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带答案
一、填空题 1.拼写乐园。
1.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yì lì(________)在江边。 2.她记起这孩子讲话时,要比以前yú kuài(_________)得多。
3.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nèn hónɡ(________)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叶子就变绿了。 4.居住在草地上的xī shuài(__________),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
5.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jīnɡ pí lì jié(__________)累得倒下了。 6.chánɡ é(_______)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2.补充词语,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①人声(______) 沸 ②三头六(______) ③腾云(______)雾 ④随(_______)而安 ⑤欢天(_______)地 ⑥精(______)力竭 1.表示声音很大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心情高兴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3.表示本领高强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
1.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________) 2.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_______) 3.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 (________)
4.清清的溪水,照着蓝天的影子,照着彩霞的影子,照着山上松树林的影子,照 着行人来往的影子。 (________)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________) 4.我会想,我会填,我的积累最丰富。
(1)中秋时爷爷就穿上了厚毛衣,还笑着说:“二八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做错了事还一直找不到原因,小刚说:“你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曾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所以,有不明白的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装懂。
(4)山中起了大雾,尽管游客不少,声音吵闹,但是稍微远一点就彼此看不见,真是“空山
1
不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字词练习
5.选择恰当的读音画“√”。
1.余波还在漫天卷(juǎn juàn)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
2.“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是唐朝诗人王维《鹿柴i chài)(zhà》里的句子。 .3.一物降ng jiàng)一物。这个孩子只听他爷爷的话。 (xiá.
4.科学家又做了两次实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sāi sài)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
5.女娲难过极了……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zā zhá)在洪水中的人们。 .6.选词填空。 奔腾 沸腾
1.霎时,潮头(_________)而去。 2.海潮来了,人们(__________)起来了。 7.选词填空。 隐藏 隐蔽
1.蟋蟀的住宅非常(_________)。
2.小猫为了抓住大老鼠,有时(__________)在桌子底下。 8.选词填空。 柔软 柔弱
1.人们惊叹蟋蟀建筑住宅的工具是那样(__________)。 2.同学们喜欢在(___________)的草地上打滚、做游戏。
三、语言表达 9.照样子,写句子。 (1)例:溪水流着香味。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 草地上开着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当春风吹来的时候,牵牛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0.按要求写句子。 (1)女娲被震醒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们是那样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11.蟋蟀建造住宅选择地址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蟋蟀为什么不吃门口的一丛草? ___________________
13.分别用“______”和“ ”画出选文中的一句比喻句和一句拟人句,并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训练
狐狸和猴子
河中央有一个土墩,墩上长着一株桃树,树上结满了大桃子。 狐狸想吃桃子,可是过不了河。 猴子想吃桃子,可是也过不了河。
狐狸便和猴子商量,一同想办法架桥过去,摘下桃子各分一半。
狐狸和猴子一同花了很大力气,扛来一根木头,从这边架到河中央的土墩上,成了一座独木桥。这座桥太窄了,它们不能同时过去,只能过去一个,再过一个。
“让我走过去,你再过去吧!”狐狸对猴子说。
狐狸走过去了。狐狸想独自吃桃子,便故意把木头推到河里去。 “猴子,请你回去吧!”狐狸哈哈地笑了起来,说:“你没有口福吃桃子。”
猴子非常生气,可是它马上也笑了起来:“哈哈!你能够吃到桃子,但是你永远回不来
3
啦!”
狐狸听了非常着急,没有办法,只好苦苦哀求猴子说:“猴子大哥,我们是好朋友,请你替我想个办法让我回去吧!
