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题》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电流与电路》测试卷(有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人体温度约为36.5度
B.密度与该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温度无关 C.向水里加入食盐后混合物密度变小 D.玻璃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变成导体
2.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S1、S2和S3原来都是断开的,要使灯L1、L2组成并联电路,应闭合的开关是( )
A.S1、S2 B.S1、S3 C.S2、S3 D.S1、S2、S3
3.汽车安全带提示器由压力传感器和开关设计而成。当人坐座椅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S2断开),则语音提示:“请系好安全带”,系上安全带后,S2闭合,提示器不工作。图中R是保护电路的电阻,则下列电路正确的是( )
A. B.
C. D.
4.小明家的智能锁需要通过“密码+指纹”两次识别成功才能开锁。第一次识别成功时,开关S1闭合,发声器S发出声音,但不开锁;第二次识别成功时,开关S2闭合,电动机M启动,开锁成功。下列电路图中,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5.关于生活中的一些电路连接,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教室里的日光灯与控制它的开关是串联的
B.道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上同时灭,但它们还是并联的 C.家里的电视与电饭煲在使用时互不影响,所以它们是并联的
D.只有在光线不足且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居民楼楼道里的自动控制灯才会发光,故使用的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有可能是并联的 6.下面的现象与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一个带正电的物体吸引轻小物体,则轻小物体一定带负电 B.摩擦起电创造出了正、负电荷 C.电荷的移动便形成了电流
D.50cm3的水50cm3和的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cm3,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7.小明按如图所示的玩具警车的简化电路图连接了下图的四个电路,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不带电的验电器A和B,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验电器A的球接触后,再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B.用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后,正电荷沿金属棒从A移动到B C.用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后,瞬间电流方向是从金属棒的左端到右端 D.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说明金属箔片带了异种电荷
9.某智能锁需通过“密码指纹”两次识别成功才能开锁,第一次密码识别成功时仅有S1闭合,语音提示器发声;第二次指纹再识别成功时S2才闭合,开锁成功。若用电动机作模拟开锁成功,则符合要求的模拟电路是( )
工
A. B.
C.
D.
10.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只闭合S1时,R1、R2串联 ②只闭合S3时,R1、R2串联 ③只闭合S2、S3时,电源短路 ④只闭合S1、S2时,R1、R2并联
A.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②③④正确
B.只有①②正确 D.只有①②③正确
11.宝安中心区壹方城的停车场用指示灯发绿光表示车位未被占用,发红光表示被占用,车辆驶入或离开时感应开关自动切换。下列能实现此功能的电路是( )
A. B.
C. D.
12.如图所示,与实物电路相对应的电路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3.小红的奶奶给小红的爸爸收拾房间时,发现小红的爸爸丢了一节已充满电的手机电池和一张中华牌香烟盒内的锡箔纸,奶奶用锡箔纸将手机电池包好,放在桌子上,好让小红的爸爸发现它,小红的爸爸回来后打开锡箔纸,发现电池已损坏,此电池损坏的原因是:锡箔纸是______,包起电池时,使电池______。
14.小明用干燥的毯子将家中的长毛狗包裹起来并来回摩擦,结果小狗的长毛竖了起来,像一只可爱的刺猬,如图所示,这是因为狗毛摩擦带上了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若毯子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于狗毛,则狗毛经摩擦带上______(选填“正”或“负”)电。
15.小华同学根据图甲所示的实物图,在闭合开关后,两个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丙所示,则电流表A1的示数是______A,通过小灯泡L2的电流是______A。
16.恐怖分子在公共场所安装了定时炸弹,其引爆装置如图所示,定时开关S闭合后,起爆器会发生______(选填:“通路”、“断路”或“短路”),没有电流通过;当设定起爆时间一到,S会自动断开,起爆器引爆炸弹。为使引爆装置停止工作,拆弹专家应在图中______(选填“a”或“b”)处剪断导线。
17.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家小区单元防盗门上的楼宇对讲装置,在楼下按对应住户的号码按钮(相当于开关),该住户家中的门铃就会发出声音。如图乙所示是小明家楼层对应的电路图,请你连接完整。 (____)
18.如图所示,已知A1的示数0.9A,A2的示数是2.4A,则通过灯L1的电流是______A,灯L2中的电流是__________A。
19.在如图的电路中,电流从P点流入,从Q点流出,R1=R2=R3,通过R2电流大小为0.3A,则通过R2电流的方向为_______(填“向左”或“向右”),电流表A的示数是_______A.
