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找准略读课文中的语用训练点

来源:好兔宠物网
备课参考

找准略读课文中的语用训练点

容婉婷

  纵观时下的语文教学ꎬ探究略读课文的不多ꎬ以精读课文的探究为主流ꎮ但从人教版教材的整套编排比例来看ꎬ略读课文一年比一年增加ꎮ以四年级为例ꎬ上册有14篇ꎬ下册有15篇ꎬ均接近45%ꎮ而事实上ꎬ许多教师对略读课文的教学存在着两种倾向:1.教学上与精读课文没有较大区别ꎬ篇章结构ꎬ重点词句ꎬ精心设计ꎬ面面俱全ꎻ2.蜻蜓点水、不求甚解、一读而过ꎬ学生只留下简单的故事情节或教条式的道理ꎮ因此对于略读课文教学的研究ꎬ更具有现实意义ꎮ我认为找准略读课文中的语用训练点ꎬ是踏出的有效教学的第一步ꎮ

一、依托导读语ꎬ凸显教学重难点每篇略读课文的前面都有一段导读语ꎬ这种导读语ꎬ不仅提示了这篇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ꎬ还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ꎮ如四上的一篇略读课文«卡罗纳»前面就有这样一段“导读提示”:“海峡两岸骨肉同胞的全力救助ꎬ挽求了小钱的生命ꎮ下面的课文选自«爱的教育»ꎬ体现了另一种关爱之情ꎮ默读课文ꎬ看看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ꎬ大家是怎样做的ꎻ再说说你从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么启发ꎮ”这段“导读提示”体现了教材的学习重点和编写意图ꎬ同时对课文学习的重难点、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应掌握的阅读方法给予了提纲挈领性的导向ꎬ纲举目张ꎬ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ꎬ我在教学«卡罗纳»这篇略读课文时ꎬ就紧紧围绕“导读提示”中的两个核心问题进行教学ꎬ效果良好ꎮ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核心问题:“默读ꎬ思考ꎬ大家是如何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的ꎬ他(她)们是怎么做的”ꎮ我设计以下二个环节:1.请在文中画出“大家”是指谁?2.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先

自由读ꎬ再同桌分角色朗读ꎬ交流ꎬ准备ꎻ全班交流ꎮ

第二核心问题:“老师、同学和‘我’妈妈的言行让你受到什么启发”ꎮ根据这一问题我设计了两个环节:1.谈谈你从他(她)们的言语、表情、动作中得到什么启发?2.让你感受最深刻的是谁的做法?先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出来ꎬ再说出你的感受ꎮ3.我们也能不能成为“大家”中的一员呢?在现实生活中ꎬ像卡罗纳这样需要关爱的人其实有很多ꎬ我们该怎么做呢?请你写下来ꎮ

二、链接精读课文ꎬ找寻共同训练点人教版中高年级教材的每一个单元ꎬ都是把略读课文编排在精读课文的后面ꎬ目的是为了把在精读课文中习得的阅读方法迁移运用在略读课文的学习中ꎮ因此ꎬ教学时不能孤立地考虑每篇课文的语用训练ꎬ而要把一个单元内的几篇课文链接起来ꎬ找寻它们之间共同的语用训练点ꎮ

如人教版教材第七册第六单元ꎬ一共有四篇课文ꎬ其中前面两篇精读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ꎬ最后一篇略读课文«香港ꎬ璀璨的明珠»ꎮ根据单元导读提示“阅读本单元课文ꎬ初步了解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ꎮ阅读文本ꎬ可以看出前两篇课文的叙述顺序比较明显ꎬ分别按照空间和时间的变换顺序来写的ꎬ并且都紧紧围绕第一段总起段来描述ꎬ总分结构明显ꎮ经过阅读对比ꎬ很快发现ꎬ第四篇略读课文«香港ꎬ璀璨的明珠»同样都有“围绕主题ꎬ从不同方面来描述”和“运用中心句ꎬ概括主要内容”的特点ꎮ于是将课文的语用训练点都确定为两个方面:一是“抓重点句ꎬ理解段的内容”的阅读

