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三大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复习教案
【设计思路】本课旨在通过对气体和收集的专题复习,让学生掌握三大气体实验室制法的原理、装置和收集方法,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推理、解决实际问题。对有难度或较发散性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对一些习题的分析,由学生自行表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学会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气体发生装
置(2)学会根据气体性质选择气体收集装置。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2)能积极思考、主动交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实验的设计和改进,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养成勤于动脑的好习惯(2)通过学习中找规律,规律中体
验成功,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设计】
【导入】一段实验器具变换迁移的电脑特技镜头。
在优美的音乐中,试管→烧杯→锥形瓶……慢慢的变迁,一下子吸引了学生,在笑声中学生听着讲解器具变迁的由来,使一开始就创设一种实验器具迁移、联想的情景。表达一种实验创意设计的意识,一切在于可行性,
为后面高潮埋下伏笔。
【知识疏理】学生讨论:问题一:初中我们学习过的哪些常见气体?这些气体的制取整体思路是怎样的?
(学生自主回顾常见气体及其制取过程,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已的心得,相互取长补短,达成问题的共识,然后提交本组结论,全班进行进一步探讨:气体的制取 气体的净化 气体的收集 尾气的吸收。还有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问题二: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完成下表。
二氧
氧气
化碳
实 药品 验 反应 原理 室 装置 制 收集 方法 法 验满 方法
氢气
检验 方法 工业制法
(通过学生自主完成,小组交流,全班展示,共同归纳复习课本常见气体的制取,对这一部分知识进行再现与巩固,系统掌握气体的制备,在学生头脑中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问题三: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有几类?分别指出实例和适用范围。气体的发生装置如何选择?
(学生回忆两种重要的发生装置,回答问题:①反应物的状态;②反应条件)。。 【拓展思维】
情境设计:1、小明在做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时,气体未收集满,试管中已经没有气泡产生了。该如何改进?
2、小红在做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时,实验做完后,试管中还不断有气泡产生。这样太浪费了,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通过交流对实验的设计和改进,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养成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能力提高】
一、氧气的制法和性质
1、药品及反应的原理:
(1)高锰酸钾 应选用装置
(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应选用装置 (3)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应选用装置 2、收集方法:因为 可采用 收集氧气;因为 可采用 收集氧气(本方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3、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4、检验方法: ,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5、验满方法:(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 ,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2)用排水法收集时: ,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6、注意事项:
(1)试管口要略 倾斜(固体药品加热时),防止 (2)停止反应时,应先撤 ,后移 (防止 (3)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 放,瓶口处要盖上玻璃片。 (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 7、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属于 变化)
8、氧气的用途: 、
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1、物理性质: ; ;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本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是还原剂)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及原理:用 和 反应原理: 2) 装置的选择与设计:
设计依据: A、发生装置:根据 、 来选择 ①固体+固体→ 气体 (需要加热) ②固体+ 液体→ 气体 (不需要加热) ③固体+ 液体→ 气体 (需要加热
B、收集装置:根据 、 来选择
排空气法:①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 )②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
空气 )
排水法( 溶于水、 水发生反应)
3)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固体+ 液体→ 气体 (不需要加热) 气体收集方法:因为 可采用 收集二氧化碳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 ,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 。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5)操作步骤:
①按实验要求装配好仪器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加入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④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稀盐酸并控制反应的速率⑤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生成的气体⑥收集气体并验满。 6)注意事项;
①不能用普通漏斗代替长颈漏斗,因为普通漏斗颈太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从漏斗处逸出。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必须在液面以下才能达到密封的效果。
②锥形瓶可以用大试管、广口瓶等玻璃仪器代替。
③不能用浓盐酸或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浓盐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使得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而不纯。而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
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并附着在碳酸钙表面,使得稀硫酸和碳酸钙不能充分反应。
4、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5、用途:1)灭火(因为 灭火器原理: )
2)干冰用于 和 3)作气体的 6、二氧化碳过多对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 ,导致 。 三、氢气的制取和性质
1、物理性质: ; ; 2、化学性质: (1) 可燃性 (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点燃前,要验纯(方法 )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2) 还原性 (用途:冶炼金属) (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 H2、C、CO) 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 和 原理: 2)制氢气的发生装置:固体+ 液体→ 气体 (不需要加热) 3)气体收集方法:因为 可采用 收集氢气,因
为 可采用 收集氢气(本方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4、氢能源三大优点:无污染、放热量高、来源广
【挑战自我】实验室用MnO2(固体粉末)和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氯
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用什么装置制取、收集?
(提示:在通常情况下:氯气是黄绿色的气体、氯气有毒、并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1体积水在常温下可溶解2体积氯气.氯气能和氢氧化钠等碱溶液反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