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一第一,二,三章练习题
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作质点( )
A.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B.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运动情况的车轮 C.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 D.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 2、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
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 B.某人用15 s跑完100 m
C.早上6 h起床 D.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硬座普快列车于13 h 35 min从天津西站发车 3、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和路程都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 B.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 C.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和路程相同
D.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4、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系,上述事实说明(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 5、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速率是速度的大小 ②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③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 ④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0 km/h,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60 km/h.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 A.35 km/h B.40 km/h C.45 km/h D.50 km/h 7、一辆汽车以速度v1匀速行驶全程的
2的路程,接着以v2=20 km/h走完剩下的路程,若它3
全路程的平均速度v=28 km/h,则v1应为( ) A.24 km/h B.34 km/h C.35 km/h D.28 km/h8、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加速度为2m/s2, 它的意义是( ) A.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速度的两倍 B.物体在任一秒末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m/s
C.物体在任一秒的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m/s D.物体在任一秒的位移都比前一秒内的位移增加2m 9、不能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10、在下述关于位移的各种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位移和路程是两个量值相同、而性质不同的物理量 B.位移和路程都是反映运动过程、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C.物体从一点运动到另一点, 不管物体的运动轨迹如何, 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两点间 的距离
D.位移是矢量, 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匀速直线运动就是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
B.在相等的时间里物体的位移相等, 则物体一定匀速直线运动
C.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第一秒内位移1m, 则第一秒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1m / s D.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第一秒内的位移1m, 则1秒末的即时速度一定是1m / s 12、对做匀减速运动的物体(无往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 B.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
C.速度随时间增大,位移随时间减小 D.速度随时间减小,位移随时间增大 13、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 A.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
B.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 C.当加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D.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14、甲、乙两物体沿一直线同向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
所示,在t时刻,下列物理量中相等的是( ) A.运动时间 B.速度 C.位移 D.加速度
15、骑自行车的人沿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后,在第1、2、3、4秒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米、2米、3米、4米。有关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4秒内的平均速度是2.5米/秒 B.在第3、4秒内平均速度是3.5米/秒 C.第3秒末的即时速度一定是3米/秒 D.该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题号 答案 1 A 2 B 3 D 4 D 5 C 6 C 7 C 8 B 9 A 10 C 11 C 12 D 13 B 14 B 15 B
第二章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1.甲的重力是乙的3倍,它们从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甲比乙先着地 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甲、乙同时着地 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 2.图2—18中所示的各图象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 )
3.一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是s,则它在第3
s内的位移大小是 A.5s B.7s C.9s D.3s
4.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从同一地点释放另一小石子,则它们落地之前,两石子之间的距离将 ( )
A.保持不变 B.不断变大 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5.一物体以5 m/s的初速度、-2 m/s2的加速度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在4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 A.4 m B.36 m C.6.25 m D.以上答案都不对 6.匀变速直线运动是( )
①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②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③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④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的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关系是: s=4t+2t2,s与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 )
A.4 m/s与2 m/s2 B.0与4 m/s2 C.4 m/s与4 m/s2 D.4 m/s与0 9.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末的速度达到4 m/s,物体在第2 s内的位移是( ) A.6 m B.8 m C.4 m D.1.6 m
10.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时速度是1 m/s,车尾经过O点时的速度是7 m/s,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点时的速度为 A.5 m/s B、5.5 m/s C.4 m/s D、3.5 m/s 11.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 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12.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2—1所示,则
图2—1
A.乙比甲运动的快 B.2 s乙追上甲
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 m远
13、如图3所示为一物体沿南北方向(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 )
A.3s末物体回到初始位置 B.3s末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C..物体的运动方向一直向南 D.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一直向北
1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
离一定越来越大
图3
15.汽车正在以 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在它的正前方x处有一辆自行车 以4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a = - 6m/s2的匀变速运动,若汽车恰好碰不上自行车,则x的大小为
A.9.67m B.3.33m
C.3m D.7m
( )
16.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
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10 s,前进了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A.1.5 m/s
答案:
B.3 m/s
C.4 m/s
D.无法确定
( )
第二章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C 9 A 2 C 10 A 3 A 11 D 4 B 12 D 5 C 13 D 6 C 14 A 7 C 15 C 8 16 B 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
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B.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C.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C.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D.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3.关于弹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弹力 B.两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相互作用的弹力
C.两物体有弹力作用,物体不一定发生了弹性形变 D.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放在桌面上所受到的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木块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用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的竹竿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对电线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5.关于产生摩擦力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存在B.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滑动摩擦力存在 C.只有相互挤压和有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才有摩擦力的作用
D.只有相互挤压和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粗糙面物体之间才有摩擦力的作用 6.关于摩擦力的方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B.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同
7.物体与支持面间有摩擦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静摩擦力B.物体与支持面间的压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 C.物体与支持面间的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一定,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D.动摩擦因数一定,物体与支持面间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8. 在图1的皮带传动装置中,A为主动轮、B为从动轮。当两轮逆时针转动时,A、B两轮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A、fB。关于它们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是: A.fA、fB与两轮转动方向相同 B.fA、fB与两轮转动方向相反
C.fA与A轮转动方向相同,fB与B轮转动方向相同 D.fA与A轮转动方向相反,fB与B轮转动方向相同 图1 9.如图所示,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外力F1、F2沿水平
方向作用在木块上,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 A.8N,方向向右 B.8N,方向向左 C.2N,方向向右 D.2N,方向向左
10.下面关于合力和它的两个分力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意的一个分力 B.合力有可能小于其中任意一个分力 C.两个分力大小不变,其夹角在0~180°之间变化,夹角越大,其合力也越大 D.两个分力大小不变,其夹角在0~180°之间变化,夹角越大,其合力越小
11.物体受3 N、4 N、8 N三个共点力的作用,其合力可能是 A.0 B.3 N C.4 N D. 16 N
12.如图所示,细绳竖直拉紧,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则小球受到的力是 A.重力、绳的拉力 B.重力、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 C.重力、斜面的弹力 D.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
13.某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把其中一个力F1的方向沿顺时针方向转过90°,而保持其大小不变,其余两个力保持不变,则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为 A.F1
B.
