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区治理作业规程、安全措施、预案
采空区治理施工作业规程
二O一二年五月
编 制:
会审人员:
生 技 科:
安 环 科:机 电 科:安全总监:总工程师:机电矿长:掘进矿长:生产矿长:安全矿长:矿 长:
会审意见:
戴腰山铜矿采空区治理施工作业规程
一、概述
为进一步加强矿山井下采空区管理,加大采空区隐患治理力度,防止采空区引发冒顶、地表下沉等安全生产事故,根据有关规定,我矿委托江苏治金设计院有限公司对采空区治理进行了专项设计。本次设计采空区治理方法为永久封闭。 二、地质情况
矿区矿体顶底板均为矽卡岩,以块状构造为主,矿体与围岩界线不明显,矿区大部分岩石完整,稳固性良好,抗压强度高。
矿区井下以构造裂隙水、岩溶水为主,地表水体主要为一些零星分布的小水塘,无大的水体,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地面主要为山坡。 三、采空区现状
我矿采空区主要分布在+113m及其上部中段,到目前为止+113m及以上共形成采空区27个,采空区总体积约13.5万m3 。
采空区主要为:+230m中段1道,+210m中段8道,+180m中段16道,+160m中段3道,+140m中段5道,+113m中段8道,共计41道封闭墙。
四、采空区治理施工组织
成立采空区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符仲权
副组长:张贤锋、陈文胜、何文生
成员:吕锁阳、王小居、李先年、罗兆炉、伍本来、牧启海、陈发展
具体工作职责:
组长:负责采空区治理全面工作 副组长:
张贤锋:负责采空区治理技术管理工作 陈文胜:负责采空区治理安全管理工作 何文生:负责采空区治理组织施工工作 成员:
吕锁阳、王小居、李先年、罗兆炉等负责采空区治理现
场安全、质量管理工作
伍本来:负责采空区治理现场机电安全管理工作 牧启海:负责采空区治理材料供应工作 陈发展:负责采空区治理资金管理工作 五、采空区封闭规格及材料
根据采空区治理设计方案要求,我矿采空区全部采用砼墙进行永久封闭,封闭墙厚度2 m,强度C20,所有墙体均需设置壁槽,壁槽深度不小于0.5 m,并留设滤小管(无缝
钢管Ф102×5 m m,长度10 m,周边钻有Ф6 m m菱形布设的
小孔,外包一层土工布)。
六、封闭墙施工主要工序及施工工期
1、主要工序:
①清理采空区与中段联接巷道的碎石、於砂; ②用风镐掏槽,必要时动用火工品进行放炮处理; ③摆放泄水管;
④用青砖砌筑混凝土内挡墙,墙厚48mm; ⑤支混凝土外挡墙木模; ⑥灌注混凝土; ⑦拆模。 2、施工工期:
采空区治理工程量为砌筑封闭墙41道,两组平行三班 制作业,预计工期为2个月。 七、采空区治理材料及工程造价预算
名 称 水 泥 黄 沙 石 子 青 砖 圆 钢 无 缝 钢 管 钢筋、木料 数 量 160吨 320吨 640吨 14万块 造 价 (万元) 7.0 1.5 3.0 5.5 2.2 2.9 3.5 备 注 火工材料及电费 凿岩机及配件 铲车、三轮车及油料 人 员 工 资 工程造价合计 八、安全技术措施
1、 2、 3、
10 1.1 2.1 29 67.8 不含管理人员 保证作业地点安全出口畅通; 主要通风机必须保持正常运转;
保证作业地点有足够亮度的照明、加强现场用
电安全管理;
4、 5、
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及时找掉危矸活石; 封闭墙四周围岩如出现不稳定状况应采取临时
支护措施,防止片帮、冒顶现象发生;
6、
采取湿式打眼等综合防尘措施;
7、严格执行装药、连线、放炮规定,设置放炮警戒,加强火工品储存、运输、爆破管理;
8、炮后必须待炮烟散尽后(时间不少于15min),人员方准进行施工;
9、采用人力平巷推车时,对过往行人要提前发信号; 10、提升系统各种装置要灵敏可靠,严禁“人货同行”; 11、严禁酒后下井,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12、加强领导带班下井和安全员跟班作业。
九 、贯彻情况:
时间: 地点: 主持人: 记录人:
参加人员:
贯彻内容:
戴腰山铜矿采空区治理施工作业规程
一、概述
为进一步加强矿山井下采空区管理,加大采空区隐患治理力度,防止采空区引发冒顶、地表下沉等安全生产事故,根据有关规定,我矿委托江苏治金设计院有限公司对采空区治理进行专项设计。本次设计采空区治理方法为永久封闭。 二、地质情况
矿区矿体顶底板均为矽卡岩,以块状构造为主,矿体与围岩界线不明显,矿区大部分岩石完整,稳固性良好,抗压强度高。
