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护士论文范例
供应室护士论文范文1
【关键词】 公示语;互文性理论;英译;问题;原因
公示语是指在公共场所展示的一种特殊文体,具有特殊的交际功能,以及提供信息和完成指令的作用。其应用范围非常之广,几乎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街头的路牌、广告牌、路标、商店招牌、警示语、宣传语、商品说明书、旅游简介等。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它用简明易解的图标或文字与图标相结合的方式把必要的、有用的信息传达给大众。
公示语具有指示、服务、禁止等三种基本的意义功能。现在公共场所设置英汉双语标志的城市越来越多,可是公示语误译、滥译现象却非常普遍, 部分公示语不但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还会误导外国游客,甚至产生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同时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本文拟以互文性的视角分析公示语的翻译问题,并归纳其错误产生的原因 。
一、互文性理论概述
任何特定文本,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自成一体,与其它文本毫无干系,但实际上都与某一文本有着一定的相关性,这种文本之间关联的特性就是互文性。。[1]最先提出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概念的是法国后结构主义文艺批评家朱丽亚·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她认为:“每一个文本都是由对其他文本的援引而构成的‘镶嵌图案’(mosaic),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和转换。。[2]
二、互文性与公示语翻译
翻译过程不仅包含着语言之间、文本之间、意义之间的转换,而且在此过程中诸多原文和诸多译文还在更广阔的时空进行着互相补充、互相指涉。[3]翻译是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移,翻译活动就是在融汇多种意义的文本网络中进行语言转换的过程。。因此翻译本身就是一种互文性活动。
。;另一方面,译者又必须充分考虑处于异域文化体系中读者的接受心理。一方面经受着因原文文本意义的多元性而带来的磨难,另一方面进行着与他文本或他译者的相关模仿、关联或暗合等行为。[4]
与文学等体裁的文本的翻译相比,互文性在公示语的汉英翻译中体现得更加鲜明。因为公示语的阅读对象是来华旅游、访问、工作或经商的外国朋友,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必然与文化息息相关。倘若把讲英语国家的文化看成一个大文本,那么公示语的任何一个英译本都要参照这个大文本。譬如,西方国家公示语语气相对比较委婉、含蓄,而中国的有些公示语却具有明显的强制性,语气生硬。因此,汉语公示语的英译要充分考虑目的语国家人们的接受度。例如,“禁止吸烟”和“送客止步”常被译为“No Smoking”,“Passengers only”。
从微观的角度看,英语国家经济发达,已经有大量生动准确的公示语范本供我们参考与借用。 因此, 公示语汉英翻译通常可采用回译( Back Translation) 和借用( Borrowing )的方法。例如, “小心地滑”为“Caution!Wet Floor!”, “暂停使用”可借用 “Out of Service”、“Out of Use”或“Out of Order”。
。 尤其一些有中国特色或文化特色的标语、口号、简介不能采用回译或借用的翻译方法, 译者就要充分调动头脑中已有的源语互文知识(主要是源语的文化内涵) 和译语互文知识,包括英语公示语的表达习惯及西方国家一系列的文化价值观念,并且参照中国各大城市带有浓厚文化色彩的前期公示语英译文本。
三、互文性视域下的公示语汉英翻译实例分析
笔者将从两个方面探讨公示语文本翻译中的互文因素,即微观互文性和宏观互文性。微观互文性可以看作是原文本中的某些词句或段落的表达与另一个或一些文本中的相关,即语言上的互文性;而宏观互文性则是指原文本的整体的写作方法与多个文本具有类似或相关的地方,即文化上的互文性。
1、微观互文性方面
(1)译名不统一。译名不统一表明译者在翻译公示语时态度不严谨,同时对汉英两种语言规则和翻译规则的理解不够深刻。例如“小心地滑”的翻译就有三种形式,即 “XIAO XIN DI HUA” ,“Be Careful of Slide”和“Caution,Wet Floor!”。假如街道名或政府机构名称出现两种以上的版本,那将给外国友人带来很大不便。
(2)拼写混乱。频频出现的拼写错误体现出译者对英文书写规范的不了解, 这主要体现在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及标点符号上。除此之外,某些部门机构名称直接被译为拼音或者甚至中英混用。例如, 将“华彩创意图文有限公司”直接译成了拼音“HUACAI CHUANGYI TUWEN GONGSI”, 而“xx街道政务服务大厅”译为“XX SUBDISTRICT ZHENGWU FUWU DATING”。这类错误可能不会引起很严重的误解,但是他们不但给读者留下了极为不好的印象,并极大的影响了公示语本应达到的目的。以上标识牌最好译为“Hua Cai Photo Workshop”和“District Office”。
