能过长,拌和场地尽可能靠近施工现场。 加强养生。 砌筑时应先坐浆。 对填缝砂浆一定要插捣密实,不留空隙。 砂浆勾缝后要进行养护。 勾缝前要将砌缝表面的泥土及浮浆清理干净。 (1)采用机械播撒,防止漏撒。 (2)选择较好的草种。 (3)坡面换填一层适合草籽生长的耕植土层。 砌缝砂浆强度低 土)。 (4)播草籽后浇水不及时。 土工网垫与坡面连接不密贴 土工网剥落 (4)播籽要及时进行浇水。 (1)铺网垫前将坡面整平。 (2)铺网垫前将坡面杂物清理干净。 (1)按设计要求和实际需要布设锚钉。 (2)保证有足够的搭接长度。 (1)坡面不平整。 (2)坡面杂物未清理干净。 (1)网垫锚钉偏少。 (2)网垫搭接长度不够。 9 安全及环保措施

(1)认真检查和处理坡面上的危石,必须彻底清除。

(2)施工中加强技术管理,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开挖后及时支护,减少对开挖坡面附近岩石的扰动,保证边坡的安全。

(3)边坡搭设脚手架牢固,操作人员系安全绳戴安全帽。

(4)搭设施工台架时,一定要安设栏杆及防护网,以避免边坡上出现落石等危险情况。 (5)护面墙砌体应自下而上逐层砌筑,直到墙顶。当砌筑多级墙时,上墙边坡清刷完后,可先砌上墙,有利于施工的进度。

(6)施工中对作业人员要进行宣传教育,树立环保意识,做到文明施工。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法律,接受地方环境部门的监督、检查。施工废弃物要及时回收集中处理。

(7)加强与当地气象部门、水文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气候情况及水文情况,做好防护、抗灾准备,为植被防护施工和养护管理提供科学指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