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动物福利现状及发展探讨

来源:好兔宠物网
牧业论坛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年33卷第4期 中国动物福利现状及发展探讨 任熠 (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摘要]动物福利在中国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带来了越来越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动物福利的起源以及中国动物福利 境况入手,联系近年来有关动物福利的热点事件,从健康养殖、完善动物食品安全标准、加强教育宣传和畜牧兽医队伍建设、提升动 物福利保障能力和完善立法等5个方面为中国动物福利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动物福利发展现状综述 本文旨在从兽医专业的角度,论述中国动物福利的理念,分 些东南亚国家,于是有识之士纷纷呼吁中国设立新的动物福利法 析其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以及讨论其出路所在。争取做到各方意 律,部分激进人士甚至要求立法禁止食用猫狗。 见兼顾,不偏不倚,心平气和。下面,笔者打算从动物福利思想 的起源人手来分析其在传播过程中,以及传人中国之后所发生的 演变。 1 动物福利思想的由来 动物福利思想可以追溯到旧约时期,《利未记》中就有如何 善待牛羊的条款。 现代意义上的”动物福利”概念起源于英国。1822年,爱尔兰 庄园主理查德.马丁议员提出《防止残酷和不良对待动物法案》 并于议会获得通过,史称《马丁法案》。作为第一部反对虐待动 物的法案,《马丁法案》成了动物保的护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紧 接着,英国又在维多利亚女王的关照下成立了皇家防虐待动物协 会,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官方动物保护组织。然而“动物福利”这 个概念本身,却是在1976年最早提出的。 “动物福利”与此前的 “反虐待”与“保护”的不同之处,在于动物福利在动物的生存 以及物质需求之外,还考虑了动物的精神需求。 人文主义以来,对于人与动物的关系,大致有两种极端看 法。一是动物机械论,二是动物权利论。动物机械论起源于亚里 士多德,到了近代由笛卡尔等人发扬光大。亚里士多德认为,人 和动物都是有“心灵”的,但人与其他动物是不同的,因为人有 “思维”,而其他动物是没有的。所以人对待动物的做法不属于 道德的范畴。而笛卡尔更近一步,将动物完全看作有生命的自然 机器,可以完全为人类所用川。 而动物权利论则强调,鉴于科学已经证实,其他动物与人类 一样,也有意识与感觉,也能感受到痛苦,那么它们就应与人类 一样,享有获得道德关怀的资格。动物权利论者主张动物与人类 平等,甚至反对对动物进行商业饲养与用于实验目的。 现在的动物福利论可以视为上述两种观点的调和。它承认动 物的权利,但处于首要地位的是人类的利益,应该在保障人类利 益的前提下施展动物福利活动。 根据国际动物卫生组织出版的《陆生动物卫生法典》之定 义,动物福利是动物的一种生存状态,良好的动物福利状态包括 健康、舒适、安全的生存环境、充足的营养,良好的兽医诊治、 疾病预防以及合理人道的屠宰方式等。 因为要首先保护人类的利益,于是就不得不允许不同地区对 动物福利有不同的态度。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对动物福利的认 识必定不同。并且,文化、习俗等对动物福利立法的影响也不容 小觑。讨论中国的动物福利,就必须注意到中国的现实国情,否 则就成了无本之木。 2中国的动物福利境况 年初发生的八达岭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让舆论界再次对 中国动物福利的现实纷争不休。而前文所提及的玉林狗肉节几乎 因为动物保护主义者的存在而成了命中注定的“年度”话题。总 之,近年来,国内外各方对中国动物福利问题的议论屡见于媒体 之上。鉴于中国目前唯一关于动物保护的法律就是《野生动物保 护法》,在动物福利立法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不及一 ・14・ 笔者参考的学术界有关文献,大多急切呼吁动物福利保护机 制的建立。