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黑山科初级中学
姜海霞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第三单元向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学习这个单元,要求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积累语言,品味情感,学会写景方法。
二、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刚刚进入初一的学生,对于鉴赏理解美文的能力很弱,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学会欣赏写景的方法,将阅读与写景结合起来。对于春天学生较熟悉,可以通过畅想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 教学设计思想
学生的积累不足,在教学中我将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去“读”,在“读”中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和人文内涵。让学生学会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在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来阅读本文,充分理解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本节课我将采用情景导入法,利用多媒体展示大自然春天的美丽和温馨;朗读教学法,让学生在读中学,学中悟。本文是篇美文,利用多媒体设备,我向学生提供春的图片营造氛围,让学生在意境中得到熏陶;配乐朗读,并体会美的意境。
四、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的运用。 (二)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有感情的诵读,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背诵这篇课文。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 五、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会细致的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及多种修辞写景的方法。
教学难点:读出感情,用声音来塑造春天的形象,积累体验培养语感,传达内心感受。 六、 教学过程设计 (一) 情境导入
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在春天的映衬下更显婀娜多姿,春天的美景如何呢?请大家观赏几幅体现春之生机的图画,谈谈自己的感受。(学习边观看边谈体会)美有多种表达,那么朱自清笔下的美景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朱自清走进春天的世界!(用多媒体播放画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畅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走进文本。)
(二) 品春景图
1、 品味“春草图”
(1) 出示写景散文的基本特点 ① 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 ② 写景要按一定顺序 ③ 写景要有优美的语言 ④ 写景要抒情 (2) 通过方法,品读第2节,品味“春草图”(学生朗读、分析、讨论。教师引导、指点)
① 写出春草什么特点?(新、有活力)
② 顺序(由点到面,由近到远,从正面到侧面) ③ 语言特色(修辞:拟人、排比)
(用词:动词:“钻”,叠词“偷偷地”、“嫩嫩的”、“绿绿的”)
④ 作者的感情如何?(喜爱春天) ⑤ 齐读(注意抑扬、重音、节奏变化) 2、 引导探究品味“春花图” (1) 学生诵读第4节,根据特征、顺序、语言、感情分析讨论“春花图” ① 特征:
百花竞放——“不让” 鲜艳芬芳——“红”、“粉”、“白”、“甜味儿”、“多而闪铄”、“遍地是”、“眨”
② 顺序:由上而下,由实到虚、由正面到侧面 ③ 语言:修辞——拟人、比喻、排比
用词——“闹”、“飞”、“眨”
④ 感情:对春天的喜爱 (2) 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背诵。
(三)自主、合作、探究,诵读品味“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1、各小组按照赏析写景散文的方法赏析 2、各组汇报学习成果 3、师生互评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真正走进了本文,与春天对话,通过诵读品味,感悟了几幅优美的春景图,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学会了定景散文的分析方法。
(五)布置作业
1、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背诵全文。
2、写一篇写景散文,适用写景散文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
绘春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雨图
迎春图
新 美 力
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