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放线方案正式版
苏州市沧浪区危旧房解危改造有限公司 南环新村解危改造项目回迁安置房工程五号地块
施 工 测 量 方 案
江苏中淮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零一一年五月十八日
1
江苏中淮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测量施工方案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 3 二、工程概况 .................................................... 3 三、施工安排 .................................................... 4 四、施工准备 .................................................... 4 五、主要测量方法 ................................................ 6 六、沉降观测 ................................................... 10 七、施工测量放线精度控制 ....................................... 11 八、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 12 九、附图 ....................................................... 14
2
江苏中淮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测量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业主提供的南环新村解危改造项目回迁安置房工程蓝图、规划总平面图、总平面轴线定位图;
2、国家GB 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 3、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4、苏州市测绘院提供的控制测量报告;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南环新村解危改造项目回迁安置房工程五号地块,位于苏州市沧浪区南环东路2号,整个建筑群由4幢单体高层,一个地下人防车库组成,为框剪结构。
(1)、主要工程概况见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项 目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总包单位 合同工期 内 容 南环新村解危改造项目回迁安置房工程 苏州市沧浪区南环东路2号 苏州市沧浪区危旧房解危改造有限公司 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建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江苏中淮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工期700天 设计概况: 建筑面积 地上部分建筑面积 建筑用途 地上层数 基底标高 基础形式 34层 -6.95m 桩基+筏板基础 100014.12㎡ 89910.53㎡ 地下室占地面积 建筑特点 商业用房、住宅楼 地上标准层高度 最大基坑深度 地上结构形式 2.85m 5.65m 剪力墙 10203.59㎡ 高层 (2)、根据施工区域现场踏勘和有关设计图纸资料分析本工程的特点: 本工程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较复杂,施工场地狭小,前期基础及地下室阶段的施工量大,由于是在市中心地区施工,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是施工过程中的特点、难点。
主体工程中,结构施工中应用多种钢筋连接技术,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主体结构垂直度的控制,防止温度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是施工测量作业中的特点、难点。
3
江苏中淮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测量施工方案 三、施工安排