(3)语法错误。在公示语英译本中,常出现一些语法错语,如词性混淆、名词单复数不当、冠词遗漏、动词形式错误等。譬如公园售票处常见提示语“1. 2 被误译为“Below 1. 2 m children,servicemen and the disabled free of charge”;“宠物禁入”被错译为“The pets forbids to go into”;“严禁酒后划船”被译作“Boating is prohibited drink ”。还有较长的一则标语“The water depth danger, refuses the sewer, refuses to splash water on each other, refuses the overstrength!”(水深危险,严禁下水,严禁打水仗,严禁超员!),主语“water”后面直接跟名词“depth”充当表语,而且该主语与其后的三个所谓谓语“refuses”均不能搭配,因为“refuse”的主语一定是人等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一方。较可取的译文为“Caution! Deep Water! No Getting into Water! No Water Fighting! No Overloading while Boating!”译者对英语语法规则和习惯表达认识不够,往往就会受母语的负迁移影响,译出的文本让人瞠目结舌。
(4)超额翻译和欠额翻译。英汉两种语言语法、句法结构等方面的差异难免造成超额和欠额翻译。超额翻译指原文中不存在的信息出现在译文中; 欠额翻译指译者未完全传达原文的信息、风格和感彩。[5]
例如,某广场的“足下留情春意更浓”的英译“If you don’t trample me,the spring feeling can be more intense.”,完全是对照汉语一字一词的机械翻译。原语的句式、语韵优美,符合汉语的表达思维,如果字当句对地将其进行翻译,则违背公示语翻译的简洁性、规约性和互文性原则,因此属于超额翻译。对于这类翻译,不妨采取“拿来主义”的方法,译为“Keep Off the Grass”。
对于“禁止进入线路”的译文“No Jumping”,目的语读者只能理解为“禁止跳跃”,而具体禁止怎样跳没有明确标示,而且“进入路线”也没译出,因此这里的译文没有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若译为“No Jumping onto Tracks”, 表述就比较清楚,起到有效警示的目的。所以译者一定要正确理解原文,再创造性地运用另一语言再现原文。
2、宏观互文性方面
(1)语用失误。公示语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言语交际活动,必然要与目的语国家的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目的语国家现有的、规范的、已经被人们所熟知的公示语文本就可以供我们拿来参考和直接使用。譬如,“小心地滑”,个别地方竟翻译为“Slip Carefully”,意为“小心地(de)滑”,两者意思相去甚远,应借用现有译文 “Caution! Wet Floor!”;“教师休息室”常被误译为“Teachers’ Restroom”, 而“restroom”在美国英语中是指(餐馆、电影院等中的)洗手间,通用译文是“Teachers’ Lounge”。在公示语英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准确理解词汇的内涵与相关文化信息,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心理,从而对现有的英文公示语进行模仿、关联或者暗合。
(2)文化失误。任何一种语言都根植于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中,文化差异会造就人们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在公示语翻译过程中,如果不积极转化思维方式,充分理解文本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就会产生信息障碍。 例如,宾馆里常见的“请保管好私人物品”译为“Take care of your private parts”,而在英语中,“private parts” 指人的“生殖器” ,是英语中的禁忌表达。译为“Take care of your personal belongings”可能更为合适。这样既可以传达原文本的语义,又不会冒犯目的语读者。一些公园门口的标识“优惠规定:凭军人证、残疾人证、老年证免费入园”英译为“Concession: With the military card, disabled license, permit free admission elderly.”。 在西方,“the old”和“the disabled”是人们介意的表达方式,容易冒犯他人,通常采用的表达是“senior citizens”与“the underprivileged”。因此译文“Free for Soldiers, the Underprivileged & Senior Citizens”较为妥帖。
四、结语
由此可见,互文性在公示语翻译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译者欠缺这方面的知识,才会译出这许多令人摇头叹息的译文。依据互文性理论, 翻译的过程就是译者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原文的过程,即译者创造性地对原文本进行阐释的过程。为了使译文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译者在翻译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不同文化的差异和语言的复杂性,从而对原文进行正确的理解、吸收、转化、改写,再创造出符合英语公示语习惯表达的译文。同时,译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双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适应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交际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Haynes J. Introducing Stylistics [M]. London: Unwin Hyman Ltd.,1989.
