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开展第三届上海市教学名师奖评选工作的通知
沪工程教[2007]59号
关于组织开展第三届上海市教学名师奖
评选工作的通知
各院、部:
为大力表彰在教学和人才培养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激发教师深入一线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07]24号)和《上海市关于组织开展第三届上海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的评选表彰的通知》精神,决定组织开展第三届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的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领导小组
为切实加强对第三届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推荐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第三届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推荐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第三届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的评审和推荐工作。
组 长:曹伟武 汪 泓 副组长:陈力华 孙培雷
组 员:徐菁利 胡守忠 曹敏年 王明复 沈海庆 二、评选范围
本校承担本专科教学任务的专任教师。 三、表彰数额及奖励办法
市级教学名师奖表彰数额计划为50名,获奖教师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分配名额,我校将向上海市推荐1名教师申报第三届上海市级教学名师奖。
四、评选条件
从事本科教学的参评教师须受聘教授职务,坚持讲授基础课程;从事高职高专教学的参评教师须有5年以上的高职高专教学经历,且具有一定的企业工作经历和行业影响,并以专业教学工作为主。其他条件参照《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指标体系(本科部分)》和《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指标体系(高职高专部分)》,已经退休的教师须为学校的返聘教师,并由学校出具返聘证明。
五、评选方法与步骤
(一)符合本次评选条件的教师向所在部门提出申请。各部门应根据本通知精神,向学校择优推荐。各部门申报名额不得超过1名。
(二)推荐教学名师奖的评选可参考《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指标体系》(附件1)。在各部门教学名师奖的推荐、评选过程中,应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充分提高评选表彰工作的透明度。
(三)请各部门在2006年5月9日前将以下推荐申报材料报送教务处教学研究科:
① 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推荐表(见附件3,一式五份,含一份原件)
② 光盘一张,内容包括候选人的电子资料(要求见附件5 ),以及候选人的15—30分钟讲课录像,录像文件为rm格式,讲课录像应能真实反映候选人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各部门要切实加强此项工作领导,提高对开展教学名师奖表彰工作的意义的认识,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认真组织好评选和推荐工作。
六、学校评审时间
学校于2007年5月10日对各部门推荐的第三届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候选人进行评审,确定推荐人选,评审结果将进行公示。
联 系 人:教务处教学研究科,林春、王静 联系电话:67791229。 特此通知
附件:1. 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指标体系(本科) 2. 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指标体系(高职)
3. 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推荐表(本科) 4. 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推荐表(高职)
5. 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候选人个人资料(电子版)清
单
二○○七年四月三十日
主题词:高等教育 教学名师 评选 通知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办公室 2007年5月8日印发
附件1
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指标体系(本科部分)
评选项目 1、 教师风范 分值 标准指标 政治立场坚定,师德高尚;事业心强,富有创新协作精神;治学严谨,学风端正,诚信育人,为人师表。 长期承担本专科教学任务,坚持讲授基础课程。
10 授课10 情况 教育思想与教5 学内容 2、 授课情况与教学水平 教学艺术与方法 教学思想先进,符合时代要求;课程内容安排合理,条理性强,符合认知规律;能及时把国内外教改成果以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
教学,教学内容能与国际同类课程媲美,信息量大;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 因材施教,方法灵活;课程讲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和调动学生潜在的能力,给学生以深刻的创新熏陶;积极开展教学法研究与应用,科学、合理、有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效果好,有自己研制的多媒体课件;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文授课部分使用普通话。 5
