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来源:好兔宠物网
物态变化知识概括

物态变化知识概括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丈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依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淆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开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红100平分,每一平分为1℃。 3.常有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丈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察看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所有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遇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固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持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野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融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融化。要吸热。 7. 凝结: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结。要放热. 8. 熔点和凝结点:晶体融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结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结点。晶体的熔点和凝结点同样。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差别:晶体都有必定的融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融化和凝结曲线图: 11.(晶体融化和凝结曲线图) (非晶体融化曲线图) . 上图中ad是晶体融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融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结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结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4.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迟缓的汽化现象。 15. 沸腾:是在必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强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要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7.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负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8.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

物态变化知识概括

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9.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断地运动、变化着,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陪伴着能量的转移。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丈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依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淆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开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红100平分,每一平分为1℃。 3.常有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丈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察看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所有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遇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固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持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野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融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融化。要吸热。 7. 凝结: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结。要放热. 8. 熔点和凝结点:晶体融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结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结点。晶体的熔点和凝结点同样。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差别:晶体都有必定的融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融化和凝结曲线图: 11.(晶体融化和凝结曲线图) (非晶体融化曲线图) . 上图中ad是晶体融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融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结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结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4.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迟缓的汽化现象。 15. 沸腾:是在必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强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要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7.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负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

物态变化知识概括

雾、等) 18.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9.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断地运动、变化着,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陪伴着能量的转移。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丈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依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淆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开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红100平分,每一平分为1℃。 3.常有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丈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察看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所有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遇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固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持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野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融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融化。要吸热。 7. 凝结: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结。要放热. 8. 熔点和凝结点:晶体融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结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结点。晶体的熔点和凝结点同样。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差别:晶体都有必定的融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融化和凝结曲线图: 11.(晶体融化和凝结曲线图) (非晶体融化曲线图) . 上图中ad是晶体融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融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结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结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4.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迟缓的汽化现象。 15. 沸腾:是在必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强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要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7.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物态变化知识概括

叫液化,液化要放热。负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8.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9.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断地运动、变化着,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陪伴着能量的转移。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丈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依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淆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开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红100平分,每一平分为1℃。 3.常有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丈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察看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所有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遇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固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持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野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融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融化。要吸热。 7. 凝结: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结。要放热. 8. 熔点和凝结点:晶体融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结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结点。晶体的熔点和凝结点同样。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差别:晶体都有必定的融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融化和凝结曲线图: 11.(晶体融化和凝结曲线图) (非晶体融化曲线图) . 上图中ad是晶体融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融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结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结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4.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迟缓的汽化现象。 15. 沸腾:是在必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强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要素:(1)液体温度;

物态变化知识概括

(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7.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负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8.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9.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断地运动、变化着,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陪伴着能量的转移。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丈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依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淆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开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红100平分,每一平分为1℃。 3.常有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丈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察看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所有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遇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固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持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野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融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融化。要吸热。 7. 凝结: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结。要放热. 8. 熔点和凝结点:晶体融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结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结点。晶体的熔点和凝结点同样。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差别:晶体都有必定的融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融化和凝结曲线图: 11.(晶体融化和凝结曲线图) (非晶体融化曲线图) . 上图中ad是晶体融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融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结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结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4.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迟缓的汽化现象。 15. 沸腾:是在必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强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

物态变化知识概括

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要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7.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负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8.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9.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断地运动、变化着,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陪伴着能量的转移。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丈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依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淆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开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红100平分,每一平分为1℃。 3.常有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丈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察看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所有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遇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固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持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野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融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融化。要吸热。 7. 凝结: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结。要放热. 8. 熔点和凝结点:晶体融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结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结点。晶体的熔点和凝结点同样。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差别:晶体都有必定的融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融化和凝结曲线图: 11.(晶体融化和凝结曲线图) (非晶体融化曲线图) . 上图中ad是晶体融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融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结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结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4.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迟缓的汽化现象。 15. 沸腾:是在

物态变化知识概括

必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强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要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7.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负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8.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9.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断地运动、变化着,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陪伴着能量的转移。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丈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依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淆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开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红100平分,每一平分为1℃。 3.常有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丈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察看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所有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遇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固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持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野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融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融化。要吸热。 7. 凝结: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结。要放热. 8. 熔点和凝结点:晶体融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结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结点。晶体的熔点和凝结点同样。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差别:晶体都有必定的融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融化和凝结曲线图: 11.(晶体融化和凝结曲线图) (非晶体融化曲线图) . 上图中ad是晶体融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融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结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结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4. 蒸

物态变化知识概括

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迟缓的汽化现象。 15. 沸腾:是在必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强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要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7.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负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8.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9.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断地运动、变化着,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陪伴着能量的转移。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丈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依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淆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开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红100平分,每一平分为1℃。 3.常有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丈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察看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所有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遇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固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持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野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融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融化。要吸热。 7. 凝结: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结。要放热. 8. 熔点和凝结点:晶体融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结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结点。晶体的熔点和凝结点同样。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差别:晶体都有必定的融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融化和凝结曲线图: 11.(晶体融化和凝结曲线图) (非晶体融化曲线图) . 上图中ad是晶体融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融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结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结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 汽化:

物态变化知识概括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4.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迟缓的汽化现象。 15. 沸腾:是在必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强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要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7.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负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8.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9.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断地运动、变化着,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陪伴着能量的转移。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丈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依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淆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开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红100平分,每一平分为1℃。 3.常有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丈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察看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所有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遇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固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持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野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融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融化。要吸热。 7. 凝结: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结。要放热. 8. 熔点和凝结点:晶体融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结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结点。晶体的熔点和凝结点同样。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差别:晶体都有必定的融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融化和凝结曲线图: 11.(晶体融化和凝结曲线图) (非晶体融化曲线图) . 上图中ad是晶体融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融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结曲线图,de段于液态,

物态变化知识概括

ef段落是凝结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4.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迟缓的汽化现象。 15. 沸腾:是在必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强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要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7.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负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8.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9.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断地运动、变化着,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陪伴着能量的转移。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丈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依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淆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开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红100平分,每一平分为1℃。 3.常有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丈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察看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所有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遇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固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持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野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融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融化。要吸热。 7. 凝结: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结。要放热. 8. 熔点和凝结点:晶体融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结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结点。晶体的熔点和凝结点同样。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差别:晶体都有必定的融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融化和凝结曲线图: 11.(晶体融化和凝结曲线图) (非晶体融化曲线图) . 上图中ad是晶体融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融化过程,吸热,但温

物态变化知识概括

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结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结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4.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迟缓的汽化现象。 15. 沸腾:是在必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强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要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7.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负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8.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9.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断地运动、变化着,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陪伴着能量的转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