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公路工程软基处理

来源:好兔宠物网


浅谈公路工程软基处理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公路交通网也四通八达,极大的方便了国民的出行生活。如果对公路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软土地基不进行有效处治,就会导致路基不均匀沉陷,路面开裂等病害的发生,对道路的稳定性、安全性影响较大,同时还会增加公路的养护成本,这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所以,公路工程软基处理的施工需要从施工材料到施工技术方案进行规范。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措施

一、前言

在工程道路建设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复杂的软土地基。公路软土地基主要是指由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粒含量多的松软土、空隙大的有机质土、泥炭以及松散砂等土层构成。正确把握软基处理施工要点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软土地基给公路工程建设带来较大的影响和隐患。在软土地区修建道路,常发生道路沉降变形,严重影响了道路的使用,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软基处理一直是公路建设中的技术难题。地形的复杂多样决定了不同的地质状况应采用不同的软基处理方法,即使相同的地质情况,采用不同的软基处理方法也会有不同的效果。

二、软土地基处理的类别

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地基的沉降处理和地基的稳定性的处理。

软土地基的沉降处理:沉降处理的目的是固结沉降和减少沉降的总量。固结沉降的主要方法有加载预压、竖向排水等。减少沉降总量的方法主要有换填土、填筑片石或碎石等。

软土地基稳定性的处理:软土地基的主要病害就是发生不均匀的沉降,因此降低或者避免软土地基的沉降就能相应的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增强软土地基的强度。

在这边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第一,地基的地质情况和土质的构成等问题。第二,考虑到当地的环境状况,在不影响当地环境的情况下进行材料运输和施工机械的作业。第三,以上所说的两种处理方法可以相互的结合使用,各取所长,收到更加良好的处理效果。

三、公路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

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很多,每一种处理方法都有着其适应的对象和优缺点,在选择处理方法时,应该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选用一种或者多种相结合的

处理措施。

1、换填土法

这种处理方法适合淤泥层比较薄的软土地基,换填的材料主要是采用灰土、中粗砂、水泥石等材料进行处理。因为灰土、水泥等固结性材料填筑不利于防渗,而且工程的造价比较的高,因此不多采用这种方法填筑,而大多数是采用砂砾石、碎石土等透水性好的材料填筑,砂砾石及碎石土填筑可以就地取材,降低造价。换填土时,需将原来的软土地层全部的挖出并且换填渗水性强的泥土。回填时应该用压路机对回填土进行压实,形成一定的受力层,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换填土时应该注意填土坑周围边缘的稳定性,进行分层得填土和压实,保证填土的质量。例如:青岛市城阳春城花园小区4#楼工程基础地基设计为填垫层碾压地基,地基承载力设计要求为210Kpa,回填方量约为3600立方米。该楼层位置原是人工形成的池塘,前期工作中已将淤泥等垃圾清理完毕,土质为粉质粘土,局部有超深情况已清理至原土层,符合回填要求。

2、粉喷桩的处理措施

如果淤泥层的厚度非常的大,如果要把淤泥层全部运出进行换填土的作业,这样的工程量就会显得非常的大,造价也非常的高。因此,对于这类型的软土地基应采用粉喷桩的处理办法。粉喷桩主要是一些粉状物质加固料和原状土进行搅拌从而生成的一种具有高强度的混合材料。粉状的固化物质材料一般都是采用水泥。在进行粉喷桩的施工时,根据施工的时间选用凝结时间合适的水泥,防止施工还没有完成水泥已经凝固的情况发生。水泥的剂量也应该严格的进行控制,保证搅拌的均匀性。 施工完成之后,应对粉喷桩进行检测,如有以下症状者,均为不合格的粉喷桩,不合格的桩应该进行重新的施工,并分析不合格的原因。不合格的粉喷桩的现象:

2.1粉喷桩的长度达不到设计所要的要求。

2.2粉喷桩喷粉的时候不均匀,粉喷桩有断粉的现象。

2.3取芯检测时取不出芯样,片状取芯率小于80%。

3、抛石挤淤泥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经过鱼塘和积水的坑洼地的软土地层。这种软土地层进行换土的作业时显得非常的困难,含水量非常之高、具有非常大的压缩性。如果稍有处理不当,就会造成路基的过度沉降、稳定性能欠佳,大大的缩短公路的使用寿命。抛石挤淤泥的措施就是向这些常年积水的坑洼地带投入一定数量的石块,将淤泥排挤出施工路基的施工范围,从而有效的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施工前应先将积水用抽水机或者围堰的形式进行排干,并且挖好相应的排水沟,防止再次的发生积水的现象。

因为抛石挤淤泥的时候因为每一处的沉降度都不一样,因此在石块的下面会残留有部分的泥土,所以在抛石挤淤泥完工之后应该注意垫层铺筑之后的压实,石块底下的淤泥是否挤出,从而减少这种影响。

4、灌浆法

灌浆法的原理就是将水泥浆、水泥砂浆或者各种化学材料等注入到地基的缝隙之中。这种方法对于稳固软土地基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比如说福建省龙海市角美湖屿港水闸由于淤泥地基导致了不均匀的沉降,在对水闸加固的时候采用了灌浆的处理措施,使得沉降基本上得到了控制。另一种高压旋喷灌浆处理的原理是形成水泥摩擦桩,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达到控制路基沉降的目的。

5、反压护道法

当软土地层和沼泽地比较厚、路堤的高度不超过极限高度的2倍时,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反压护道法的原理是在路堤的两侧一定宽度和厚度的护道,在这种护道的自重的影响之下,使地基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从而阻止路堤的侧滑动的损坏。通过这种方法也能使软土地基趋于稳定。在这边需要注意,即在施工的时候,护道的填筑应该和路堤的填筑同时的进行,而且压实度要达到设计要求,一般是要在90%以上。这种软基处理的办法比较的简单,工程的造价也比较的低廉,但是施工所占用的土地面积比较大。

6、竖横向排水体

这种方法适用于淤泥地或者地表积水的坑洼地段,在这些地段设置竖向或横向排水体,然后进行预压,可以进一步的加快地基的固结,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竖横向排水体的深度应该根据实际的施工环境而定。这种方法应该注意:这种方法应该在砂垫层完工之后再进行,由技术人员制定出相应的处理范围,并且定出每一根排水板的位置,并且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把排水板放入到设计好的深度,地面以上的排水板应该留有一定量的富余度,最后,在排水板四周填砂石后即完成施工。 例如:淮盐高度公路沿线软土分布十分广泛,厚底从4~25m不等,有的地段含水量甚至超过了120%,部分地段无硬壳层,属于典型的深厚软土地区,其中应用的竖横向排水体的方式进行排水。

四、结束语

总之,路基在施工期间的稳定性和建成后的剩余沉降,差异沉降是工程建设技术人员极为关注的问题,而地基处理技术是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手段,公路工程施工中科学、合理的综合运用软基处理方法对工程节约成本、缩短建设工期等都有重要意义。并且应对复合地基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段进行检测,确保施工质量。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时,应该综合的进行多方面的考虑,从而确定出一套比较完善和适合的处理方案。而且不应该局限于一种方法,而是应该根据工程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交叉、各取所长、综合治理,从根本上提高软土地基处理的效果,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使公路运行得更加的安全、舒适。

参考文献:

[1]刘玉卓,公路工程软基处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张留俊,等.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 地基处理手册(第二版)编委会.地基处理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