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患病3个月未上班,公司能否强制解除劳动关系?
员工患病3个月无法工作,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或另行安排,用人单位可提前30日通知或支付一个月工资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胜任工作经调整仍不行,或合同依据发生重大变化导致无法履行,可解除合同。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支付,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月工资高于三倍平均工资的按三倍支付,最高不超过12年。月工资指解除前12个月平均工资。
法律分析
员工患病3个月未上班,如果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在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拓展延伸
员工长期患病未上班,公司能否解雇员工?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员工长期患病未能上班,公司是否可以解雇员工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首先,需要评估员工的病情和治愈的可能性。如果员工的病情被认定为无法治愈或长期无法工作,公司可能有解雇的依据。其次,需要查看劳动合同中的相关条款,是否包含了员工长期无法履行职责的情况。此外,公司还需考虑是否有提供合理的支持和适当的安排,如调整工作岗位或提供适应员工病情的工作环境等。最后,需要确保解雇决定不涉及任何歧视或违反劳动法的行为。总之,公司在解雇员工前应充分评估各种因素,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和公平性。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对于员工长期患病无法从事原工作且无法安排其他工作的情况,用人单位可以在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员工本人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然而,在解雇员工前,公司需要综合考虑员工的病情、治愈可能性、劳动合同条款以及是否提供合理支持和安排等因素。此外,解雇决定应遵守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和公平性,避免任何歧视行为的发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二条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处分职工,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提出意见。
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职工劳动合同时,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工会认为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合同,要求重新研究处理时,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职工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权益而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给予支持和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二章 工会组织 第十九条 基层工会专职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员自任职之日起,其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延长期限相当于其任职期间;非专职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员自任职之日起,其尚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期限短于任期的,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至任期期满。但是,任职期间个人严重过失或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