(1)组织安排:工程主体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三十四层。基础及主体结构高程变化大,平面定位放线,高程引测相对复杂。
为保证测量工作顺利开展,测量放线工作由总承包部技术部负责组织实施,设专职测量负责人管理、协调测量放线全过程,项目质量部设专人负责测量验线、并报监理检查验收;组建施工测量小组。
(2)测量控制:
①平面三级测量控制:第一级建筑物平面测量控制;第二级层间平面测量控制;第三级分项工程施工测量控制。
②高程三级测量控制:第一级标准水平桩高程控制网,第二级层间标高线控制,第三级分项工程施工标高线控制。
③测量精度控制:
(a)平面控制网控制精度:
等级 第一、二级 第三级 边长 (m) 200 <100 测角中误差 ±10 ±12 边长相对中误差 1/20000 1/10000 相邻两点距离误差 ±3mm ±3mm (b)高程控制网控制精度:一级高程控制网的技术指标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进行引测,相邻两点高程误差要求小于±0.1mm。二、三级高程控制的技术指标按国家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进行引测,相邻两点高程误差要求小于±1.0mm
四、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①办理控制点交接手续,熟悉《控制测量报告》,了解红线坐标、水准点高程,进行必要的测量计算。(业主委托苏州市测绘院实施,布设成导线网形式,按二级导线精度布设。导线点3个,作成半永久点形式,要求保持到工程结束。)具体见下图:
4
江苏中淮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测量施工方案
2F2F1F2+32F2+28F2+28F2+32F1FK11F1F1F1+33F1+33F1+33F1+33F5米K2K3施工主入口施工道路\\宽度6米
②了解建筑物现状平面主轴线测量控制网及各点坐标,并校核计算。
③实测校核红线坐标桩、导线坐标桩、实测校核水准点,实测校核结果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核实批准后报监理。所有桩点进行封闭保护。
④实测校核建筑物现状平面主轴线测量控制网各点坐标;现状标准水平点高程,提出能否使用的意见、建议。
5校图:测量放线的几何尺寸、数据校核,建施、结施图核对,各种尺寸总校核。数值○
计算:坐标、标高。做好现场放线交底计划:所放线与轴线(或)墙、柱边线的尺寸关系,标高线的相对高程(或绝对高程)。
6完成测量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工作。 ○
(2)测量器具 序号 1 2 3 4 5 仪器名称 全站仪 经纬仪 水准仪 激光垂准仪 塔尺 型号 KST-442L TDJ2 S3 DZJ2 5m 数量 1 2 2 1 3 精度 2+2PPm 2〃 3mm/Km 已检定 检定周期 1年 1年 1年 1年 备注 配套设 备齐全 5
江苏中淮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测量施工方案 6 7 钢卷尺 钢尺 5m 50m 30 3 五、主要测量方法
①测量放线原则:整体控制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长边长方向控制短边短方向。 各类控制网以首级精度控制为依据,采用极坐标为主、直角坐标为辅的测量方法,控制网中包含重要点位和重要轴线;且和主要轴线保持平行关系;要保证每施工流水段中至少有四条两两相交的控制线。高程控制点布设以保证方便施测为原则。
②建筑物平面测量控制
(1)建筑物平面主轴线测量控制:拟采用主轴线测量控制网。根据主控制轴线完成建筑物平面主轴线测量控制网。(主轴线测量控制线见附件1)
建筑物平面主轴线测量控制网以红线坐标桩、导线坐标桩及图纸总平面图建筑位置用极坐标法引测。采用全圆归零测法依次测量相邻两点的距离角度值;根据观测数据对控制网进行严密平差;根据平差结果对桩点进行修正。
平面主轴线控制网桩点长久稳定是控制网精度的保证,桩点埋设按国家二级变形监测基准点位要求。控制点位在使用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位移现象,使用期间每月进行一次校测,平差后解算出每个点位数据修正值作为桩点坐标值。
(2)层间平面轴线、墙体线控制:采用全轴线测量控制
