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摘 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现实地位和现代意义不断受到或主观或客观上的冲击。互联网技术、基因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深刻地影响了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认知世界的途径。本文将从两种具体的现代科技入手,分别探讨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人类思想价值观念甚至基本伦理观念的影响。
关键字:认识、实践、现代科技、思想价值观、伦理观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起,人类文明的进步就已经开始大幅加速。而从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革命开始,生产力水平呈现了几乎是指数级的增长。然而,除了对生产生活水平的巨大促进作用,超高速的经济增长几乎直接导致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适用性的激烈讨论和人类价值伦理观念的变化。而以下,我们将从互联网技术和基因技术两个个方面对现代科学技术在相关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 互联网的普及及其影响
作为现代社会的主要信息传播工具和主要信息获取手段,互联网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也是一种思想和文化的载体,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着显著的影响。具体而言,互联网直接催生的“自媒体”已经成了上至意识形态斗争下至民间舆论导向的必争之地,同时,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影响人们思想品德、价值导向的重要因素。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涉及社会结构、政治形态、交往方式、管理模式、经济运行、教育模式等诸多方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述了:实践在人的认识的形成中具有决定作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传播工具,打破了地域、民族、国别等界限,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相互交往联系的距离。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指导实践。互联网技术对人的思想的冲击证明了这个原理。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使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增加了人类认识世界的途径,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工具。同时互联网的出现在人类文化生存与传播形态上是一次重大突破,网络文化以其独特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及无政府性,形成了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矛盾,它正越来越多地影响现代人类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失效。“人类的一切新发现或新创造,都标志着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能力扩大,从这些发现和进步可资人类利用的价值来看,就成了人类智慧的化身;当这些新事物因其利用价值脱离了真理的制约,成为人类不同个体或社会集团之间争夺的对象或进行各种斗争的武器时,就会加剧人类社会的诸多矛盾与冲突,对整个人类造成伤害,又似乎使人类变得更加愚
【1】
蠢起来。”任何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对人类而言是有利而或有利,都取决于使用者的目的和价值取向。这个时候,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客观理性地将更多的技术优势为人类所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在繁丰复杂甚至于良莠不齐的网络时代里,也需要这种明辨是非的辩证唯物论作为当代人的基本价值观念。
【2】
对于网络信息的真伪性判断,也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一步步深化和提高。互联网不断地发展,带给人们各种积极与消极的影响。但无论如何,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辩证地看待问题,人们的认识必然越来越理智,思想观念也将会趋于成熟。
具体到我们大学生而言,对待互联网的双重效应,应该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加以正确分析,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科学的思想武装头脑,并勤于思考,与时俱进,保持思想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二、 基因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
关于基因技术,我们主要探讨其对人类基本伦理观念的影响,从而。自1956 年美国科学家肯恩伯格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出了DNA 聚合酶起【3】,基因工程便逐步进入了科学家们的视野,从转基因动植物克隆动植物,到人类基因组测序,再到有效的基因编辑技术问世使得人类得以定向改造自己的基因,基因技术在短短五、六十年时间里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些科学家认为基因技术是未来生物科技的大趋势大方向,支持人类不断地通过改造基因取得更多生产生活或是疾病治疗方面的成果,而另一些伦理学家认为改造基因会引发伦理学问题,若不加以约束,严重者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要研究基因伦理的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伦理?所谓伦理,就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是指一系列指导行为的观
【4】
念,是从概念角度上对道德现象的哲学思考。具体而言,基因伦理学研究的就是基因技术相关领域内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基因伦理我们每个人心中树立了一把评判的标尺,去评判科研人员的行为是否符合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基因伦理可以调节人们的行为,让我们这些医药工作者在自己心中也树立一把行为的标尺,约束着我们不去做出违反医药道德和伦理规范的事。最后,研究基因伦理能够为科学研究提供正确的导向,既约束着科研工作者,特别是基因工程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不滥用基因技术,同时又激励着他们为人类的健康革命和长远发展做出努力。而这恰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指导性作用。
基因技术支持者认为,基因工程是一项极具突破性的伟大发现,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将具有某种功能的基因导入动植物体内,定向改造生物性状。如在生产生活方面,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或者提高农作物营养价值;再如在疾病治疗与临床医学方面,如利用家畜生产药物,人类已经将产生干扰素的基因导入奶牛的乳腺细胞,这样就可以大量生产干扰素,这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改善临床上生物制剂成本高,来源少
的问题,为患者谋福利。
而另一方,基因技术的反对者提出了对其他方面的担忧和质疑。他们认为:一个生物的基因是由这个物种经历了长达亿万年的自然选择而来的,这样的基因存在就有其合理性,如果我们破坏了生物原有的基因,定向的将其改造为我们想要的,也许对生物本身是一种无形的伤害。自然界的物种丰富多样,同一种物种的不同个体之间其遗传物质也是有特异性的,这些特异性基因可能看起来对我们人类不利,或在一般情况下其性状对其自身是不利的,但他们都会在对自然的适应性中起重要作用。一旦这些基因被破坏,夸张来说,全部被人类定向改变成为人类想要的序列,那么这个物种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就会急骤下降,很可能面临绝种。
但是,人类几十万年以来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面对这样矛盾的具有两面性的选择,因噎废食从来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相反,正确合理地利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特别是客观唯物论趋利避害,让尽可能多的技术为人类所用,才是作为一个“理智的人”应该选择的正确道路。同时,在进行具体基因改造时,一定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绝对杜绝科研人员仅仅由于自身兴趣或其他目的“唯心”地改变基因序列。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冲击下并没有降低甚至失去其实用性。相反,作为客观科学的先进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处理现代科学技术和思想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的新兴矛盾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我们要深入学习、理解、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最终为人类造福!
参考文献
【1】 【2】 【3】 【4】
高等教育出版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光明日报》,1978年5月11日期 代林宏 《基因技术的发展历程》 张蓉 《职业道德与药学伦理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