矿区井下以构造裂隙水、岩溶水为主,地表无大的水体,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 三、采空区现状
我矿采空区主要分布在+113m及其上部中段,到目前为止+113m及以上共形成采空区24个,采空区总体积约13.5m3 ,其中最大采空区长62m,宽9.5m,高20m。
采空区主要为:+230m中段1道,+210m中段8道,+180m中段16道,+160m中段3道,+140m中段5道,+113m中段6道,共计39道封闭墙。其中设计中+230m中段4道,因矿井总回风将调至+210m,且+230m实际仅需1道封闭,故调整为1道;+113m设计为10道,考虑+113m尚存备采矿量,待开采结束后另4道再进行封闭。
采空区治理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矿山井下采空区管理,加大采空区隐患治理力度,防止采空区引发冒顶、地表下沉等安全生产事故,根据有关规定,我矿委托江苏治金设计院有限公司对采空区治理进行专项设计。本次设计采空区治理方法为永久封闭。为切实做好采空区治理工作,规范采空区治理安全技术要求,特制定此安全措施。
一、现状
我矿采空区主要分布在+230m中段、+210m中段、+180m中段、+160m中段、+140m中段和113m中段。到目前为止+113m及以上共形成采空区27个,采空区总体积约13.5万m。
二、作业内容
根据采空区治理设计方案要求,我矿采空区全部采用砼墙进行永久封闭,封闭墙厚度2 m,强度C20,所有墙体均需设置壁槽,壁槽深度不小于0.5 m,并留设滤小管(无缝钢管Ф102×5 m m,长度10 m,周边钻有Ф6 m m菱形布设的小孔,外包一层土工布)。
三、主要工序
1、清理采空区与中段联接巷道的碎石、於砂; 2、用风镐掏槽,必要时动用火工品进行放炮处理; 3、摆放泄水管;
4、用青砖砌筑混凝土内挡墙,墙厚48mm;
3
5、支混凝土外挡墙木模; 6、灌注混凝土; 7、拆模。 四、安全措施
1、组织学习贯彻采空区治理作业规程,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
2、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前,要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 度,清理巷道并及时找掉危矸活石;
3、封闭墙四周围岩如出现不稳定状况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防止片帮、冒顶现象发生;
4、保证作业地点安全出口畅通; 5、主要通风机必须保持正常运转;
6、加强局部通风管理,保证施工现场有足够的新鲜风量,防止因采空区缺氧发生窒息中毒事故;
7、保证作业地点有足够亮度的照明、加强现场用电安全管理;
8、施工现场保持井上下通讯畅通; 9、采取湿式打眼等综合防尘措施;
10、严格执行装药、连线、放炮规定,设置放炮警戒,加强火工品储存、运输、爆破管理;炮后必须待炮烟散尽后(时间不少于15min),人员方准进行施工;
11、人力平巷推车时,对过往行人要提前发信号;
12、提升系统各种装置要灵敏可靠,严禁“人货同行”; 13、在2米以上高空作业时,施工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带,防止坠落事故的发生;
14、做好防治水工作,坚持有疑必探的原则,防止水害的发生;
15、严禁酒后下井,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16、加强领导带班下井和安全员跟班作业;17、做好采空区治理现场施工安全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采空区治理应急救援预案
一、概述
为进一步加强矿山井下采空区管理,加大采空区隐患治理力度,防止采空区治理引发冒顶、地表下沉等安全生产事故,根据有关规定,经矿研究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地质情况
矿区矿体顶底板均为矽卡岩,以块状构造为主,矿体与围岩界线不明显,矿区大部分岩石完整,稳固性良好,抗压强度高。
矿区井下以构造裂隙水、岩溶水为主,地表水体主要为一些零星分布的小水塘,无大的水体,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
三、采空区现状
