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近看怎么写作文
著名的万里长城,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蜿蜒曲折,蟠伏在中华大地上。
万里长城,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是世界上最宏伟的建筑工程,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 万里长城东起河北省的山海关,西到甘肃省的嘉峪关。
它纵横河北、北京、山西、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等七个省市自治区,曲折绵延长达6700公里,约有1.3万华里,所以被称为“万里长城”。人们提到长城时,往往会把它同秦始皇联系起来,其实在秦以前的战国时代,有许多诸侯国,像燕、赵、魏、秦、韩等,都在修筑长城,以便相互防御。
后来,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把各诸侯国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才成为长达万里的、雄伟壮观的长城,也可以说是秦始皇统一后的一项重大的军事防御措施。不过,在秦以后的许多朝代,对长城又不断地进行修建,直至明代。
可以说万里长城这项伟大的工程,到了明代后期才算最后完工的,也就形成了长城今天这样的规模和面貌。 长城最为突出的特点是:经跨高山峻岭,越过沙漠,穿过草原,经绝壁,随着山势曲折起伏而修筑,因地形隘口险峻峥嵘而立,宛如一条飞舞着的东方巨龙一样。
在这长达万里的长城间,每隔一段距离都要建立起无数的箭楼、烽墩和关隘、方城等。在城墙上还建有许多两层的堡垒,上层顶部为平台,周围有垛口、望洞,便于瞭望和攻击,下层有砖砌的小房间,可居住士兵和储备粮食和兵器等。
在长城内外群山之间的制高点上,设有许多烽火台。这是为传递军事情报而设立的,每当遇到敌人来犯时,白天在烽火台上点起狼烟,夜间点起火种,这样一座一座地传下去,即使在千里之外,也很快可以把消息传到京城来。
长城还有一个特点,即是在大约每隔10余公里处建造一个关城。关城口大小要依据地势险要程度和军事上的重要性来决定。
其中著名的关城有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雁门关、嘉峪关等。例如,居庸关就是建筑在北京西北50公里处的地方,它是建在一条长约20公里的深山峡谷中,地势非常险要,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是古代北京城西北门户,位置十分重要。 在居庸关的中心,还保存着一座汉白玉石台,叫“云台”。原来云台上建有三座石塔,是元代建造的,现已被毁掉了。
在云台下面有一个六角形的门洞,门洞两旁石壁上,雕刻着四大天王和许多造型十分精美的佛像。那四大天王看上去个个目光炯炯有神,浑身充满着一种力量。
在门洞里面有大量的石刻像,还有用汉文、西夏文、藏文等六种文字雕刻的佛经。这些雕像、石刻,也都是元代雕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八达岭是居庸关的一部分,它海拔1000多米,居高临下,地势险峻。由于八达岭一段长城特别险峻、雄伟,距离北京较近,所以解放后对这段长城进行了修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成为国内外人民经常来这里游览的胜地。
当你登上八达岭长城最高的烽火台上,放眼远望,那蜿蜒曲折的长城,像一条巨龙在飞舞,翻山越岭,游向远方的天边;再看那长城的堡垒,一个连着一个,一段城墙接着一段城墙,一望无际,苍苍莽莽。看到这样雄伟壮丽的景像,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升;那高大绵长的长城,是建造在高山峻岭和悬崖峭壁之上,建造之艰难是无法想象的。 这时,你也许会想:我们空手攀登长城都会感到很吃力,那么在古代没有任何建筑机械情况下,是怎么建造这样雄伟的长城呢?难怪人们赞誉,长城是人类活动的奇迹,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力量和不屈精神的象征。因此,长城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项目。
7月22日,旅游团的行程是爬万里长城,我带上了毛巾、水、电风扇,和妈妈一起随着旅游团队,出发了!
