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家庭教育讲稿

来源:好兔宠物网


让变成小草的小宝再变成小宝

姜继斌

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家庭教育的话题。我这个题目有点绕嘴:让变成小草的小宝再变成小宝。

我把话题分成了三个部分:一、后天教育很重要。二、成长环境决定孩子的一生。三、我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好的孩子。

第一部分先说说:

后天教育很重要

有一个故事,是初中课本上的,上过初中的人都知道。说的是宋朝的王安石亲身经历的一件事:金溪县有个普通老百姓叫方仲永,世世代代以种地为生。仲永从小没有见过写字用的笔墨纸砚,长到五岁的时候,有一天,忽然哭着向他爹要这些东西。他爹很吃惊,也很奇怪,就想看看是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从邻近人家给他借来笔墨纸砚。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仲永爹不识字,就把诗拿给识字的人看,识字的人一看,说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族的人为内容,内容挺好,诗也很有文采。于是,这件事在当地造成了轰动,全乡的秀才都传看仲永写的这首诗,秀才们都觉得很神奇:咱大家学习了这么些年,还不如一个什么也没学过的小孩子写诗写得好,真是太惭愧了。天才呀天才!

从此以后,只有人指定一件事物叫仲永写诗,他都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挺好的。然后,全县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大家都感到惊奇,慢慢地,有人就请他的父亲去作客,也有人送钱财、礼物请仲永写诗。仲永的父亲觉得很有面子,自尊心得到很大满足,一个普通老百姓,能被人们这样重

视,在当时,那是想也不敢想的,而且还有利可图,于是仲永爹就每天带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赚吃赚喝赚眼球,却不知道让他去上学学习。

王安石第一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时,是明道年间,那时仲永已经有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他也能写,但是和从前听说过的大不一样,没有那么神奇。又过了七年,王安石再一次到舅舅家时,问起方仲永,舅舅说:“他的才能已经完全消失了,和普通人一模一样了。”

方仲永,天才,比我们好多人都强得多,最后却落了个和普通人完全一样的结果,什么时候说起来,也让人惋惜不已。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就是他爹不让孩子接受后天教育,让先天得到的才能也给浪费了。由此可见,后天教育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我们每个有孩子的人都应该加以足够的重视。

这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故事,真实性到底怎样,我们也不得而知,但是,在我从事教育工作将近三十年的实践中,几乎每年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挺聪明的一个小孩子,学习成绩却惨不忍睹。我相信大家也一定知道不少这样的例子。

有人就说,孩子的天赋不一样,有的愿意发展这一个方面,有的愿意发展那一方面,这孩子是聪明,可是人家的聪明不是用来学习的,学习成绩虽然不好,但将来走向社会,,人家会过得很好的。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说法,和方仲永他爹差不多。孩子不学习,将来还能过得很好,要是学习好了,是不是会过得更好呢?孩子聪明,是老天爷给的财富,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份福气的,应该十分珍惜才是,不负责任的说一句,学习不好,生活也会很好,是暴殄天物,是对不起老天爷。没有一个孩子的聪明是不能用在学习上的。聪明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只能说是我们当大人的还没有尽到我们的责任。

可是,大部分的孩子并不是很聪明的,那他们就该学习不好了吗?当然不是,在我将近三十年的教育实践中,每年也都发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是那些并不是很聪明的孩子。这更证明了后天教

育是多么的重要了。我们每个有孩子的人都应该加以足够的重视。

当然,绝大多数的家长都会让孩子接受教育,但除了一定要让孩子接受教育之外,还要注意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因为,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甚至能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

这就是我们话题的第二部分:

成长环境决定孩子的一生

1920年9月19日,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丛林里,发现两个狼哺育的女孩,人们叫她们狼孩。大的那个大约8岁,小的那个一岁半。科学家推测,她们大概都是在出生半年后就被狼衔去的。

两个女孩回到人类世界后,被送到孤儿院里抚养,大的那个取名为卡玛拉,小的取名阿玛拉。从她们的言语、动作姿势、情绪反应等方面都能看出很明显的狼的生活痕迹。她们不会说话,能发出声音,但不是人的声音。她们不会使用手,也不会直立行走,只能依靠两手、两脚或两手、两膝爬行。她们害怕人,对于狗、猫等动物却特别亲近。白天她们一动也不动,一到夜间,就到处乱窜,象狼那样嚎叫,没有一点儿人的行为和习惯,只有不完全的狼的习性。

这两个狼孩回到人类社会以后,有一对夫妇,就是辛格牧师夫妇,为了让两个狼孩能转变成人,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阿拉玛到第2个月,可以发出“波、波”的声音,(就是当地语言中表示饥饿的词。)诉说饥饿和口渴了。遗憾的是,回到人间的第11个月,阿玛拉就死去了。卡玛拉在两年后,才会发两个单词(“波、波”和叫牧师夫人“妈”)。4年后她掌握了6个单词,第7年学会45个单词。她动作姿势的变化也很缓慢。1年4个月时,学会使用跪着走路,解放了两只手。1年7个月后,扶着东西,可以用两脚站起来。不扶东西站起来,是在2年7个月后才学会的;学会用两脚走路,整整费了5年的时间,可是,一到需要快跑的时候,她还是四肢并用。经过5年,卡玛拉能照料孤儿院里的

