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宏观经济学第12章练习题及答案

来源:好兔宠物网
第十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将GN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 )

2.GDP被定义为在某一既定时期一国之内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 ) 3.用货币去度量性质不同的各种产品,才能使各种产品能够进行加总,得出一国产出的总价值。( )

4.如果农民种植的粮食用于自己消费,则这种粮食的价值就无法计入GDP之内。( ) 5.家庭成员提供的家务劳动要计入GDP之内。( )

6.本年生产但未销售出去的最终产品价值不应计入本年的GDP之内。( ) 7.最终产品只包括消费品,不包括投资品。( ) 8.最终产品是按照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划分的。( )

9.某种物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取决于它本身的性质,例如,汽车一定是最终产品,煤只能是中间产品。( )

10.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只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

11.用价值增值法计算一国产出的总价值,可以避免重复计算的问题。( ) 12.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

13.对于整个经济来说,所有的价值增值之和必定等于所有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 ) 14.若某企业年生产20万元的产品,只销售掉10万元的产品,则当年该企业所创造的GDP为10万元。( )

15.以前所生产而在当年售出的存货,应当是当年GDP的一部分。( ) 16.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比少卖掉一些时,GDP增加要多一些。( )

17.某人2000年用10万元购买了一辆产于1998年的小汽车,这10万元应该计入2000年的GDP。( )

18.一栋旧建筑物的销售额应加到国民生产总值中去。( )

19.销售一栋建筑物的房地产经纪商的佣金应加到国民生产总值中去。( )

20.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的一部分。( ) 21.国内生产总值是重要的流量变量。( )

22.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方法,当计算结果出现差异时,以收入法的结果为主。( ) 23.国民收入的核算中使用的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其内在逻辑是不一致的,因而它们最

后所计算出来的国民生产总值数量也可能是不一致的。( )

24.支出法是从使用者支出的角度出发,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 )

25.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GDP中。( )

26.用支出法核算GDP时,政府公债利息不应计入GDP中。( ) 27.政府国防费用支出不属于政府购买。( ) 28.失业救济金属于政府的转移支付。( )

29.经济学上所说的投资是指增加或替换资本品的支出。( ) 30.居民购买住房是一种消费支出,住宅是一种耐用消费品。( ) 31.购买普通股票是投资的一部分。( )

32.存货变动是仓库产品的增加或减少,因而存货变动不能被算做投资。( ) 33.家庭购买小汽车是消费的一部分。( )

34.收入法是从要素提供者获得收入的角度,把生产中形成的各种收入相加来核算GDP。( ) 35.某人出售一件古董所得到的收入,应当计入当年的GDP内。( )

36.从理论上讲,生产商品和劳务所产生的总收入应该等于价值增值的总和。( ) 37.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资本折旧应计入GDP中。( ) *38.农民出售土地所获得的收入要计入GDP中。( )

39.生产法是通过加总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 )

40.如果2000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高于1999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那么,2000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劳务一定比1999年的多。( )

41.当基期价格与现期价格相等时,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也就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相等。( ) 42.衡量通货膨胀最广泛使用的指标之一是GDP缩减指数。( )

43.按照传统的GDP统计方法,由于治安恶化,政府增加警力的支出,使得GDP增加。( ) 44.传统的GDP统计方法,没有考虑地下经济和非市场行为等项目,会导致高估了经济中实际的产出水平。( )

45.传统的GDP统计方法,没有考虑生产商品时所造成的成本(如污染、生态环境恶化),不能很好地衡量社会经济福利水平。( )

精品文档

二、单选

1.GDP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 )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A.商品和劳务 B.最终产品和劳务 C.中间产品和劳务 D.所有商品

2.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 ) A.有形的产品 B.无形的产品

C.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产品D.供以后的生产阶段作为投入的产品 3.“棉花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不是对的 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4.煤炭有多种用途,作为最终产品的是( ) A.家庭用于做饭 B.餐厅用于做饭 C.供热公司用于供应暖气 D.化工厂作为原料