20.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上了______电荷,手持其中一根玻璃棒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玻璃棒时,能观察到另一根玻璃棒远离的现象,说明了同种电荷______。
三、解答题
21.认真观察图,分析并解答下面的问题:
(1)当只闭合S3时,若电流表A1的示数为0.1A,则通过L1的电流是多少? (2)如果只闭合S1、S2,此时电流表A2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多少? (3)若只闭合S1、S2,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则通过L1的电流是多少?
22.两个电阻R1和R2并联接入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已知R1nR2 ,并测得干路中的电流强度为I。试证明:
I11 ; (1)两支路电流强度之比
I2n(2)I1I (n1)2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表B、C、D为电流表或电压表,如图B、C、D的示数为1.6、2.5和0.7 (单位是A或V),则:
(1)灯L1、L2两端的电压各是多少?
(2)通过L1,L2的电流各是多少?
24.(北京市燕山区2018年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为6V并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Ω。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U1=2V。求:
(1)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 (2)电阻R2的阻值。
25.如图,电源电压为6 V,电路中的三只灯泡完全相同.
求: (1)若电流表的示数是0.3 A,通过灯L1的电流? (2)电压表的读数为多少?
26.认真观察分析图所示的电路并完成下列问题。
(1)若使灯泡L1、L2串联,应闭合开关_____,断开开关_____。
(2)串联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5A,则通过L1的电流I1和通过L2的电流I2分别是多少?_____
(3)若断开开关S1,同时闭合开关S2、S3,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0.8A,通过L1的电流I1为0.35A,那么通过L2的电流I2是多少?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A.正常人体温度约为37℃,故A错误;
B.密度与该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但受温度的影响,故B错误;
C.向水里加入食盐后,混合物密度变大,因为食盐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故C错误; D.导体在适当的条件下会变成绝缘体,而绝缘体在适当的条件下也会变成导体,那么本来是绝缘体的玻璃在适当的条件下会变成导体,故D正确。 故选D。
2.B
解析:B
A.闭合S1、S2,电源短路,故A不符合题意;
B.闭合S1、S3,电流分别经过灯L1、L2流回电源负极,两灯并联,故B符合题意; C.闭合S2、S3,灯L1被短路,此时电路为L2的简单电路,故C不符合题意; D.闭合S1、S2、S3,电源短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C
解析:C
当乘客坐上去,满足设置的压力条件时,座椅下的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即安全带控制开关S2断开,则语音提示“请系好安全带”;系上安全带后,安全带控制开关S2闭合,语音提示器不工作,此时将语音提示器短路了,即只有C正确。 故选C。
4.A
解析:A
A.根据题意可知,闭合开关S1,只有发声器工作;两个开关都闭合时,有电流通过电动机,这说明两个开关都闭合时,电动机才会工作;由图可知,闭合开关S1,只有发声器接入电路,发声器工作,再闭合S2,电动机和发声器并联接入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动机,电动机启动,开锁成功。故A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闭合开关S1,发声器没有接入电路,发声器不工作,两个开关都闭合,发声器和电动机都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发声器和电动机并联接入电路中,两个开关并联,只要闭合任意一个开关,发声器和电动机都工作,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闭合开关S1,只有电动机接入电路,电动机工作,再闭合S2,电动机和发声器并联接入电路中,有电流通过发声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D
解析:D
A.开关与用电器之间采用串联连接,教室里的日光灯与控制它的开关是串联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路灯如果采用串联连接,一盏灯断开,所有路灯都不亮,所以路灯应采用并联连接,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采用并联连接方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只有在光线不足且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居民楼楼道里的自动控制灯才会发光,所以使用的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是串联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6.D
解析:D