不过,笔者认为,中国的动物福利运动,也还存任着 一些误区。 首先,如上文所说,动物福利,归根结底是个舶来品,这就 意味着它在中国面临着很尴尬的地位,就算知识界对这个问题的 争论可能已经白热化,但在民间却掀不起波澜。动物福利是人文 主义在动物上的衍生,没有深厚的人文主义传统文化动物福利就 成了无源之水,而这正是目前中国所缺乏的。当然,动物福利思 想的缺乏,并不代表动物福利在中国就行不通。据调查称,普通 中国民众虽然大多没听说过动物福利,但对动物福利的一些基本 概念却深以为然【2 J。不过,上述调查样本容量过小,难以概括中 国的整体情况。 其次,关注面过窄。目前在中国,动物保护组织正在逐渐 增加,一些国外组织也纷纷来中国开展业务,例如善待动物组织 (peta)等。不过,笔者观察Tpeta的新浪微博,发现其微博大部 分都是关于猫和狗这样的伴侣动物,而对家庭饲养动物、野生动 物这些更广泛物群的涉及极其有限。国内土生土长的动物组织也 大多脱离不了这些题材,而对于我国的普通民众而言,动物福利 的观念基本没有。 再次,缺乏民众力量支持的“动保”组织以及相关人士的努 力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造成社会的对立。试想深陷舆论漩 涡的玉林狗肉节,在“动保”们的推动下,一年比一年热闹,一 年比一年针锋相对,然而最终的结果,也就是引发了“全世界媒 体的关注”,外加严重的社会对立而已 】。玉林人仍旧过吃着狗 肉,喝着荔枝酒,过着节日,爱狗人士仍旧到处奔走呼吁着拒绝 食用狗肉,而另一个结果是玉林“荔枝狗肉节”更加名噪,吸引 了更多的食客。 中国社会传统上并没有“伴侣动物”这个概念,将猫和狗视 为“特例”的做法,并没有得到太多人的认同。 “爱狗人士”没 必要也没资格将自己的喜好强行施加于他人。而一些极端分子甚 至冲进店里面,破坏私人物品的行为,只会进一步误导人们对动 物福利的看法。 3推进中国动物福利进步的几点建议 笔者认为,中国的动物福利事业,首先要注意到不要太依赖 于道德判断,就像汤姆雷根所说,不要觉得自己比起其他人有多 么高尚。否则动物福利在中国永远只是象牙塔内的小众话题,对 改变现状丝毫不起作用。 从业者应该明确,动物福利首先是要为人服务的,我们在考 虑这件事的时候,首先要立足于“人”的需求,尤其是在中圈这 样的人口大国,脱离了“人”,一切都是空话。动物福利事业的 推进,应当从人民群众最深切关心的话题人手。有鉴于此,笔者 提出如下建议: (1)从“入口”着手,建立完善的动物养殖检验检测和管 理体制,实现健康养殖。禽畜的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在 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也导致动物免疫力下降和疾病增加的风险,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年33卷第4期. 牧业论坛 动物检疫的广义概念 赵洪秋 (石家庄市藁城区畜牧工作总站,河北石家庄动物检疫是指由国家法定的检疫、检验监督机构和人员,采 用法定的检验方法,依照法定的检疫项目、检疫对象和检疫、检 验标准,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检查、定性和处理,以达到防止动 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畜牧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的一项带 有强制性的技术行政措施。 广义的动物检疫概念是根据相关的国际和国内法规,对动物 及其制品进行疫病检查。按照国家法规对各种动物及其产品进行 的疫病检查。通过动物检疫,对可疑或已证实的疫病对象实行强 制隔离,或做出适当处理,目的是防止动物传染病的传播,保障 畜牧业生产和人民健康。 动物检疫可分进出口检疫和国内检疫两大类。进出口检疫指 进口或出口的家畜及其产品以及观赏动物和野生动物等在到达国 境界域时所受到的检疫。进口检疫的疾病对象,各国并不一致, 并随疫病发生情况而有所变化。一般的检疫对象为国内尚未发 生、而国外已经流行的“外国病”,为害较大而又难以防治的烈 性传染病和重要的人畜共患疾病等。除国家规定和公布的以外, 国与国之间签订的有关协定或贸易合同中也可以规定某种畜禽传 染病作为检疫对象。国内检疫指在国内各省、市、县或乡镇地区 实行的检疫。又可分为产地检疫和运输检疫。