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贵州历史与文化

来源:好兔宠物网
我上《贵州历史与与文化》有感

姓名:唐远发 学号:112007010033 专业:历史学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贵州文化多彩多姿,神秘悠长。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贵州人,说实话对贵州的文化并不是很了解更别说贵州文化史了。然而本学期的这门课带领我们从古代走到今天,从多方面全面认识贵州的文化,让我对自己家乡的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门课程扩大了我的知识面,丰富了我的灵魂,让我对贵州文化的自信更上了一层楼。

贵州文化在中华文化里可能不是那么耀眼,但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觉得贵州文化是中华文化里不可缺少的一页。在石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从多方面了解神秘多彩的贵州文化。特别是讲贵州土司制度与演变一节,让我印象深刻。

贵州建省虽然只有500多年,但是贵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得更远。贵州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远古人类化石和远古文化遗存发现颇多。据考古,中国南方主要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多在贵州境内发现的。

春秋时期,当时在今贵州境内有牂牁古国,并与中原有交往。战国时属于楚国的黔中郡,地域面积在今贵州沿河到榕江以东,包括铜仁地区和黔东南部分县。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贵州分属巴郡、蜀郡、黔中郡和象郡管辖。西汉初年,贵州分属益州刺史部犍为郡和牂牁郡。犍为郡管辖今贵州北部、四川南部、重庆南部的大部分地区。牂牁郡

管辖今贵州南部及周边地区。西汉中晚期,贵州北部大部分地区划入牂牁郡管辖。牂牁郡领14县。三国时蜀国牂牁郡治且兰(今贵州凯里西北)。领7县:且兰、毋敛、广谈、鄨县、平邑、夜郎、谈指。 唐朝曾在此设黔中道,建黔州郡,设黔州都督府。唐代贵州境内出现了几个对后来产生深远影响的地方土司政权。

“贵州”名称,始于宋朝。公元974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除此以外,还有另一种说法,指贵州的名称源自“罗氏鬼国”;因为“鬼”不好听,才转音为“贵”。中国彝族的先民曾被称为“罗罗”或“罗苏”。在唐宋时代,随大理国崛起,彝族部落开始越过乌蒙山,在今天贵州地区广泛发展。他们在唐末已形成较大的独立政权,被称为“大鬼主罗殿王”。宋末,贵州中部有罗氏鬼国,或称为罗施鬼国,依附于宋;南部则有罗殿国,依附于大理。

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置八番罗甸宣慰司。至元十九年(1282年),设顺元等路军民宣慰司。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顺元、八番两宣慰司合并,设八番顺元宣慰司都元帅府于贵阳。后来又以乌江上游的鸭池河为界分为水东、水西。水西由安姓土司统治。水东由宋姓土司统治。至明初,彝族土司管辖今贵州省除遵义、铜仁、黔东南之外的大部分地区。

到了明朝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设置贵州承宣布政使,正式建制为省,以贵州为省名。废思州宣慰司与思南宣慰司,保留水东土

司与水西土司,同属贵州布政司管辖。清雍正5年(公元1727年),将四川属遵义府,广西属荔波及红水河、南盘江以北地区,湖广属平溪、天柱,划归贵州管理辖。将贵州属永宁州划为四川管理辖。贵州的历史总离不开一个“黔”字,代代相同,直至贵州建省。这就是贵州简称“黔”的由来。

贵州除了有悠久的历史外,贵州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全省少数民族依次分布在黔东南、铜仁、黔南、毕节、黔西南、安顺、六盘水、贵阳和遵义。苗族主要分布在黔东南、黔南、黔西南、黔西北和黔东北。布依族主要分布在黔南、黔西南、黔中;侗族主要分布在黔东南、黔东。土家族主要分布在黔东北和黔北;彝族主要分布在黔西北和黔西南;仡佬族主要分布在黔北、黔西北和黔中;水族主要分布在黔南;回族主要分布在黔西北、黔西南和黔中;白族主要分布在黔西北;瑶族和壮族主要分布在黔东南、黔南;畲族分布在黔东南和黔南部分县市;毛南族分布在黔南部分县内;满族、蒙古族分布在黔西北部分县内;羌族分布在黔东北的石阡、江口两县境内。千百年来,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贵州文化。

贵州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山多洞穴多、温和湿润的自然环境,五大古族系长期交往、结集的社会历史背景,铸就了贵州民族文化诸多的特色和深厚的底蕴。山川的纵横交错虽不便于交通,客观上却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积淀与传承。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以及与内地联系的日趋加强,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变异。贵州民族文化在此特定的自然生

态和社会生态的静与动之中,和谐而有序地发展变化着。贵州民族文化是以家庭为单元、以血缘为纽带、以民族为标志、以社区为范围、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山地农耕文化。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方人更会用她的智慧创造自己的历史文化。贵州的山水和历代贵州人更是用他的勤劳和勇敢创造了丰富的贵州文化。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让我知道了许多也更加的热爱贵州,但在学习中我也发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多看有关贵州的书籍特别是有关历史文化的文献。虽然只有这么短的一个学期,但是我被老师的博学所折服,在今年后的学习中我会以老师为榜样努力学习。

多彩的贵州文化远不止这些,更有诸多灿烂的文化是不可能用文字写出来的。贵州文化史我还没走到每一个角落去,去了解每一个文化。希望大家多到贵州走走、看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