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二会考模拟试卷

来源:好兔宠物网
高二会考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宗法等级制的核心内容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君主制

2.相权削弱,皇权加强,是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重要特点。下列史实不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

A.汉武帝平定“七国之乱” C.明朝废除丞相

B.隋唐设三省六部制 D.清初设立军机处

法律是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法律成为治理国家最高权威的手段。回答3~5题。 3.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帝国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 法律„„唯有法律是征服世界最为持久的征服。”在“征服世界的法律”中,其基本法是

B.《查士丁尼法典》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B.确立君主立宪制 D.确立责任内阁制

A.《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新敕》 A.限制国王的权力 C.形成了两党制度

4.英国《权利法案》是对《大宪章》的继承与创新。其“创新”主要体现在

5.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宣称:“任何政府的正当权利,均由人民同意而产生”;法国大革命初期,,政权落入国民会议手中。以上史实体现的政治主张 是

A.主权在民

B.三权分立

C.议会制度

D.社会契约

6.19世纪七十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对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 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A.社会主义改造最终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D.计划经济体制最终确立

7.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它标志着

近代中国,面对列强的侵略,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与抗争,使苦难的中国望见曙光。回答8~11题。

8.晚清一位人士曾大声疾呼:“何以立国?曰富。何以制夷?曰强。何以致富强?曰在治人。人不自治,治之以法。”对材料中“治之以法”最恰当的理解是

A.推翻君主政体

B.废除不平等条约 C.改革科举制度 D.变革政治制度

9.近代中国曾出现许多期刊,其中部分存在的时间较短,影响也不大,但期刊的名字却反

映出时代气息,例如:曙光、新社会、新中国、进步青年、新生、新气象、救国、自由、

D.平等进步

A.爱国主义

B.民主科学

C.追求真理

新妇女等,这些期刊表达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主旋律是

10.右国是红军长征中的一幅标语,从中你能得到的最准确信息是

A.国共实现二次合作,共同北上抗日 B.红军完成战略转移,北上抗击日寇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红军北上抗日 D.长征实现重大转折,开始北上抗日

11.“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焰火飞扬。满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罗家伦在《凯歌》中描绘了中国人民欢庆抗日战争胜利的狂欢景象。抗日战争的胜利

自尊心和自信心

①使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的道路 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

③是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帝斗争 ④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随着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也悄悄地发生了改变。回答12~13题。 12.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是 ①旗袍 ②中山装 ③京剧 ④里弄住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鲁迅先生说:“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着。”材料不能反映出中国.. 近代

A.学习西方的渐进性 C.社会生活的包容性

B.物质文化的多元性 D.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世界各国科学、艺术、思想文化异彩纷呈,绚丽多姿,共同构形成为人类文化的瑰宝。回答14~18题。

14.甘薯传入对中国粮食与人口增加影响极大,这种作物传入后不久,就有一部科技图书记载其特性以及推广的情形。这部图书是

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

15.“票拟”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中央政府运作的重要制度,该制度始自 ( )

A.汉 B.唐 C.明 D.清 16.“光荣革命”后,英国的统治方式是( ) A.实行“君权神授” B.

A.道学

B.佛学

人治 C.法治 D.国王“统而不治” C.理学

D.史学

17.文天祥抗元被俘,宁死不屈,以正气歌明志。他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要思想是 18.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和使哲学成为一种研究“人”的学问的哲学家分别是

A.泰勒斯 苏格拉底 C.柏拉图 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 D.泰勒斯 亚里士多德

19.马克思说:“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敬仰。”巴黎公社

A.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 B.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世界政治历史舞台

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回答20~22题。

20.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材料中“列宁的思路”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市场经济体制

B.计划经济体制 D.新经济政策

B.确立民主党是美国唯一合法政党 D.对资本主义企业进行社会化改造

21.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度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罗斯福新政

A.剥夺了美国公民的自由民主权利 C.采取政府干预经济手段调整工业

22.“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材料反映了 ①农村生产经营权发生变化 ②农民拥护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④土地所有权发生了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古代中国有着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为文明的萌生和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回答23~25题。

23.右图展示了我国古代两种著名的瓷器“青花折枝花果纹六方瓶”和“粉

彩蝠桃福寿纹懒揽瓶。”这两种瓷器的制瓷技术分别始于

A.汉朝 唐朝 C.元朝 明朝

B.唐朝 宋朝 D.元朝 清朝

24.“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这句话反映了

①专业市镇发展 ②区域分工加强 ③经济重心南移 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5.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 A.长安城商业发展范围扩大 B.长安城内的夜市非常繁华