教学10 成就 教材5 建设 教学10 效果 3、 教学梯队建设与贡 献 4、 科学研究与学术水 平 5、 外语水平 主持重大教改项目,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做出重要贡献,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发表多篇高质量的教改教研 论文或出版具一定影响的教改教研专著。 自编、主编高水平、有特色、版本新的教材,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教学效果好,主讲课程在全国同领域内有较大影响;形成独特而有效的教学风格,在国内起到示范作用;学生评价优秀。
10 自觉指导和帮助中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授课水平,重视教学队伍建设,作为课程主持人或主讲教师对形成合理教学梯队、形成本校该领域 教学的历史地位做出重要贡献。 学术造诣高,在同领域具有较高学术地位和知名度。 主持或承担多项高级别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多,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特殊学科的,酌情考虑)。 出版多部科研专著或发表多篇高质量的科研论文,科研成果的学术意义或社会经济效益大。 有用外语发表的学术论文,外语交流能力强,能使用外语讲授课程知识要点(特殊学科的,酌情考虑)。
学术10 地位 科研10 能力 学术10 成就 5 附件2
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指标体系(高职高专部分)
评选项目 分值 标准内容 政治立场坚定,师德高尚;事业心强,富有创新协作精神;治学严谨,学风端正,诚信育人,为人师表。 具有相关企业相应技术工种3年以上的专职工作经历,且近三年仍能在相关企业参加技术服务或技术研发并作出实际成果,在行业企业的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积极研究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规律,将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要求融入专业发展规划和课程改革的设计之中;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趣事行业动态,分析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更新变化,并即使那如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教、学、做相结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1、教师风范 10 2、企业经理与行业影响力 15
教育思想与教15 学内容
教学艺术与效果 3、教学能力 15 注重分析学生群体特点,坚持因材施教;教学手段先进,应用的党;教学方法灵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和开发学生潜在能力。教学效果好。 积极进行教学条件建设特别是实训教学训练条件的建设,注重传统教学仪器设备的改造和二次开发,以及相应教学实训项目的设计和更新,并能有效应用于本专业领域教学中,有一定推广价值;能够及时编写(或选用)高水平、具有高职特色的新版教材;积极开展教学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训项目、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及数字化。 教学资10 源建设
教学组织与管理 10 能够根据高职教育特点,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共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方面有创新举措;积极进行以实践能力考核为主的评价 方法改革,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4、 技术服务能力 15 面向行业企业实际需求,主动承担与专业相关的技术服务项目,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并对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起到促进作用。主持或承担有来自相应行业的横向课题或获得具有产业价值的技术专利。
5、教学团队建设 10 重视教学梯队建设,自觉指导和帮助本专业教师关住一线用人部门对高技能人才能力的需求,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教学与人水平,重视师德教风建设,促进教师的职业养成,形成良好的“传、帮、带”团队文化。
附件3 总编号
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本科部分候选人推荐表
候 选 人 主 讲 课 程 学校名称(盖章) 推荐部门(单位) 主推
管荐
部部
门 门
填 表 时 间 二○○七年 月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
填 表 说 明
1. 本表用钢笔填写,也可直接打印,不要以剪贴代填。字迹要求清楚、工整。
2. 封面总编号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统一编写。
3. 申请人填写的内容,所在学校负责审核。所填内容必须真是、可靠。
4、教学论文及著作一栏中,所填论文或著作须已刊出或出版,截止时间是2007年4月30日。
5. 教学手段是指多媒体课件、幻灯、投影等,应用情况是指是否经常使用及熟练程度。
6. 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
一、候选人基本情况
学校: 院(系):
