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策略
• Information Security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策略
文/陈妍
立在极高的信息安全的防护基础上。建造大数
本文根据大数据背景下如何摘据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防护利于网络信息安全系 提升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的具体措 要施进行分析和简要的讨论。统对信息安全的长期保障和发展,也能够提高人们对网络信息技术和设备的放心使用程度,其也代表着大数据及云计算数据环境下信息的安全特性和高效特性。尤其是对商业及军事机密信息的保护力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下 网络信息安全 保障策略
2 当前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所面临的
困难
信息时代的来临代表着信息技术正在高
2.1 信息数据采集范围大,信息安全保护覆盖速的发展,其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人们生活的不足
方方面面。大数据是信息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通过大数据的应用,也为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经我国的经济提升、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了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经济生产、充分的保障。我国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已经建设、社会管理方面的信息化程度也逐渐的升得到了高速的研究和开发,但伴随而来的是逐高,信息数据的收集和传输规模也越加庞大。渐升高的网络安全隐患。
其中不但包含了一些人们身份信息和金融交易、网络社交数据、地理定位信息等还包括了1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的重
众多的商业机密以及重要的军事信息。这些信要作用和意义
息内容非常的繁杂和巨大。通过对数据的实时搜集和交换处理甚至可以构成完整的生活状态1.1 充分发挥信息数据传输优势,建立信息安和事件的发生过程。如此巨大的信息数据传输全保护系统
和汇集,必然会被一些不良分子加以利用进行一些违法活动,而面对着网络大量的数据交换
网络信息的传输速度和数据的共享资源
和传输路径,信息的安全覆盖范围必然无法做是其主要的功能和作用。同时也是安全隐患的到全面的保护,随之也就发生了网络安全隐患。重要因素。其不但对人们的私密信息造成威胁,也对一些商业和军事的机密信息带来严重的影2.2 信息安全相关法规不健全,无法形成有效响。虽然大数据背景下网络信息的发展持续的的保护系统
加快研发的脚步,但随之而来的安全隐患也逐渐的增多,为网络信息安全的保护提出了更加在大数据背景下,网络信息的安全保护巨大的难题。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新安除了要进行全范围的覆盖之外,还需要制定完全协同保护也同样具有着进步的机遇。因此,善的管理制度和健全的法律法规进行网络信息通过对大数据技术优势的利用创建网络信息安安全防护顺利开展的保证。但在目前我国的网全保护系统是其中比较有效的方法,以此为基络信息安全保护管理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并没础进行网络信息安全的预防能够将网络新安全有行程有效的防护系统和制度体系。究其原因,保护的漏洞进行修复,提高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时间较短,而信息技术护强度。其能够极大的提高人们对网络信息安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致使在网络信息安全技全的信息和信任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大术和理念上还无法做到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脚数据背景信息的安全性。帮助人们提高网络信步。虽然在信息技术推广的初期建立了一些规息传输的高效性和安全程度,进而推动经济、范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法律,但其所涉及的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并且也缺乏一定程度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以及技术性跟进。除此之外,1.2 提高信息安全保障意识,增强信息安全预我国在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方面的专业技术和专防力度
业人才也存在着不小的缺失,对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开展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能够
要想提高网络信息安全保护能力,就必须
进行信息保障的工作范围也就不够全面。而且要利用大数据的云计算的优势,从根本上进行目前对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和军事机密信息保障信息安全的保障提升。网络信息的发展需要建
工作的投入力度以及关注程度略显不足,这也
206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与缺乏专业技术和专业人才有着直接的关系。
3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技术的应用
大数据背景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工作必须要做到全方位覆盖和具体。特别是针对一些重要的核心机密信息以及涉及到大量的金融、经济交易和存储的信息更加要进行周密和重点的保护。要加大对先进技术和信息设备的利用,以防止被违法分子利用漏洞窃取重要机密信息的机会出现。同时还要对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技术进行必要的创新研究和实践应用,增强对先进技术的研发力度,利用当前所进行采用的信息安全保障技术为基础,对安全保证技术进行创新和安全检测,再结合目前在网络信息安全保护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分析和预测,联合大数据领域、云计算环境、移动网络客户端、信息数据交换数据库等资源,进行新安全保障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以应对日渐艰巨的安全隐患冲击。另外还要针对当前缺乏专业技术和专业人才的情况作出快速的调整和制定有效的策略方案。
4 大数据背景提高网络信息安全的策略分析
4.1 健全和完善相关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法规及制度,并形成体系
对于大数据、云计算背景下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建立政府需要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要组建统一的监督管理部门对信息网络安全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同时还要利用健全的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法律和法规以及管理制度,形成完备的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法律法规及制度的中重点核心作用是采取必要的措施对网络犯罪进行制约,其也是对我国重视网络信息安全的体现。大数据背景下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也是对人们生活以及工作安全保障的重点关注。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要保证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完善,确保其在网络信息安全相关的技术设备方面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提高技术设备的性能,要做到对其定期的检修和更新。大数据背景下网络信息安全的应用和法律法规的完善是对不法行为重要打击手段,人们应该充分利用其功能维护自身的利益和权益。
