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独立董事法律背景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影响的实证研究

来源:好兔宠物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独立董事法律背景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影响的实证研究

作者:李海东 王梦蕾 来源:《新财经》2019年第01期

[摘 要]文章以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两步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动态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首次考察了独立董事法律背景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①法律背景独立董事能够起到降低盈余管理程度的作用;②独立董事的法律实务经验越丰富,盈余管理程度越低;③独立董事的法律背景越多元化,盈余管理程度越低。文章的研究不仅丰富了独立董事背景的研究,同时也为盈余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独立董事;法律背景;盈余管理程度 [中图分类号]F274 1 引 言

独立董事的背景会影响到其所在公司的经营活动。信息披露是公司经营活动的一部分,而独立董事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监督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否完整、准确、合法和及时,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要负责。[1]我国相关监管单位强调上市公司必须成立独立董事团队,而且团队内要有专业会计人员,除此之外对于独立董事并没有对专业背景提出特殊要求。从实际发展状况来看,独立董事背景带有显著的多样性特征,由于只是对会计专业背景提出相应要求,其他背景的独立董事又是否与企业存在着某种关系?这激发了学术界对独立董事专业背景的研究兴趣。之后,学者又从银行(刘浩等)[2]、证券(何贤杰等)[3-4]、政府官员(余玉苗等)[5]、学者(王臻等;唐雪松等;沈艺峰等)[6-8]、技术(胡元木等)[9]等背景进行了研究。近年来,随着外部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往往更倾向通过盈余管理等行为操纵财务信息。随着上市公司一系列财务丑闻的曝光,监管部门加强了对财务违规行为的监管力度。这些无疑都给企业带来了更高的法律风险。克利希南等[10](KRISHNAN ET AL)研究发现具有法律背景的独立董事对法律风险警惕性更高,会及时识别并防止企业违规行为的出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企业自身承担相对较高法律风险压力,因此,如果独立董事拥有强大的法律背景,实际工作中,能否确保专业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抑制企业盈余管理这一典型违规行为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然而,鲜有文献详细考察独立董事法律背景与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不同类型法律背景的独立董事在实践和理论上侧重点存在一定差异,进而相关因素很可能对盈余管理程度产生相应影响作用。文章从独立董事法律专业背景出发,并且尝试考察不同类型的法律背景在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降低盈余管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法律背景独立董事能够起到降低盈余管理程度的作用,独立董事的法律背景越多元化,实务经验越丰富,盈余管理程度越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文章的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首先,研究了獨立董事的法律背景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其次,文章不仅考察了独立董事的法律背景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还进一步将法律背景细分为律师、法学研究人员、公检法司退休人员,考察了不同类型的法律背景与多元化对于盈余管理程度影响的差异,细化了有关独立董事法律背景的研究。 2 文献回顾

独立董事专业背景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如前文所述,学者们对专业背景的研究在银行、证券、政府官员、技术及学者等领域有所突破。然而,鲜有文献专门研究法律背景独立董事。

