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在中小企业中营造适合技术人才发展的环境条件

来源:好兔宠物网
科技风向 文章编号:1674—9146(201 1)10—0047—04 如何在中小企业中营造适合 技术人才发展的环境条件 韩东娥,张婷 030006)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 太原摘要:q-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的员工。其中,技术人才作为掌握和运用技术的主体,是中小企业实现技术 创新的灵魂和实质.深入研究 J、企业技术人才发展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确立优化其发展环境的重点,对提升中小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促进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两前,太原市中小企业面临着人力资源管理观念陈旧、缺乏科学 合理的激励体系、人才事业平台搭建不足、忽视企业文化建设等问题,制约着中 卜企业技术人才的成长与发展。为 此.应转变企业人才开发与管理工作观念、将技术人才的培训工作贯穿于企业发展始终、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机 制、为技术人才搭建起事业平台、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从而达到优化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发展环境的目的。 关键词: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发展环境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志码_A 目前,山西省正处于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此背景下,太原市中小企业要想在新一轮 转型改革中取得优势地位,亟须高质量的技术人才去吸收、创造、转化和利用新技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但现阶段多数中小企业由于缺乏适合技术人才发展的环境,往往难以吸引、培养和留住关键的技术人才, 这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在中小企业中营造适合技术人才发展的环 境条件,使技术人才在中小企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当前应当加以重视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太原市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发展环境现状及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才已成为企业确立竞争优势、把握发展机遇的关键因素。特别是技 术人才,他们作为技术运用和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发展的支柱,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然而,当 前太原市技术人才特别是高端技术人才匮乏,2009年全市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总数4.56万人,而从业于中小 企业的技术人才则更少。目前,在中小企业中,人才发展环境不容乐观,不利于人才的成长与发展,亟须 引起企业的重视。 资源簧堡麴盒 坦 多数中小企业的管理观念比较陈旧,只重生产管理,而轻人力资源管理,没有把人才作为企业重要的 资源进行配置。多数中小企业将人力仅仅看成为用来实现企业利润日标的丁具加以组织控制,而没能与时 俱进。在这种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影响下,这些企业仍实行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人事管理工作仅侧 重于工资制度、考勤管理等企业日常运行的行政事务性T作,而缺乏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制定人力资源 开发与管理的全面规划。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也造成对人才开发的投资不足,人才成长空间狭小. 这是目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此外,部分中小企业还存在家族化管理倾向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民 收稿日期:201l-08—12;修回日期:201I-09—15 作者简介:韩东娥(1963一),女,山西襄垣人,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经济研究,E—mail:Hde63@sohu com 科搔例颓 j 2o ̄#-lO月总第213期 一047— 技风向标 营中小企业中存在“任人唯亲”的情况,在高级职位上只安排 具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极大地挫伤了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的积极 性,加剧了人才的流失。 重褪 鲍墙差 目前,多数中小企业缺乏系统的人才培养,人力资本开发 和储备不足。从整体来看,中小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更多的是以 实际工作锻炼为主,且多数是“以老带新”,很少与专业培训机 构合作,为此导致员_T除了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积累之外.很 少有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培训。即使为员lT制定一些学习培训计 划,也多是以企业应急需求为主的针对性、应付式的短期培训. 而没有长期、系统地进行下去,这种短视的人才战略使企业现 有人才产生失落感,使其的忠诚度和敬业精神也随之丧失。 中小企业的激励手段比较单一,较偏重于物质激励,把物 质激励当成技术人才在企业T作的唯一驱动力。即便是物质激 励,也存在缺乏系统性和多样性的问题。多数企业采用的是 “底薪+奖金”的报酬方式,以短期激励为主,这种片面的、 一的激励方式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调动和提高人才的_T作积极性有很大作用,但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会产生 负面影响,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会使员工丧失精神支柱,缺少安全感、凝聚力与团队精神,淡化了理想、 信念和责任,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不利的。 蔓 垩台搭建丕星 中小企业人才之所以流动性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事业平台搭建不足而限制了技术人才的发展需 要。