幼小儿童了。她还会为跑腿受到赞扬而高兴,为自己想做的事情(例如解纽扣儿)做不好而哭泣。用了这么长时间,卡玛拉才慢慢改变野孩的习性,显示出了人的感情。

大女孩卡玛拉一直活到17岁。但她直到死也没真正学会说话,智力也只相当于3、4岁的孩子。这是因为狼孩长期脱离人类社会,大脑的功能得不到及时开发,所以智力就很低下。

从狼孩的故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智力高低,更多地受到后天成长环境的影响。

再说一件发生在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芦庙乡马迁庄村祝楼村民小组的事。

1999年7月4日半夜11点,一场狂风把村民韩自彬家的三间房屋刮倒。房顶塌下来,砸死了他的妻子和大女儿。由于妻子用身体支撑着,在妻子怀里的小女儿奇迹生还,除了惊吓,一点伤都没有。

韩自彬带着小女儿住进了在外地打工的弟弟家里。没想到,弟弟家的堂屋也很快被雨淋倒,他又带着小女儿,搬进弟弟的小厨房里,从此,一住就是11年,这期间,他从没让女儿出过门。他出门干活时,就把女儿关在院子里。两岁多时,韩自彬教女儿学说话,女儿连一句爸爸都不会说,到六七岁还不会走路,韩自彬觉得非常丢人,从不带她出去,也不让任何人进院子。他把自己封闭起来,也把女儿与世隔绝了。

女儿12岁,韩自彬还没给她起名字,一直叫她妞妞。妞妞现在生活还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靠父亲韩自彬照顾。由于村民报告,引起记者关注,妞妞的事才被外界发现。驻马店市一家医院对妞妞进行了检查,发现她的身高、体重、身体发育情况都正常,只是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异常,智力也只相当于两岁儿童。医务人员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与妞妞长期封闭隔离、缺乏与外界交流有关。

当然这是两个极端的例子,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可能性很小,但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两个例子中得出一个普遍的结论,那就是:即使是一个正常的儿童,如果由于各种原因,不能生活在正常的社会环境里,会对他的生长发育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特别对是智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最大。这种情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全都是一样的。

从这两件事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教训:要想让孩子学习好,我们做父母的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应该给他们营造一个有利于他今后学习成长的环境。不然的话,你就不能在孩子长大之后去埋怨孩子学习不好之类的,因为他从小就生活在一个不利于他成长的环境里,你还怎么能要求孩子学习好呢?

孩子的成长环境将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我们做家长的切不可掉以轻心。

最后,进行我们这个话题的第三部分:

我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好的孩子

我听说过一个这样的故事:说有同乡的小王和小张两个人在外地打工。一天,小王家里有事,要回家去。小张就让小王给家里的孩子捎点好吃的。小王说:“我不认识你的孩子!”小张说:“你回去后,看咱们村那个孩子最好看,就把东西给他,那一定就是我的孩子!”小王从家里回来后,小张问他:“东西捎到了吗?”小王说:“捎到了。我一进村,就把东西给了那个最好看的孩子。不过,那个孩子是我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民间有句话,说的很好:孩子都是自己的好,庄稼都是别人的好。孩子小的时候,在父母的眼里,是世界上最好看的,不管别人看着多么的不顺眼,那时候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

可是,不知为什么,随着孩子越来越大,这个宝贝儿也越来越不像话。上幼儿园的时候,别的小

朋友一会儿就能学会的东西,他两会儿也学不会;上小学的时候就更不行了,上幼儿园还得过一百分,上了小学,只能得九十几分了,还不仅是这样,年级上的越来越高,分数却越来越低,到初中的时候,有的科目甚至于都要不及格了!真的很不像话!你想说他两句吧,他还不乐意听。再看别人家的孩子,一个个都是又听话,又争气,唉!自己的孩子怎么成这样了。这时候的孩子在父母的眼里成了一根草了。“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现在有妈的孩子也成一根草了。小时候的心肝宝贝怎么就变成草了呢?

怎么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一直当我们的宝贝,或者怎么样才能把我们变成草的孩子再变成我们的宝贝呢?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位伟大而又普通的父亲,他的经历,他在教育孩子上的做法,值得我们每一个有孩子的人深思。

