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战略分析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战略分析
作者:胡赞东
来源:《全国流通经济》2018年第01期
摘要: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达到1961.5亿美元,同比增长34.7%,位居世界第二位。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大幅度增加,对外投资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本文首先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进行了阐述说明,同时指出了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存在总体收益不高、品牌意识淡薄以及全球性责任履行不到位等问题,向政府和企业分别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现状;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18)01 -0014-03 目前,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外的直接投资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而且对于调整我国的经济结构,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由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和“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推进下,我国企业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提高了我国在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的能力,推进了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进程。为此本文首先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进行了阐述说明,同时也分析了我国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弊端,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对策。 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和特点 1.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总额不断增加
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1961.5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如表1所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从2002年的27亿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1961.5亿美元,增长了近73倍。全球排名也由第二十六名上升到第二名;投资存量也由2002年的299亿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13573.9亿美元,增长约45倍,全球排名也上升了19名,居世界第六位。 2.投资行业多元化,投资结构趋于合理化
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初期,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以能源和贸易为主,投资行业比较单一。2003年我国企业对采矿业的直接投资达到当年投资总额的48.3%,而在2016年我国企业对采矿业的投资仅占投资总额的5.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领域的投资快速增长,投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投资的行业也日趋多样化。 3.直接投资的存量仍以国有企业为主,但民营和地方企业投资发展迅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方面,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仍以国有企业为主。到2016年底,在非金融类领域对外直接投资11800.5亿美元存量中,国有企业占54.3%。这些国有企业涉及金融、能源、建筑、通信和制造等行业。另一方面,我国民营和地方企业对外的直接投资发展也极为迅速。2016年地方企业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流量达1505.1亿美元,同比增长60.8%,占全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83%,上海、广东和天津位列前三。 4.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覆盖范围在扩大,同时集聚效应明显
截至2016年底,中国2.44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3.72万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分布在全球190个国家(地区),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亚洲、拉美和欧洲。2016年流向中国香港、美国、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的投资共计1570.2亿美元,占当年流量总额的80.1%。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出现的问题 1.对外直接投资的收益水平不高
由于我国一些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缺乏核心竞争力,缺少技术、管理、品牌或市场的独到优势,所以导致对外直接投资的整体收益不高。 2.缺乏具有国际性思维的管理人才
对外直接投资活动需要有良好的企业管理,而良好的企业管理离不开具有国际性思维、专业素质良好的管理人才。中国的国际性企业往往不熟悉国际性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方式,而自己从国内带来的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国际性思维,不擅于进行国际化营销,往往不适应对跨国企业的经营管理。跨国企业对人力资本有更高的要求,如何培育和留住人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企业体制导致对外直接投资的失败
由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以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为主,国有企业由于其自身性质、治理结构和管理方式,在一些对外直接投资的重大项目中,遭到了一些国家的反对。此外,我国企业在技术标准、财务管理和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和国际惯例有一定的差距,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国际惯例,所以导致了一些跨国收购和兼并的失败。 4.企业品牌意识薄弱,品牌建设缺乏投入和创意
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中,有些企业只是“贴牌”生产,并没有创立自己的品牌。我国的国际知名品牌很少,品牌价值与著名的国际知名品牌相比实力悬殊。在品牌建设方面,由于不熟悉国外的营销策略和国外客户所乐于接受的营销方式,缺乏对推广品牌的创意,所以导致企业的品牌营销收效甚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缺乏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中国部分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虽然涉及的行业和领域比较多,也积累了很多实用性的技术,但是却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技术的差距还是存在的,特别是软件、电子芯片等高科技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即使在我国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家电行业,一些关键技术还是由国外掌握,而我国企业只是靠加工制造给我们带来微薄利润。
6.企业社会责任有待强化和提高
一个成功的跨国企业一定会得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认可。一个企业在实现自己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同时,也一定会给当地民众带来就业及其他的一些福利。而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一些企业由于忽视了当地政府对劳工、环保等方面的严格要求,造成了当地政府、媒体、公众等对中国企业的负面评价,导致中国投资者的海外形象受损,有的直接导致对外直接投资失利。
7.企业缺乏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战略和长期规划
