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来源:好兔宠物网
doi:10.3969/j.issn 1674-151x.2011 10.038 高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洪 伟,刘 辉,白小伟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100029) 摘要:高职辅导员队伍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高职辅导员队伍现状的准确 把握是有效地进行专业化建设的前提和保障。本次调查对问卷进行了精心设计与合理抽样,正确的使用了统计方法, 利用SPSS对问卷调查信度进行了分析,根据有效数据对高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进行了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得出 高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势在必行的结论,并提出了几点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辅导员;队伍建设;高职院校;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1)10—078—03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需要对高职 任、辅导员、专任教师、党政及后勤人员 而认为辅导员是管理干部和后勤管理人员 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为了准确 等进行抽样,以保证样本选取的合理和调 的则分别占37.98%、10.42%。不同岗位 把握高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实状况,使 查数据的信度。 的教职工对于辅导员角色的认知有明显差 高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 别。在被调查对象中,有约50%的辅导 实践探索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高职 2统计方法与问卷调查的信度 员认为自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约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课题组对高 30%的辅导员认为自己是大学生心理问题 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实状况进行了问卷 课题组使用SPSS调查统计软件对数 的疏导者;被调查对象中,学生管理部门 调查。 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本次问卷调查共发 的人员则约54%的人认为辅导员是学生 放教职工问卷720份,回收716份,去除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约45%的人认为 1 问卷设计与抽样方式 150份无效问卷,实得有效问卷566份, 辅导员是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者。调查结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8.6‰采用SPSS社 果表明,被调查对象,尤其是辅导员本身 在《高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 会统计软件对问卷信度进行检验,检验结 对辅导员角色定位不甚清晰导致角色认同 课题开题之后,课题组经过研讨提出了本 果为CronbachQ系数:O.74,数据表现 度较低。 次调研的整体思路和问卷设计,在征求中 合理,符合常态,问卷调查质量整体较高, 从学生对于辅导员角色的认知看,分 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 问卷调查信度较高,分析结果可信。 别有31.15%、27.41%、20.99%、20.44%被 对调查问卷进行了修订,问卷分别为“高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学生用问卷 调查者认为高职辅导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调查问卷(教职工 2700份,回收2697份,去除144份无 者、人生发展的导航者、学生事务管理者、 用卷)”和“高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调查 效问卷,实得有效问卷2553份,有效问 大学生心理问题疏导者。这说明对于辅导 问卷(学生用卷)”。调查项目涉及到调查 卷回收率为94.5%,采用SPSS社会统计 员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辅导员对学 对象的基本信息、辅导员的定位、专业构 软件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检验结果为 生人生发展的教育引导工作给学生留下较 成、岗位职责、工作内涵、知识技能、学 CronbachⅡ系数=0.849,数据表现合理, 为深刻的印象,效果较好。相对来讲,学 生的成长和发展对辅导员的要求、专业化 符合常态,问卷质量整体较高,问卷调查 生对辅导员在学生事务管理以及大学生心 建设途径、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等。 信度很高,分析结果很可信。 理问题疏导方面的认知度较低,则需要辅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 导员进一步改进工作。 抽样调查分两步进行。