前者如集市或牲畜 市场检疫,或产地收购检疫,是在贸易过程中进行的,其作用在 于避免屠宰病畜,或防止在中转或运输过程中由病畜散布病原, 造成原来非疫病地区的传染;后者指交通运输部门对托运的动物 及其产品进行检疫,查验产地签发的检疫证书,准予或不准予托 052160) 运,包括铁路、公路、航空和港口检疫等。国内检疫的对象,除 国家统一规定者外,省、市畜牧兽医部门还可从实际情况出发, 补充规定某些传染病作为本地区的检疫对象,在省际公布执行。 此外,尚有国际邮包检疫和过境检疫等。 检疫手段主要有2种:一是隔离观察,根据临床症状予以判 断;二是实验室诊断。按照中国的有关规定,凡从国外输入的动 物及其产品,一般在签订进口合同前,可向对方提出检疫要求。 如在出口国集中检疫时的观察天数等。到达国境口岸后由国家检 疫机构检疫。输出的动物及其产品由外贸部有关部门负责管理, 对合格的发给“检疫证明书”,准予输出。 范围包括根据我国动物检疫法的规定,凡是在国内收购、交 易、饲养、屠宰和进出我国国境和过境的贸易性、非贸易性的动 物、动物产品及其运载工具,均属于动物检疫的范围。l、按检疫 的类别可分为活体动物、动物产品及运输工具。2、动物检疫的范 围分:生产性动物检疫、观赏性动物检疫、贸易型动物检疫、非 贸易性动物检疫。方法有流行病学方法、临床诊断方法、病理学 诊断方法、病原学诊断方法、免疫学诊断方法、生物技术诊断方 法等。 动物检疫直接关系到动物、动物产品的生产安全,关系到畜 牧生产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检疫的对象是动物传染病、寄生 虫病以及人畜共患病,所以加强动物检疫工作,对预防、控制和 扑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 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加之一些不良从业者受利益驱使滥用药物、甚至非法使用添加剂 物防疫、免疫和监测手段的研究,尤其是疫苗关键技术,动物疫 等,不仅损害了动物的健康,更是危及了食品安全。实现健康养 病、出栏成品快速检测与监测技术平台,市场早已翘首以盼;二 殖着重要把控饲料检验和防疫防控两个环节。目前无论是农户养 是动物饲料成分、配比标准,及其快速检测与监测技术平台研 殖还是规模化的农场养殖,基本都是以人工饲料为主,而目前市 究;三是兽医中药防治技术的应用研究。 场上的饲料良莠不齐,缺乏统一有效的成分和配比检验标准,厂 (5)完善立法。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动物福利法律,仅是 商的不正当竞争更是使饲料成了禽畜不健康养殖的源头,因此管 在一些相关的法律中有涉及动物福利的零星体现,因此需要根据 理部门要全程介入对动物饲料的检验。防疫和疾病防控方面要做 现实需要整合相关法律体现,从农场建设、饲料生产及检验、防 到有专业的队伍和机构为农户和从业者提供常态的指导与服务, 做到早预警、早防范、及时处置。 (2)完善动物食品安全标准,倒逼动物福利保障。农场动物 福利直接事关食品安全问题,用食品安全倒逼动物福利,将动物 福利状况与食品安全挂钩,就是要严把禽畜出栏检疫关,规范并 严格检疫标准,坚决杜绝不健康、不达标产品流人市场。而这恰 恰是长期以来我们最薄弱的环节,出栏检疫既无标准,也缺乏技 术手段,流于了形式。 疫防控、出栏检疫、刑责追究等方面完善我国的动物福利法律。 鉴于新法案所需周期过长,又容易与现有法案相冲突,笔者认 为可以先对现有的畜牧相关法律进行修订,加入适当动物福利条 款,同时由农业部出台相关指导意见,为进一步开展动物福利事 业创造条件。此外,针对野生动物,可以在《野生动物保护法》 的基础上加以修正,加入比较严格的野生动物的动物福利保护条 例,并且在其他相关法律中增加损害野生动物福利罪的罪名及相 应惩罚措施。 (3)加强教育宣传和畜牧兽医队伍建设。畜牧部门和学校应 参考文献 当加大宣传力度,以科普的形式向民众传播动物福利相关思想, fl】严火其,李义波,尤晓霖,等.中国公众对“动物福利”社会态 加大普通民众对动物福利的接受度。向民众宣传时,尽量用通俗 易懂的词汇。在这方面,国外如坦普尔,汤姆・雷根等专家给中 国同行做出了绝佳的示范。 (4)加强科学研究,提升动物福利保障能力。一是加强动 度的调查研究[J1.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3):99—105. f22] 张式军,胡维潇.中国动物福利立法困境探析『JJ.山东科技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16,18(3):55—61. ・l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