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安徽省示范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附答案

来源:好兔宠物网
安徽省示范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

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1°N,100°E)点火发射,约577秒后,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据此完成1~3题。

1.火箭点火发射时,与酒泉处于同一日期且不同季节的地点是 A.伦敦(0°,51°18N) B.开普敦(18°E,34°S) C.巴西利亚(47°56'W,15°47'S) D.莫斯科(37°37'E,55°45'N)

2.航天员乘组在轨期间,发射塔的日出方向为 A.东北一东—东南 B.东一东南 C.东南一东一东北

D.东一东北

3.火箭点火发射当日,日影朝南的地点有 ①15°E,82°N ②116°E,40°N ③105°E,0° ④30°E,23.5°N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爆发性气旋(简称EC)是指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的中纬度温带气旋。2018年1月3日-1月6日在西北大西洋上发生了一个具有“T”型锋面结构的超强爆发性气旋,给美国东海岸造成严重的损失。下图为美国东海岸“T”型锋面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

4.据图可知,气旋 A.中心风速最大 B.东部多偏东风 C.北部风速偏小 D.西北部温差小

5.暖锋比冷锋纬度位置高的主要原因是 A.陆地冷气团移动速度快

B.西北大西洋上气温较高 C.海洋上南北温差较小 D.海洋上暖气团移动慢

6.此次“爆发性气旋”给美国东部沿海地区造成的灾害有 A.沙尘暴 B.暴雪 C.飓风 D.泥石流

呼伦湖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西部,距今大约200万至300万年,原始呼伦湖形成于目前乌尔逊河以东,随后呼伦湖向西移,距今约1万年前,气候逐渐转暖,呼伦湖形成于图示位置,新开河连通呼伦湖与海拉尔河,是呼伦湖唯一与外流区域的联系通道,其流向随呼伦湖的扩张和收缩发生改变。读图完成7~8题。

7.原始呼伦湖向西移的主要原因是 A.冰川侵蚀 B.地壳运动 C.河流侵蚀 D.河流改道

8.呼伦湖稳定的补给水源是 A.地表径流 B.达贵湖 C.地下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

云南西双版纳石灰山为热带季雨林植被类型,林内岩石林立,一年根据气候特点可分为雨

季、雾凉季和干热季三个时段,林内植被全年长势良好。右图是石灰山土壤体积含水量(土壤体积含水量是指土壤中水分所占的体积分数)随深度变化情况。据此完成9~11题。

9.与其他时段相比石灰山雾凉季雾日较多,其出现的时段是 A.3月至5月 B.6月至8月 C.8月至10月 D.11月至次年2月

10.10cm-30cm土层雾凉季与干热季土壤含水量有较大差别,其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 B.蒸发 C.下渗 D.蒸腾

11.石灰山热带季雨林除雨季外的其他时段依然长势良好,主要是由于 A.土层深厚,土壤湿度较大 B.空气湿度较大,植物易吸收 C.气温低,植被耗水量较小 D.岩石多缝隙,储存水分较多

下图为2017年11月27日至2018年2月7日黄渤海日海冰面积、海表温度、海面气温、海面气温积温及经向风(沿经线方向的风)时间序列图。读图完成12~14题。

12.据图可知

A.海面2m气温积温持续下降 B.海冰面积与海表气温同步变化 C.海面2m气温深刻影响海表气温 D.海冰面积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

13.2月8日以后,海冰面积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A.海冰融化吸收海表热能 B.海面2m气温波动变化大 C.北半球海洋升温较慢 D.沿岸暖流携带热量较少

14.海面10m经向风与海冰面积的相关性为 A.经向风与海冰面积呈正相关 B.偏南风与海冰面积呈负相关 C.偏北风与海冰面积呈负相关 D.元旦前经向风与海冰面积呈正相关

海陆风是沿海地区最突出的大气运动形式之一。2021年6月5日在整个地区处于无强降水的大背景下,我国南广西沿海地区出现了区域性暴雨,下图为该日海、陆站点温度、风向、风速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读图完成15~17题。

15.6-7时出现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A.冷锋 B.暖锋 C.反气旋 D.气旋

16.区域性暴雨可能出现在

A.5-6时 B.8-9时 C.10-11时 D.14-15时

17.据图可知 ①5时以海风为主 ②7时陆风转为海风 ③17时以海风为主 ④15时左右海风最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喀斯特地貌区典型坡面流与入渗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8~20题。