首先,对北京市6 从教职工、学生自身来看,辅导员角 所高职院校和京外3所高职院校进行了抽 3高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 色定位模糊。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实践 样调查。每所高职院校抽取300名学生、 3.1 角色定位模糊影响辅导员职 中,由于辅导员所承担的学生日常事务性 8O名教职工进行答卷;其次,按专业门 业生涯规划 . 工作繁重,辅导员无暇顾及思想政治教育 类在样本院校中再次抽样,结合各院校的 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中,教职工样本 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实际情况,选取2-4个专业的学生和班主 认为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师的占51.60%, 无法规范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 投稿日期:2011-05—20 基金项目:高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课题编号:DIB10234)。 作者简介:洪伟(1969 ̄),高级政工师,本科。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二 勃 二uI I a.4-Iu门, , ‘,加 瓣 , 》 体育教育 自己的身份定位游离于教师和管理人员之 但不够规范,效果不理想”,然而做出这 意。以上种种因素,严重影响到辅导员工 间,不能较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种判断的走读生则达32%,远远高于住宿 作热情,长此下去,辅导员自觉提升自己 生,这说明,辅导员尚需要更加严格、规 综合素质的积极性就会弱化。部分辅导员 在样本中,有40.51%的学生认为 队伍中存在着显性和隐性的不稳定性,因 高职辅导员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和管理 此严重影响着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提高,影响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发展。 并不看好辅导员的职业前景,使得辅导员 3_2微观制度建设没有跟上宏观 范、有效地对走读生进行教育管理和引导。制度步伐影响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 的成效 从宏观制度来看,有《中共中央国务 的效不够好;认为辅导员学识水平和工作 也严重制约了高职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 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 能力较强的占59.01 %,分别有30.78%、 设。教育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 10.21%的被调查学生认为高职辅导员的 3.5高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和《普 学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一般、较差,这两项 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相关 之和为40.99%。以上统计数据显示,从 文件,这些文件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 的渠道不够顺畅 目前高职辅导员队伍主要来自高校 整体角度观察,高职辅导员的学识水平和 的应届毕业生、学院内部不同岗位上的教 有利的宏观环境。从中观层面讲,各地教 育主管部门相继制定了关于辅导员队伍建 设的实施细则,如北京市委组织部、市委 教工委、市教委等制定了《关于北京市高 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批推 动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文件,从中观层面为 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 在微观领域,可行性规章制度的缺失 或不健全制约了高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成 效。教职工样本中,对于目前的辅导员队 伍状况,认为自己所在学院辅导员队伍建 设制度健全的仅占33.33%;认为所在没 有富有自己特色的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制度的占43.26%;认为制度缺乏,迫切 需要加大制度建设的占13.65%;不了解 的占9.75%。制度缺乏或没有富有自己特 色的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制度,则辅导 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就不能规范、稳步、持 续地进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则不可 能取得大的成效。 3。3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表现尚 不匹配影响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 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在学生样本中, 有59.48%的人认为辅导员对学生的教育、 引导和管理“规范、严格、有效,对学生 高度负责 20.18%的人认为“规范、严格, 但有效不够好,,.16.33%的人认为“严格, 但不够规范,效果不理想”。