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CAE分析技术在外板设计中的应用
文章编号:1001-4934(2010)02-0048-03
DieandMouldTechnologyNo.22010
冲压CAE分析技术在外板设计中的应用
吕淑艳,孙朝晖,王永飞
1
2
2
(1.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材料工程系,内蒙古 包头 014030;
2.包头北奔重型汽车有限公司,内蒙古 包头 014032)
摘 要:介绍了冲压CAE分析技术,并以外板说明冲压CAE分析技术在零件设计中
的应用。对冲压成形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尽早发现成形缺陷,从而缩短了模具制造周期,提高了模具质量。
关键词:冲压;CAE;设计;优化;应用中图分类号:TP391.7 文献标识码:B
Abstract:ThestampingCAEanalysistechnologywasintroduced,anditsapplicationinpartsdesigningwasillustratedbytakingtheoutsideplateasanexample.Throughsimulatingthestampingprocess,theformingdefectscouldbeearlydetectedsoastoshortenthemanufac-turingcycleandimprovethequalityofthedie.
Keywords:punching;CAE;design;optimization;application
0 引言
CAE是采用计算机辅助求解复杂工程和产品结构强度、刚度、屈曲稳定性、动力响应、热传导、三维多体接触、弹塑性等力学性能的分析计算以及结构性能的优化设计等问题的1种近似数值分析方法。目前在世界上主流的冲压CAE软件[1-3]主要有:ESI公司的PAM-STAMP、ETA公司的DYNAFORM和AUTOFORM公司的AUTOFORM。这3款软件各有特色,本文采用的是操作性及易用性较好的PAM-STAMP软件。
与其他零件多处有搭接关系,因此对零件法兰部分的精度要求较高,不允许存在翻边起皱现象,否则影响零件间搭接。
图1 外板三维零件图
经过工艺分析,外板左右完全对称,所以模具采用一模二件的拉深方式。零件的工艺流程为:拉深―修边、冲孔―修边、剖切、冲孔、整形―翻边、整形。外板拉深工艺图见图2。
1 零件工艺分析
外板是汽车覆盖件中的重要零件(见图1),
收稿日期:2009-07-06
作者简介:吕淑艳(1976-),女,讲师。图2 外板拉深工艺图模具技术2010.No.249
2 各参数设定及有限元模型
2.1 材料
板料为DC06普通材料,屈服函数[4]为:
-22r2r+1222
σσσ2σx+y-xσy+xy=σr+1r+1-式中:σ———沿轧制方向的等效应力
3.1 初始分析
通过CAE分析,调整材料、板料形状、拉深筋力等工艺参数后得到如下分析结果。经分析零件上各处都不会破裂。但由图4
可以看出,外板在翻边成形过程中A、B、C三处均存在翻边起皱缺陷。A、B两处翻边处于零件的转角或过渡位置,翻边模与翻边面无法同时接触,造成翻边起皱。可将起皱位置的翻边高度局部降低,由20mm改为10mm,从而避免翻边起皱,如图5(a)和(b)所示。C处起皱位置处于零件直边部分,但是此处零件翻边高度太高(平均翻边高度32mm)。针对C处翻边起皱问题,对C处翻边位置的拉深工艺进行了补充优化,将图5(c)中线框所示位置的拉深深度增加,降低翻边高度。
(1)
x———板材的轧制方向y———垂直于板材的轧制方向
r———板材的厚向异性系数
n———应变强化指数板料厚度为1.5mm,材料参数为n=0.22,r=2.0,σ140MPa,σ250MPa。s=b=2.2 其他参数
毛坯与模具间摩擦因数取0.12;压边速度v1=2000mm/s;成形速度v2=5000mm/s;单元类型:BT单元;厚向积分点个数:5;初始网格最小尺寸:12mm;模具间隙:1.05t(t为板料厚度)。2.3 有限元模型
由于该零件一模二件,为了节省计算时间,只对1/2有限元网格进行分析。有限元模型如图3所示,模具采用倒装式结构,模型中凸模、凹模、压边圈选为刚性材料。分析中网格进行自适应划分,为减少计算时间,拉深筋简化为等效模型。板料采用等向指数强化模型,应力应变关系数学表达式[4]为:
n
σK(εεy=yp+p)
3.2 优化分析
保持所有工艺参数不变,按上述更改方案修改零件数学模型后重新进行了CAE分析(见
图6和7)。
由图6可以看出,D、E两处的变薄量分别为22%和25%,均小于DC06材料的破裂判断标准(变薄量不大于25%)。说明此零件不破裂。由图7可以看出,A、B、C三处翻边起皱已解决。
(2)
式中:n———硬化指数
K———材料常数,K>0
图3 外板模具及毛坯的有限元模型
3 CAE分析
图4 初始分析外板局部翻边过程示意图
50DieandMouldTechnologyNo.22010
图7 优化分析外板局部翻边过程示意图
局部结构,不但不会引起设计及制造成本的增加,反而缩短了模具制造周期,提高了模具质
量。上述模拟结果经实际生产验证,零件质量非常好,说明该零件的材料、结构等均满足要求。
参考文献:
[1]罗亚军,杨曦,何丹农,等.板料成形中的有限元
数值模拟技术[J].金属成形工艺.2000,18(6):1-3.
4 结论
通过对外板的CAE分析,修改了原产品
[2]钟志华,李光耀.薄板冲压成型过程的计算机仿
真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3]林忠钦,李淑慧,于忠奇.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仿
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本刊加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的声明
为了实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工作的电子化,推进科技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进程,我刊现已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所以,向本刊投稿并录用的稿件文章,将一律由编辑
部统一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进入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凡有不同意者,请另投它刊。本刊所付稿酬包含刊物内容上网服务报酬,不再另付。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是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本刊全文内容按照统一格式制作,读者可上网查询浏览本刊内容,并征订本刊。
《模具技术》编辑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