5.如果在计算GDP时,把生产上衣的所有的原材料(棉花、棉纱、棉布)的价值都包括进去,那么这种衡量方法( )

A.因为各种原材料都进入市场交易,所以衡量是正确的 B.出现重复计算,导致GDP被过高衡量 C.出现重复计算,导致GDP被过低衡量

D.由于各种原材料起初都是生产者存货的一部分,故没有影响 6.通过以下( ),我们避免了重复计算的问题。 A.计算GDP时使用价值增加法 B.剔除以前生产产品的市场价值 C.剔除那些未涉及市场交易的商品

3欢迎下载

D.A与B

7.一个企业产品的价值减去为生产该产品购买的投入品的价值是( ) A.净出口 B.价值增值 C.企业的经济利润 D.以上都不是

8.能计入GDP的是( ) A.居民购买的二手车

B.银行向某企业收取的一笔贷款利息 C.企业购买的原材料 D.家庭购买普通股票

9.如果两邻居相互帮忙,一个为对方修水电,一个为对方修自行车,都向对方付费,他们的行为导致GDP的值( ) A.增加 B.减少 C.没有影响

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10.能计入GDP帐户中的是( ) A.农民生产自己消费的那部分农产品 B.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 C.家政公司提供的家务劳动 D.二手车的售价

11.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的是( )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C.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12.下列产品中能够计入当年GDP的有( ) A.纺纱厂购入的棉花

B.某人花10万元买了一幢旧房

精品文档

C.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D.以上都不能计入当年的GDP 13.GDP帐户将反映( ) A.出售股票得到的收入 B.私人之间的财产赠与 C.游戏中赢得的100元 D.新建但未销售的建筑 14.下列应计入GDP的是( ) A.为别人提供服务所得到的收入

B.家庭成员进行家务劳动折算成的货币收入 C.出售债券所得的收入 D.拍卖旧的油画作品所得的收入 15.下面不属于流量的是( ) A.国内生产总值 B.总投资 C.一国的资本量 D.净出口

16.用支出法计算GDP时,( )不包括在消费支出项目内。 A.用于新住房的购买 B.用于劳务的支出 C.用于耐用消费品的支出 D.用于非耐用消费品的支出 17.支付给政府雇员的报酬是( ) A.转移支付 B.税收 C.消费 D.政府购买

18.社会保障支付属于( ) A.政府支出 B.转移支付 C.税收

5欢迎下载

D.消费

19.不属于政府购买的是( ) A.政府雇员的薪水 B.政府订购的办公用品 C.地方政府办一所大学

D.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的住房补贴 20.属于政府购买支出的是( ) A.空军购买一架战斗机 B.退伍军人津贴 C.失业救济金 D.退休金

21.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属于政府支出的是( ) 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 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和 D.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政府转移支付 22.不属于政府转移支付的是( ) A.退伍军人的津贴 B.失业救济金 C.出售政府债券的收入 D.贫困家庭的补贴

23.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 A.企业购买的计算机软件 B.企业存货量的增加 C.个人购买的新住宅 D.以上都是

24.机器被损耗以后价值降低,称为( ) A.资本损失B.资本化C.折旧D.贬值

25.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2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

精品文档

A.25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 B.12500亿美元和10500亿美元 C.2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 D.7500亿美元和8000亿美元 26.净出口是指( ) A.进口减出口 B.出口加进口 C.出口加政府转移支付 D.出口减进口

27.在一个由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构成GDP的是(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国民收入和间接税 D.工资、租金、利息、利润和折旧 28.支出法计算的GDP的公式为( ) A.GDP=C+I+G+(X-M) B.GDP=C+S+G+(X-M) C.GDP=C+I+T+(X-M) D.GDP=C+S+T+(M-X)

29.下面不属于总需求的是( ) A.政府购买 B.税收 C.净出口 D.投资

30.从最终使用者的角度看,将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加总起来计算GDP的方法是(A.支出法 B.收入法 C.生产法 D.增加值法