技术人才由于缺少项目,或是由于缺少经费和设备导致项目无法展开,使其在事业上难以获得满足感, 无法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作长期规划。而正是由于长期目标的缺失,带来了技术人才的无所适从和左右摇摆, 因此T作积极性和归属感不强。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员工有很好的凝聚、激励和约束作用,而多数中小企业并未认识到企业文化所具有 的强大功能.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造成技术人才缺少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他们来说,企业仅 是其谋生的地方,而不是其帮助他实现自身价值、满足各种情感需要的平台。在这种企业软环境下,技术 人才对企业缺乏内心的热爱,无法真正融入到企业的事业发展中去,更谈不上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旦企业的物质诱惑不复存在或是人才的需求层次提高时,便会导致人才流失。另外,中小企业人文环境 也相对较差,不少企业人际关系和_T作氛围不和谐,人与人之间只有竞争关系而没有协作关系,企业的部 分资源消耗在内部竞争中。这种恶性竞争的结果,给企业带来损失,也造成人才问的不和谐,团队精神荡 然无存。这也是中小企业难以吸引与稳定技术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太原市巾小企业 技术人才在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要想拥有一支优秀技术人才队伍,必须对其 发展环境所存在的问题有明确的认识,并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为指导,进行改革和创新。 l SCI--TECH INNOVATION&PRODUCTIVITY L…… …一…一一 048一 N—o:10一Oct.2011,Total No.213 科技风向 T 在现代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竞争力的保持与其创新意识、创新成果密切相关,而企业的创新又完全 取决于企业人才特别是技术人才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在此背景下,中小企业应当切实进行人才开发与 管理工作观念的创新。要冲出传统人事管理观念的束缚,不能再把人看作被管理和控制的对象,而应把人 当作充满能量的特殊资源来挖掘。要清楚地认识到,市场竞争的关键来自于人才竞争,人才是企业发展和 进步的根本。要由“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变。由过去以“事”为中心、要求人适应工作 的“人事管理”模式向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变,不仅要注重人才工作环境的改善和 生活质量的提高,还应注重人才成长进步等目标,为他们创造一个施展才华的空间,搭建一个实现自我价 值的平台。通过对技术人才生理、心理等方面需要的满足,激发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最大限度地 发挥其潜能,促使其与企业一起成长,最终实现通过人才来实现企业的成长。 工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知识更新速度很快,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就必须不 断地学习和创新,以此形成企业的整体优势。而培训是使人才更新知识和提高技能的主要方式,因此,企 业应该将培训视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对于技术人才而言,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渴望,重视自身素质的提 高和自身潜能的开发,如果中小企业能够给技术人才提供不断学习和进步的机会,提供他们自我实现所需 的资源.便能够很好地提高他们对工作的满意度和对公司的忠诚度。因此,企业应制定长远的人力资源培 训计划,加强与专业培训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联合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上不拘于某项业务技 能,而是全面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产业技能、品行道德,挖掘其潜力。企业如果能为技术人才的成长与 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就能不断吸引优秀人才,获得稳定而忠诚的人才队伍,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太原风华信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太原市近年来发展迅速、并有活跃表现的优秀企业,就是一个将人才 培养作为企业重要战略的典型代表。他们将“人力资本优于财务资本”理念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之一,在 “人才培养”方面。企业出台了相应的人才培养制度,如每年选送优秀青年科技人员进修工程硕士;为新到 工作岗位的员工配备指导老师,实行一年制“师徒培养计划”;采用“走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办 法,与太原理工大学共建硕士生培养基地,共同开展课题研究。通过制度性的技术人才培养计划,人才的 素质有了很快的提高,同时也加强了人才对企业的忠诚度。 太原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城市,且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自 身条件限制不可能大幅度提高员工的薪酬水平。因此,在确定 薪酬标准时,要注意加大其中的激励因素,与工作绩效挂钩, 激发人才工作能动性。不仅如此,要想真正达到激励目的,收 到良好的效果,对人才的激励不能简单采取薪酬刺激的手段, 而应该是一个多维的系统化的激励体系,如技术参股、带薪休 假、养老金计划、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建立医疗保健基金 等一系列富有弹性的薪酬福利方案。有条件的中小企业还可实 行补充投保制度,对有突出业绩的技术人才提供补充养老保险 和补充医疗保险,使优秀技术人才格外感到企业的重视与关怀。 另外,还可通过构建良好的晋升机制和完备的培训体系.把人 才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他们真正以主人翁 的心态为企业发展贡献心力。 事业留人对稳定技术人才十分重要。如果事业限制了技术 科接锄葡与生产力l 一… … 2011 ̄-10月总第213期 一040— 技风向标 人才的发展,人才就很难稳定。项目是技术人才的事业载体,是实现其人生价值的途径,没有项目,技术 人才就难以生存,更谈不上稳定。所以要实施以项目带动高层次技术人才的战略,把项目作为聚集、培养、 锻炼高层次技术人才的平台和载体。