我矿采空区主要分布在+230m中段,+210m中段,+180m中段,+160m中段,+140m中段和+113m中段,到目前为止+113m以上共形成采空区27个,采空区总体积约13.5万m。
四、采空区封闭规格及材料
根据采空区治理设计方案要求,我矿采空区全部采用砼墙进行永久封闭,封闭墙厚度2 m,强度C20,所有墙体均需设置壁槽,壁槽深度不小于0.5 m,并留设滤小管(无缝钢管Ф102×5 m m,长度10 m,周边钻有Ф6 m m菱形布设的小孔,外包一层土工布)。
3
五、应急救援组织
我矿与皖南矿山救护队签定了救护协议,矿部成立采空区治理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符仲权
副总指挥:张贤锋、陈文生、何文胜、代传生 成员:吕锁阳、李先年、罗兆炉、王小居、伍本来、牧启海、陈发展
指挥部下设综合组、现场抢险救援组、后勤保障组、卫生医疗救护组、善后处理组、安全保障组和事故调查组等7个工作组,具体承担生产事故救援和处置工作。
综合组:要负责事故信息的接收、处理和报告;通知相关单位的有关人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调各有关单位的抢险救援工作;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和抢险救援进展情况,落实上级有关事故抢险救援的指示和批示;综合发布事故信息。
现场抢险救援组:据事故性质、灾区情况、事故矿井的年度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组织制定抢险救灾技术方案,组织矿山救护队员、技术人员、矿井有关人员开展抢险救灾、现场控制和保护工作。
后勤保障组:要负责组织落实应急救援物资供应和通信、电力保障。
卫生医疗救护组:织协调有关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对
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和转移治疗。
善后处理组:责遇险遇难职工家属的接待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安全保障组:调当地警力对事故地点及周边地区进行警戒,维护治安,保障道路交通畅通、确保抢险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事故调查组:事故原因进行初步调查分析,并写出书面材料,开展事故调查。
六、采空区治理危险性评估及事故报告程序
采空区治理事故的主要类型有:冒顶片帮,炮烟中毒,透水,坍塌,触电,坠落,提升、运输等。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必须立即向矿山主要负责人报告;主要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按预案要求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立即向县安监等部门主要负责人报告。
七、应急处理
按应急救援预案尽快安全撤出灾区人员,积极组织营救遇险遇难人员;有关人员应保护好事故现场,因抢救事故需要移动现场部分物品时,必须做出标志或绘制事故现场图,并详细记录;迅速找到并控制或消除事故的危害和危险源,防止事故扩大;根据事故性质迅速恢复被损坏的供电、通风、
提升运输、排水、通讯等系统,确保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并采取措施为遇险人员逃生创造条件;根据矿山救护队侦察情况迅速制定救灾方案和救灾计划;为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条件具备时,应在靠近灾区的安全地点设立井下基地。井下救灾基地的指挥由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选派具有救护知识,并熟悉井下情况的人员担任。井下基地必须装有直通地面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的电话。
八、事故主要抢险、救援措施
应急指挥部在进一步核实事故灾害性质、发生地点、涉及范围、受害人员分布,根据不同事故类型、救灾的人力、物力以及之前开展救援的情况,确定施救方案,实施救援。
1、水害事故处理