到了万里长城的脚下,我想起了一句古话“不到长城非好汉!”我看了看一望无际的长城,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接着是第二步,第三步……
妈妈也跟着我爬上来了,爬到了一半,妈妈上气不接下气,我赶紧从背包里拿出沾满了冷水的毛巾,给妈妈擦汗,就连我自己也满头大汗了,拿出水“咕噜咕噜”地就把半瓶水给喝光了!
在原地休息了一会儿,我们又继续往上爬,却发现越往上,路就越陡峭,越来越难爬了,妈妈喘着气说:“宝贝,要不我们就爬到这吧!”“不,我一定要战胜它!” “不到长城非好汉” 这句古话一直在我耳边回荡,妈妈似乎也被我永不言败的精神所感动,忽然间精力十足,我牵着妈妈的手,爬到了最顶层,站在了居高点,阿姨帮我和妈妈拍了一张照片。
在下去时,妈妈帮我雕刻了一个“我登上了万里长城”的金牌,留做纪念! 长城远在2000多年前,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把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筑成一道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用来抵御匈奴的入侵。
现在,在我的面前就有一张长城八达岭段的照片。长城八达岭周围是一望无际的山峦,连绵不断,郁郁葱葱。
山峰青得像透明的水晶,整个大地犹如一张宽广无限的大地毯。放眼莽莽的群山,长城蜿蜒于山脊之上,犹如一条探首天际的巨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它仿佛有生命,正在奔腾似的,雄伟而潇洒,庄严而矫健。近看这段长城,是由关隘、城台、烽燧、城墙四部分组成。
关隘,顾名思义就是建筑在交通要隘的关口,常常驻扎重兵防守,自然使敌军很不容易攻破。烽燧是用来作军事通迅点的。
如果发现敌情,就立刻点起狼粪,据说味道很不好闻,可那滚滚的浓烟,在当时还真是通讯联络的好办法。长城的城墙内填石块、泥土,墙顶用方砖铺砌,排列得非常整齐,当然也很牢固,否则,长城怎么会现在还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城墙外侧有两米多高的齿形墙,叫作垛口,垛口上面有盼望口,下面有射口,分别是眯望和射击用的。
城墙顶上每隔300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还可以互相呼应。可见,长城的设计者考虑得非常详尽周到。
长城的每一撮土、每一块砖石无不渗透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据记载,明长城修了近200年的时间。
有人曾计算过,如果以现存长城的砖石土方去修筑厚1米、高5米的大墙,那么,它可以环绕地球一周有余,其工程之浩大可想可知。而这么大的工程就是靠着无数的臂膀、无数的手,把几千斤重的巨石扛上这陡峭的山岭完成的。
我的眼前顿时浮现出苦难大众在皮鞭和吃喝声中艰难修建时惨不忍睹的景象。“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同肤色的国际友人到了中国,都要去登长城。
这些游人仿佛赶集似的,形成一条人的巨流,涌动着,奔腾着,不断掀起“人的浪花”。听,“卡卡,卡卡”,远方传来了由相机拍照的声音组成的交响乐,那是不经修饰的最动听的音乐。
这张照片,的确是饶有情趣和令人遐想的。此时,我仿佛正漫步在蜿蜒盘旋的长城上,抚摩着用血和泪筑成的长城。
重磅推荐:百度阅读APP,免费看书神器!1/5长城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内外是故乡。长城,中华民族的脊梁。
一条腾飞的巨龙,在千里关山、万里寒漠中,在朗朗青天下,在巍巍大地上,奔腾跌宕。少却了战火喧天的壮响,罢却了鼓角争鸣的余音,在血与泪所凝聚起的沐死抵抗和杀伐声后,大漠孤烟,浩浩黄沙,万里长城显得如此的荒凉寂寞近乎被神圣化的城墙——长城,受着世界人民的顶礼膜拜。
旌旗翻飞,长城需要续写一份辉煌的荣耀,屹立中原,睥睨世界,神采飞扬,成为世界建筑之林中最灿烂的华章。 千年的风霜沉淀下历史的饱和盐分,数百年的经营焕发出耀人的容光。
1999,长城从数百古典建筑中以沉重的步履缓缓走出来,引领华夏文明不朽的光芒,走向世界之巅。 然而,历史总是在最为平和的时代波澜起伏,万里长城在笑傲世界建筑的行程中崎岖坎坷。
长城的投票数依然涨落不定,岌岌可危。国内宣传力度不够,外国投票数杯水车薪。 中国内部的保守和谦逊,使长城进军世界七大奇迹举步为艰,征程漫漫。何时才可见万丈阳光?水火交接,凭谁可力挽狂澜?无庸置疑,长城厚重的历史和岁月孑遗的风云,都是它最本质的骄傲。
我们把它溶成一种民族精神,一种崇高的信仰,以为无需张扬就可应者云集,浩浩荡荡。长城,总是在风雨的浸湿和战火的洗礼中忍耐、等候,却忘记如何去享受劫数过后的欢乐和果实。
