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与除法》教案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永昌县河西堡第二小学 马成刚
【教学内容】
教育部审定(2013)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9页。
【设计理念】
本节课采取尝试教学法,利用学具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大胆尝试,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发现,引导归纳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生的学法与教师的教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尝试探究、动手操作、发现问题、整理归纳贯穿于整节课。
特色亮点:在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我尝试、讨论探究为主线,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会用两种方法叙述分数的意义。
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合作探索和实践能力。
3.体会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分数所表示的两种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
2.今天老师有几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想与大家分享一下你们愿意吗?
老师买了6个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得到多少个?
一个饼,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得到多少个呢?
3.例1:一个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得到多少个呢?
4.观察算式,是不是所用的两个数相除,商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吧!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课件出示例2。
(2)出示小组合作交流提示。
a如何列式?
b怎么分?有几种分法?
c你会叙述你的分法吗?
d每人可以分得多少个饼?
(3)小组内交流讨论分法后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
(4)边展示边汇报。
(5)课件演示分饼过程:
(6)通过我们的合作交流,动手实践我们会用两种方法叙述分数的意义。
2.你能很快列出算式并说出得数吗?(课件出示题目)生很快说出算式和得数,师及时板书。
把5块饼平均分给7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块?
3.观察黑板上的算式,组内交流以下问题。
(1)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2)学生交流讨论。
(3)生汇报。
(4)小结:请每个同学看着这些算式说一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注意除数不能为0。
我们能不能反过来说,分数的分子相当于什么?
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
(6)如果用字母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谁可以用字母来表示这种关系。
a÷b=a/b b≠0
三、巩固练习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有什么收获?你是怎么学会这些知识的?心情怎样?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二1、2、3题
【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
1÷3=1/3 3÷4=3/4
被除数 a
被除数÷除数= —— a÷b = ——(b≠0)
除数 b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