①投测:基础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层间平面轴线定位主要采用垂准仪投点法向待测面投测控制点控制。为保证测设的精度要求,在四个控制点上进行,并与其他的轴线控制点进行校核。每个待测面至少要投测4个控制点。使用前应做角度、距离校核,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轴线。为便于测设,每个施测面的控制点应保持上下一致,以保证层间平面轴线逐层正确向上传递。
②基础轴线、墙体线投测:本工程依据建筑物平面主轴线测量控制网及基础、主体结构施工图,向基坑内投测基础、主体轴线,钉桩控制并在边坡护壁上做出明显标识。
③从地下一层顶板以上各施工层轴线、墙体线投测:采用建筑物内控法用垂准仪将轴线控制点向上投测,控制点直接往所需施测部位完成工作面点、线的测设。为了保持与±0.000以下点线统一,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使用同一系统投测点。
建筑物的垂直度控制采用“内垂直”引测,外经纬仪(外控法)来相互校核的方法进行。即建筑物外轮廓的垂直度控制由经纬仪在建筑物外侧的首层的基准线为基础向上投测校正偏差。在建筑物内部轴线使用激光垂直投点经纬仪,在一楼楼面预埋控制点分别向上进行垂
6
江苏中淮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测量施工方案 直投点,见下图。
投测点控制点有机玻板二楼面洞垂直投点激光经纬仪有机玻板中心点垂直传递点不锈钢板一楼面 轴线测量放线根据垂直投点,使用经纬仪进行楼面的展开放线工作,局部面较小处使用经纬仪及钢尺进行引测,将所需要用的线全部弹在楼面上,并将轴线引至建筑物的外侧进行外控法的调整校正以确保测量放线准确精度。
④精度:采用垂准仪投测法投测层间平面轴线控制点,施测面上控制点的测设精度为测角中误差为±10\",边长相对中误差1/20000,相邻两点的距离误差不大于±3mm。在施测面上局部临时加密的控制点相对精度为测角±12\",量距1/10000。
(3)分项工程施工测量控制:采用轴线与轴借线结合测量控制 ①建筑物轮廓线、基坑开槽灰线控制:
根据建筑物平面主轴线测量控制网及基础施工图,在待建场地内投测建筑物廓线;依据土方施工方案基坑放坡系数,在建筑物廓线基础上放出基坑开槽灰线。
基坑上、下口宽度,根据结施、建施各部位(墙体、通道、柱基等宽度、标高及预留施工缝的宽度)按边坡比例系数计算出相应各部位的基槽下口与上口开挖尺寸,并计算出基槽线折线点(无折线点的为径向轴线点)之坐标。
开挖上、下口的测放:根据已计算好的坐标点,用全站仪实地施测钉桩,以此作为开槽挖土的依据(为便于边线桩的保留以利检查,边线桩应考虑距上、下口一定距离)。
②基础筏板放线:
防水及其保护层施工完毕后在各大角控制桩点上安置仪器,后视对面同轴桩点,将这些线精确投测至保护层面上,并精确测定各主轴线,检查各主轴线间距,然后依次放出剪力墙线、暗柱线。
③、地下墙体及顶板放线:
底板施工完毕后在底板上精确投测出主轴线的位置,并严格检查主轴线的投测尺寸,主
7
江苏中淮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测量施工方案 轴线放线完毕后,根据主轴线的位置放出墙体控制线、门窗洞口细部尺寸线、柱子尺寸线以及距墙皮20cm 墙体模板控制线,地下墙体施工完毕后在墙体上弹出500mm 标高线,并在距顶板底面300mm处的墙面上放出控制线以控制顶板支模。
④、墙、柱及模板的放样
根据控制轴线位置放样出墙、柱的位置、尺寸线,用于检查墙、柱钢筋位置,及时纠偏,以利于大模板位置就位。再在其周围放出模板线控制线。放双线控制以保证墙、柱的截面尺寸及位置。然后放出柱中线,待柱拆除模板后把此线引到柱面上,以确定上层梁的位置。控制点间必须相互复核,做好记录,检查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角度直至完全符合为止。
⑤、梁、板的放样
待墙、柱拆模后,进行高程传递,立即在墙、柱上用墨线弹出+0.50m 线,不得漏弹,再据此线向上引测出梁、板底、模板线。
⑥、门窗、洞口的放样
在放墙体线的同时弹出门窗洞口的平面位置,再在绑好的钢筋笼上放样出窗体洞口的高度,用油漆标注,放置窗体洞口成型模体。外墙门窗、洞口竖向弹出通线与平面位置校核,以控制门窗、洞口位置
⑦、楼梯踏步的放样
根据楼梯踏步的设计尺寸,在实际位置两边的墙上用墨线弹出,并弹出两条梯角平行线,
8
江苏中淮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测量施工方案 以便纠偏。
⑧、内装修测量
在结构室内四周墙身弹出建筑+500mm 水平线,作为内装修施工的标高控制线。根据+500mm 水平线来控制地面面层的标高,根据每层结构施工墙体控制线放出各内隔墙、分户墙以及外墙保温线等细部尺寸线;室内门窗洞口竖直控制线由轴线关系弹出,水平控制线也由钢尺弹出;外门窗以结构层分出的边线为准,用经纬仪将边线标划在外墙面上的各层窗洞口两侧,弹出竖向控制线,窗口横向控制线用钢尺传递,并弹在墙上。