自救措施:在透水迅猛和水流急速时,遇险人员应避开水势及水头,躲到较高处,若情况不允许转移和躲开,要紧紧抓住固定的物体不放,防止被水头打倒或冲走。如果是老空透水,遇险人员要立即佩戴隔离式自救器,以防中毒;在水害区域的作业人员,要尽快撤出灾区,撤离工作要有领导、有组织地进行,行动要快。撤退的行动路线尽量与地面取得联系,在平巷水中撤退时,要靠巷道一侧,稳步行走;若在斜巷,除靠一侧外,还要牢牢地抓住扶手或其它固定物体,防止被水冲倒或被流动的矿石、物料撞伤,尽快撤到上部巷道;在撤退时若迷失方向,人员应朝风流通过方向撤退。如
果遇到冒顶或积水将撤退线路堵塞时,要寻找其它方向的安全通道,如果无通道可撤,应尽量躲到高处待救,在撤退途中及避难地点,留下标记,便于救护人员发现和抢救。
抢救措施:发生水害事故后,依据矿井提供的技术资料,由技术人员分析确定透水原因及地点、涌水量等,并根据井下实际开采情况及人员分布情况,分析研究是否有生存气室或其它生存条件的可能。按照事故抢救原则,若存在由上述条件的可能,应首先制定井下排水方案,调集水泵、排水管、抽排水设施,排除井下涌水,保证通风和恢复通讯联络。同时抢险指挥部根据专家组制定的抢救方案,迅速调集抢险队伍和抢险物资设备组织抢险。
2、冒顶片帮事故处理
自救措施:被堵人员必须在带班或有经验工人带领下,退到顶板较好的地点,建立避灾硐室,沉着冷静,等待抢救。安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救和互救。
抢救措施:调集钻机、钢管、掘进及支护设备,设法向塌方被堵区域输送空气、水、食品,建立通讯联络;抢救人员进入冒顶区之前,必须加固临近巷道或工作面支护,防止事故扩大,并尽快恢复冒顶区的通风,若一时无法恢复通风,可用水管及压风管向冒顶区供风;处理事故,必须由外往内进行,处理过程中必须检查冒顶区附近的支护、顶板压力情况,要及时清理退路,设置专人指挥,专人监护顶板,防止
援救危险;若冒顶处理困难较大,必要时要开掘通向受灾人员的专用巷道;若发生大面积冒顶,则要探明冒顶区范围和被埋压、堵截的人数及可能所在位置,并分析抢救和处理条件,采取不同的抢救方法。
3、炮烟中毒事故处理
自救措施:出现头痛、耳鸣、心跳加快、四肢无力、呕吐、流清水鼻涕、呼吸困难、剧烈咳嗽、流泪等症状,应迅速撤离至新鲜风流处,并立即向值班室汇报;当中毒者已失去撤离现场的能力时,应迎面俯卧在水沟边,用毛巾、口罩、衣服等浸湿后,遮住口鼻等待救援。
抢救措施:抢救人员应佩戴自救器,对被抢救的遇险人员要立即给他们戴好自救器,迅速救出灾区,立即送到有新鲜空气的巷道中,视其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方法及时抢救。
立即检查伤员的心跳、脉搏、呼吸及瞳孔,并注意保暖。同时解开领口、放松腰带,口腔如有杂物、痰液、假牙或是呼吸不通畅,应将污物取出,使呼吸通畅。
如受一氧化碳中毒,中毒者还没有停止呼吸或呼吸虽已停止,但心脏仍有跳动,可立即搓擦他的皮肤,温暖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心跳停止,应迅速进行体外心脏挤压,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如因二氧化碳等窒息,情况不严重时,抬到新鲜风流中稍作休息,即会苏醒。如窒息时间较长,就要在皮肤搓擦后进行人工呼吸。对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
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
4、 其它事故处理
根据事故类型,遵循“灭、护、撤、躲”的自救原则按照事故应急救援技术,做好爆破、坠落、触电、提升运输等其它事故的应急处理。
5、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救援人员根据事故类型,佩带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现场的有关规定。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需要具体协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
6、事故抢险救援要求
由现场抢险救援组负责组织专业队伍按《矿应急救援预案》和有关施救规定抢救遇险人员。同时,做好施救和现场保护工作。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通道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