<<下转207页
Information Security 信息安全
•
跨域数据交换网络信任服务体系总体设计与技术实现
文/李一1 冯楠2 谭顺成3
通跨域数据的壁垒,真正形成跨域数据的深度
摘 要本文介绍了一种跨域数据交换网络信任服务体系总体设计方案,并分析了技术实现问题。该方案基于打通跨域数据的壁垒,真正形成跨域数据的深度融合,建立跨域数据的交换平台,形成跨域数据交换网络信任服务体系总体考虑,分析了方案建设需求,提出了系统功能,进行了总体功能设计,分析了系统架构关系,提出了技术实现途径。融合,需要建立跨域数据的交换平台,特别是跨域数据交换网络信任服务体系的设计和实现,是一项涉及面广、集成度高、保密性高、整体性强的系统工程。
各级部门大量的涉及办公、管理、协同、共享等的业务应用系统,很多重要业务应用需要跨部门、跨地区、跨系统、跨安全域进行业务协同。受政务、商业和安全因素的影响,跨域网络彼此互不信任,各自内部的局部信任系统之间也难以跨域建立信任关系。在跨域交换网络中构建统一信任服务体系的基础是建立资源统一管理服务。在跨域交换网络中用户、网络、应用和信息等全网资源中存在大量具有公共属性和共享属性的资源,在实际业务中这些资源被重复建设、分散管理。为方便资源的有效利用,需要对全网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形成资源信息的注册、发布、共享和查询等机制,能够满足跨域交换融合网络中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的机制,为跨域网络之间的互信、互任、互联、互通打下坚实基础。
1.2 跨域网络统一资源认证服务需求
跨域网络融合的信任服务系统中的身份
跨域融合网络中承载着多个网络中各自、
认证服务系统,不仅要满足对用户身份认证的
1 建设需求
跨域数据交换所需的网络是不同于传统信息网络的大型复杂结构的网络。与现实中的组织架构相一致,大 型复杂网络分层级、分区域,在应用层上有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多系统协同和数据共享的需
【关键词】跨域数据 交换网络 信任服务体系 总体设计
求,需构建新一代信任服务体系,实现跨域网络三个网络中各局部网络业务应用之间互信、互认、互联、互通、互操作,支撑各领域业务应用系统和用户的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和共享服务。1.1 网络资源统一管理的需求
为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融合,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跨域的数据交互是其中的关键需求。为打
<<上接206页
4.2 加强对专业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技术人才的培养,并组建专业团队
要想对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技术进行必要的研究和创新,需要具备专业能力的技术人才提供支持,这就需要增强对网络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训,要建立先进完备的专业培训系统,加大实践环节的训练强度,创造良好的培训学习环境,加强信息安全技术人才的实际能力。并保持与具有先进技术能力专家的交流和沟通,努力的培养创新型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人才。要适当的采取创新式的培养方法和培训技巧,利用其强大的优势进行软件、硬件方面的培训学习,将软件、硬件进行结合,提升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人才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锻炼其快速的应变能力和实际的技术应用能力,使其能够在遇到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和不法行为出现时可以快速的将其发现并及时的处理解决。因此,必须要加强对网络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而组建高质量、高效率的专业化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团队。充分发挥其对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的关键性作用。
在如此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大数据与云计算信息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也代表着当今信息和数据的传输速度已经达到实时的传递,这也是对现代科学技术研发与创新成果的完整体现。而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研发和创新应用,网络信息的安全状况依然是当前人们关注的重点因素之一,按照现时对网络信息安全保护系统的研究和构建,其还会出现很多新的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对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不断分析和研究,针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针对所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预测和防护,并遵守国家对网络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实际的提高网络信息安全,为信息时代的经济、建设、生产及个人提供充足的网络安全保障。
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措施[J].中国新通信,2018,20(20):146.
[4]赵俊岗.大数据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信息
安全及防护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8(10):174-176.
[5]龚莉书.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及
防范措施[J].科技视界,2018(26):133-134.
[6]朱光军,孟子栋.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
的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8,20(02):63-64.
[7]司瑾.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
与信息安全防范策略浅析[J].数码设计,2017,6(10):9-10.
[8]董梦林.大数据背景下网络信息安全控制
机制与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6.
参考文献
[1]韩文韬.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安全保
障策略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8(12):164-166.
[2]张建生,张小红,彭林华.大数据背景下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对策[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20):198-200.[3]来德辉,陈海涛.大数据背景下的计算机
作者简介
陈妍(1983-),女,河南省南阳市人。研究生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网络与通信。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75842部队 广东省广州市 510510
5 结束语
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