正如勤劳而朴实的中国人民一样,超然的看待一切,在和平中没有狂妄和骄傲。当长城的号角吹向时,杀生弥漫,纵横驰骋;当号角过后,却是落日斜阳,随马踏青草。 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也是这个民族的怯弱。正如这次评选,中国人民不知道渲染和宣扬,使得万里长城在呜呜低吟,哀婉怅惘,失却了往日壮志淋漓的激昂!七月七日的谜团,谁可改变分晓。
这乌云密布的天空,等待着我们拨云开雾,揭开黎明的曙光。当长城的号角再次在新世纪吹向,不为厮杀,不是警告,只是展现我们民族的气魄——那铁骨铮铮的脊梁——的时候到了。
我们在谦逊退让的守望中已失去耐心,我们需要自己营造一个辉煌的现在。抛开历史传统思想的束缚,让长城,这条东方的巨龙,腾云驾雾,鳞爪飞扬。
让长城的号角重新响彻四面八方,震响寰宇!只有凭借自己,怀着一份对长城的崇敬,果敢而坚定的承认它的辉煌,勇敢而执着的创造新的风华,长城——中国的历史符号,才可源远流长,让世界重新审视中国,万古流芳!2/5长城长城像从天而降的巨龙,奔腾飞舞在惊涛骇浪的崇山峻岭中,随山势而伏跃。它有时隐藏于山后,有时飞越峰岭之巅,迂回曲折,蜿蜓疾驰,跌入深渊,然后一跃而起,飞腾在密云浓雾之中。
哪里险要,长城就出现在哪里。长城阅尽每个朝代的兴衰,经历了长期的风霜雨雪和无数次的战争。
长城不屈不饶顽强地生存下来,显示了不畏强暴、勇往直前的性格。 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处于中国北京的西北方。
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l年),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在各自边境修筑城墙。后来,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不久,便下令开始修筑长城, 将秦、燕、赵等国的城墙连接起来,并加以增筑、扩建, 绵延不绝,故称长城。
长城长50000多公里,它拥有两个教室的宽,平均宽度达4—5米;拥有两层楼的高,平均高度达5—6米。据说,它的砖围绕地球两周有余。 (传说)Is 麻姑节And 孟姜女哭倒长城
它耸立在北京西郊,远望连绵起伏,像数条盘旋在空中的神龙,其实只有一条腾飞的龙。近看山岭陡峭。长城盘旋在山梁上,站在长城上往下看,一个个行人如同蚂蚁;往上仰望,蓝天白云,烽火台傲然挺立。
在那么恶劣的条件下,劳动人民能烧出围绕地球两周有余的火砖,砌成了那么坚固的城墙,实在是厉害!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把祖国的历史建筑发扬光大。
这段长城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中,像一条长龙弯弯曲曲地延伸。长城的路可以容五六匹马穿越,还有?望口和射口,?望口是用来观察敌人的,射口是射击用的,每隔三百多米就是一座巨大的堡垒,是给战士们休息用的,还可以存必须要备的物品。
通过我的一番介绍,你们现在对长城上应该有近一步的认识了吧!你们想想,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是多么的聪明啊!那时候没有交通工具,就靠着无数的肩膀和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直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呀,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啊!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能不算伟大的奇迹吗? 长城
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工程,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来到长城脚下,远远望去,山一座连着一座,连绵起伏,一片苍翠,如同一条绿色的海。一座座山峦,好似海洋中的浪花,一浪接着一浪,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保卫着祖国。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像给长城镶上了一道金边。
