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教材复习册 逍遥游(节选) 新人教版必修5
逍遥游(节选)
一、通假字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______”同“______”,______)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3.三餐而反 4.小知不及大知 5.此小大之辩也 6.故夫知效一官 7.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8.御六气之辩 二、古今异义
1.海运..
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同“______”,______)
(“______”同“______”)
(“______”同“______”)
(“______”同“______”,______)
(“______”同“______”)
(“______”同“______”,______)
(“______”同“______”)
今义: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
2.南冥者,天池也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湖泊名(在吉林长白山)
3.野马也,尘埃也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野生的马,区别于“家马”
4.腹犹果然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①②5.小年..不及大年..
①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节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旧俗在这天祭灶
②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农历十二月是30天的年份;指春节;丰收年
6.众之..匹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大家;许多人
7.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羊的角
8.虽然,犹有未树也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转折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三、一词多义
《齐谐》者,志怪者也 (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 ( )1.志 ( )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 (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2.息北山愚公长息曰(《愚公移山》) ( )晚有儿息(《陈情表》) ( )
时则不至 ( )秋水时至(《秋水》) (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送东阳马生序》) ( ) (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滕王阁序并诗》)3.时 ( )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 )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圣人无名 ( )4.名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 )故虽有名马(《马说》)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 ( )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
为 ( ) (2)不过数仞而下.
( ) 2.名词作状语
水.
击三千里 ( ) ( )( )
(二)动词的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
(1)德合.一君,而征.
一国者 ( ) (2)彼于致.
福者 ( )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齐谐》者,志怪.
者也 ( ) 2.形容词作动词
怒.
而飞 ( ) 五、判断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
1.南冥者,天池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齐谐》者,志怪者也。 ( )
)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莫之夭阏者。 ( )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之二虫又何知! (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奚以知其然也? (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彼且奚适也? (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翱翔蓬蒿之间。 (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9.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 )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句翻译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一、答案:1.垂 陲 边际 2.邪 耶 疑问语气词 3.反 返 4.知 智
5.辩 辨 分辨,分别 6.知 智 7.犹 繇 喜 8.辩 变
二、答案:1.指大海的波浪汹涌动荡 2.自然造化形成的水池 3.指游气
4.吃饱的样子 5.①寿命短的 ②寿命长的 6.一般人 7.一种旋风 8.虽然这样
三、答案:1.动词,记载/名词,标记/名词,志向/名词,心意
2.名词,气息/动词,叹息/名词,子息,子女
3.副词,有时/名词作状语,按时令,按季节/名词,时候/名词,命运/名词,时俗/名词,时事/副词,到(规定献蛇的)时候/副词,不时,有时候
4.名词,声名/动词,命名,起名/形容词,有名的,著名的/动词,出名,有名声
四、答案:(一)1.(1)南行 (2)落下,降落 2.在水面上
(二)(1)使……满意;使……信任 (2)使……到来
(三)1.怪异之事 2.奋起的样子,这里指鼓起翅膀
五、答案:1.判断句 那南海,就是个自然造化形成的水池。
2.判断句 《齐谐》这本书,是记载怪异之事的。
3.宾语前置句 没有什么阻碍它飞往南海。
4.宾语前置句 这蜩与学鸠又知道什么呢!
5.宾语前置句 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
6.宾语前置句 它将要飞到何处呢?
7.状语后置句 在堂中低凹处倒一杯水。
8.省略句 (在)蓬蒿之间自由自在地飞翔。
9.固定句式(其……其……:表选择,是……还是) 天色深蓝,或许是上天真正的颜色,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六、答案:1.为何要飞至九万里高空而南行呢?(采分点:“奚以”“之”“南”)
2.小智慧比不上大智慧,寿命短的比不上寿命长的。(采分点:“小知”“及”“小年”)
3.所以那些才智能够胜任一官的职责,行为能够顺应一乡的风俗人情,品德能够投合一国之君的要求,而取得一国之人的信任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就像斥“比”“征”)
一样所见甚小啊。(采分点:“知”“效”
4.至于那顺应天地的法则,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宇宙中遨游的人,他还有什么要依赖呢?(采分点:“辩”“恶”,句式)
5.所以说:真实自然的人没有自我的偏见,神人没有要建立功业的偏见,圣人不求声名。(采分点:“无己”“无功”“无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