18.影响图中坡面流的主要因素有

①植被覆盖率 ②地面坡度 ③隔水层厚度 ④饱和带厚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溢流泉的直接补给水源是 A.坡面流 B.裂隙流 C.大气降水 D.管道流

20.图中虚线区域可能形成 A.峰林 B.石笋 C.石柱 D.钟乳石

右图示意金沙江(28°15N)两岸的植被垂直地带性示意图。读图完成21~22题。

21.影响金沙江两岸的植被垂直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坡向 D.光照

22.西岸比东岸物种丰富,是因为 A.西岸为阴坡,光照弱,水分条件好

B.东岸相对高度小,物种生长空间小 C.西岸相对坡度小,利于物种繁殖 D.东岸处于东南季风背风坡,降水少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3题18分,24题20分,25题18分,共56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下加利福尼亚半岛位于墨西哥西北部,呈西北—东南走向。该半岛东侧为加利福尼亚湾,湾长约1200千米,宽度90~210千米,面积约16万平方千米,海湾盐度较高,达35%左右。

材料二: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及其附近区域图。

(1)说明虚线区域内半岛的地形特征。(6分)

(2)据图推测加利福尼亚湾海域面积变化的趋势,并说明推测的理由。(6分) (3)分析加利福尼亚湾海水盐度高的原因。(6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塞内加尔河是西非一条较大的河流,发源于几内亚富塔贾隆高原(最高峰卢拉山1537米),流经几内亚、马里、塞内加尔以及毛里塔尼亚等国家,注入大西洋。 材料二:世界某区域图及圣路易气温图。

(1)描述圣路易气温特征。(6分)

(2)指出①洋流的性质,并分析该洋流对塞内加尔沿海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8分) (3)分析塞内加尔河下游含沙量大的自然原因。(6分)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泸定县位于四川省西部二郎山西麓,介于邛崃山脉与大雪山脉之间,大渡河由北向南纵贯全境。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破坏较强,损失较严重,同时余震不断,泸定县是地震多发区,自1900年以来,距泸定附近200千米范围内,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19次。

(1)分析泸定县地震多发的原因。(4分)

(2)指出①代表的地质灾害,并说明判断依据。(8分) (3)说明遥感在此次地震救援中的作用。(6分)

安徽省示范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答案

23.(18分)

(1)中部等高线数值高,两侧等高线数值低,说明该区域以山地为主,且中部海拔高,两侧海拔低;(2分)西南部等高线稀疏,说明西南坡平缓;(2分)东北部等高线密集,说明东北坡陡峭。(2分)

(2)海湾海域面积逐渐变小。(2分)

理由: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该海湾位于北美洲西南部,西临太平洋,处于板块消亡边界,加利福尼亚半岛东移,使东部海湾缩小;(2分)海湾东部及北部河流注入,泥沙淤积,使海域面积逐渐变小。(2分)

(3)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蒸发旺盛;(2分)沿岸河流少,淡水注入少;(2分)海湾较封闭,与外界交换少。(2分) 24.(20分)

(1)全年高温,平均最低气温在15℃以上,年温差较大;(2分)平均最高气温在30℃以上,年温差较小;(2分)7-9月日温差较小,其余月份日温差较大。(2分) (2)寒流。(2分)

影响:寒流水温低,水汽少,使沿岸气候降温减湿;(2分)洋流自北向南流,侵蚀海岸,搬运泥沙,塑造沿岸地表形态;(2分)1洋流为上升补偿流,沿岸渔业资源丰富。(2分) (3)气候方面:上游地区降水量大且集中,6-8月河流径流量大;(2分) 地形方面: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2分) 植被方面:流域内植被覆盖率低,携带泥沙多。(2分) 25.(18分)

(1)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附近的东缘;(2分)两个断层交界处。(2分) (2)1为泥石流。(2分)

依据:泸定县地壳活跃,岩石破碎,为泥石流提供物质基础;(2分)虚线区域,均有谷地,落差较大,易形成河流且流速较快;(2分)泸定县夏季降水多、高山上冰雪融水多且集中,河水上涨快。(2分)

(3)基于震前遥感影像,比对最新的震后影像,做出快速解译,进行居民点位及人口分布

制图,可以为搜救队伍提供救援依据;(2分)对道路破坏情况进行分析,为快速打通道路提供依据;(2分)通过遥感影像及时预报天气,提高救援效率。(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