C.住宅区内出现了商业活动

D.唐政府设立了新的商业区

26.右图为中国近代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红金龙香烟广告。其主要文字表述为:“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之利权。„„”从该广告能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A.洋烟开始传入中国 C.中国出现了最早的香烟广告

B.大力倡导使用国货 D.外货垄断中国局面彻底改变

27.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使用近30年的布票成了历史文物。这说明我国

A.棉布生产供过于求 B.完全通过市场手段调配资源 C.全面迈向小康社会

D.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28.梁启超以“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高度评价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下列体现了孔子教育思想的言论是 ( )

A.讷于言而敏于行

C.不学而好思,虽知而不广矣

B.己不欲,勿施于人 D.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省也

29.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

31.儒家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学派的思想,到西汉中期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30.下面四幅图片中的人物与儒家思想无关的是

其根本原因是

A.它主张“仁政”

C.它融合了阴阳家及黄老之学

B.它主张“天人感应” D.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具有极为丰富的内容和多样化的体系。它有诗歌、散文、戏剧、小说、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多种艺术类型,有艺术构思、艺术形象、艺术表现、艺术风格、创作方法等多方面的文艺理论。回答32—34题:

32.一曲《沂蒙小调》唱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临沂的绮丽锦绣。临沂有着美丽的人文景观,城 内的“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留下了东晋“书圣”的不朽作品。这位“书圣”是

A.钟繇

B.顾恺之

C.王羲之

D.柳公权

33.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语句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赋、唐诗 C.宋词、唐诗、楚辞 土扑面耳”。这幅名画的作者是

A.顾恺之

B.展子虔

B.楚辞、唐诗、宋词 D.唐诗、宋词、元曲

C.阎立本

D.张择端

D.三权分立学说

34.有一幅著名的绘画作品,有人看了这幅画,“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

35.卢梭说:“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这句话体现的观点是

A.自然权利说

B.社会契论说

C.公共意志论

36.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错综复杂,许多思想家反对专制,暴政,主张“民本”。下列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①韩非子 ②孟子 ③黄宗羲 ④伏尔泰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回答37—41题:

37.“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袖人物分别是

A.毛泽东、周恩来 C.邓小平、江泽民

A.电视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C.美国的电视事业发达

B.毛泽东、邓小平 D.江泽民、胡锦涛

B.电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D.电视引领着文明的发展趋势

38.美国许多青少年无休止地看电视,日益“发福”,成为“沙发土豆”,说明

39.200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丛飞病逝之后,“一座城市向一位普通市民告别”的电视新闻震动了小文,小文又到网络上浏览丛飞的事迹介绍。第二天早晨他又听到了广播里有关此事的新闻报道。放学后《深圳特区报》上的相关消息再一次深深地吸引了他。请指出在小文接触到的上述大众传媒中,历史最悠久的是

A.电视

B.报纸

C.广播

D.网络

40.新文化运动的巨大影响体现在①是中国近代的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②沉重地打击了传统礼教 ③启发了人们的民主主义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 ④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1.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权主义与维新派的兴民权相比,主要区别是

A.对帝国主义的态度不同

B.对人民群众的态度不同 D.对清政府的态度不同

C.国家的政体不同

42.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标志是

43.“洋务运动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开端”,其实质含义是 A.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B.发展自由资本主义

C.使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D.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44.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A.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B.隋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C.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 D.元朝设立中书省

45.明清时期,有人认为:“故吾以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该材料表明 A.作者反对明代八股取士制度 B.作者认为秦实行禁锢文化的愚民政策 C.作者认为明清与秦都实行思想文化专制 D.这一政策体现中央集权制度的空前加强 46.1787年宪法确立了总统制、联邦制、共和制混和的国家制度,关于三者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总统制是联邦制和共和制的根基 B.联邦制是总统制和共和制的根基 C.共和制是联邦制和总统制的根基 D.总统制、联邦制和共和制三者各自独立 47.关于雅典民主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B.促成雅典政治、经济、文化繁荣 C.使所有雅典人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 D.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48.新航路开辟之所以被认为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最主要的原因是 A.证明了地圆说 B.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开始出现

