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党课:发挥农村党员先进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好兔宠物网
发挥农村党员先进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应该说在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特别是经过三十几年的改革实践,农村党员的思想政治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思想观念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长,思想政治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也必须看到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少数党员存在着一些主观和客观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是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使个别农村党员的信仰出现危机。当前农村经济成分和经营模式的多元化,一方面使农村党员和农民有了较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致富的道路上呈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局面;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使个别农村党员的信仰动摇、党性淡化,“一切向钱看”,丢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事业失去热情。

二是农村党员开展工作面临的阻力偏大、待遇偏低,致使其体现先进性的信心不足。一是工作任务的艰巨性带来的工作阻力。农业税取消以后,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仍然面临发展经济、保持稳定、控制人口三大主要任务,其中社会稳定和计划生育是两大硬性任务,又是得罪人的事。现在的农民“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虽然有所淡薄,但“没有男孩无法防老、没有男孩无人接代”的思想还十分突出,计育工作阻力仍然很大。时下,农村方方面面的工作任务都实行“村为主”,农村党员干部既要顾及家庭生产,又要抓大大小小的村务,也增加了工作上的压力和阻力。二是农村党员干部是“撑不动的土船”,那些得罪人的不愿意去干,怕将来遭“白眼”甚至遭打击报复,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待遇偏低,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当今,虽然社会经济发展步子加快,但处于贫困地区的村干部待遇仍然很低,有的甚至一年到头无待遇,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公仆”。因受财力限制,有些长期担任村上主要领导的党员退职后,虽有一定补助,但不足以维持其基本生活,使在任的村干部感到后顾之很大,没有信心和干劲

投入到工作中。

三是不少农民党员缺乏致富本领,“双带”作用乏力。面对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不少农村党员想问题、做事情还习惯于小富即安,不富也安,有的虽有致富愿望,但缺乏新知识、新技术、新思路,面对农业结构调整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茫然无措,致富无门。

四是农村发展党员对象偏少、难度偏大,致使其体现先进性的后劲乏力。在贫困山区,年轻力壮、有文化知识是党员体现先进性的基本素质所在。而在山区发展年轻、有文化的党员又相当难。我县的不少村,农民就地增收渠道不多,收入与城市及沿海地区差距甚大,促这些地方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城市工业化不断发展,也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提供了更多的岗位,加大了劳动力外出的吸引力,从而使农村发展党员从年龄、文化等综合素质上,形成选择培养面窄的不利环境。这就造成了我们农村党员中普遍存在着“一高三低”:“一高”,年龄偏高。“三低”,文化程度偏低;科技素质偏低,许多党员缺乏必要的科技知识;致富能力偏低,难于体现带领农民致富增收的能力。

五是少数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跟不上。在农村,部分党支部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党员很少过组织生活,有的党员甚至不按规定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党员教育阵地的设施、设备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党员教育内容较为单一。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不能完全适应现实的情况,还缺乏有效措施。个别基层党支部存在班子不团结,对党员疏于管理的现象,甚至多年都没有发展新党员。

六是农村党员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中面临的客观环境偏差、资金偏紧,致使其体现先进性的办法不多。当前,最突出的任务是发展经济。因此,党员体现先进性也应主要着力于发展经济上,不能仅停留于在做一些好事善事、自觉遵纪守法上。然而,边远贫困地区,山高路陡、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等,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差,客观的生存环境严重制约着

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主导性产业农业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面对严峻的实际困难,农村党员要在发展经济中发挥先进性作用,仅凭自身的一点微薄乏力,作用不大。此外,贫困山区因人才匮乏、财政贫困等诸多原因,各级各类投资引资引智不足,不能较好地为党员在发展农村经济中搭建施展先进性的平台。“有钱讲话有气魄,无钱讲话无人听”,有的农村党员对于发展农村经济,有思路、有技能、有干劲,但因不能得到一定的资金扶持,干不出事,在群众中树立不了党员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模范形象。