 3

2018􀅰1

备课参考

方法ꎬ二是“围绕主题ꎬ从不同方面来描述”的写作方法ꎮ

目标确定后ꎬ首先在精读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时ꎬ就指导学生学习了解课文中的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ꎮ然后在略读课文«香港ꎬ璀璨的明珠»教学中ꎬ我就放手让学生根据阅读方法自主学文ꎮ注意抓住重点句子ꎬ把握文章主要内容ꎬ感受课文从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美丽夜景这几个方面来表现香港如璀璨明珠的写作方法ꎮ最后ꎬ在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阅读一篇课外文章时ꎬ学生很快就通过找重点句ꎬ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ꎻ在运用写作方法描写一处景物时ꎬ学生很快列出了写作提纲ꎮ

连接精读课文ꎬ找寻共同的语用训练点ꎬ在教学中加以实践ꎬ使学生熟练掌握阅读和写作方法ꎬ不仅能在略读课文中迁移ꎬ而且还迁移到更广阔的课外阅读和写作天地ꎮ

三、寻找“练笔处”ꎬ强化读写结合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一样ꎬ几乎在文中都能找到“练笔处”ꎮ为了丰富学生对单元学习主题的深化理解ꎬ略读课文往往在主题内容上是对精读课文的进一补充ꎬ因为文章结构清晰ꎬ因此在写法上能给学生更直接有效的启发ꎬ在形式上ꎬ因而非常适合读写结合的教学ꎮ教师应在课上减少繁琐的课文内容分析ꎬ减少师生之间过多的问答交错ꎬ更应在与写作相关的点上多花力气ꎬ强化训练ꎮ这种删繁就简的教学课堂ꎬ更多了学生默写、静思的实践ꎬ使三维目标在练笔中达到整合ꎮ因此ꎬ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ꎬ就应找准“练笔处”使情感熏陶和语用训练在教学中达到统一ꎮ

如四上第四课«火烧云»一课中“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ꎬ一会儿红彤彤的ꎬ一会儿金灿灿的ꎬ一会儿半紫半黄ꎬ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ꎮ葡萄灰梨黄、茄子紫ꎬ这些颜色天空都有ꎮ”小作者使用了丰富的表示颜色词语来展现火烧云炫丽多姿的颜色变化ꎬ使汉语言文字的丰富性在

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ꎮ我即将此作为本课的语言训练点之一ꎮ先让学生找准并画下这些颜色的词ꎬ再给这些词语归类ꎬ学生很快发现这些颜色词语中有三种类型“半􀆺􀆺半􀆺􀆺”“ABB”“名称+颜色词”ꎮ学生感知到了用词用语的多样性ꎮ我趁势设计两个拓展迁移训练:1.词语的拓展:形容各种蔬菜水果的颜色———柠檬(黄)、樱桃(红)、橄榄(绿)等ꎻ2.设置情景片段练习:写春节花展、花灯ꎬ或者路上行人的服饰颜色ꎮ引导学生用不同类型的颜色词语来描述丰富的色彩ꎮ

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一粒种子ꎬ虽然不一定就能生根发芽ꎬ但是有意识地关注词语的丰富性ꎬ不断播种、浇水施肥ꎬ相信总有种子会发芽的ꎮ«将心比心»是四下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ꎬ本单元的主题是“以诚待人”ꎮ这篇文章通过“阿姨帮助奶奶”“母亲鼓励护士”这两个故事ꎬ使学生明白“遇事要将心比心ꎬ多替别人着想ꎬ人与人之间就多一些宽容和理解”的人生哲理ꎮ练点:

训练点一:对于不理解的格言名句或成语ꎬ如何才能深入诠释呢?

训练点拨:结合生活实际ꎬ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ꎮ

拓展训练:从本单元“语文园地”中选择一句关于做人的名言警句ꎬ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你的理解ꎮ如“言必信ꎬ行必果”等ꎮ

训练点二:课文中写了两件事ꎬ为什么一件详写ꎬ一件略写?