A.同种电荷间可以相互吸引,同时带电体也可以吸引轻小物体,因此,一带正电的物体吸引另一轻小物体,则轻小物体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故A错误; 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荷,故B错误; C.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故C错误;
D.由于分子间有间隙,将酒精和水混合,发生扩散现象,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所以酒精和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酒精和水的体积之和,故D正确。 故选D。
7.B
解析:B
由电路图可知,两开关闭合后电动机与指示灯并联,开关S1控制电动机所在支路,开关S2控制指示灯所在支路,B实物图中连接正确。 故选B。
8.C
解析:C
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故A错误;
B.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验电器A的球接触后,验电器A带正电;用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后,验电器A的一部分正电荷转移到验电器B,因为金属是靠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导电的,所以,实质上,是负电荷沿金属棒从B移动到A,故B错误;
C.用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后,验电器A的一部分正电荷转移到验电器B,所以,瞬间电流方向是从金属棒的左端到右端,故C正确;
D.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说明金属箔片带了同种电荷,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使金属箔片张开,故D错误。 故选C。
9.B
解析:B
由题意可知,智能锁需通过“密码指纹”两次识别成功才能开锁,且S1控制语音提示器,
S2控制电动机,且S1断开、S2闭合时电动机不能工作。
故选B。
10.A
解析:A
①只闭合S1时,R2断路,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故①错误;
②只闭合S3时,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依次通过R1、S3、R2回到电源负极,所以R1、R2串联,故②正确;
③只闭合S2、S3时,R1短路,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故③错误;
④只闭合S1、S2时,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分成两支,分别通过两个电阻后汇合回到电源
负极,所以R1、R2并联,故④正确。 故选:A。
11.A
解析:A
由题知,用指示灯发绿光表示车位未被占用,发红光表示被占用,说明红灯和绿灯只能有一个发光,不能同时发光。
A.由图知,当单刀双掷开关S接左边时,绿灯亮,表示车位未被占用;开关S接右边时,红灯亮,表示车位被占用,故A符合题意;
B.由图知,当开关S闭合时,红灯与绿灯串联,两灯泡都发光,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知,当开关S断开时,红灯与绿灯串联,此时两灯都发光,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知,红灯与绿灯并联,当开关S闭合或断开时,红灯始终发光,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B
解析:B
由实物图可知,开关在干路上,两灯泡并联,电流表与L1在一条支路上,所以电流表测量的是L1的电流,注意电流应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接入。 故选B。
二、填空题
13.导体短路
解析:导体 短路
[1][2]锡箔纸容易导电是导体,如果接到电池的正负极会使电源短路,损坏电池。
14.同种正
解析:同种 正
[1]狗毛是因为摩擦带上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小狗的长毛竖了起来,像一只可爱的刺猬。
[2]若毯子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即毯子不容易失去电子,狗毛较容易失去电子,从而带正电,则狗毛经摩擦带上正电。
15.503
解析:5 0.3
[1]图乙、丙中两表量程为0~0.6A,示数分别为0.2A、0.5A,图甲中电路为并联,A1测干路电流,示数较大,为0.5A。
[2]图甲中A2测L1电流,示数为0.2A,通过小灯泡L2的电流是
I2=I-I1=0.5A-0.2A=0.3A
16.短路a
解析:短路 a
[1]当定时开关S闭合后,起爆器两端直接被导线连接,起爆器会发生短路,没有电流通过
起爆器,不会发生爆炸。
[2]为使引爆装置停止工作,拆弹专家应在图中a处剪断导线,此时整个电路断路,定时炸弹安全拆除。
17.
由于各住户家中的门铃互不影响,所以,各门铃间的连接方式为并联,并且各住户家中的门铃都有相应的开关控制,电路图如下
18.509
解析:5 0.9
[1][2]根据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量L2中的电流,所以通过灯L2的电流为
I20.9A;A2测量干路中的电流,即干路电流I2.4A,根据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支
路电流之和可知,灯L1的电流:
I1II22.4A0.9A1.5A。
19.向左09
解析:向左 0.9
[1]由电流从P点流入、从Q点流出可知,通过R2的电流方向是向左;
[2]由图像可知R1、R2、R3并联,所以三电阻两端的电压U相等,因为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又因为三个电阻相同,由I表A在干路上,则电流表A的示数
I=0.3A+0.3A+0.3A=0.9A.
