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工地检查中经常存在的问题

来源:好兔宠物网


工地检查中经常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机构情况

1 项目部管理人员缺少项目执行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取/送样员、资料员。

2 现有管理人员中,项目执行经理无建造师证书,项目技术负责人无助理工程师/工程师职称证书,施工员、质检员、取/送样员、资料员无相应资格证书。

3 施工员、质检员、取/送样员、资料员资格证书已过期,应尽快继续教育培训,进行证书审核。

二、质量管理制度情况

1 项目部现场管理制度缺工程质量例会制度、质量检查评比制度、原材料进场验收制度、原材料见证取样制度、质量奖罚制度、检测设备管理制度。

2 项目部工程质量例会制度、质量检查评比制度、原材料进场验收制度、原材料见证取样制度、质量奖罚制度、检测设备管理制度过于简略,缺乏可操作性,应加以补充完善。

三、标准规范配备情况

项目部缺少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土方与爆破工

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0年版)、钢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2)、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2)、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GB50119—200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50502—2009)、外墙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外墙保温用锚栓(JG/T366—2012)、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JGJ289—2012)、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82—2011)、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276—2012)、建筑给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1)、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水泥砼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粉煤灰石灰类道路基层施工及验收规程(CJJ4-97)、网架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GJ78—91)等标准、规程、规范,或虽有上述规范,但版本已作废。

四、施工组织设计及各专项方案审批情况

1 未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以及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及降水、模板、落地/悬挑/附着式升降等外脚手架、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爆破拆除、玻璃/石材/金属幕墙安装、钢结构/网架/索膜结构安装、人工挖孔桩、预应力工程、地下暗挖/顶管/水下作业工程、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尚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季节性施工方案(冬期/雨季/高温)。

2 施工组织设计以及XXX专项施工方案未报批或未按公司规定报批(项目部进行审批或冒充领导签字)。

五、技术交底情况

1 无灰土地基、砂石地基、强夯地基、振冲地基、水泥土搅拌桩地基、土和灰土挤密桩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静力压桩、预应力管桩、混凝土预制桩、混凝土灌注桩、土方开挖、土方回填、混凝土垫层、砂石褥垫层、钢筋机械连接(直螺纹/锥螺纹/钢筋镦粗直螺纹/钢筋滚压直螺纹)、钢筋电渣压力焊、钢筋闪光对焊、基础钢筋安装、基础模板、基础混凝土、基础及地下室防水、主体钢筋安装、主体模板、主体混凝土、砌体、抹灰、屋面、楼地面(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地板砖/木竹)、门窗、吊顶、轻质隔墙、饰面板(砖)、幕墙、涂饰、外墙保温、钢筋后锚固等项技术交底。

2 XXX技术交底说法错误(保证项目、基本项目、允许偏差项目),应按现行规范规定进行叙述。

3 XXX技术交底内容不全,缺原材料、人员、设备、质量标准等方面要求。

4 XXX技术交底内容简略,可操作性不强。

5 XXX技术交底无编制日期,无交底人、接底人签字。

六、施工日志情况

1 施工日志填写不全,只记录施工作业内容,缺少质量自检记录、隐蔽验收记录、材料及机具进出场情况、安全检查记录、原材料及施工过程试验记录等;

2 施工日志无施工员签字。

七、模板支设情况

1 模板材料如面板、木方、钢管、扣件、对拉螺栓等与方案中所述不符,或虽属同种规格但负偏差过大;

2 模板面板清理不干净,梁、板底部有锯末及其他垃圾;面板未及时涂刷隔离剂导致混凝土表面粘结;面板损坏严重未及时更换;模板接缝处未粘贴海绵胶条或双面胶条;

3 模板支撑体系搭设不规范,主要问题有:(1)立杆纵横向间距过大,梁、板共用一根立杆,未按照模板专项方案搭设;(2)立杆布局未统筹安排,随意性大,纵横不成行,导致水平杆无法安设;(3)扫地杆、水平杆、剪刀撑等严重缺失或者搭设不规范;(4)立杆底部未设置垫木或设置不规范;(5)架体水平杆与建筑结构未有效拉结;(6)立杆垂直度偏差过大,板底甚至梁底承重立杆未设置可调托撑或可调托撑与钢管之间未楔紧;(7)梁两侧立杆设置不合理,梁位置不居中,梁底钢管未扣接在主节点附近;(8)少数立杆未直接落地而是扣接在水平杆上;(9)杆件连接不规范,同步同跨内存在多个接头且位置不

符合规范规定;个别立杆存在搭接现象;水平杆搭接扣件数目不够甚至用十字扣件连接;(10)极少数工程有支撑架与外防护脚手架相连接的现象;(11)模板底部木方间距不均匀,木方与面板连接不牢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