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升初”暑假学习语文测试题

来源:好兔宠物网
“小升初”暑假学习语文测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80分)

一、《童趣》

1.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土砾( ) ②怡( ) ③壑( ) ④癞蛤蟆( )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3.5分)

(1)私拟作群鹤舞空( ) (2)项为之强( ) (3)凹者为壑( ) ...(4)又留蚊于素帐中( ) (5)果如鹤唳云端( ) ..(6)不觉呀然惊恐( ) (7)捉蛤蟆,鞭数十( ) ...3.解释句中的文言虚词。(2分) ①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 ) ②使与台齐( ) ..

③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 ④余年幼,方出神( ) ...4.分别指出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2分)

①常蹲其身( ) ②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 ..③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 ) ④鞭数十,驱之别院( ) ..5.翻译下列句子。(8分)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译文: (2)作青云白鹤观。译文: (3)鞭数十,驱之别院。译文: (4)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译文: 二、《<论语>十则》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8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 ) 2.人不知而不愠。(愠: ) ..3.吾日三省吾身。(日: )(三省: ) ...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 ) 5.温故而知新。(故: )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 ) (殆: ) ..7.由,诲女知之乎!„„是知也。(女: )(是: )(知: ) ...8.见贤思齐焉。(齐: ) 9.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 ) ...10.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 )(欲: )(施: ) ... (二)理解性背诵默写(23分)

1、《天净沙 秋思》中以萧索凄凉之景衬托游子内心之悲苦,其中最为典型的两句是: 和 。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月抒怀,表达对即将远去的友人关怀惦念之情的句子是: , 。

3、《夜雨寄北》中想象日后相见情景,暗含着今日思念之深的名句是:

, 。

4、《泊秦淮》中暗讽统治者忘记国仇家恨,沉溺于歌舞升平,苟且偷安的丑行,表达作者对颓靡世风的愤慨的诗句是: , 。

5,《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

,6、《观沧海》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的句子是:

, ; , 。

7、《次北固山下》中流露出作者对家乡、对亲人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 。

8、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鸟儿的活动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的诗句是: , 。

9、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 , 。

10、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

11、奥运会在北京召开,京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 。

三.《山市》

1.加点字注音。(5分) 青冥( ) 飞甍( )连亘( ) 窗扉( ) ....睥睨( )( ) 高垣( ) 逾时(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倏忽( ) 遂( ) ..

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 ) ②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 ......③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 )( ) .....

④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 )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A.楼五架,窗扉皆洞开。 B.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4.从文中依次摘出五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加以解释,然后说明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5分)

① 解释: ;② 解释: ;③ 解释: ;④ 解释: ;⑤ 解释: 。

四、《世说新语》 1.加点字注音。(2分)

柳絮( ) 差可拟( ) 尊君在不( ) 雪骤( ) ....

2.解释加点词。(6分) 寒雪日内集( ) 俄而雪骤( )( ) 公欣然曰( ) .......撒盐空中差可拟( )( ) 未若柳絮因风起( )( ) 去......后乃至( ) 与友期行( ) 相委而去( ) 元方入门不顾...( ) 下车引之( )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期日中,过中不至。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仿照例句,补出下列句子中缺省的部分。(3分) 例句:(陈太丘与友)期日中,(友)过中不至。

①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②( )待君久不至,( )已去。③(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二)现代文阅读:“西 湖的 绿”(20分)

六月间,我第四次来到西子湖畔……奇怪的很,这次却有着乎不同的印象。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花,没有雪,没有春光,也没有秋意。那几天,有的是满湖烟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空气中,弥漫着经了雨的栀(zhī zhì)子花的甜香。……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 苍翠欲滴 ,似乎飘着的雨丝也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 绿得发黑 , 深极了 ,浓极了 ; 有的绿得发蓝 , 浅极了,亮极了 。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石头缝里。在冷泉亭上小坐,直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亭旁溪水

铮淙(cóng zōng),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子中显得分外好看。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洞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漫步苏堤(tí dī),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也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地下。走进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青苔,绿阴阴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绿山水画。这种绿苔,给我的印象是坚韧不拔,不知当初苏公对它们的印象怎样。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奇,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都要裙袂(mèi quē)飞扬,翩然起舞了。 1、划去不正确的读音。(2分) 2、按要求写词语。 (1.5分)

写出描写“绿”的成语:表示绿得颜色浓的: ,表示绿得时间长的: ,表示绿得面广的: 。 3、仿写句子。 (4分)

(1)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花,没有雪,没有春光,也没有秋意。(写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子中显得分外好看。(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短文,填空。(4.5分)

(1)短文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几处的“绿”,表现西湖的盛景,表达了 。 (2)在花港观鱼,作者看了一种绿,那是 : 。 5、细读第2自然段,回答问题。(8分)

(1)用“~~~~”画出表现“我”内心感受的两个词语,并说说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 (2)这一自然段写了西湖怎样的特点?)