U 可得三个电阻的电流相同, 电流R20.正相互排斥【分析】(1)摩擦起电是电子的转移得到电子的带负电失去电子的带正电;(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析:正 相互排斥 【分析】
(1)摩擦起电是电子的转移,得到电子的带负电,失去电子的带正电;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摩擦起电是电子的转移,得到电子的带负电,失去电子的带正电,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
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丝绸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2]用丝绸摩擦两根玻璃棒,玻璃棒带的电荷是相同的,手持其中一根玻璃棒,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玻璃棒,发现被吊起的玻璃棒被推开,这表明同种电荷之间是相互排斥的。 【点睛】
此题考查了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是一道基础题。
三、解答题
21.(1)0.1A;(2)0.26A;(3)0.24A
(1)当只闭合S3时,灯泡L1、L2串联,已知电流表A1的示数为0.1A,则通过L1的电流为0.1A。
(2)当闭合S1和S2时,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L2支路电流,由图乙可知,电流表所接量程为0~0.6A,由指针位置可知,此时电流为0.26A,故通过L2的电流为I2=0.26A。
(3)若只闭合S1、S2,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由(2)知,通过L2的电流为I2=0.26A,由于并联电路干路中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则通过L1的电流为
I1=I﹣I2=0.5A﹣0.26A=0.24A
答:(1)当只闭合S3时,若电流表A1的示数为0.1A,则通过L1的电流是0.1A; (2)如果只闭合S1、S2,此时电流表A2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0.26A; (3)若只闭合S1、S2,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则通过L1的电流是0.24A。 22.(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
(1)因为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相等,即U=U1 =U2,由U=IR知道,
UU1U2I1R1I2R2①
又因为R1nR2,代入①整理得两支路电流强度之比是:
I11 I2n(2)由于在并联电路中,电阻R1和R2中的电流强度与阻值之比是电路中干路电流强度是各支路的电流强度之和,即:
I11,又因为由于并联I2nII1I2I1nI1(n1)I1
由此解得:
I1I (n1)
23.(1)2.5V;(2)0.7A和0.9A。 【解析】
(1)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规则,结合图可知,B与电源串联,故B一定为电流表,示数为1.6A;
D与灯泡L1串联,故D也为电流表,示数为0.7A;
C与灯泡L2并联,故C为电压表,示数为2.5V;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因为L1、L2并联,故灯L1、L2两端的电压为:
;
(2)电流表B测干路中电流,即
;
由于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L2的电流为:
。
【点睛】
考查的是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及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规律,都是比较基本的内容,是分析电路的基础,要能熟练掌握。 24.2A 20Ω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测电阻R1两端的电压.
(1)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通过R1的电流.
(2)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R2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2的电阻. 试题解析
(1)通过R1的电流: 所以R2两端的电压:
.
,电流表D测L1中电流,故通过L1的电流是
(2)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由欧姆定律可得, 电阻R2的阻值为: 25.(1)0.3A (2)4V 【解析】
试题分析:(1)将电路中电流表短路,电压表断路,可以看出电路中的三只灯是串联的,因此所有灯中的电流均为0.3A,所以通过灯L1的电流是0.3A;
(2)将电路图等效变换后,可以看到电压表测的是L1和L2两端的电压.又因为三只灯泡完全相同,所以三只灯两端电压相等,皆为电源电压的1/3,因此,电压表的读数为2×U电
源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公式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目
/3 =2×
×6V/3=4V
考点: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26.S1 S2、S3 都是0.25A 0.45A
(1)从电路图可以看到,若使灯泡L1、L2串联,应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S3,这时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流过灯泡L1,流过开关S1,再流过灯泡L2,电流表,最后回负极,这时灯泡L1、L2首尾相连,是串联。
(2)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串联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5A,那么通过L1的电流I1和通过L2的电流I2都是0.25A。
(3)若断开开关S1,同时闭合开关S2、S3,这时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分成两部分电流,一部分电流流过灯泡L1,流过开关S2,流过电流表,最后回负极;另一部分电流流过开关S3,灯泡L2,流过电流表,最后回负极;可知这是一个并联电路,两灯泡并联,电流表的示数为总电流大小,通过L1的电流I1为0.35A,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通过L2的电流I2是
I2I-I10.8A-0.35A0.45A
通过L2的电流I2是0.45A。
答:(1)若使灯泡L1、L2串联,应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S3;(2)串联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5A,则通过L1的电流I1和通过L2的电流I2都是0.25A;(3)通过L2的电流I2是0.45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