31.不属于要素收入的是( )

7欢迎下载。

) A.薪水 B.银行存款利息 C.红利

D.公司对贫困地区的捐款

32.用收入法计算GDP时,不能计入GDP的是( ) A.政府给公务员支付的工资 B.居民购买新自行车的支出 C.农民卖粮的收入 D.自有住房的隐形租金 3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GDP和GNP都是流量概念 B.GDP是地域概念,GNP是国民概念 C.GDP和GNP都是以市场交换为基础 D.GDP和GNP是同一概念,没有区别

34.一国的GNP大于GDP,说明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35.经济分析中通常使用GDP而不是NNP,因为( ) A.联合国有关机构的规定

B.GDP比NNP更好地反映了一国一年间新增的实物量 C.NNP比GDP更好地反映了一国一年间新增的实物量 D.GDP比NNP更容易做准确的估算

36.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反映了( )的变化。 A.实物 B.价格 C.实物和价格 D.既非实物,又非价格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精品文档

37.今年的名义GDP大于去年的名义GDP,说明( ) A.今年的物价水平比去年高了

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比去年增加了 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都比去年提高了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38.假定2000年的名义GDP是40000亿美元,GDP缩减指数是200(基期1987年的价格指数是100),那么2000年的实际GDP以1987年的价格水平衡量相当于( ) A.200亿美元 B.400亿美元 C.20000亿美元 D.40000亿美元

39.当实际GDP为1500亿美元,GDP缩减指数为120时,名义国民收入为( ) A.1100亿美元 B.1500亿美元 C.1800亿美元 D.1700亿美元

40.GDP缩减指数等于( ) A.名义GDP/实际GDP B.均衡的GDP/实际GDP

C.实际GDP/名义GDP D.潜在GDP/实际GDP 三、简答

1.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 (1)政府转移支付 (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 (3)购买普通股票 (4)购买一块地产

2.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有贸易往来)?

9欢迎下载

3.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不意味着计划的储蓄恒等于计划的投资?

第十二章练习题答案

一、1.F2.F3.T4.T5.F6.F7.F8.F9.F10.F

11.T12.F13.T14.F15.F16.F17.F18.F19.T20.F 21.T22.F23.F24.T25.F26.T27.F28.T29.T30.F 31.F32.F33.T34.T35.F36.T37.T38.F39.F40.F 41.T42.T43.T44.F45.T

二、1.B2.C3.C4.A5.B6.D7.B8.B9.A10.C

11.C12.C13.D14.A15.C16.A17.D18.B19.D20.A 21.B22.C23.D24.C25.A26.D27.A28.A29.B30.A 31.D32.B33.D34.A35.D36.C37.D38.C39.C40.A 三、1.(1)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障税)和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等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经济金,并不是因为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 (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在生产时已经计入过。

(3)购买普通股票不计入GDP,因为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股票和债券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4)购买一块地产也不计入GDP,因为购买地产只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活动,不属于经济学意义的投资活动,故不计入GDP。 2.两国合并后GDP总和会增加。

(1)因为在不合并的情况下,甲乙两国有贸易往来,如,甲国向乙国出口100万美元的产品,乙国向甲国出口80万美元的产品,则甲国有20万美元计入GDP,乙国则相应计入—20万美元;这样,从两国GDP加总来看,这些产品归于对外贸易计入GDP的价值之和为0。 (2)一旦合并,对外贸易则变成了甲乙两地区的国内往来,那么按最终产品的价值来计算支出或者收入,甲地区最终产品价值100万美元,乙地区最终产品价值80万美元,这些产品计入GDP应为180万美元。

3.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储蓄和投资的主体及动机都不一样,这就会引起计划投资和计划储蓄的不一致,形成总需求和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经济扩张和收缩。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所讲的投资要等于储蓄,是指只有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时,才能形成经济的均衡状态。这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实际发生的投资总等于实际发生的储蓄这种恒等关系并不是一回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