登上长城,极目远眺,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长城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高的垛子,垛子上方有方形的燎望口和射口,供燎望口射击用。 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长。每隔一段距离,山峰上都有一座高大坚固的烽火台,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狼烟和听到‘冲啊!’‘杀啊!’的呐喊声。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没有火车,汽车,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
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世界奇迹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今年暑假,爸爸说为了奖励我一直以来的努力,决定全家到北京去游玩。我高兴极了,我终于可以见识一下首都的风采,终于可以攀登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到了北京的第三天,早上天还没亮,我们从王府井乘坐旅游公司的大巴前往八达岭长城景区。车子起动了,我的心也激动起来,因为到北京来,我最想的就是登长城。一路上,车厢里的人个个兴致勃勃,津津有味地听着导游神采飞扬的讲解。原来八达岭长城是沿着群山山脊而建,四通八达。车子沿着高速公路渐渐进入景区了,导游指着不远处树林里隐约可见的断垣残壁,说这也是长城,不过它不是用砖石砌成的,而是用土和草砌成的,因为很多很多年了,风吹雨淋,便成了这样,但这也是长城的历史遗迹。
突然,车里一阵欢呼,我们要攀登的长城跃入眼帘,长城就象一条条银灰色的飘带蜿蜒盘转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上,越来越近了,长城真的就象一条巨龙在腾飞。
车终于停在了长城的脚下,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跳下了车,争先恐后地迅速排好队。从山脚下往山上看去,群山苍翠,巍峨险峻,长城更是雄伟壮观,气势恢宏,她居然稳稳地骑在山上。
开始攀登了,我拧起全身的劲,一个劲地往上蹿,爸爸则是气喘吁吁地在后面追我,要我慢点,如果不是人山人海,容易走散,我才不会放慢我的脚步。不过也好,我可以趁此机会回头看看,真是陡峭险峻,我的脚快踩在爸爸的头上,再往上看,原来别人的脚也几乎落在我的头上;倚墙侧望,原来长城外边就是悬崖峭壁,一时间,我感觉自己就象悬在半空,确实惊险,难怪爸爸再三叮嘱我要注意安全。
很快,我们都已汗流浃背,一些人开始喊累,但每个人的脸上还是洋溢着兴奋的表情。导游让我们在一个烽火台处稍作停留休息,并给我们讲解了修建长城主要为了抵御外来侵略以及修建过程、每个部分的作用等知识情况。没多长时间,一些人按奈不住兴奋的心情急切地往上冲,我当然不甘落后,一马当先,上边的台阶越来越陡了,爸爸说感觉腿有些不听话了,我便给他鼓劲打气地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爸爸果然来了劲,要和我比赛,看谁先上去。我哪肯服输,这点困难算什么,况且越往上,风景一定越好看。我们一路比着,帮着,很是畅快,再也没听见爸爸喊累了。不知不觉,长城的最高点近在眼前,我拉着爸爸快步飞奔冲刺。一幅“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纪念碑跃入眼帘,我终于成了一个“好汉”,爸爸一个劲地给我拍照,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
站在这888米的高处,我好不得意,小小的我也能登上长城之巅。极目远眺,无限风光尽收眼底,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如果没有勇敢和毅力一定登不上长城,也不能欣赏到这壮丽的景观,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
顶上的人渐渐多起来了,我只好依依不舍地往回走。没想到,“上山容易下山难”,所有的人都是小心翼翼地扶着墙壁一步一步地低头而下,有的人还战战兢兢,而我总是忍不住地看看山脚下和对面山上的风光,总想把这美丽的景色全部印进脑海,带回上海,细细品味。
下山了,导游给我们讲了一首挺有趣味的打油诗:不到长城非好汉,登上长城冒大汗,下了长城腿发颤,游了长城好好干。
长城真不愧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中国因有长城而骄傲,我为登上长城而自豪。 登八达岭长城今天,我们去爬八达岭长城。机会难得,我格外兴奋!
