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湘教版三年级下期科学复习

来源:好兔宠物网
三年级下期科学复习试题

一.判断题

(1) 人们用温度来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 ) (2) 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 (3) “摄氏度”是国际上通用的温度单位,写作“0C”。( ) (4) 春天天气经常变化,夏天天气不变化。( ) (5) 下雪天气温低。( ) (6) 阴天天空布满了云。( ) (7) 晴天是有太阳的天气。( ) (8) 气象站常用风向标来观测风向,用风速计来观测风力。( ) (9) 风有方向、大小的不同。( )

(10) 风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一定的破坏作用。( ) (11) 蚕宝宝要吐丝结茧时就不吃桑叶了,而且全身通明透亮。( ) (12) 在平面上吐丝的蚕也会结茧。( ) (13) 蚕蛾的身体可以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 (14) 蚕茧应该放在通风的地方,蚕蛹才会变成蚕蛾。( ) (15)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缫丝的国家。( ) (16) 只有条形磁铁才有两个磁极。( ) (17) 蹄形磁铁是弯的,所以没有两个磁极。( ) (18) 磁铁都有两个磁极。( ) (19) 磁铁的任何地方磁力的大小都是一样的。( ) (20) 环形磁铁任何地方的磁力大小都一样。( ) (21) 在阳光下,物体都有影子。( ) (22) 物体的影子与物体一样大。( ) (23) 光源是明亮的物体。( )

(24) 手电筒发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蜡烛发的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 (25) 在光的照射下能闪闪发光的物体,都是光源。( ) (26) 小孔成像现象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

(27) 晴朗的夜空,一轮明月挂在天边,我们站在旷野上能够看见自己的影子,所以月亮

是光源。( )

(28) 影子产生的条件是需要光源、能挡住光线的物体,还要有能接收影子的屏。

( )

(29)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

(30) 制作小孔成像盒时,我们能够从屏上看到一个缩小的正立的景物图像。

( )

(31) 在镜子里看到物体的像比物体要小一些。( ) (32) 在镜子里看到物体的像是反的。( ) (33) 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作成的。( ) (34) 反射现象说明了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 (35) 光照在镜子上能够反射出去。( )

(36) 世界上最早记载潜望镜原理的古书,是公元前2世纪我国的《淮南万毕术》。(

( )

(37) 玻璃、水等光亮的物体才能反射光线。( )

(38) 光线从空气中进入水中会发生折射,但从水中进入空气中不会发生折射。

( )

(39) 光的折射现象说明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 (40) 彩虹是天空中悬浮的小水珠的颜色。( ) (41) 彩虹是自然现象,我们没有办法模拟。( ) (42) 在喷水池上面、在瀑布前面,有时也能看到彩虹。( ) (43) 光线明亮看得更清楚,所以我们常在强烈的太阳光下看书写字。( ) (44) 在强烈的太阳光下看书写字会伤害我们的眼睛。( ) (45) 我们应该关心、帮助盲人与视力不好的人。( ) (46) 为了节约用电我们应该在微弱的灯光下看书学习。( ) (47) 看电视能增长知识,所以我们应该长时间地看电视。( ) 二、选择题。

1、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正确的读数方法是( )

A、在温度计内的液柱上升时读。B、在温度计内的液柱下降时读。C、在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时读。

2、用温度计测量空气的温度的正确方法是( )

A、将温度计挂在室内。 B、将温度计挂在室外。C、将温度计挂在室外、通风、不被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

3、安装火车轮轮箍的方法是( ) A、用压力机把车轮压进轮箍。

B、加热轮箍,使它膨胀后,再把车轮套入轮箍。 C、冷却车轮,使它收缩后,再将它套入轮箍。

4、室外的电线冬季比夏季绷得紧的原因是( )

A、电线的热胀冷缩。 B、架线时的误差。 C、是偶然现象。 5、使用酒精灯不正确的操作是( )

A、用嘴吹来熄灭灯火。 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C、盖上灯罩将灯火熄灭。 6、热传递的规律是( ) A、从有火的地方到没有火的地方。 B、从热多的物体传递给热少的物体。 C、从温度高的地方传递到温度低的地方。

7、房间里的暖气片安装正确的位置是( )

A、房间的上部。 B、房间的下部。 C、房间的中部。 8、两杯一样多的水,一杯是热水,另一杯是冷水,混合后,水温的变化可能( ) A、比原冷水的水温低。 B、比原热水的水温高。C、接近两杯水的水温平均数。 9、高压锅的手柄是用塑料制作是因为( )

A、传热慢可以不烫手。 B、塑料便宜,可以降低成本。C、用塑料使高压锅更好看。 10、制作保温装置要选择的材料是( )