有条件的中小企业要为现有人才落实经费和设备,为技术人才提供必 需的 作条件,为有想法、想干事的高层次技术人才搭建干事业的舞台,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 营造良妊 企 企业文化是组织和调动员工的有力手段,是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扩张力的源泉。只有建立起良好的 企业文化才能使人才真正全身心地融入到企业中去,激发T作的热情,提高对企业的认可度、归属感 充 分发挥 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小企业应着重创建以共同事业观、利益观、发展观为基础。积 极向上、自主与协作并存的企业文化,使人才在企业中既能充分自主地、充满活力地工作,又能紧密地围 绕着企业的目标任务,为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努力工作。树立尊重人、关心人的观念,除了给予技术人才 一定的物质满足之外,还应通过企业文化的塑造满足其精神需要,使他们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要用健康 向上的企业文化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发展观。用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理 念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同时,还要建立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技术人才和企业领导之间建立良好 的沟通渠道,促进两者问的沟通,提高技术人才的满意度,使他们对企业产生认同感、亲切感和忠诚感, 降低人才流失率。改变家长式的集权管理方式为自主式的分权管理方式,充分信任技术人才,将权力下放, 给他们更大的自主权。为他们提供更多锻炼和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以挖掘他们的潜力,创造更大的成绩。 (责任编辑赵娟) How to Create Conditions that Promote Development of Technical Personnel in Medium-sized and Small Enterprises Han Dong-e,Zhang Ting (Shanx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Taiyuan 030006 China) Abstract: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medium—sized and small enterprises is personne1.As the main part of controlling tech— nologies,technical personnel are soul and essence of realiz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for medium—sized and small enterprise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improve innovation ability and self-development by researching existent problems in environment of development of technical personnel and establishing key development points.Currently,medium—sized and small enterprises of Taiyuan are facing the problems of idea obsolescence of management of human resource, shortage of reasonable incentive systems,imperfection of platform of personnel and career,ignoring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s culture,which restrict the de— velopment of technical personnel of medium—sized and small enterprises.So,the enterprises should change concepts of devel— 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personnel,insist on training work of personnel,building reasonable incentive systems,establishing career platform for personnel and creating favorable enterprises culture in order to reach aim of optimizing developmental en— vironment of technical personnel in medium—sized and small enterprises. Key words:medium—sized and smal1 enterprises;technica1 personnel;developmental environment Research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 of Six Cities in Middle of China(2010) Hou Yang-quan,Zhang Yu-ping,Liang Guo—qin,Yang Min (Taiyuan Promoting Center for Productivity,Taiyuan 030009 China) Abstract:From aspects of input and outpu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oordinating social development of science,economy and society,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tentiality of 6 cities,the authors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existent discrepan— cy. Key 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ve;taiyuan;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put;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tentia1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utput l SCI-TECH INNOVATION&PRODUCTIVITY 一050一 No・10 Oct.20l1,Total No・。 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