开始爬长城了。我拉起爸爸的手一步两个台阶地往上冲,不一会儿就把妈妈甩在了后面。我神气十足地跑着,风轻柔地抚摸着我,使我感到无比凉快!
到了第一个烽火台,我便迫不及待地跑到“箭(jiàn)窗”那儿看风景。什么叫箭窗呢?爸爸告诉我:“‘箭窗’是古代打仗时朝外射箭的地方,射手在那里射箭,既看得远,又能够藏身。”瞧,古代人多聪明啊!
我们继续往上爬。石阶已经铺了上千年,虽然被许多人踩(cǎi)过,却依然坚固。爬着爬着,我发现每隔一段台阶就有一个低于台阶的小沟沟,这是干什么用的呢?爸爸说:“这是泄(xiè)洪用的。遇到大雨,当水快淹(yān)到烽火台时,就会从小沟沟排出去,以免淹到更高处。”古代人真是聪明,竟然能想出这种巧妙的抗洪办法,真是太了不起了! 终于,我们到了八达岭长城的最高点——“好汉坡”!我真是兴奋到了极点,在上面又蹦又跳,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空气!啊,好舒服啊!我站在“好汉坡”上,望着远方连绵起伏的长城,心里不禁感叹道:“这巨龙般的长城,是建造者们花多少工夫才建成的啊!”
我们在长城上合完影,就下去了。我一边下,一边恋恋不舍地往后看,真希望能再多待一会儿!
下了长城,我又抬头向上望去。长城依然是那么庄严、古老,它铭(mínɡ)记着千千万万无名英雄的无私奉献
小时候,常听大人吟诵:“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诗句,幼稚的我,就跑到爸爸面前,大声地叫:“我要去北京,我要去登长城,我要当好汉!”
在这个暑假,爸爸满足了我的愿望,带我去北京参加现场作文比赛。一到北京,我们就赶往八达岭长城。站在长城脚下,我抬头仰望:哇,长城像一条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我和爸爸顺着台阶,一步一步地向上走去。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垛子,垛子上有正方形的燎望口和射口,供燎望和射击用。登上了一段台阶,我们来到了一座正方形的城台,听爸爸说,那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相互呼应。我天真地问
爸爸:“爸爸,这么长的万里长城,建长城的时候,一定开来了很多大吊车吧?”爸爸笑了笑,他用手轻轻地抚摸着一块块条石,说:“傻孩子,古代没有大吊车,就靠无数双肩膀无数双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竟然这么辛苦,那古代劳动人们为何要修建长城啊?”“古时候总有战争,修建长城,是用她来做屏障的呀!”爸爸耐心地给我解释着。
不知不觉,我们登上了最高峰-----峰火台。站在上面,我像婴儿投进了母亲的怀抱,满怀喜悦。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了古代修建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当时没有汽车,没有大吊车,就靠一双双有力的大手,把一块块巨大的方砖和条石,抬上这长长的万里长城。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聚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站在长城上远望,长城就像一条巨龙卧在青山之上,一群群中外游客来往不断,人们五颜六色的服装,把长城打扮得像一条绚丽的彩带。
我高声呼喊:“长城,我爱您!您永远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您的生命永远旦古长存!您象征着中华民族坚毅顽强的精神,象征着无与伦比的气度,才能和智慧!”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