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以微信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来源:好兔宠物网
以微信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探索 本文为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社科联2014年度专项调研课题《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编号:79)研究成果 以微信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许绍静 范文博 (1.黄河科技学院;2.河南中医学院【摘河南郑州450000) 要】微信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大学生的注意,给大学生思想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主动迎接挑战,以 微信为栽体,加快自身思想观念的更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利用微信开展调研,传递正确思想。 【关键词】微信;载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微信以其自身广大、独特的功能,迅速占领了大学生市场,成为 布已经拟定的讨论话题,实现畅所欲言。因为,以学生同龄人的思 最受大学生欢迎的传播媒介之一。微信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一 想影响影响他们,会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二是学业问题是影响学 定的影响,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高校思想政 治教育者面对微信、迎接挑战的态度和方式,将直接影响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微时代”背景下,以微信为载体,加强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生思想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专业课教师要利用班级、专业微信群 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调查结果显示,79.1%被调查专业教师没有利 用微信给与学生专业指导,答疑解惑。全员参与微信,实现思想交 流、信息共享,建立思想疏通渠道,改变以往过于重视“堵”的工作 方式。 3、建立三级微信网络,实现全面监控 、以微信为载体,加快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观念的更新 大学生在被微信不断注入新鲜、日寸尚的血液后,其心理认知、生 活方式、思想意识均受到微信的影响。这迫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者接受微信,不断更新思想观念。 1、思想上接受微信 随着微信使用范围的扩大和深入,一些大学生喜欢宅在宿舍、 教室或某一角度独自享受微信世界生活,这使本已艰难的校园网络 舆情的捕捉、渗透、引导难上加难。针对学生的“宅”习惯,思想政 微信受到大学生的追捧警示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接受微信。 治教育者应该建立微信网络,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者、学生干部、全体 思想政治工作者往往受传统工作方式的影响,认为工作的对象没有 学生三级微信监控。通过三级微信网络,实现逐级监控,逐级监督, 变化,自身不需要接受新的东西。只有思想上接受了,行动上才会 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把不良思想扼杀在摇篮里。 三、以微信为载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能力和素质 为其改变。 2、正确认识微信及带来的挑战 一在微信成为流行信息传播媒介时,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能力和素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提高对微信的认识。 质将直接影响他们掌握信息传播的主导权和话语权的程度。思想 提高 方面,微信的本质是一种聊天工具,既然是一种聊天工具,必然和 政治教育者要抓住微信带来的机遇,掌握并熟练地运用微信,QQ等聊天工具有相似性。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开展工作时可以借鉴 “微”能力,迅速占领微信阵地。 1、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网络素养 以往经验。另一方面,理性认识微信带来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者 面对“无人不微”的现实,思想政治教育者善于从微信信息中 不能害怕微信、拒绝微信,而应分析微信产生的背景及受欢迎的原 因,从而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服务。 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自身的判断辨别能力,做到见微知 3、思想上主动出击 著、防微杜渐。 2、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格魅力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上要主动出击,谋划全局,勾画思想疏 通方案。否则,大学生就会如同“沉默的螺旋”假说和著名的阿什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习惯一味地给学生灌输思想,遭到学生的 实验所证实的那样,在信息的“遍在效果”影响下倾向于默认或附 抵制,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带来被动的局面。在“微时代”,思想 话语权才能得以实现,传 和所接收到的信息。调查结果显示,63.2%的被调查大学生“完全 政治教育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人格魅力,认同微信所传播的信息”,96.4%的被调查大学生“没有发现微信 达的思想才能被接纳。 传播错误信息”。由此可见,大学生比较相信微信,思想政治教育者 3、提高利用微信开展活动的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利用微信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教育实践活 必须思想上主动出击,掌控全局。 二、以微信为载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拓宽学生视野,达到管理学生与提高学生能 1、搭建微信工作平台,提供良好服务 力双重效果,把学生被“堵”不住的思想“疏”到学生喜欢的活动上。 4、利用微信开展调研,传递正确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搭建微信平台,抵制不良思想对大学生 侵蚀的同时,宣传正确的思想。一是利用学校微信平台。学校微信 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利用微信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展开调 4%的被调查学 平台面向全体师生,可以借助自身影响范围大的特点,转发有关教 研,掌握学生最真实的思想状况。据调查统计,94.3%的被调查学生表示在 育、体育、娱乐、新闻等方面的信息,满足学生的情趣,增强对学生的 生已经开通微信并经常使用微信,其中82.吸引力。调查结果显示,97.6%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没有任何一 微信上遇到过一些比较困惑的问题,但由于自身获取信息和解读信 思想政治教育 个微信平台传播的信息可以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学校微 息的能力有限,导致不能很好地分辨问题。鉴于此,帮助学生正 信平台要及时转发各微信账号上的信息,并进 ̄51J3类整理,为学生 者针对调研所反映的问题整理解答,发表自身的观点,提供服务,增强自身的吸引力。二是学校微信平台开辟专栏发布国 确理解问题,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家时政热点新闻、学校新闻以及理论学习心得,加强对学生的思想 引导。 【参考文献】 2、全员参与微信,建立思想疏通渠道 [1]李华琼.微信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刍议[J].学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职责,每位教 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3013.13. I-2]张炎.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湖 育者都应该参与进来,形成合力。