C.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D.人类开始由各民族分散孤立的发展走向整体世界 49.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影响主要有 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②引起了社会关系的重大变化 ③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④直接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A.①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0.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有深远意义的立法是

A.《社会保障法》 B.《全国工业复兴法》 C.《联邦紧急急救法》 D.《银行调整规定》 题号 1 选项 13 26 39

二、非选择题

51.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往往会出现重大的发展与变革,是

14 27 40 2 15 28 41 3 16 29 42 4 17 30 43 5 18 31 44 6 19 32 45 7 20 33 46 8 21 34 47 9 22 35 48 10 23 36 49 11 24 37 50 12 25 38 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18分) 回答:

(1)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教育方面、孟子和韩非子在治国方面的哪些思想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变革?(3分)

[材料一]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唐摭言》 高祖(隋文帝)既受命,„„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等省。

——《隋书·百官志》

(2)隋唐时期,在政治制度方面出现了许多重大变革。材料一反映了隋唐哪些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的创新之处。(4分)

(3)甲午中日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或称近代化)步伐加快。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其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重要变化。(6分) [材料二]

(1972小岗村农民的一份包干合同书)

图1 图2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图1预示着当时农村即将实行什么经济体制?图2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什么现象的变化?它表明所有制转变的方向是什么?(3分)

(5)历史发展启示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社会转型?(2分)

52.瑞蚨祥是全国知中的百年老字号,该公司的发展几乎浓缩了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瑞蚨祥1868年创建于山东济南,1893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北京瑞蚨祥绸布店,在短短几年几乎垄断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

材料二 下图是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 1956年,瑞蚨祥公司向毛泽东主席呈写了《瑞蚨祥公司生产情况报告》,毛主席指示:“历史名字要保存,瑞蚨祥、同仁堂一万年要保存!”

1985年瑞蚨祥被国内贸易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老字号焕发新生机;济南瑞蚨祥绸布店1988年完成销售480万元,实现利税46万元。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瑞蚨祥创办时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动?(4分)

(2)材料二中青岛瑞蚨祥生产经营销售额1912年后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扼要指出其成因。(8分)

(3)材料三反映了瑞蚨祥历经的两次重要发展的机遇,分别指出机遇出现的原因。(4分)

(4)从瑞蚨祥的百年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

53、阅读以下材料:(14分)

中国为什么会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不断的文明?······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

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史通》 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长期的主流思想,儒家文化构成了中华传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请回答:

(1)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6分)

(2)儒家思想是如何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的?(2分)

(3)宋代理学对儒家思想有什么新发展?(2分)

(4)试分析儒家文化在现代重新受到重视的原因。(4分)

选择题答案: 题号 1 选项 C 13 A 26 B 39 D

14 D 27 D 40 A 2 A 15 C 28 C 41 C 3 A 16 C 29 C 42 C 4 B 17 C 30 A 43 C 5 A 18 B 31 D 44 D 6 C 19 A 32 C 45 C 7 B 20 D 33 C 46 C 8 D 21 C 34 D 47 C 9 A 22 A 35 B 48 D 10 C 23 D 36 B 49 B 11 B 24 A 37 B 50 B 12 C 25 D 38 A 非选择题答案

51.(1)有教无类;民贵君轻;以法为本(3分)

(2)科举制,采用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三省六部制,形成分工合作、相互牵制监督的完整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4分)

(3)政治方面: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共和政体。经济方面: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思想方面:民主与科学得到弘扬。(6分)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城市个体经济及其他经济占有较大比重。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3分) (5)言之有理皆可给分。(2分)

52.(1)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企业产生和发展。(4分) (2)趋势:1912—1925年上升;1925—1949年下降

上升原因:中华民国的建立;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国政府提

倡使用国货;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

下降原因:日本侵华(日本的经济掠夺);官僚资本的压制;长期的战乱。(8分) (3)50年代:社会主义改造;80年代:改革开放。(4分)

(4)启示:民族独立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政策是企业发展的保障;抓住机遇是企业发展

的关键。(只要答出两点即可得分,但不得超过2分。)

53. (1)核心内容:“仁”、“仁政”;强调“礼”,维护统治秩序;主张以德治民。(6分) (2)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家学说,提倡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2分)

(3)宋代理学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吸收了佛教、道教的思想,形成了新儒学。(2分) (4)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扬儒家文化的合理内核和优秀成果,有助于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促进社会的谐稳定发展,甚至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4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