训练点拨:因为第二件事用第一人称写ꎬ是作者亲身经历ꎬ往往比转述更能写清楚具体ꎮ此外ꎬ详略得当ꎬ才能使文章疏密有间ꎮ

拓展训练:试用第一人称改写第一件事ꎬ看看可以添加那些内容的描写ꎮ

训练点三:如何把故事写的具体生动?训练点拨:如文中第二个故事的写作方法:细致刻画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细

细读文本ꎬ我找准了以下读写结合训

 4

2018􀅰1

备课参考

低年级寓言教学的语用视域

孙业春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都安排了适量的寓言故事ꎬ因其行文短小精悍ꎬ内容幽默风趣ꎬ深得孩子们喜爱ꎮ站在“语用”的高度对低年级寓言文本进行透彻的解读ꎬ让每一篇寓言故事独具特色的语言表达和写作特点成为“语用型”教学的内容ꎬ选准“语用”训练的内容ꎬ促进孩子们成为学习文本的最大受益者ꎬ一直以来都是许多优秀语文教师寻求突破的课题ꎮ

一、以课本剧的形式演绎文本内容说到寓言故事教学ꎬ我们很容易想到课本剧表演ꎬ低年级孩子尤为喜欢ꎮ表演不是单纯地让孩子们走走场ꎬ背诵几句台词ꎮ表演的实质是让孩子们能够运用文本的语言文字ꎬ包括节部分ꎬ才能把事情写具体生动ꎮ

拓展训练:结合本单元习作要求ꎬ向父母讲述你经历的一件事ꎬ从中明白什么做人的道理ꎮ

由此可见ꎬ略读课文教学往往能与语文园地的单元习作相结合ꎬ为单元习作指导提供了很好的范例ꎮ正因为略读课文所具有的通俗易懂ꎬ结构简单ꎬ线索清晰的特点ꎬ使教师可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ꎬ上出和精读课文不同的教法ꎮ

又如ꎬ第七册略读课文«父亲的菜园»ꎬ文章以“菜园”为主题叙述故事ꎬ线索清晰ꎻ通过描述具体事情来塑造“父亲”的具体形象ꎬ饱满而又细致ꎮ

在教学过程中ꎬ我让学生先通过自主阅读ꎬ找到塑造“父亲”形象的具体事情ꎮ到了最后教学环节ꎬ我引导学生了解了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首尾呼应ꎬ并且还设计了一个相应

词汇的感情色彩ꎬ句式的语气表达等等ꎮ如我在教学苏教版小语第三册«狐狸和乌鸦»时ꎬ让孩子们一遍又一遍模仿着狐狸语言和神态:“亲爱的乌鸦您好吗?您的羽毛真漂亮ꎬ麻雀比起你来可就差多了ꎻ你的嗓子真好ꎬ谁都爱听你唱歌ꎬ你就唱几句吧?”狐狸说话时的神色、腔调被孩子们模仿的惟妙惟肖ꎮ这时候的课堂教学就是一场生动的游戏ꎬ他们小小的表演欲望在寓言的世界里得到满足ꎮ孩子们绘声绘色的表演ꎬ寓言故事中的词语留在孩童的世界里ꎬ也就不需要老师过多解读ꎬ学生对文本所含有的语文知识也就通过这样的形象释放出来ꎬ词汇运用水到渠成ꎬ教师也自然达到了教学目的ꎮ的写作小练笔:出示三段不同的开头ꎬ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之一ꎬ写一个和它呼应的结尾ꎮ

虽然ꎬ最后的“小练笔”貌似与课文导读提示无关ꎬ但是ꎬ从课文中挖掘的这一语用训练点ꎬ并不是弃导读提示语不顾ꎮ正因为作者运用了这种首尾呼应的方法来讲故事ꎬ文章的线索才显得清晰ꎮ只有对文本细致入微地解读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可仿可写之处ꎬ继而指导其从读到写ꎬ这样ꎬ较好地发挥了略读课文的多种语文实践功能ꎬ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ꎮ

略读课文的教学时间虽然受到限制ꎬ但只要我们深入解读文本ꎬ注意“取舍”ꎬ使教学结构粗线条化ꎬ留余更多时间在文中寻找值得写的点ꎬ品味词句ꎬ模仿借鉴ꎬ让略读课文发挥出更大更多样化的作用ꎬ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ꎮ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光彩小学(516008)

 5

2018􀅰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