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的小绵羊

来源:好兔宠物网
《我的小绵羊》教学案例与反思

本课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民歌,G大调,4/4拍,歌曲由两部分组成,具有风趣活泼的特点,描述了主人公和他的小绵羊嬉戏玩耍的情景。教学时我将过程设计为“玩玩---听听---说说---唱唱---编编演演”五个环节,紧紧围绕兴趣是学习的基本动力展开教学。因此,教学都是在创设的各种情境中展开,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活动与体验。首先,创设情境,引入教学,将教师角色定位为合作者、参与者及伙伴,拉近了师生关系,然后,听听音乐,熟悉音乐后,在模仿中感受并体验音乐,接着,学习并表现音乐,最后,教学中还渗透了音乐创作的基本理验,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整个教学既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了孩子个性的张扬,全部教学活动都以学生为本,师生共同参与,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首位,让孩子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附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歌曲《我的小绵羊》、乐曲《鸟店》、读歌谣 教学目标

一、听《鸟店》,唱《我的小绵羊》,感受音乐表现的生动鲜明的形象,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 通过编创动作等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教学重难点

用歌声表现歌曲情绪变化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①听音乐进教室(《我的小绵羊》) ②师生问好 二、 乐曲《鸟店》

1. 导入: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听音乐编故事,老师播放一首乐曲,你们听听里面都有什么声音,想象一下发生了什么事,然后编一个简短的故事。 2. 师生一起编故事。 三、 谜语歌谣《燕子》

1. 导入:有一只小鸟很调皮,它藏在一群节奏里,我们如果能准确地读出节奏,它就出来见我们。 2. 同学们诵读节奏。

3. 老师按节奏朗诵谜语:身穿小黑袄,尾巴像剪刀,住在屋檐下,最早把春报。大家猜一猜,这是什么鸟? 4. 请学生按照节奏朗读谜语歌谣。 四、 歌曲《我的小绵羊》

1. 导入:有一只小绵羊和燕子一样调皮,它也躲起来了,躲在哪里呢,听一听,把它找出来。 2. 初听歌曲范唱。

3. 第二遍听范唱。设问:“我的小绵羊就在新的树丛里”唱了几次,每一次都一样吗?

4. 听辨和学唱“我的小绵羊就在新的树丛里”的不同乐句。 5. 第三遍看书听范唱。设问:小绵羊躲起来了,小主人的心情怎样?找到小绵羊后,心情有什么变化?

6. 模仿主人寻找小绵羊时着急的样子和语言,以及找到小绵羊后表达自己高兴心情的衬词。学习演唱这两个乐句,并用接龙游戏让学生熟悉这两个方乐句。(找不到——找到了) 7. 第四遍听范唱,跟琴轻声练唱歌曲。 8. 发现孩子的难点并解决。 9. 跟琴练唱歌词。

10. 再次进行情感启发并完整演唱。找不到小绵羊时着急的心情和找到后高兴的心情。 五、 拓展与课堂小结

动物是很可爱的,也很聪明,会和主人玩耍,捉迷藏,是人们的好朋友。在南非有个爱画绵羊的艺术家“安”,家中饲养的一只绵羊模特,因为它爱用一把特殊的画刷,在帆布上画下各种五彩缤纷的抽象画,被主人形容为“羊中毕加索”或“绵羊艺术家”,它的画非常畅销,已经售出1000多幅,主人甚至认为这只绵羊是个天才的画家,它的画比某些挂在画廊里的作品还要好。

在我国,藏族人民把牛羊看得跟它们的家人一样,我们一起来看看,……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都要爱护它。

课后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本节课的反思 一、指导思想: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学应当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在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都要体现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要引导体验、表现、创造和享受音乐的美感等。 二、教学

1、做到了对歌曲整体的把握,胸中有数。

用多种形式,感受音乐情绪、风格。在学习《我的小绵羊》这首歌曲时,先完整地聆听音乐一至两遍,整体感受音乐的风格、情绪、演唱特点,从而对这首歌曲建立整体的形象。然后,通过看(大屏幕)听(录音、教师范唱)唱(歌曲《我的小绵羊》)说(自己还有唱不好的乐句)编创动作表演自己喜爱的小绵羊的形象;编创歌词演唱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满足了孩子们好动的性格和收获之感。看得出学生从中感到一种快乐、舒畅的气氛,感受到了音乐的优美旋律,从孩子们的歌声中传达出了对小动物的热爱之情,孩子们最后陶醉在愉快、动荡的旋律欣赏中,得到了审美的满足和愉快。 2、感受音乐的相关文化

课标指出:音乐与相关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它涉及到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它等各个方面,通过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相关文化,或者通过相关文化去感受音乐。《我的小绵羊》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民歌。学习这首歌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学生通

过学习这首歌曲,了解印度尼西亚歌曲风格与特点。通过多媒体直观的学习,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歌曲创设的情境之中,为学习歌唱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教学中,把外国歌曲的演唱特点,国土风情,充实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兴趣更浓,学生对外国题材的作品有了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3、创编表现

课标指出:“音乐表现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及综合性艺术的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于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在音乐实践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创编表现是音乐课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实践性最强的环节之一,歌曲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尽情表现,大胆地演唱,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在学习《我的小绵羊》一课时,除了让学生感受歌曲情绪风格,了解一些相关文化,还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表现力,鼓励学生在歌唱中要有表情、有感情,唱后要积极地参与创编活动。如:创编动作、歌词,为歌曲配一配打击乐器等,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音量,有感情地投入演唱中,用自己的分析与理解处理歌曲。 4、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就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思维运转,使后面的教学顺理成章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初始阶段,我改变了以往“发声练习、

节奏训练等”老的套路,让学生先进行一段歌表演在活泼欢快的歌声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效果极佳。 三、不足

这次的课也有些遗憾。如:范唱录音要放在画面中,同步进行效果会更好;由于自己的操作失误,中途出现小故障,这耽误了时间,最后有些前松后紧的感觉,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学习和改尽,争取把课上的更完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