猴子一句话也不说,独自走了。
14.思考课题,理解内容,选择准确的答案( ) A.本文主要写狐狸过河拆桥,狡猾自私,没有好下场。 B.本文主要写猴子聪明能干,不再上狐狸的当。 C.本文主要写狐狸狡猾自私,猴子识破狐狸的诡计。 15.读下面的句子,理解带点的词,选择正确的答案。 “猴子,请你回去吧!”句中“请”的含义是: ( ) .A.讽刺
B.尊重
C.请求
16.读下面的句子,理解带点的词,选择正确的答案。
“猴子大哥,我们是好朋友,请你替我想个办法让我回去吧!”句中的“请”的含义是:( ) .A.讽刺
B.尊重
C.请求
17.读一读,比较一下“笑”字所表达的不同的含义和思想感情。
(1)“猴子,请你回去把!”狐狸哈哈地笑了起来,说:“你没有口福吃桃子。” 笑:_______________
(2)猴子非常生气,可是它马上也笑了起来说:“哈哈!你能够吃到桃子,但是你永远回不来啦!”
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结合上文理解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
“猴子一句话也不说,独自走了。”是因为: ( ) A.“猴子没有吃到桃子,很生气。
B.看着狐狸吃桃子,只得无可奈何地走了。 C.它知道不能和狐狸这样的坏东西交朋友。 19.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0.习作乐园。
4
题目:_________吸引了我
提示:大自然是个万花筒,丰富而多彩。一株小草、一朵野花儿,也许都会让你浮想联翩。是什么吸引了你呢?是月季花,是吊兰,是菊花,还是……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要写出被吸引的原因。 2.注意表达出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
1.屹立 愉快 嫩红 蟋蟀 精疲力竭 嫦娥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时,要先正确拼读音节,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相应的词语,写完后再读一读,检查所写词语是否正确。书写时要注意“屹、嫩、蟋、蟀、疲、竭、嫦、娥”这些容易写错的字,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及易错点,做到书写规范、正确和美观。 2.鼎 臂 驾 遇 喜 疲 ① ⑤ ③ 【详解】 略
3.比喻 拟人 设问 反问 排比 夸张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要求我们掌握常用修辞手法。
1.“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这句话中,“稻穗低垂着头”把“低垂着头”这种人的行为赋予了稻穗;“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稻田”比作“银毯”。。
2.“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这句话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再自问自答,运用了
5
设问的修辞手法。
3.“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 ”这句话以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4.“清清的溪水,照着蓝天的影子,照着彩霞的影子,照着山上松树林的影子,照着行人来往的影子。 ”这句话运用了四个“照着……的影子”句式,构成了排比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意思是:高崖上飞腾 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诗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4.乱穿衣 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非生而知之者 但闻人语响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俗语、古诗、名言警句的积累情况。
(1)二八月乱穿衣,俗语,意思是指农历二月天气由冷转热,八月天气由热变冷,乍热乍冷,变化不定,加上各自的体质差异,人们穿衣自然有薄有厚,不尽相同。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朝苏轼的《题西林壁》,本意: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引申:意在说明观察事物如果不是处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之外,就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出自唐朝文学家韩愈的《师说》,意思是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一切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
(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出自唐朝王维的《鹿柴》,意思是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5.1.juǎn 2.zhài 3.xiáng 4.sāi 5.zhá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1.漫天卷地,读音màn tiān juǎn dì;
6
2.鹿柴,读音lù zhài;
3.一物降一物,读音yī wù xiáng yī wù; 4.塞上,读音sāi shàng; 5.挣扎,读音zhēng zhá。 6.奔腾 沸腾 【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