他的女儿1岁半时,因为用药不当结果两只耳朵都聋了。大家知道,十个哑巴九个聋,聋了一般就会哑。这个父亲不忍心让女儿一辈子生活在冰冷寂寞的无声世界里,他一边为女儿四处求医治病,一边对女儿进行语言基础训练。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艰辛努力,奇迹终于出现了,双耳全聋的女儿在3岁半时,开口说出了第一个词。后来又和正常儿童一样走进了正常学校。她6岁时就认识了2000个汉字;8岁能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数字,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10岁时,和爸爸一起完成了12万字的童话故事《从哑女到神童》;11岁升入中学(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 ),同年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13岁被评为“全国残疾十佳少年”,并随残疾人代表团访问日本;16岁就以优异的成绩从南京市第一中学高中毕业,被保送到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成为中国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生。17岁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在人民大会堂作了《我要做中国的海伦·凯勒》的报告,受到前总书记江泽民和现任总书记胡锦涛的亲切接见。18岁以主演的身份参与了电影《不能没有你》的拍摄,第二年在全国播放;21岁被评为首届海内外最有影响力的时代人物,同年留学美国,22岁,和吴仪、邓亚萍、杨澜等一起被选为首届“海内外十大时代女性人物”;23岁在美国加劳德特大学毕业,获得硕

士学位;24岁考入波士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是谁培养了这样优秀的女儿,是谁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培养成了我们人人羡慕的好孩子?

这个人,就是 被誉为“中国第一位觉醒的父亲” 、“第一位发现孩子没有错的教育家”, 北京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首席专家——他叫周弘。

周弘老师用这种教育方法将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了留美博士生,并用这种理念培养了一大批“周婷婷”,被新闻媒体称为“周婷婷现象”。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如此神奇,如此令人激动不已——如果所有的父母都掌握了这种方法,每个孩子就都会被培养成最优秀的孩子。

这种教育方法就是周弘独创的赏识教育。赏识教育起源于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现象,是这个教育过程中的“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等奥秘的总结。

现实中,不少家长因为孩子学习成绩差头疼不已,希望能尽快找到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好方法,或找到好的培训机构和老师。让我们回想一下孩子的成长过程:汉语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最难学的一种语言,而我们这些当父母的当年教孩子学说这种世上最难学的语言时,也没觉得孩子费什么劲,他就学会了。狼孩卡玛拉学会用两脚走路,整整费了5年的时间。我们的孩子学走路时,咱也没觉得费多少劲,就教会他们了。孩子小时候学说世上最难说的话、学走世上最难走的路,我们觉得他们那么容易就学会了,长大后学习起来却这么费劲,这是为什么?我们曾经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曾经是我们最好的学生,现在,我们这些最好的老师却看着我们最好的学生头疼,这究竟是怎么了?其实,我们的孩子现在比他们学说话,学走路时,无论知识还是能力,都已经增长了无数倍,只是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心态变了。我们忘记了当年孩子小的时候,在我们的眼里,他是世界上最好的孩子,不管别

人看着多么的不顺眼,他都是我们眼里最好的孩子。我们忘记了,当年邻居的孩子比我们的孩子更早地学会说话时,我们曾经说过:贵人语迟,我们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有更高的成就。我们忘记了,我们的孩子学走路摔了一跤时,我们说:越摔越见长,一点也不觉得孩子笨。重新找回这种感觉,重新找回这种心态,我们的孩子就又变成了世界上最好的孩子了。他们就会从小草变回成我们的小宝了。

十根手指伸出来不一般齐,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就像鲜花开放也有早有晚一样。花早开有早开的美,迟开有迟开的美,迟开的花也许更美。可我们不少的家长在对待孩子学习成绩时缺少这样一种心态,看到别人的花开了,自己的花还没开,就想掰开花苞,一味地对孩子提出成绩的要求。我们做家长的应该知道,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弱,领悟速度慢,就像开得晚的花一样。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得只要老师一点拨,就都能心领神会,还会举一反三。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就很难接受,甚至忿忿不平,大动肝火,让我们的孩子整天生活在抱怨中,生活在抑郁中,生活在硝烟弥漫中,这样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在充满压力、痛苦的环境中学习,是很难提升学习成绩的。在这方面,我有深刻的教训:我俩孩子到现在还不断地埋怨我:别的学生问你题时,你都能耐心讲解,我们一问你题,你就暴跳如雷。确实,有时候我们对自己的孩子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急躁。

我们的家长在对待孩子时,要有一种等待花苞开放的心态。我们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花苞,有的开得早,有的开的晚,当他们开放的时候都是一朵美丽的花。晚开的花不是不想开,而是时机不到,时机一到,它自然就会开放的。我们一定要相信我们的孩子这朵花苞早晚一定会开放的,一定会开成世界上最美的花朵的。

周弘认为,每个孩子身上都隐藏着两个小人,一个是“好孩子”,另一个是“坏孩子”。家长有好思维就能唤醒好孩子,有坏思维就会逼出坏孩子。而好思维和坏思维的本质区别是家长如何看待孩子的缺点!家长保持“花苞心态”,包容孩子的一切优缺点,保持一个好思维,唤醒孩子身上的“好孩子”。

农民对待庄稼的态度,决定了庄稼的命运,而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也往往决定了孩子的命运。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孩子学习不行时,许多家长却一味指责,没有想过自己的责任。外界环境变化时,农民知道要改变种植方法;社会环境变化时,家长是否想到要更新教育观念呢?

家长朋友们,不管你有多忙,都要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了解他的真正需求。要跟上时代的变化,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记住,我们一定要为自己的孩子自豪!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咱做家长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自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