魏刚等[11]选取1999—2002年在A股上市的公司作为主体研究对象,分析律师背景的独立董事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赵昌文等[12]以2006年我国家族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律师背景的独立董事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作用进行了检验。郑立东等[13]以2008—201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独立董事背景特征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郑路航[14]选取2006年和2007年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法律背景的独立董事对企业高管违规行为发生概率的影响。克利希南等[10] 研究发现,企业审计委员会中具有法律背景的董事的存在(和比例)与更高的财务报告质量相关联,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邱兆祥等[15]以2008—2010年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具有法律背景的独立董事往往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全怡等[16]选取2002—2009年在A股上市的公司作为主体研究对象,研究发现法律背景独立董事能够对高管违反法律行为产生一定抑制作用。利托夫等[17](LITOV ET AL)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中具有法律背景董事越多,管理层就越能得到有效的监督,公司面临的法律诉讼风险越低,企业价值越高。从法律背景类型来看,法律背景独立董事相关的研究都只涉及了律师这一种类型(利托夫等;[17]魏刚等[11])或是将所有法律背景视为相同的( 克利希南等;[10]郑路航;[14]邱兆祥和史明坤[15])。从发挥的效用来看,已有研究主要关注独立董事的法律背景对企业经营绩效、企业价值及高管犯罪等的影响(魏刚等;[11]赵昌文等;[12]邱兆祥等;[15]全怡等[16]),但并没有关注对企业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 3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李燕媛等[18]研究发现独立董事制度建立的初衷是监督董事会,抑制管理层和大股东的盈余操纵行为。克利希南等[10]研究发现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对风险因素警惕性更高,他们会及时识别并纠正企业违规行为,对财务报告质量具有监督作用。法律背景委员在审计委员会中占的比例与企业财务报告质量显著正相关,两者间的正相关关系在SOX法案出台之后更加显著。利托夫等[17]研究发现,法律背景董事对企业发挥重要的监督作用。上市公司法律背景董事越多,公司诉讼风险越低,企业价值越高。全怡等[16]研究发现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在抑制高管犯罪,防范企业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认为,法律背景独立董事能够降低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因为,法律背景的独立董事对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更加警惕,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操纵财务信息的行为被揭露的风险,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盈余管理行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H1:其他条件一定时,法律背景独立董事的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反比。

律师,公检法司退休人员,法学研究人员是法律背景独立董事的三大重要组成成分。从单一的法律背景来看,上述人员虽然都属于法律背景,但是侧重点不同。律师和公检法司退休人员侧重于实践经验,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知识相对薄弱。法学研究人员则注重理论研究,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相对薄弱。何威风等[19]研究发现企业更偏好于聘请实务经验丰富的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全怡等[16]研究发现法律背景独立董事的实务经验越丰富,对于高管犯罪的抑制作用越明显。可能由于盈余管理涉及企业的多个领域,防范和识别盈余管理行为往往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法学研究人员可能在识别和应对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上没有律师和公检法司退休人员更有成效。除实践经验外,公检法司的退休人员往往有更多的司法资源,可能在识别和应对企业法律风险上更有优势。独立董事的多元化法律背景可以彼此互补,从而形成对风险因素的更全面、更准确的评估。因此我们预计,独立董事法律实务的丰富经验以及背景的多元化有助于发挥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文章提出以下假设: H2:独立董事的法律实务经验越丰富,盈余管理程度越低。 H3:独立董事的法律背景越多元化,盈余管理程度越低。 4 研究设计

4.1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文章以2009—2016年沪深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和独立董事相关背景资料主要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在获得独立董事背景资料后,对独立董事的背景数据进行手工整理,并通过查找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相关公司人名搜索等方式补全数据。根据研究目的和要求,我们对初始样本进行了以下筛选:①剔除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②剔除数据缺失的样本,最终得到1207个公司8年的观测值。为了避免极端值的影响,我们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了上下1%的Winsoriz处理。据此,文章基于两步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动态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 4.2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对于假设1至假设3,我们构建了模型(1)至模型(3)进行检验。 DA=β1legal+βcontrol+β0(1)

DA=β1lawer+β2judicature+β3professor+βcontrol+β0(2) DA=β1Mutlti_legal+βcontrol+β0(3) 模型中主要变量定义如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被解释变量。盈余管理程度是被解释变量,用|DA|表示。关于盈余管理的度量,国外研究文献中最常用的是总体应计利润法。该方法是从应计利润总额中分离出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作为衡量盈余管理的指标,在总体应计利润法下,已有研究提出了众多的模型,包括 Healy 模型、DeAngelo 模型、Jones 模型、Jones 截面模型和 Jones 修正模型等。已有实证研究表明,修正的 Jones 模型能更有效地估计可操纵应计利润,准确地计量公司的盈余管理。所以,文章参照徐雪霞等[20]的度量方法,采用修正的 Jones 模型预测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将模型计算出的可操控性应计利润作为盈余管理的测度指标。

