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沈括《活板》高效导学案

来源:好兔宠物网
沈括《活板》高效导学案

【学习目标】1. 通过学习本文,了解作者及《梦溪笔谈》。2.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把握主旨。 3. 了解时间(工作程序)、逻辑相结合的说明顺序。4.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热爱科学、开拓创新的热情。【重点】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把握主旨。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确切理解其含义。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难点】理解文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文言词语;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激趣导入播放电影《毕昇》中毕昇发明活字印刷的过程片段,激发学生兴趣和民族自豪感,导入正课。预习检测1.走进作者:本文作者是 ,字 ,钱塘人。 朝科学家、政治家。本文选自 。2.走进字词:准确读出加线词语的读音典籍( ) 蜡和纸灰( ) 胶泥( ) 瞬息( )用讫( ) 更互用之( ) 木格贮之( ) 与药相粘( )群从( ) 字平如砥( ) 燔土( )3.请用“/”标示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先设一铁板,其上以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交流材料沈括,(1031—1095)字存中,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代表作《梦溪笔谈》,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文艺、历史等各个方面。在《辞海》中,对“印刷术”是这样介绍的: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称“刻板印刷术”。刻板印刷在我国唐代已开始盛行,并先后传至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影响到非洲和欧洲。宋代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首创泥活字板,使书籍印刷更为方便。之后,又陆续出现用木、锡、铜和铅等金属制成活字板印刷书籍。1450年左右德国人谷登堡用铅合金制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为现代金属活字印刷术奠定了基础。可见,毕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毕昇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整体感知1、根据课下注释,初步疏通简单词句。2.借助学过的文言常识和工具书,合作探究疑难词句。3.第一段介绍了什么?4.第二段介绍了什么具体内容?按下列提示完成。本段是全文的重点,先说明 ,即 、 、 ;接着写 ;再交代 。5.第三段简要介绍了什么内容?6、第一段采用了什么顺序进行介绍?本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5、文章第三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精读品析1.课文没有一开始就介绍活板印刷,是先从雕版印刷写起,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活板印刷比雕版印刷有哪些进步的地方?2.本文从整体上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其中第二段采用了什么顺序?3.本文的题眼是一个“活”字,通篇是怎样围绕这个“活”字作文章的?4.本文都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5、通过学习本文,你发现作者写作本文的语言特点了吗?总结归纳,把握全文,更完整的归纳主旨,深化理解。问题:本文写了什么?反映了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课堂质疑针对预习中出现的问题还未解决的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完成。课堂收获这一节你学到了哪些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总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