这些数据表 明,有80%的高职辅导员在履职过程中, 能够本着对学生的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 严格、规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引 导,约96%的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教育、 管理和引导过程中,工作、严格、认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高职生对辅导员职业 道德赢的认可度很高,他们对工作的认真、 负责和付出赢得了广大学生的认可。值得 我们关注的是,在对“辅导员对学生的教 育、引导和管理情况如何?”这一问题上 的反馈上,住宿生和走读生表现出某种程 度的不一致性,约15%的住宿生认为辅 导员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引导“严格, 工作能力还没有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其 职工、社会上招聘的人员。应届毕业生, 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与高职辅导员角色的 他们有学历、专业优势,但工作经验不足 匹配度不够高,尚需要进一步丰富、提升。 学院内部聘到辅导员岗位的人员往往不具 高职辅导员的职业性质和工作特点 有辅导员岗位所需要的专业背景;从社会 要求其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对党和国 上招聘的辅导员虽然工作经验丰富、敬业 家路线、方针、政策,对当前的焦点热点 精神浓厚,但是往往年龄过大,观念、知 问题,对基本的法律法规,对职业教育的 识更新速度较慢,体力、精力、观念、知 发展趋势要准确的把握,此外高职辅导员 识往往不能适应高职辅导员岗位的需要。 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管理 目前,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渠道停留 学等专业理论素养。目前,大部分高职辅 在不同级别的交流、培训,辅导员的自我 导员并非思想政治教育或教育学、心理学 学习等层面。在教职工样本中,认为学院 专业,而且具有中、高级职称的辅导员在 经常组织辅导员参加校内外学习、培训的 整个辅导员队伍所占比例不高。在职辅 占52.57%,认为参加校内学习、交流机会 导员专业结构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占 较多,而参加校外学习、交流机会较少的 26.6‰管理类专业占24.9‰理工类和 占20.88%,每天忙于具体事务,认为很 其他类专业占48.5%。因此,从整体而言, 少参加培训的占21.42%。由此可以看出, 高职辅导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及专业素养不 在有计划地组织辅导员参加业务学习、交 高,不能较好地把握高职生的特点和认知 流,以有效提升高职辅导员专业素养和履 规律,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事务管理的方 职能力方面,需要改进、提升的空间很大, 法不够丰富,工作的艺术性不强。因此, 系统的培训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目前高职辅导员专业素养影响辅导员职业 能力的提升。 4对高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 3.4结构的不稳定性成为制约辅 几点建议 导员队伍专业化的重要因素 有24.63%的人认为在辅导员队伍中, 4.1细化岗位职责 按照辅导员的重点工作职责,把辅导 编制外辅导员较多,对辅导员待遇感到满 员岗位细分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身心健 意者占21.95%,不满意者达33.27%,表 康辅导员、就业指导辅导员。根据不同的 明辅导员待遇,尤其是编制外辅导员的待 岗位的不同工作职责分类管理、分类建设, 遇不具有吸引力,部分院校在编制外辅导 避免由于辅导员工作范围过于宽泛,而无 员与编制内辅导员的待遇上,没有真正做 法准确进行角色定位。 到同工同酬,’编制外辅导员对自己不甚明 朗的将来有隐隐的心理上、思想上的担忧, 4.2健全富有高职特色的可行性 较强的制度 使得编制外辅导员成为辅导员队伍中最不 高职院校要依据中央16号文件和教 稳定的一个群体;高职学生自律性较差, 育部24号令的相关规定,制定学校相应 辅导员工作任务繁重,使得辅导员没有足 的实施细则,逐步建立健全辅导员选聘、 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学术研究,因此在 日常管理、进修培训、科研、考核、待遇、 评优评先、学历进修、职称评定时大多 职称评定、激励和淘汰等方面的制度和机 数辅导员会遭遇课时和学术成果的瓶颈。 制,把辅导员队伍建设当作一项系统工程 29.56%的被调查者对评优评先、学历进 来做,使高职辅导员队伍建设趋于科学 修、职称评定方面的境遇不满意或很不满 (下转第66页) 区学校因对待升学率更为迫切,其项目也 就更显单一。现今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 4对策与建议 育活动,都需要依托师资而开展。主管部 门和各学校要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加大 中,体育项目也都更新得极快,而作为后 4.1 加强领导,齐抓共管,确保 投入力度的同时,还需加强和完善体育师 资队伍的建设,经常组织体育教师进行学 奥运时代中的中国更是有多种具有时代特 学校体育工作的地位 色鲜明的活动供学生们参与与互动。 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及时地为学校 习、培训,并建立较为完善及长期的培养 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现今己不能再把各 计划,体育教师也应不断地自我学习,提 要合理、完善地开展多样化的“体艺 级比赛获得多少奖牌为标准来评价一所学 高自身专业素质。