(2)解释变量。①法律背景独立董事比例(Legal_p)。参照克利希南等的度量方法,我们使用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在所有独立董事中所占的比例(Legal_p)来度量独立董事的所有法律背景。②律师背景(Lawyer_p)、公检法司背景(Judicature_p)和法学研究背景

(Professor_p)。参照全怡等的度量方法,我们进一步细化独立董事的法律背景,将法律背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使用律师背景(Lawyer_p)、公检法司背景(Judicature_p)和法学研究背景(Professor_p)的独立董事比例进行了区分和度量。③多元化法律背景(Multi Legal )。参照全怡等的度量方法,我们使用上市公司当年所有独立董事(重复计算同一独立董事的多种法律背景)拥有的法律背景类型数来度量,取值区间为0~3,取整数,最大取值為3,最小为0。

(3)控制变量。参照已有研究,文章控制了以下变量:资产负债率(LEV),公司年末总负债与总资产账面价值之比;企业规模( Lnsize ),公司年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盈利能力(Roa),总资产报酬率;成长能力(Growth ),总资产增长率。 5 实证结果分析

5.1 变量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表1报告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统计结果表明,盈余管理程度的平均值为0.2515,最大值为4.6812。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在所有独立董事中所占平均比例为0.1555,可以看出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中所占比例低。其中,律师、公检法司退休人员、法学研究人员所占平均比0.1378、0.0413、0.0283,说明在三种类型法律背景中,律师背景的比例最高,其次是法学研究背景,最少的是公检法司退休背景。多元化法律背景的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3。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和变量间相关系数显示受篇幅限制未报告。 5.2 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影响盈余管理程度的检验

为了克服模型中内生性问题,将因变量滞后一期作为工具变量纳入模型,运用系统GMM方法,从而对内生性问题带来的估计偏误进行修正。在实证分析中,需要对所选取的工具变量有效性进行验证,Sargan Test可用来检验工具变量的有效性。同时也应对统计结果的残差项是否存在序列自相关进行检验,因此文章给出了P-AR(2)指标。三个面板模型中,P-Sargan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于0.15,P-AR(2)均大于0.1,即说明动态模型中所选取的工具变量是有效的,残差项也不存在二阶自相关。文章将对三个模型分别进行统计检验。

表2报告了三个假设检验结果。在模型(1)中,法律背景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这说明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抑制作用。表2的回归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本文假设1。在模型(2)中,独立董事的律师和公检法司背景系数均至少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负,法学研究背景系数为正但不显著。这说明不同类型的法律背景在抑制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上存在差异。可能是由于律师和公检法司背景的独立董事实践经验更为丰富,他们在抑制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方面更具有优势。由于法学研究背景的人员侧重点在理论研究,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在抑制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方面相对劣势。在模型(3)中,多元化法律背景与盈余管理程度在10%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这说明独立董事的法律背景越多元化,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就越低。表2的回归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文章假设3。

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显示,企业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可能是因为企业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盈余管理创造的收益,而收益会对盈余管理行为创造动机。公司盈利能力与盈余管理程度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越高,盈余管理程度就越高。其他控制变量与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不显著,限于篇幅原因,文章不在此列示。

5.3 稳健性检验

为了检验上述回归结果是否可靠,在不改变原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前提下,我们通过更换因变量的方法来进一步衡量财务报告质量:一是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意见的类型(标准无保留取1,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为2,以此类推);二是是否存在因违规被中国证监会或其他机构给予行政处罚或者证券交易所予以公开批评,警示谈话等(是为1,否为0),回归结果并无实质性的差异,但限于篇幅原因在这里不再汇报。由此看来,上述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6 结 论