我国的一些企业在国内做大做强之后,往往选择对外进行投资。但是有时候并没有充分了解国际化投资的方式和方法,缺少对投资项目的长远考虑和对投资国投资环境的一个全方位深层次的了解,仓促地对外直接投资有时候非但不能获得理想收益,甚至会使企业自身受到损失。而只有在对外直接投资之前进行通盘的考虑和长远的规划,用全局的眼光选择投资项目和投资区域,才能使企业在国际性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建议 1.政府层面
(1)政府应强化其经济服务的职能,制定对外直接投资的全局性战略,引导企业的对外投资。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本转移,合理配置资源的一种市场化行为。但企业或者个人的对外投资行为离不开政府的保驾护航和正确引导,一个跨国企业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府做后盾,那么这个企业就不会获得成功,同样,如果企业离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盲目地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有时也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我国政府应充分履行其经济服务的职能,利用驻外使馆、经济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媒体、智库等收集并发布世界各国的投资环境和投资信息,为我国跨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
(2)政府应解决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给予企业政策上的优惠和资金上的支持。近些年来,我国的民营企业和地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明显加快,但一些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局面仍然存在,这就要求我国政府:一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扩展外汇储备多元化投资,为我国企业提供外汇贷款上的支持。二是要给予一些企业税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上的优惠政策。对于那些发展潜力巨大,掌握核心科技和关键技术的企业,要给予他们一些税收上的优惠措施,鼓励他们积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开拓海外市场,真正让一些有竞争力的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3)我国政府在国际上应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相关法律、法规及惯例的制定。政府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法律及贸易惯例的制定,一方面可以努力消除贸易保护主义,消除贸易壁垒,为跨国企业公平合理有序的竞争提供一个良好的外贸环境,通过和国外签订双边投资贸易保护协定,可以切实保护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权益。另一方面,通过参与国际贸易法律、法规及贸易惯例的制定,可以让我国政府和企业对新制定的政策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样当我国跨国企业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毫不犹豫地拿起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大力吸收和培养高层次的国际管理人才。人才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础,而高层次的国际管理人才是一个跨国企业经营成功的基石。近些年来,我们国家大力推行高等教育,国民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对于具有国际性思维,专业性强的高层次国际管理人才还是十分缺乏的。对于政府来说,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地引进高层次的国际管理人才,给予他们一些优惠条件和措施;另一方面要促进本土人才国际化。政府要多组织优秀企业家的国际化培训,培养他们的国际性思维和世界眼光,提高他们的国际管理能力。 2.企业层面
(1)企业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企业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并长期保持市场占有率,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部分企业投资规模虽然大,但是却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处于产业生产链的底端,而那些掌握核心技术的发达国家反而赚取了高额的利润。所以,我国企业一方面要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走在行业发展的最前沿。另一方面,企业要学会对国外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对于落后的技术要下定决心迎头赶上,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2)企业要实施名牌战略,积极创立世界名牌。名牌一般是一个企业可靠的产品质量,完善的售后服务,较高的产品知名度的体现。名牌的价值不容小觑,它是企业形象,产品质量的表现,良好的品牌会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有利于产品的销售。一些著名的跨国企业不惜花费巨大资金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抢占世界市场,所以我国企业也要实施名牌战略,培育顾客的品牌忠诚度,这能给企业带来无形的价值,在抢占世界市场的过程中获得有利优势。此外,一个好的民族品牌更好注意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中国企业形象。
(3)企业要积极承担全球性的企业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当前,国际上对跨国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国的企业在走出去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法律法规、风俗习惯及贸易习惯等,积极主动地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一方面,企业要遵守WTO及当地法律规定的贸易准则,不做任何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注意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对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另一方面企业要注重给当地国家和人民带来社会性福利。作为跨国企业不仅要尽量使用当地的劳动力,促进当地就业水平的提高,还要积极主动地融入当地的经济文化环境,在所在地遇到困难的时候,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此外,中国企业也要善于利用国际媒体公关,把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传播出去,从而树立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
(4)企业要建立风险预防和规避机制。当今世界虽然和平和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是地方摩擦,军事冲突等还是小范围存在的,特别是一些国家的经济社会动荡,对外政策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这就要求我国的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之前,做好充分的风险评估,以免遭受损失。我国企业也要注意防范一些新兴经济体经济的脆弱性,亚非拉一些地区的政治风险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经济风险,建立并完善企业的风险预防和规避机制,防范于未然。 参考文献:
[1]陈文敬.贸易强国战略[M].北京:学习出版社,海南出版社,2012:83~96. [2]林大灿.做好“对外投资”之前的功课[N].经济日报,2013-9-13.
[3]姚枝仲,李众敏.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与政策展望[J].国际经济评论,2011,(2): 127~140.
[4]张小溪.我国对外投资的特点和发展方向[J].中国商贸,2015,(1):112~117. [5]杨挺,田云华,李欢欢.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特征及趋势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15,(1):8~17.
[6]樊增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问题与战略选择[J].中国流通经济,2015,(8):106~113 作者简介:
胡赞东,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货物进出口实务与国际物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