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人类做了一个梦》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课外现代文,回答问题。
他为人类做了一个梦
夏立军
①“桃花源”这概念在中国堪称妇孺皆知。《桃花源记》则似乎是一篇能够永远生长的文章。
②自古至今,人们不但争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人境还是仙境,还争论桃花源是南方还是北方。其实不必争论,“桃花源”是从陶子灵魂疆域生长出来的,唯有陶子能让它生长。它显然是一个既非人境又非仙境的“乌有之乡”。
③人间——田园——桃花源,画出了陶子灵魂生长的轨迹。
④晋太元中、渔人、大守、刘子骥等等,你看,陶渊明明言之凿凿,分明在呈观真实事件、真实时空,可是,他同时告诉你:那一切并不存在。陶子向往并创造了这个“桃花源”,却又诗笔一挥,把渔人已眼见之、足踏之、饮其水、吃其鸡的桃花源凌空架虚,悬于乌有之乡,极逼真又极通灵。抱着寻找桃花源这一目的,从人间出发的任何人,都只能空手而归。陶子就是这么安排的。陶子真是厉害。
⑤陶子说得明白,这个美丽新世界是他心中的泡影。心中有桃花源,世间无桃花源。他在人间,又不在人间。它不是人间,却比人间更具有人性、人道。无意求之而得之,有意求之则踪影尽失。似乎完全是纪实,却又是彻底的浪漫。真即是幻,幻即是真,非真非幻,非幻非真。作者喜悦乎?苦闷乎?迷惘乎?渊明这是在开一个什么玩笑?
⑥陶子做了一个大梦,借此发出此生最深长最有意味的一声叹息。人性、人道、人与人、人与自然,若如桃花源呈现出的那样就好了,人间却偏偏不那样,偏偏截然相反。人间与桃花源,是两个不可沟通的世界。桃花源拒绝沟通,害怕沟通。这竟然是桃花源存在的前提。桃花源人从一开始就明白这一点。
⑦人间——田园——桃花源,这是陶子用生命串联起的一个非凡的意义领域,形成陶渊明人生求索、生命审美的广阔天地。依从生命中那份“天真”的召唤,陶渊明从他厌恶的“人间”田园。田园的美好、艰辛与孤独,他都咀嚼品过了。肉声需住址,灵魂无疆界。田园不是他人生的终点,这颗“田园魂”常常飞升至他心中的桃花源。
⑧桃花源人侥幸地逃离了暴政,并从此逃离了残酷的克隆一般的朝代轮回,进入了一个无统治者无王税的“田园新时空”。陶子及芸芸众生,却不可能有这种幸运。桃花源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以如此口吻提及故晋,可证陶渊明对晋的眷恋即使有,亦相当有限。陶子无半点愤青式的表达,批判性却甚彻底。
⑨中国古代,找不出哪篇文章比此文更富张力。
⑩幽蔽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桃花源,打通了人类的某种美好情感。古今中外不断有思想伟人在幻想好的人类生活。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再到圣西门、傅立叶、殴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可证对美好社会的向往,是人类前行的永恒动力。梁启超则把桃花源称之为“东方世界的乌托邦”。桃花源有儒家《礼记》“大同世界”的影子,亦有老子“小国寡民”的痕迹,但又与他们根本不同。陶子把桃源人的声气口吻呈现给了我们,看上去那是一个可以诗意栖居的美丽新世界。桃花源比所有长篇大论的“乌托邦”都有诗意,也更似梦幻泡影。陶渊明并不存在为社会开药方之想。面对永远充满苦难的现实,自古至今,自以为手中有灵丹妙药的真是太多了。
⑪桃花源,这个妇孺皆知的概念,是陶渊明贡献给我们的。妇孺皆知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桃花源,明明是陶渊明之梦,至今却仍在拨动我们的神经,它的意义仍在生长。
4.请选择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不同含义。
①《桃花源记》则似乎是一篇能够永远生长的文章。( ) ..
②“桃花源”是从陶子灵魂疆域生长出来的。 ( ) ..
③人间一一田园——桃花源,画出了陶子灵魂生长的轨迹。( ) ..
A.发展、成长 B.丰富、拓深 C.创造、产生
5.如何理解第⑤段中画线的“似乎完全是纪实,却又是彻底的浪漫”这句话?
6.选文第⑩段列举了古今中外思想伟人们对人类生活的美好幻想,有何作用?
7.题目“他为人类做了一个梦”有何含义?
8.结合本文及你所学过的《桃花源记》,谈谈作者为何说“人间与桃花源,是两个不可沟通的世界”。
【答案】
4.BCA
5.“完全是纪实”是指《桃花源》中有生活的真实性,年号是晋太元中,人物有渔人、大守、刘子骥等等,陶渊明明言之凿凿,分明在呈观真实事件、真实时空。“彻底的浪漫”是指《桃花源记》完全是陶渊明想像出来“乌有之乡”,他把渔人已眼见之、足踏之、饮其水、吃其鸡的桃花源凌空架虚,悬于乌有之乡,极逼真又极通灵。抱着寻找桃花源这一目的,从人间出发的任何人,都只能空手而归。
6.证实《桃花源记》和这些伟大思想一样,代表了人类“对美好社会的向往,是人类前行的永恒动力”,与《桃花源记》形成对比,突出《桃花源记》更有诗意、更能面对现实、目的更纯粹。
7.表层含义:陶渊明为人类创造了《桃花源记》这篇意义深远的文章。深层含义:陶渊明为人类贡献了“桃花源”这个概念,描绘了“人性、人道、人与人、人与自然”可以诗意栖居的美丽新世界,道出人类的共同心声,这样的理想世界却偏不能存在于现实人间,只能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幻梦。
8.能够谈到现实社会与理想社会的不同特点,言之有理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