⑨、外悬挑构件(阳台、壁柱等二次支模浇筑构件)
结构施工每层墙体完成后,用仪器在外墙面窗洞口、阳台、壁柱、二次浇筑构件两侧等弹出竖向20cm控制线。再投测室内50cm水平控制线的同时在外墙面上投测相同高度的水平控制线,作为外墙面装修的标高控制标准。
(3)高程测量控制:
①标准水平桩高程控制网:从水准点及现状标准水平桩,利用主轴线平面控制网控制桩引测8个高程控制点,形成闭合水准路线,构成标准水平桩高程控制网。
②层间标高线控制:以建筑标高为控制标高,采用1.0m标高控制线,作为控制楼板标高及层高的依据。
9
江苏中淮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测量施工方案 (a)采用水准仪及50m钢尺从标准水平桩高程控制网,将高程引测到施工平面层,投测控制施工标高。水准路线的两端用水准仪链接到标准水平桩高程控制水准点上。每施工段不得少于2点。在作业面做临时控制点,每50m 做一点。为减少建筑沉降对建筑物标高的影响,在±0.000处重新确定建筑物的标高基准。
(b)基础、±0.000以下标高控制:槽底标高可将标高引测至南侧已有建筑上然后用运土钢筋硬化场地处用水准仪往坑底引测四个以上施工水准点作为槽底、垫层、底板等标高控制依据。
(c)±0.000以上标高用钢尺沿结构外皮垂直向上传递。用钢尺传递标高时,每个施测面至少要从三处向上传递,校核合格后方可使用。
③分项工程施工标高线控制:
(a)垫层高程方格网测定方法:根据垫层各部位面积大小,用钢筋头打入土内组成矩形方格网(规格5×5m)在每个钢筋棍上用水准仪抄测出垫层控制高程,形成垫层高程控制方格网,控制垫层混凝土施工。
(b)梁、板标高控制:层间梁、板标高控制线投测两次,一次在其下层墙、柱混凝土上,以控制支模高度;另一次在支模完成后向钢筋上投测控制点,控制混凝土浇注标高。
六、沉降观测
为保证施工能顺利进行,施工过程中应对建筑物随时进行沉降观测,便于给施工过程提供有关资料,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因招标阶段现有图纸没有明确的规定,根据我单位的施工经验,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应在沉降且结构较重要部位以及地基及基础不相同处设置,首先考虑在建筑物的四角、伸缩缝、以及建筑物内外设置。
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按时(主体施工阶段一层一次,装修阶段每月一次)测量,使用固定的沉降观测仪器, 由专人负责按照确定的方案进行检测,每次测量必须闭合,并绘制每点的沉降曲线图并收集完成准确资料编制详细的沉降观测报告。
沉降观测点应牢固,确保点位安全,能长期保存,考虑到建筑物为玻璃幕墙、涂料外墙及面砖外墙,具体观测点做法详见下图。
10
江苏中淮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测量施工方案
采用 20普通圆钢筋,外端顶尖磨成半圆形,里端制成燕尾形。3030100沉降观测点详图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首先在场内做3个观测基准点,基准点应设置在坚硬的地基以及不便干扰变形的地方,并加以安全保护,且做法在远离新建筑物靠近现有的旧建筑物边向自然地坪以下挖500mm×500mm×1000mm的洞,用混凝土灌注,预埋钢筋头,砌砖维护加盖保护,具体详见下图:
可移动盖板自然地坪50016混凝土500沉降观测标高基准点的保护图1000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使用S2级水准仪及同一把铝合金塔尺监测,每次观测必须对基准点进行复核,每次测设数据应做好记录,每次观测进行三次,一人观测,一人复核记录,一人跑尺,沉降观测的要求在主体施工阶段每层且不多于一个月进行观测一次,主体进入装修阶段可每月进行一次施测直到工程全部竣工验收,将所测设的数据记录完整,竣工时一并随同竣工数据移交建设单位,便于建设单位以后继续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在施工中每次沉降观测的资料应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施工项目总工、工程总监、建设单位有关人员。
七、施工测量放线精度控制 (1)基础放线尺寸的允许误差
长宽L、宽度B的尺寸(m) L(B)≤30 30<L(B)≤60 60<L(B)≤90 11
允许误差(mm) ±5 ±10 ±15 江苏中淮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测量施工方案