[2] 赵静.互文性与翻译[J].山东外语教学,1999(4)39-42.
[3] 秦文华. 在翻译文本新墨痕的字里行间———从互文性角度谈翻译[J]. 外国语,2002(2)53-58.
[4] 樊桂芳. 公示语翻译的互文性视角[J]. 中国科技翻译,2010(4)47-50.
[5] 田希波,郭嘉仪. 城市英文标示语辨正——以甘肃省某市为例[J]. 河西学院学报,2012(3)95-98.
供应室护士论文范文2
观察指标①产妇给予不同饮食后恶心、呕吐、腹胀、口渴、饥饿、焦虑情况。②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③首次下床活动时间。④泌乳始动时间:指胎儿、胎盘娩出后至产妇自觉乳胀,挤压有清淡乳汁流出。⑤泌乳量:乳量充足:产妇哺乳前自觉胀大或手法挤压有大量乳汁喷出,哺乳时有下乳感,哺乳后变软,母乳喂养后新生儿满足、不哭闹、安静入睡,每天更换6次及以上尿布,大便1次/d。乳量不足:挤压乳窦有少量乳汁排出,产妇喂养前无奶胀,喂奶时间长,喂养后新生儿哭闹,有觅食动作,不能安静入睡。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两组产妇恶心、呕吐、腹胀、口渴、饥饿、焦虑情况比较。
2两组产妇首次下床时间、泌乳始动时间、排气时间比较。
3两组产妇泌乳量比较术后72h观察组产妇泌乳量充足率达97%,对照组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讨论
24h恢复普通饮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现代康复医学认为,术后早进食是加速康复治疗的重要措施[3]。剖宫产术前,产妇禁饮禁食时间已达数小时甚至10多个小时,部分产妇是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试产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之后选择剖宫产,术前即已出现脱水、口渴、焦虑、低血糖、低血容量等状况,若术后常规禁饮食,会加重产妇的不适感,降低机体抵抗力,影响术后康复及泌乳。对照组口渴、饥饿、焦虑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口渴说明体内水分已经失衡,传统应对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增加补液量,加快液体滴速,则会加重产妇心脏负担。尽早经口补充液体和食物可有效解除口渴、饥饿以及由此引起的疲劳、焦虑、烦躁等,提高机体对创伤的耐受力。术后禁饮食是预防误吸引起呼吸道梗阻或窒息。术后产妇神志清醒,咳嗽反射正常,侧卧位进食,即便呕吐,发生误吸的可能性极小。恶心、呕吐与低血压、神经冲动传入、手术操作、患者精神因素、阿片类镇痛药的使用及术后疼痛程度有关,与饮食无关,观察组首次进饮食时间术后30min26例,术后2h74例,24h内均恢复普通饮食,无一例发生误吸,两组恶心、呕吐、腹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严重腹胀1例,给予新斯的明足三里穴封闭后缓解,未出现肠梗阻相关症状。说明剖宫产术后不禁饮食,早进普通饮食是安全的。
供应室护士论文范文3
。
1 职业性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
1.1 机械性损伤因素 血透室护士主要的机械性损伤因素是锐利器械损伤和不良的工作环境。锐利器械损伤是血透室护士最常见的职业事故,主要指针刺伤,其危害不仅限于针刺损伤的本身,还可以传播疾病发生感染如乙肝、丙感等,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护士每天要给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的穿刺和注射药物,留取标本、利器回收等操作,发生针刺伤的几率很高。玻璃扎伤常常因为玻璃接头或掰安瓿时遇到质量问题而被扎伤。钝器伤则发生在固定滤器时和复用滤器时疏忽而误伤到手[1]。手在刺破的情况下,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和设备而被传播疾病,最常见最可怕的是乙肝、丙肝和爱滋病,它们通过血液传播的效率很高,一次即可感染[2]。