2F1
C.2F1 D.0
D.若用2F的力作用在长木板上,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2F
14.如图所示,一倾斜木板上放一物体,当板的倾角θ逐渐增大 时,物体始终保持静止,则物体所受 ( )
A.支持力变大 B.摩擦力变大 C.合外力恒为零 D.合外力变大
15.用手握瓶子,瓶子静止在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对瓶子的压力恰好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B.手对瓶子的摩擦力恰好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C.手握得越紧,手对瓶子的摩擦力越大 D.手对瓶子的摩擦力必须大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16.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和F2,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0时合力为F,则当它们间的夹角为1200时,合力的大小为 ( )
32 A.2F B.2F C.2F D.2F
17.如图所示,AO、BO、CO是完全相同的三条绳子,将一根均匀的钢梁吊起,当钢梁足够重时,结果AO绳先断,则 ( )
A.>1200 B.=1200 C.<1200 D.无法判断
18.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M上,力F作用与物体O点,现要使物体沿着OO,的方向做加速运动,(F和OO,都在M平面内),那么,必须同时在加一个力F,,这个力最小值是( ) A.Fcos B.Fsin C.Ftan D.Fcot
19.水平桌面上一重200牛的物体,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0.2,当依次用15N,30N,80N的水平拉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15N,30N,40N; B.0N,15N,15N; C.0N,20N,40N; D.15N,30N,80N。 20.物体用两根细绳AC、BC悬挂,如图所示,拉断两根绳所需的力一样大,则( ) A.增加物体重力,BC绳先断 B.增加物体重力,AC绳先断
C.如保持B、C点不动,将AC绳的A点向左移,则AC绳先断 D.如保持B、C点不动,将AC绳的A点向左移,则BC绳先断 二、填空题
1.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对其施加30N的拉时,其长为20cm,对其施30N压力时,其长为14cm,则该弹簧自然长度为 cm,其劲度系数为 N/m。 2.两根长度相同的轻绳,下端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上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的M、N点,M、N两点间的距离为S,如图所示。已知两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T,则每根绳的长度不得短于_______________。
3.将18N竖直向下的力分解为两个力,其中一个沿水平方向,另一个和竖直方向成300角,那么水平方向分力为__________N,和竖直方向成300角的分力为_____________N。
5.大小分别为5N和8N的两个力,它们之间的夹角可以变化,那么这两个力的合力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_N,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N。
6.从正六边形ABCDEF的一个顶点A向其余五个顶点作用着五个力F1、F2、F3、F4、F5(图),已知F1=f,且各个力的大小跟对应的边长成正比,这五个力的合力大小为_____,方向______. 7.如图所示,正方体物A、B紧靠着放在水平面上。mA=4kg, mB=2kg,A与地面间的摩擦系数A=0.2,B与地面间的摩擦系数B=0.1,水平力F=6N作用在A上。g取10m/s2。则可知A对B的弹力和地面对B的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FAB= N,fB= N。
三、计算题:
1.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1的弹簧,竖直地放在桌面上,上面压一质量为m的物体,另一劲度系数为k2的弹簧竖直放在物体上面,其下端与物体的上表面连接在一起,两个弹簧的质量都不计.要使下面弹簧刚好离开桌面
A k2 m k1
时,应将上面弹簧的上端A竖直向上提高多少? 2.如图,一重为40N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三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其中F1=13N,F2=6N。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当只将F1撤去,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若撤去的力不是F1而是F2,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又如何?
3.如图所示有黑白两条毛巾交替折叠放在地面上,白毛巾的中间用绳与墙壁连结着,黑毛巾的中部用手将它拉住,欲将其分离开来,若两条毛巾的质量均为m,毛巾之间及其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问:将黑毛巾匀速拉出需加多大的水平力?如果有n条白、黑毛巾交替折叠放置着,要将n条黑毛巾一起匀速拉出,要多大的力?
4.如图所示, 悬线AO和BO把电灯悬挂起来,悬线AO与天花板夹角为60°,线BO与竖直墙壁垂直,电灯重20N,求线AO和BO所受的拉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