A、金属。 B、塑料。 C、传热性能差的材料。

11、为使冰块不易融化,不要采用的方法是( )

A、用棉被包裹冰块。 B、将冰块放入金属盒内。 C、将冰块放入保温盒内。 12、不适合农民伯伯收获粮食选择的天气是( ) A、晴天。 B、阴天。 C、雨天。 13、不适合外出郊游的天气( ) A、雨天。 B、晴天。 C、阴天。

14、内气温时,温度计应该挂在( ) A、室内太阳光能够照射到的墙上。 B、密闭的室内的墙上。

C、室内通风且不能被阳光照射到的墙上。

15、测量学校不同地点的气温,我们发现( ) A、一天里不同地点的气温的变化是不一样的。 B、一天里不同地点的气温的变化是一样的。 C、一天里不同地点的气温是一样的。

16、测量同一地点的气温,我们发现( )

A、上午的气温最高。 B、正午12点。 C、下午2点左右。 17、用曲线记录气温比用表格记录气温( ) A、更简便。 B、更直观。 C、更难。

18、升起的旗帜飘向东北方时,此时刮的是(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19、正确判断风向的方法是( ) A、风向标的箭头所指就是当时的风向。 B、旗帜飘向的方向就是当时的风向。 C、柳枝枝条摆向的方向就是当时的风向。

20、根据目测风力比较大小的是( )

A、旗帜飘扬。 B、人行走困难。 C、炊烟直上。 21、用雨量筒收集降雨正确的方法是( ) A、将雨量筒放在大树下面。 B、将雨量筒放在屋檐下面。

C、将雨量筒放在室外空旷的地方。

22、读取雨量筒里面雨量的数据时,正确的方法是( ) A、要平视刻度线。 B、要俯视刻度线。 C、要仰视刻度线。 23、人们知道天气变化的方法是( )

A、听广播、看电视。 B、看前几天的报纸。 C、看书。 24、气象台预报天气的过程是( ) A、气象探测------天气预报。

B、气象信息分析-------天气预报。

C、气象探测-------气象信息分析-------天气预报。 25、孵化蚕卵的适宜地点是( )

A、窗台上。 B、火炉旁。 C、温暖的地方。

26、当小蚕从卵中孵化出来后,错误的做法是( ) A、用羽毛或毛笔把蚕扫在盒子里。 B、用手把小蚕小心地捡起来。

C、把碎桑叶盖在小蚕上,当它爬到桑叶上后,再把它移到盒子里。 27、蚁蚕适宜吃( )

A、大片的老桑叶。 B、大片的嫩桑叶。 C、碎的嫩桑叶。 28蚕它一生蜕皮的次数( ) A、2次. B、3次. C、4次/ 29、蚕蜕皮前的状态是( )

A、活泼、贪吃。 B、活泼、不吃。 C、不动、不吃。 30、蜕皮时的状态是( ) A、皮从头部开始蜕出。 B、皮从尾部开始蜕出。

C、有的从头部开始蜕出,有的从尾部开始蜕出。 31、蚕蜕皮后的变化是( )

A、表皮越来越白。 B、表皮逐渐变黄。 C、身体长大一点点。 32、蚕结茧自缚是为了( )

A、给人类蚕丝。 B、保护自己。 C、对自己的生存无意义。 33、吐丝前的状态是( )

A、不动不吃。 B、吃得很多。 C、与平时一样,没什么变化。 34、昆虫都有三对足,三对足生长在的地方是( ) A、都在胸部。 B、胸部和腹部。 C、都在腹部。 35、下列关于昆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昆虫的一生都要经过变态。 B、都是小虫子。C、身体都分成头、胸、腹三部分。 36、下列关于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蚕的身体没有头、胸、腹三部分,蚕不是昆虫。 B、蚕不是三对足,桑所以不是昆虫。

C、蚕的成虫------蚕蛾有三对足,所以说蚕是昆虫。 37、下面三组动物中全是昆虫的是( )

A、蚂蚁、蝗虫、蜘蛛。 B、蚯蚓、蜻蜓、蚂蚁。 C、蝗虫、金龟子、蚂蚁。 38、磁铁的磁极是( )

A、磁铁的两端。 B、磁铁上磁力最强的地方。 C、磁铁的中间。 3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磁铁能吸引铁。 B、磁铁与铁相互吸引。 C、磁铁能吸引金属。 40、下列对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

A、只有磁铁紧挨着大头针时,大头针才能被磁铁吸引起来。

B、当磁铁靠近大头针到一定距离时,大头针才能被磁铁吸引起来。 C、隔着纸,磁铁也能吸引大头针。

41、自制指南针时,要先把缝衣针做成小磁针。制作时的正确方法是( ) A、将缝衣针在磁铁的中间沿同一方向摩擦。

B、将缝衣针在磁铁的一端摩擦。

C、将缝衣针在磁铁的一端沿同一方向摩擦。

42、能判断甲乙两铁条不都是磁铁的实验是( ) A、用甲的红色端靠近乙的红色端,没有相互排斥。 B、用甲的红色端靠近乙的蓝色端,相互吸引。 C、用甲的蓝色端靠近乙的红色端,相互吸引。