而在场地、器材、经费 2+1”活动,师资是保障。现在体育专业 校体育工作开展的好坏,也不可将其与体 上也应给予保障,并相应提高体育教师的 3.3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 毕业的教师日益增多,但年龄层偏高的教 育教师的职称评定挂钩。重视体育工作在 地位及待遇。师思想观念相对守旧,对新型体育活动缺 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切实地开展各种活动 4.4健全完善体系,建立体系保障 在全民健身的后奥运时代的热潮下, “体艺2+1”活动在义乌市各初中普遍开 展,应给其制定长远的规划,建立较为 完善的管理、组织、评价等多维体系,以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为主 线,为学生量身定做各项配套的活动要 乏了解和学习,以致于难以授之以人;年 的同时,也需加强监管制度的落实,全方 龄层较低的新教师在业务经验上又存在欠 位核查、评定体育工作,将体育工作放入 缺,在活动开展中缺少组织和教授之法。 在平时的教学中,体艺教师因师资缺乏, 动,导致自身学习和集体学习的机会也随 之减少,不能及时了解相关的信息,也使 得活动内容单一、枯燥,无时代感。 校园建设、教育建设、城市建设的衡量标 准中去,从思想上落实学校体育工作的地 课后需辅导学生训练、比赛,均超课时劳 位,上抓下管齐动员,形成全员参与。 4.2创新活动形式。建立载体保障 “体艺2+1”活动的内容是吸引学生 素,从点滴做起,建立长效机制,并通过 3.4活动体系不完善 较为完善的活动体系,即分管领导统筹, 体艺组教师在中层支撑活动框架,下层由 各体系的反馈,为更适宜本地、本校阳光 热爱锻炼、坚持锻炼的重要载体。因此 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多元化的选择空间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 如,抽陀螺、滚铁环、踢毽子等,也可加 入时代特色的体育项目,如滑板、轮滑、 在调查中,各学校在理论上都有一套 趣,一方面可以加入本地文化元素,例 参考文献: [1】刘锦瑶,张运亮,王建华.阳光体育运 班主任及跟班教师分管各年级各班级学 健美操、体育舞蹈等,还可以开展中华民 动下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模式探析 生。但在活动方案策划、评价体系上却没 族的精髓如太极、武术等;另一方面,活 [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11(6): 有做详细的说明,如在活动方案上,设计 动形式可以是集体参与与分小班活动相轮 717-720. 好晴天学生活动内容的同时,还应有出入 换,并结合室内与室外活动相搭配,再 f2 ̄4]2009年浙江省义乌市初中“体育、艺 场秩序的规划以及在出现突发事件,如雨 融入静态体育与动态体育相结合的方式 术2+1”活动方案集.义乌市研修院. 天,如何通知方案的变更,场地及活动的 开展。 [5]刘海元,袁国英.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 变换等信息,总体上看整个活动体系还不 4.3加强师资投入,建立组织保障 动若干问题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7,11 够完善。 无论是学校体育工作,还是社会体 (8):10-14.(上接第79页) 遇和激励机制,辅导员的进、退机制,专 员队伍建设的现状有了相对全面、相对准 化、规范化、制度化。 业技术职务的评聘等固化下来,并切实执 确的把握,为高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4.3根据辅导员所需要的核心职 行,减少辅导员队伍的后顾之忧,增强辅 的进一步研究与实践奠定了基础。导员队伍的稳定性。 业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以学历进修、短期培训、会议交流、 4.5营造引导辅导员结合实际进 外出参访等方式分别对不同岗位辅导员进 行理论研究的环境 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 高职院校要结合实际制定学校学生 参考文献: [1】陈素权,陶荣杰.论建设行动研究型高 让辅导员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社会实践,如 教育管理研究课题立项的管理办法,支持、校辅导员队伍[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 到企业进行考察、调研等,使辅导员在实 鼓励辅导员结合实际,申请课题立项,开 (9). 践中得到锻炼和提升。形成培训机制,有 展学生教育管理研究工作,形成以科研促 针对性提升高职辅导员的专业素养,使高 进教育管理,以教育管理助推科研的良性 局面,逐步建立起辅导员成长、辅导员队 与建设一2000年高职高专教育文件资料汇编 职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结构更趋合理。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4制定可行性强的辅导员队伍 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使辅导员队伍的综合 【3]魏善春.高校辅导员专业成长的有效途 素质能够稳定、可持续地提升。 建设方案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改革 把辅导员的岗位职责、专兼职辅导员 的比例,辅导员尤其是编制外辅导员的待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 通过对高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调 径[J】查统计数据的分析,我们对目前高职辅导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