1.2 物理性损伤因素 大量的搬运透析粉和透析液使护士发生腰肌劳损和脊背损伤的几率很大,我院透析室10名工作人员中有5名人员有不同程度的腰肌劳损,占总工作人员的50%,不对称的工作姿势也会造成骨骼的损伤,在给患者穿刺过程中需要弯腰,遇到穿刺不顺利的情况,往往一个姿势保持较长时间;透析结束拔除动静脉内瘘针穿刺点局部压迫止血也需弯腰操作。水处理及透析设备和抢救设备的频繁使用,使透析室护士在透析过程中受到噪音的危害和触电危险的可能。在整个患者透析过程中,护士需要随时观察机器运转情况,患者的透析反应,应对机器的报警,处理发生的各种各样问题,长时间站立使下肢静脉回流不畅造成下肢静脉曲张。
1.3 化学性损伤因素 。过氧乙酸也可以通过呼吸道黏膜的接触对人体造成直接伤害。
1.4 生物性损伤因素 。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一旦被患有乙肝或丙肝的病人使用过的穿刺针将手刺破,则感染乙肝丙肝的几率很高。在日常生活中也难免使皮肤受损,大多透析室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即使皮肤完整性受损仍要坚持工作,这样也大大增加了经皮肤感染病毒的几率。不停的接触来自各种原因被血液污染的物品和物品表面,很容易通过血液交叉感染,使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成为易受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1.5 心理性损伤因素 血液透析是一个特殊的工作岗位,患者每次治疗在4.5~5小时之间,血液体外循环随时有可能出现问题,随时要分析判断机器报警及各种检测系统是否正常,患者不适的原因及故障排除,思想必须高度集中,这样思想长期处在紧张之中,使人体的生物钟受到干扰,发生职业应激。这些职业应激的影响不低于物理化学因素,可导致消化道溃疡等疾病的发生
2 防护对策
2.1 血液净化室的护士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明确只有有效的保护自己才能更有效的保护病人。首先要有较强的防护意识,加强职业教育,减少职业暴露,要转变观念,不怕脏不怕累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护理的要求,血液净化室要制定完整规范的控制感染防护制度,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做好个人防护。
2 加强管理降低损伤几率,新护士进入透析室工作要进行健康检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要注射疫苗并建立健康档案,在工作中不慎被利器刺伤应严格按照医院感染职业暴露的防范要求去做,并作好检查跟踪工作。要严格控制感染区、非感染区物品的流动。透析结束后拔除的动静脉穿刺针要按标准手法操作,避免被针刺伤。透析液和透析粉的搬运尽量使用低平车,减少工作人员的搬运,从而减少肌肉和脊柱的损伤几率。上下机后要用含氯制剂清洗透析机表面,被血液污染的表面要进行特殊处理。。透析病历夹要定期消毒,避免污染。设立工作人员与患者入室的双通道等。
2.3 提高专业技能,减轻心理压力。提高专业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工作压力,如较好的穿刺水平,缩短穿刺弯腰时间;良好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从容面对机器发生的各种故障、报警及透析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各样问题。
2.4 端正心态增强体质,加强文化修养,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心胸开阔,提高心理素质,加强心理承受压力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服务观。坚持户外锻炼,多做有氧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制各种损伤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郝晶.血液透析护士的职业损伤因素【J】,护理管理,2006,20(7)
[2] 倪传英,袁晓华,张敏,手术室护士职业性损伤的原因及防护措施【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8):19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