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利用自身的  (下转第149页) 微信账号以班级或专业为单位设定群组,让学生干部在群组里面发 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9.《新西部》2014.27期 --——135--—— 理科中的公共课教学探究 教学改革 的辅助作用。所以如何使《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发挥它应用的 境的差异,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基 功能和作用,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严格按9 此标准中的要求来 1、对教师的要求 教授学生、要求学生,首先要转变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能力, 这就要求教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老师首先要了解所 使师范类专业的学生真正掌握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 教授学科的特点、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心理发展特点以 和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课程整合之前 及学生所学科学需要哪些工具性软件来辅助和支撑该学科的学习 就体验和领会到整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根据不同的学习需要,选择出最适合、最实用的软件工具和媒体工 2、对学生的要求 具供学生学习。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不仅仅使学生掌握各类媒体 (1)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学生学习强调学习主动性和自学 和工具性软件的使用方法,更应该使学生具备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 能力的提高,课前预习是必要的,预习不是随便翻翻书,而是要认真 堂教学的能力 阅读课本,预习要学和要练习的知识,这样既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 (1)教师要具备整体性、系统性的教学观,使学生把整个课程 自学能力,又使听课更具有针对性,自学能力的提高,具有长远的意 内容融会贯通成一体。教学要体现基本性、重点性以及应用性三个 义。在课堂上是带着问题听老师的课。目标明确的听课总能更多 特点。基本性是指要求学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最基 地解决问题,同时还会思考出新的问题,这样在不断的产生问题和 本的教育原理。重点性是指教学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 解决问题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2)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做好课前准备。精神上的准备十 中的重点知识、内容及板块,在此要注重动手能的培养,掌握课件制 作和多媒体教学应用的技能和方法。应用性是指《现代教育技术》 分重要。保持课内精力旺盛,头脑清醒,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条件。 公共课实践内容的应用要与学科专业紧密联系,强调学以致用,体 集中注意力。要靠理智强制自己专心听讲,靠意志来排除干扰。 注意和老师的交流,提问式交流,与老师、同学形成积极的互 现应用型本科大学的特点。比如,在每学期的第一节课,教师可以 先带领学生熟悉整本书的构架,使学生对本学期要学习的内容做到 动,都可以促进学习。 心中有数。 平和心态。一是以积极的、友好的心态与同学和老师相处,将  (2)根据不同的学科,教学内容有所侧重。《现代教育技术》公 精力消耗降低到最小的限度;二是以积极的心态追求学习的过程, 共课的教学具有学科性,即课本所讲的内容一定要与所教学生的专 以平和的心态看待结果,以享受的心态体验学习的乐趣。业学科相结合,不能使所有章节主次一致,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讲 四、结语 在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 解的时候一定要有所侧重,必要时可以补充相关内容也可以跳过某 些章节的内容,但所教授的学时数不能少于固定的学时数。树立本 来越突显,对教学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2014年5月教育部颁布《中 课程为学科专业服务的思想,有辅助学生提高教师技能的意识。 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 亍)》更追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 (3)加强学生自主练习的力度。要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掌握 法做出较大的改变,利用好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改变目前陈旧的教 在其中承担着异常重要的角色。 课堂上所内容,必须加强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上机练习的力度, 学结构,对于教育技术公共课来讲,每节课后给学生布置适当的上机操作作业,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动 手操作能力。要提供给每位学生一份《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 【参考文献】 [1]罗明东,戴祖诚.现代教育技术一基础教育教育技术应 学提纲,把本门课程教与学的内容及要求都告诉学生,以使学生做 用技能训练与测评[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 到“学中有数”。 (4)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昆明学院培养的 [2]陈沛文,王培华.基于信息素养的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 师范生今后基本上都从事教育行业,教师在教授前要认真研读和领 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2014.12 会教育部在2014年5月份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能力标准》)中的精神和内涵,《能力标准》 【作者简介】 朱培平(1980一)女,汉族,讲师,主要从事教育技术研究 根据我国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实际条件的不同、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情 (上接第135页) [3] 曹进.大众文化视角下的“新”媒介探析一以腾讯微信 为研究对象[J]_东南传播,2012.9. E4]党昊祺.从传播学角度解构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J].东 南传播,2o12.7. 【作者简介】 许绍静(1986一)女,黄河科技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 教育. 范文博(1987一)女,河南中医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 教育. (上接第152页)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顺应改革潮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师范学报,2005(O1). E2]施小菊.高师中学体育教材教法课程改革探索[J].福建 02). 顺应改革潮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际上是要求我们不断的去 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刘景颖.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挑战[J].闽江学院学报, 适应新的环境,对于教育来说,要求我们适应新的教育理念,只有走 上不断的去学习,不断的去求知,不断的去扩充自身的知识结构体 2003(04). E4]王俭,宋翠莲.一种有效的校本教师专业发展机制[J]. 系的这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有可能顺应教育新理念,不被淘汰。  新理念的高校数学教育的到来,作为教师要做好角色转变的准备, 教师教育研究,2004(05).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 【作者简介】 邓秀华(1964一)女,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数学教学与研究 【参考文献】 [1]龙亚君.新课程与教师观念和角色的转变[J].湖南第一 《新西部》2014.27期 --——1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