姓 名 政治面貌 最后学历(学位) 参加工作时间 专业技术职务及晋升时间 固定电话 传 真 联系地址、邮编 何时何地 受何奖励 学生评价情况 主要学习、工作简历 起止时间 学习/工作单位 所学专业/所从事学科领域 授予单位 出生年月 民 族 高校教龄 行政职务 移动电话 电子信箱 性 别 授予时间 二、候选人教学工作情况
1. 主讲课程情况
课程名称 起止时间 本人讲授学时 授课班级名称 总人数 选用教材或主要参考书情况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教学内容更新或教学方法改革情况 教学手段研制开发情况、应用情况 出版年
2. 同时承担的其他课程情况
课程名称 起止时间 学时 授课班级名称 3. 其他教学环节
(含指导本科生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以及指导研究生等) 4. 承担教学改革项目情况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经费(万元) 主持/参加 起止日期
5. 主要教学改革与研究论文、著作及自编教材情况
论文(著)题目/教材名称 期刊名称、卷次/出版社 时间 6. 教学获奖及成果推广应用情况
(限填省部级以上以及相当的奖励,并附奖励证书复印件,注明本人排名及时间、推广应用范围。) 7.候选人近期教学改革设想
8. 候选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情况
本人签字 2006年 月 日
三、候选人科研工作情况
科 研 简 况 出版专著(译著等) 部。 汇 获奖成果共 项;其中:国家级 项,省部级 项。 目前承担项目共 项;其中:国家项目 项,省部项目 项。 总 近三年(2003-2005年)支配科研经费共 万元,年均 万元 最 有 代 表 性 的 成 果 目 前 承 担 的 主 序成果(获奖项目、论文、专著)号 名称 1 2 3 序号 1 2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起讫时间 获奖名称、等级或鉴定单位, 发表刊物,出版单位,时间 署名次 序 科研 本人承担经费 工 作 要 项 3 目 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清单(限填不超过10篇) 序号 论 文 名 称 1 2 3 4 5 6 7 8 作者(*) 发表日期 发表刊物、会议名称 9 10 注:(*)作者姓名后括号内填写署名次序。 四、推荐、评审意见
申报学校 教务处对 候选人课 堂教学效 果的评价 意见 (公章) 负责人(签字) 2006年 月 日 申报学校 意见 (公章) 校长(签字) 2006年 月 日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意见 负责人(签字) 2006年 月 日 (公章) 教育部 意见 (公章) 2006年 月 日
附件4 总编号
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高职高专部分)候选人推荐表
候 选 人 教学专业领域 (专业代码)
学校名称(盖章) 学校举办单位 主管推
荐
填 表 部门 部
门
时 间
二○○七年 月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
填 表 说 明
1. 本表用钢笔填写,也可直接打印,不要以剪贴代填。字迹要求清楚、工整。
2. 封面总编号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统一编写。
3. 申请人填写的内容,所在学校负责审核。所填内容必须真是、可靠。
4、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
一、候选人基本情况
学校: 院(系):
姓 名 政治面貌 最后学历(学位) 参加工作时间 专业技术职务及晋升 时间 固定电话 传 真 联系地址、邮编 何时何地 受何奖励 学生评价情况 主要学习培训经历 起止时间 学习/培训单位 相关产业领域主要经历 起止时间 工作单位 所学从事专业领域及岗位 所学专业/所从事学科领域 移动电话 电子信箱 行政职务 授予单位 出生年月 民 族 高校教龄 授予时间 性 别 主要教学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工作单位 所从事专业领域及方位 二、候选人教学工作情况
1. 专业教学资源建设 ① 教学内容与课程改革设计 ② 实训项目设计 ③ 实训条件改善 ④ 自编或选用教材情况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⑤数字化状况 2. 因材施教做法 及效果 3. 教学组织特点 及效果 4. 教学考核方法 改革及效果 5. 在教学团队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和效果 6. 候选人近期推进教学改革的设想
三、候选人产业融入读与影响力情况
企业经理与行业影响力 代表性成果 序号 1 2 3 序号 技术服务项目名称 目前承担 横向课题名称及来源 服务效果 时间 课题经费 (万元) 是否主持人 署名 排序 成果/进展情况 迄止时间 1 2 3 序号 1 2 3 所获专利名称 获得时间 产业价值 署名 顺序
四、推荐、评审意见
申报学校 教务处对 候选人课 堂教学效 果的评价 意见 有关行业 对候选人 技术服务 水平与影 响力评价 意见 (公章) 校长(签字) 2007年 月 日 联系电话: (公章) 负责人(签字) 2007年 月 日 联系电话: 申报学校 意见 (公章) 校长(签字) 2007年 月 日 联系电话: 升级教育行政 主管部门意见 (公章) 负责人(签字) 2007年 月 日 联系电话: 教育部 意见 (公章) 2007年 月 日 附件5
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候选人个人资料(电子版)清单
1.个人简历,500字左右; 2.名师心得,500字左右; 3.名师寄语,200字左右; 4.名师名言,100字左右;
5.所属学科、学校文字介绍,500字左右;
6.彩色数码照片(实验室、课堂、书房等环境下的照片),像素为300万以上,横竖各三张;
7.详细联系方式。
材料要求:个人简历、名师心得、名师寄语、名师名言和所属学科学校文字介绍综合为一个电子文档(WORD)提交,并以本人中文名字为文档名(人名.DOC)。照片以JPG格式提交,以本人中文名字为文件名(人名.JPG)。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