90<L(B) (2)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
项 目 每 层 总高(H) H≤30m 30m<H≤60m 60m<H≤90m 允 许 误 差(mm) 3 5 10 15 ±20 (3)各部位放线的允许误差
项 目 外廓柱轴线长度(L) L≤30m 30m<L≤60m 60m<L≤90m 细部轴线 承重墙、梁、柱边线 非承重墙边线 门窗洞口线 (4)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
项 目 每 层 总高(H) 八、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1)测量施工组织管理:总承包部设专职测量工程师负责,实行统一管理。下设测量组,负责相应分项工程的测量与验线工作。测量工作的整体管理和统一协调由专职测量工程师负责;施工测量、安装测量由各作业队测量组自己负责。
(2)测量施工流程管理:
H≤30m 允许误差(mm) ±3 ±5 允许误差(mm) ±5 ±10 ±15 ±2 ±3 ±3 ±3 12
江苏中淮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测量施工方案
现场交接桩位(红线桩、建 编制施工测量方案筑物定位桩、水准点)
通过计算、外业实测校核所接桩位报监理校验、审批建筑方格网、主轴控制线、引测水准点填写工程定位测量记录,报监理审验测放开挖边线、控制开挖位置及对标高实施监控
基槽上测放建筑物位置线填写基槽测量记录,报监理审验基础施工测量放线填写楼层测量记录,报监理审验结构施工测量放线填写楼层测量记录,报监理审验竣工测量、资料归档
工程验收
(3)验线:
验线工作由监理验线和施工单位的主管部门验线二级组成。施工、安装测量控制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由监理单位负责;施工、安装测量控制的常规验线由施工单位负责。相互重
13
江苏中淮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测量施工方案 叠的各级验线工作应尽可能的同步进行,以缩短工作时间。验线工作与放线工作要做到人员、仪器和测量方法三分开,独立进行。验线的精度要求要高于放线。严禁验线与放线同时进行。在施工工序安排上要给验线留出必要的时间,严禁不经验线就擅自施工的现象发生。验线工作按精度级别和难易程度由专业验线组和质检员分别负责。平面和高程控制、主轴线投测、高程传递、曲线、中线测量等关键部位由专业组负责验线,其余由质检员负责验线。验线工作必须有下道工序的工长参加,并填写交接单。
(4)施工测量管理
①各级施测人员应认真学习与执行国家法令和法规,认真学习与审核施工图纸,做到按规范工作,按图纸施工。
②各分包单位应建立健全全部测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并服从于项目经理部测量组的业务协调。
③测量工作应严格遵循自检、互检的作业程序,合格后方可报上级管理部门复核验线。 ④外业测量成果的记录要求做到:原始真实、数据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清晰,记录应当场及时填写,不允许先写在草稿纸上后再转抄,保持纪录的原始性。
⑤在整个工程测量过程中,必须监控测量工作的原始记录,施测人员必须签字,且不得随意涂改和损坏。对原始资料和测量成果资料由项目总工办妥善归档保管。
⑥测量计算工作要依据正确、方法科学、计算有序、步步校核结果可靠。
⑦复核验线前,应提前提交有关报验资料,包括:坐标依据,高程依据,施测方法,待复核点与所用依据点的位置关系。
⑧测量仪器的检定必须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有关检定过程并在受控的检定部门进行,测量人员应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鉴定校核,确保测量仪器在受控状态之中。
⑨要有对工程质量负责的态度和责任心,每量一尺,每测一个角度都要对它负责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坚持测量工作的原则。
九、附图
14
江苏中淮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测量施工方案
2F2F1F1F1F1F1F2+28F2+28F2+32F1F2+32F1+33F1+33F1+33F1+33F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