43、利用磁铁的性质可以帮我们做许多的事,下面使用得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磁铁把铁钉和铜钉分离开。 B、利用磁铁把大铁钉和小铁钉分离开。 C、利用磁铁确定南北方向。

44、指南针的用处很多,下面使用错误的是( ) A、在野外旅行,用它帮我们确定方向。 B、航海家用它帮助确定航向。

C、在操场上,用它帮助我们确定左右。

45、小明不小心把一块条形磁铁摔成了两块,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变成了两块新磁铁,分别都有两极。 B、一块变成了新磁铁,另一块没有变成磁铁。

C、它们可以在摔断的裂缝处吸引,依照原样结合起来。 46、光源是( )

A、太阳、电灯。 B、发光的物体。 C、反光的物体。 47、下列三组物体全是光源的是( )

A、太阳、月亮、星星。 B、电灯、火柴、蜡烛。 C、萤火虫、手电筒、反光镜。 48、平面镜( )

A、能聚光。 B、能反光。 C、能发光。 49、平面镜成像的原因是( )

A、由于平面镜是玻璃的。 B、由于光的反射。C、由于平面镜是平的。 50、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是( ) A、平面镜比物体大,像就比物体大。 B、平面镜比物体小,像就比物体小。

C、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它总是与物体一样大小。

51、让一束通过三棱镜的阳光照在一张白纸上,会看到( ) A、白纸上出现了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 B、白纸上出现了金黄色的光。 C、白纸上出现的仍然是白光。

52、51题上面的现象说明( )

A、阳光只是一种单纯的白色光。 B、阳光是金黄色的。C、阳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 53、使七色光快速旋转,看到的现象是( ) A、七色板的颜色没有变化。 B、七色板的颜色变成了白色。

C、七色板的颜色由七种颜色反复变化。

54、上面的现象说明( )

A、七种颜色反射的光混合后会变化成白光。 B、七种颜色混合后会变成白色。

C、七种颜色反射的光混合后不会发生变化。 55、牛顿的三棱镜色散实验是( ) A、做了一次就得出结论。 B、做了三次就得出结论。

C、在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下,多次反复实验验证,最后归纳总结出的结论。 56、将一支竹筷放在盛水的杯子里,看到弯折的竹筷是由于( ) A、光的反射现象。 B、光的折射现象。 C、眼睛的错觉。 57保护视力的方法( )

A、 尽量少用眼,少看书写字。 B、注意用眼卫生。C、长时间地看书写字。 58、人的视觉与光线强弱的关系是( ) A、光线越强,看得越清楚。 B、光线的强弱不影响人的视力。 C、光线的强弱影响人的视力。 三、填空题。

1、生活中,放在热汤中的汤勺、热饭中的饭瓢都有会变热,都是 现象。 2、热传递的方向总是从温度较 的部分传到温度较 的部分。

3、我所知的天气种类有 ;我最喜欢的天气是 是因为 。

4、我所搜集到的有关天气的成语有 。 5、气温就是 。

6、一天中,通常 时候气温最高, 时气温较低。

7、测量温度的工具是 ,它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

8、雨量筒是用来测量 的仪器。 9、24小时的雨量小于10毫米属于 ,雨量为50~100毫米属于 。 10、制作简易的雨量筒时,我采用了 、 、 等材料。 11、为了更好地观察蚕宝宝的出生过程,我们准备了一些观察的工具,有 。 12、蚕卵原本是 颜色的,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它会慢慢变成 颜色。

13、为了蚕宝宝的出生,我们做了很多准备,有 。 14、蚕宝宝喜欢吃的食物有 。

15蚕丝一生要蜕 次皮,要经过 、 、 、 四个阶段。

16、蝗虫也是昆虫,它的身体可以分为 、 、 三部分,头部有 和 ,胸部有 对足。有 对翅膀。

17、下列动物属于昆虫的有 。 a苍蝇。B蜘蛛c蝉 d菜粉蝶 e龙虾f蚊子g 蜜蜂 h 金龟子 I 天牛 j 蜈蚣

18、我们把磁铁指向北的磁极叫 用字母 表示;磁铁指向南的磁极叫 用字母 表示。

19、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时,同极 异极 。 20、阳光透过三棱镜,光被分解为: 、 、 、 、 、 、 七种颜色。

21、阳光透过放大镜,会被聚集到一点所以放大镜有 的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