(3)你去过杭州吗?除了杭州西湖,你还知道哪些风景名胜(写两处)?请你写下来。

。 (4)请你仿照作者写西湖“绿”的写法,抓住某一景物的特点,写下来。

答案 (二)1、正确读音:栀(zhì),淙(cóng),堤(dī),袂(mèi)。

2、苍翠欲滴, 万古长青,一碧千里。

3、排比句词语出现必须要有3次及以上。比喻句要能抓住事物间的相似处。

4﹙1﹚、短文通过描写飞来峰、黄龙洞、屏风山、苏堤、花港观鱼几方面的“绿”,表现西湖的盛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或西湖美景)的真挚感情﹙2﹚满池的新奇,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

5、(1)遍体生凉、心旷神怡,每个词0.5分。感受1分。 (2)写了西湖灵隐寺绿得发黑、发蓝的景色。(3)答出两处即得一分。(4)围绕一个中心,按一定的顺序记叙,就给分。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 参考答案

一、《童趣》

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土砾(lì)②怡(yí)③壑(hè) ④癞蛤蟆(lài) ....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私拟作群鹤舞空(比做) (2)项为之强(通“僵”,僵硬) (3)凹者为壑(山谷) ...(4)又留蚊于素帐中(白色的) (5)果如鹤唳云端(鸣叫) ..

(6)不觉呀然惊恐(惊异的样子) (7)捉蛤蟆,鞭数十(用鞭子打) ...3.解释句中的文言虚词。

①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在) ②使与台齐(同) ..③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把) ④余年幼,方出神(刚好,正好) ...4.分别指出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常蹲其身(自己)②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丛草、虫蚁、土砾) ..③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二虫)④鞭数十,驱之别院(癞蛤蟆) ..5.翻译下列句子。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译文: 我心里这样想,那么或者成千或者成百(飞舞着的蚊子)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2)作青云白鹤观。译文:(我把这个景象)比做“青云白鹤”的景观。 (3)鞭数十,驱之别院。译文: 用鞭子打几十下,把它驱赶到别的院子里。 (4)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译文: 舌头一吐,二虫全部被它吞下。

二、《<论语>十则》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 2.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发..怒)

3.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真诚,诚实) 5.温故而知新。(故:旧的知识)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有害) ..7.由,诲女知之乎!„„是知也。(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聪明。)

8.见贤思齐焉。(齐:相同) 9.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刚强,勇毅) ...10.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大概,也许)(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 ...(二)写出课文中至今还用的成语。 温故知新 、 见贤思齐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任重道远 、 死而后已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择善而从 、 学而不厌 、 诲人不倦 、不耻下问

三.《山市》

1.加点字注音。青冥(míng) 飞甍(méng) ..uì)

睥睨(pì)(nì) ..

hū)

2.解释加点词。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连绵不断) ..

②历历在目,以亿万计。(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

③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没有)(高) (云霄与天河) .....④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集市) ..3.翻译下列句子

A.楼五架,窗扉皆洞开。 (每层)楼有五间房,窗户都敞开着。

B.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我听说,起早赶路的人,曾经看到山上有居住的人家,集市和商店,与人间毫无差别,所以山市又叫做“鬼市” 。

4.从文中依次摘出五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加以解释,然后说明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① 无何 解释 不一会儿 ; ② 未几 解释 不一会儿 ; ③ 既而 解释 不久 ;

④ 逾时 解释 过些时候 ; ⑤ 倏忽 解释:转眼之间。

作用: 表现山市景象瞬息变幻的特点 。

5.“一切乌有”中的“乌有”意为 没有 ,有一个含有“乌有”的成语是 子虚乌有 。

6.将“始悟为山市”改为“始知为山市”可否?为什么?

答: 不可改。“始悟”有“恍然”之意,此“悟”照应开头的“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用“知”则无醒悟的意味。

连亘(gèn) 窗扉(fēi) 遂(s...

高垣(yuán) 逾时(yú) 倏忽(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