解答本题要明确近义词的区别,弄清词语的意义。还要依据原文解答。 奔腾:(许多马)跳跃着奔跑。用来形容潮头奔涌的状态很恰当。
沸腾:(1)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气体的现象,这时液体发生汽化,产生气泡。(2) 比喻情绪高涨。(3)比喻喧嚣嘈杂。这里用来形容“人们见到海潮来了,情绪高涨”很恰当。本题出自课文《观潮》,依据“霎时,潮头奔腾西去”“人群又沸腾起来”这两句话,也可得出答案。
7.隐蔽 隐藏 【详解】
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 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隐藏:藏起来不让发现。
隐蔽:借旁的事物来遮掩;被别的事物遮住不易被发现。 1.本题指蟋蟀的住宅不容易被发现,应选择“隐蔽”。 2.本题指小猫会藏在桌子底下不被老鼠发现,应选择“隐藏”。 8.柔弱 柔软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及使用的掌握。 柔软:软和;不坚硬。 柔弱:软弱。
蟋蟀的挖掘工具用“柔弱”搭配;草地用“柔软”搭配。
7
9.绿绿的草地上开着五颜六色的花。 就吹起了喇叭。 【详解】
(1)此题考查句子的扩写,扩写句子时,在原句中加上修饰语,使句子更为具体形象,充实丰满即可。句子可以对“草地”和“花”进行扩写。
(2)此题考查句子的仿写,句子中“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可以看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学生在仿写的时候注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10. 它们是那样的柔弱,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比一片树叶还无力,禁不起这猛烈的风雨。 【详解】
本题考查按要求写句子。 (1)本题考查扩写句子。
扩句就是给简短的句子(句子主干)加上修饰的成分,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生动。本题可在“女娲”前面加上修饰词,“什么样的”女娲,还可以在“震醒”前面加上修饰词,“被什么”震醒了。
(2)本题考查反问句改陈述句。
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可分为四步: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 去掉,问号改为句号。④将句子梳理通顺。
本题首先将肯定词“禁得起”改为否定词“禁不起”,将反问语气词“怎么”与疑问助词“呢”去掉,最后将问号改为句号即可。
(1)向阳、干燥、排水优良 (2)因为那丛草是用来隐藏洞口的。
(3)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详解】 略
8
14.C 15.A 16.C
17. 狐狸的笑是自以为“高明”, 猴子的笑是讥笑,是得意的笑。讥笑狐狸自食其果,“聪明反被聪明误”。 18.C
19.搞阴谋诡计的人决没有好下场。 【解析】 14.略 15.略 16.略 17.略 18.略 19.略 20.范文:
月季花吸引了我
我家的楼下,有一个小花园,里面生长着几株月季花,但在茂密的树丛中它们并不怎么显眼。
去年夏天,天上的太阳火辣辣的,像个大火球。可是不管怎么炎热,都阻挡不了我和小伙伴们玩耍的兴致。当我从小花园前跑过时,突然发现了这几枝漂亮的“玫瑰花”。我兴高采烈地招呼小伙伴:“快来看,这里有几朵玫瑰花呢!”我一边招呼一边俯下身子观察它们。只见红色和白色的花瓣上,停着一只蝴蝶正在采着花粉,洁白的翅膀把“玫瑰”衬托得更漂亮了。我不由地赞叹道:“多么漂亮的玫瑰!”这时,王奶奶走了过来,告诉我们说:“这不是玫瑰,是月季。别看现在开得这么好看,要是能挺过秋风、大雪、寒冷,那才能成为一棵有毅力有活力的花!”从此,我便时时观察着这几株月季,希望它们挺过冰雪。
秋天到了,天变得清冷了,还不时下了雨,起了风。那几株月季像挺不过似的,低下了头,弯下了腰。
冬天到了,天更冷了,猛烈的寒风无情地抽打着世间万物。比寒风更无情的是大雪,月季在风雪之中被冻得鼻青脸肿的。我真担心它们被冻死。
一眨眼,第二年的夏天到了。我又来到了小花园,愣住了,月季开出了比去年还要鲜艳的
9
花!这时,月季红的像“火烧云”,白的像“一捧雪”,真美丽呀!我不由地呆住了。这时我才真正理解了王奶奶说的话:我们要像月季一样拥有不屈不挠的精神,经得起挫折,不畏严寒酷暑,抗击风雪。不管环境怎么恶劣都能挺过来。 这是几株倔强的月季!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习作能力。
本题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_________吸引了我”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将大自然中吸引自己的事物介绍出来,将自己被吸引的理由写出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以及对这种事物的喜爱之情。
开头:开门见山的说明吸引自己的事物是什么。
中间:可按照一定的顺序将事物的特点描写出来,抓住事物最突出的特点来写,要把自己印象深刻最深的写下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描写时,要把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做到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抒发自己对事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抒发自己的情感。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