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董事的专业背景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但是对于独立董事的法律背景,国内相关研究文献比较少。复杂的经营环境和严格的外部监管意味着企业面临着更高的法律风险,对于法律背景和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之前文献不同的是,文章以2009—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首次对拥有法律背景的独立董事是否能够影响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进行研究,为独立董事专业背景和盈余管理相关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研究发现,法律背景独立董事能够起到降低企业盈余管理程度的作用。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在董事会所占比例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低。克利希南等(KRISHNAN ET AL,2011)發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对风险因素警惕性更高,他们会及时识别并纠正企业违规行为,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具有监督作用。[10]法律背景委员在审计委员会中占的比例与企业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两者间的负相关关系在SOX法案出台之后更加显著。文章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法律背景独立董事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全怡等,2017)发现法律背景独立董事的实务经验越丰富,对于高管犯罪的抑制作用越明显。[16]文章研究发现,法律背景独立董事的实务经验越丰富,盈余管理程度越低。律师和公检法司背景的独立董事在提高财务报告质量上比法学研究背景的独立董事更具有优势。盈余管理属于高管犯罪的范畴,文章进一步证实了独立董事不同法律背景在影响企业盈余管理程度上的差异性。同时,研究发现,独立董事的法律背景越多元化,盈余管理程度越低。 参考文献:

[1]胡奕明,唐松莲.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盈余信息质量[J].管理世界,2008(9):149-160. [2]刘浩,唐松,楼俊.独立董事:监督还是咨询——银行背景独立董事对企业信贷融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12(1):141-156,169.

[3]何贤杰,孙淑伟,曾庆生.券商背景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内幕交易[J].财经研究,2014,40(8):67-80.

[4]何贤杰,孙淑伟,朱红军,等.证券背景独立董事、信息优势与券商持股[J].管理世界,2014(3):148-162,188.

[5]余玉苗,周莹莹,潘珺.聘请退休政府官员背景独立董事给上市公司带来好处了吗[J].经济评论,2015(1):129-139,151.

[6]王臻,杨昕. 独立董事特征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以深证A股上市公司为例[J]. 上海经济研究,2010(5):54-63.

[7]马如静,唐雪松.学者背景独立董事、公司业绩与CEO变更[J].财经科学,2016(9):77-87.

[8]沈艺峰,王夫乐,陈维.“学院派”的力量:来自具有学术背景独立董事的经验证据[J].经济管理,2016,38(5):176-186.

[9]胡元木,刘佩,纪端.技术独立董事能有效抑制真实盈余管理吗——基于可操控R&D费用视角[J].会计研究,2016(3):29-35,95.

[10]KRISHNAN J, WEN Y, ZHAO W. Legal expertise on corporate audit committees and 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J].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11, 86(6): 2099-21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1]魏刚,肖泽忠,NICKTRAVLOS,等.独立董事背景与公司经营绩效[J].经济研究,2007(3):92-105,156.

[12]赵昌文,唐英凯,周静,等.家族企业独立董事与企业价值——对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合理性的检验[J].管理世界,2008(8):119-126,167.

[13]郑立东,程小可,姚立杰.独立董事背景特征与企业投资效率——“帮助之手”抑或“抑制之手”[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8):5-14.

[14]郑路航. “名人”独立董事履行职责状况分析——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3):31-37,142-143.

[15]邱兆祥,史明坤. 独立董事个人特征与任期内公司经营绩效[J]. 财贸经济,2012(11):56-62.

[16]全怡,陈冬华.法律背景独立董事:治理、信号还是司法庇护——基于上市公司高管犯罪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7,43(2):34-47.

[17]LITOV L P, SEPE S M, WHITEHEAD C K. Lawyers and fools: Lawyer-directors in public corporations[J]. Geo. LJ, 2013(102): 413.

[18]李燕媛,刘晴晴.中国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基于盈余管理维度的评价与建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11):29-36.

[19]何威风,刘巍.公司为什么选择法律背景的独立董事[J].会计研究,2017(4):45-51,95.

[20]徐雪霞,王珍义,郭丹丹.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以企业生命周期为调节变量[J].当代经济研究,2013(7):81-86.

[作者简介]李海东,女,山东汶上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王梦蕾,女,安徽阜阳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研究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