这些问题和特点的存在,对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有着较为严重的制约作用,降低了党在群众中的威望,影响了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作为党的基层组织,要加强紧迫感,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一)转变观念,深化对开展保持党员教育活动的认识。

党的先进性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党的工作要靠党员去落实,党的执政地位要靠广大党员去维护。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对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提高党员的素质,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坚持好“四个原则”,即坚持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原则、坚持注重针对性原则、坚持自我教育和组织帮助相结合原则、坚持注重实效原则,使党员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保持先进性,使我们党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永葆。

(二)抓好固本强基工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一刻也不能放松。

要把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开展固本强基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员在固本强基工程中的骨干和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工作发展。一是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一把手”。 创新干部选任机制,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要坚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正确导向,努力构建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基层干部选任机制,严格按照组织程序,把真正有能力、有魄力、能带领群众致富、群众认可的人才选拔出来,切实选优配强基层领导班子。要把那些靠得住、有水平、有魄力,受群众拥护,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党员推选为“领头人”,提高支部书记的公认程度和整体素质,为党的领导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切实抓好基层党支部内部建设。有针对性地对“软、弱、散”党支部进行思想、组织、作风整顿,该充实的充实,该调整的调整,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三是加强党的组织纪律性。“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农村党员组织纪律的强弱,自我约束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直接影响着基层党组织的堡垒是否稳固,影响着农村改革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重点解决服从意识弱化、组织纪律观念不强的问题。针对当前农村党员队伍中存在的政策纪律观念不强等问题,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教育党员严守党的纪律,严格自我要求,自觉用党性和纪律规范约束自己,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切实维护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四是改善队伍结构,强化教育管理。首先,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党组织发展工作,改善党员结构。发展新党员是党的建设的基本问题,能否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发展党员,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性质、增强党的战斗力。因此,在党员的发展上,要严格坚持以党员的标准发展党员,要注重质量、突出重点。要注重发展文化水平高、年轻的党员和女性党员,改善农村党员结构。主要表现在:一要创新党员队伍建设机制,不断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活力。在党员发展机制上,要创新思路,致力于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做到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党组织带领致富能人不断进步,从而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二要加大培养和吸收农村优秀妇女入党力度,提高农村党员队伍中妇女党员的比例。

(三)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要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发挥党员

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突破口,要拓宽工作思路,从探索发展集体经济新路子上下工夫,从加强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上做文章,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巩固发展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和形式。

关于农村党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既不能任其发展,也不能忽视其存在,而要给予重视,以深入开展基层基础年活动为契机,在总结过去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组织保证。

作为一名农村党员,要体现和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也必须在以下五个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强化党员意识,履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

当前,一些农村党员认为自己无职无权,把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党员意识淡化。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首先就要强化自己的党员意识,履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强化党员意识,就是时刻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各项工作中做群众的表率。

(二)做贯彻执行党的政策和遵纪守法的模范

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遵纪守法,是党员的义务之一。党的方针政策、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事关党和国家的全局,也事关人民的利益。共产党员应该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遵纪守法中做群众的模范。农村党员尤其要带头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如计划生育、粮食直补、新型合作医疗等,要通过自身的示范引导和做深入细致的宣传思想工作,把党在农村和各项方针政策变成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做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模范

农村党员首先要带头致富,开拓进取,勇于尝试,闯出一条致富的路子,成为带头致富的典型。其二,要带领群众致富。农村无职党员的先进性,不仅要从带头勤劳致富中去体现,还要在带领群众致富中去体现。也就是说,不仅要“做给群众看”,还要“带着群众干”,只有两者都做好了,才算体现了党员先进性。

(四)做精神文明建设的模范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但我们也应当看到,目前封建迷信、赌博、不讲卫生等不健康文化与恶习,在一些村子还有相当的市场。因此,农村党员应带头树立爱学习、讲科学、讲文明、讲卫生的意识,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坚决反对和抵制愚昧落后的社会习气,做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模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