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初中生英语错题集的有效运用和合理管理的研究

来源:好兔宠物网
2020年35期总第527期

ENGLISH ON CAMPUS

对初中生英语错题集的有效运用和合理管理的研究

文/李爱美

【摘要】本文针对初中教师和学生如何有效运用和合理管理错题集进行了研究,文中引导学生改进错题集管理措施,然后通过实验的数据,进行对比研究,最后归纳出的教学对策。以此来说明错题集合理的运用和管理,是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提高英语成绩的。

【关键词】错题集;有效运用;合理管理;改进措施;调查研究;合理监控【作者简介】李爱美,福州市罗源三中。

实现让学生做题既对又快,是每一名初中英语教师的梦想。想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就必须让学生掌握好易错题。但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常常为如何解决以下两个问题而烦恼:一是一些短语、语法和句型学生已经做过或考过好几次,但在下次出现时还是错;二是不同的学生出现的错误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学生是单词没巩固好,有的学生是语法出现错误,还有的是句子意思不理解而出错,等等……而在课堂教学或试卷讲评课中,教师是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错误。由此,建立错题集的方法就有了存在的英文案例,培养学生涉外会计业务能力,并且提高学生的沟通、组织和合作能力。

必要。

一、问题的提出

然而,建立了错题集不等于就完全地解决了问题。虽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有了一些依据,但建立了错题集后的一段时间,笔者就发现很多学生的成绩又一次地停滞不前了。就是拥有同样的错题集,不同的学生所产生的效果也大相径庭。经过进一步观察,笔者才知道相当部分学生的错题集中,只是将一些易错题改正后抄进去,没有及时指出错因和做好过程分析。很多学生坦接受专业知识培训,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也许都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实践教学反馈

在对会计专业1804班学生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基于需求分析的ESP教学改革实践后,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后续反馈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课程设置中增加的实践学时,76%的同学表示认可,认为涉外会计的实际操作能力训练是很有必要的,类似环节应多开设。对会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所使用的教学材料,66%的学生表示很满意,因为这些材料都是任课教师进行了认真的选取和改编,配有较多的英译汉注解和较多的专业术语翻译练习,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较为理想的会计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的确是需要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编写,即校本教材更适合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方法,40%的学生喜欢任务驱动型,喜欢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56%的学生喜欢案例教学模式。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在实施翻转课堂的同时应多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校企合作单位在今年的顶岗实习中也对1804班学生的会计专门用途语言技能表示了认可,明显比其他班级同学能更好地胜任会计岗位工作的英语要求。

参考文献:

[1]Strevens P. New Orientations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M].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167-169.

[2]Robinson P. ESP Today: A Practitioner's Guide[M]. New York Prentice Hall,1991.

[3]范谊.ESP存在的理据[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43-48.[4]胡月婵.基于ESP理论的会计专门用途英语双语教学模式实证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06):129-130.

[5]张晴.大学英语ESP教材编写原则的再探析[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5(03):103-106.

[6]路梅.ESP教师角色及教师专业的发展[J].文教资料,2019(24): 105-106.

[7]赵小妹.国外ESP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置现状及启示[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7(3):107-109.

[8]黄萍.专门用途英语的理论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3:144-145.

[9]舒苦舟.基于职业需求的ESP专门用途英语的设置改革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22):444.

[10]蔡基刚.专业英语及其教材对我国高校ESP教学的影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2):1-4.

[11]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2004(2):22-28.

五、结语

本文根据ESP需求分析理论对会计专门用途英语进行教学改革实证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会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需要结合学习者目前的外语水平、会计专业知识和学习者未来工作环境对学习者的岗位要求,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进而提升学生的专门用途英语技能。然而,本文仅从教学目标、教材和教学方法着手,师资配备和教学考评尚未涉及。如何更好地配备专门用途英语师资?让专业教师进修英语,提高英语水平,或者让英语教师

113

ENGLISH ON CAMPUS

言,平时并没有对错题集进行管理,只有在需要(考试)时拿出来看一看,所以产生的效果就不如意了。另外一个方面,笔者没有适当的参与,建立错题集的活动完全变成了是学生的事情,与笔者无关。这样笔者就丧失了对这种方法的指导和必要的管理,笔者觉得这也是造成学生学习低效的一个原因。那么,师生如何共同对错题集进行有效运用和合理管理呢?

二、提出改进措施

基于上述考虑,笔者决定在所教的初二⑤、⑥两个平衡班做一次对比实验。具体做法如下:⑥班不做变动,而在⑤班制订了三点错题集管理措施:

1.每次的错题改正要先注明出错原因,并还要说明此题所考查的语言或重点语法等,然后才用红笔把正确答案抄进。比如,Eating apples makes us healthy.这一题学生往往会被apples的复数迷惑,而将动词错填为make。这样,在做收集时,笔者就要求学生先注明原因:只要是一个动作做主语,谓语动词都要用单数,与其中的名词单、复数无关,所以不能填make,然后再用红笔标注makes。如果有出现一题多种表达方式或者类型一致的题目,也是用红笔加以补充说明。比如,She let her son watch TV.这一句,很多学生会忽略这里的let是个过去式,因而在时态上出错,类似这种的AA式,还有hit、put、read、cut等,所以在整理时就用红笔注明这一类词。这样,在下次翻阅复习时就会特别注意,印象也特别深,不容易再次出错。

2.分两本错题集,A本以广泛收集为主,笔者要求学生收集当天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作业或试卷的错题,甚至还把课外相互交流问题都整理进去。另外,就是把当天还没有解决好的题目抄进去,以便第二天问老师或同学。这一本错题集力求详细,做到一日一积累。B本的错题集是一本小本子,其中以精选和整理为主,一星期(用周末的时间)整理一次,并在下个星期一上交给老师检查。内容是把A本中的错题进行分类,如分为词汇运用、词性变换、时态变化、同义名替换等等,把同类型的题归在一起。或者易错、易混的和比较典型的抄入,还有一些考查综合能力较强的题目也可抄入,以便拓展思路,提高解题能力。这样一周一汇总的做法目的是:通过不断的整理、回顾错题和加强教师的监管力度,以使学生对错题的有效利用。而且B本是小本子,便于随身携带,随时复习。

3.建立教师的错题集,在学生B本的错题集的基础上进行收集、筛选、比较和归纳,并把它们输入电脑,以备随时取用(有的错误可能会一而再地出现)。因为并非所有的错误都是有共同价值的,所以笔者选择的错题是学生易错、易混的、经常出现的考点,或者是能够举一反三的、代表性强的好题型。比如,一个学生的B本提到过一个问题:to什么时候是作为不定式需要加动词原形,什么时候是介词要+ing?笔者觉得这个问题有代表性,整理进笔者的错题集后,笔者及时把它作为一个教学的资源在课

114

2020年35期总第527期

堂中展示,例如下面两个句子:

He used to get up early.He is used to getting up early.

前者中的to是作为不定式,而后者是作为介词来用,所以两者跟在后面的动词的表达方式也不一样。然后又进一步把学过带介词to的词组加以总结,如look forward to、pay attention to等。笔者觉得这样的做法针对性比较强,能够很好地依据学生存在的问题来改进教学,学生反映也很好。

虽然在感性的认识上我个人感觉这种方法行得通,但它是否真的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呢?确实缺少一些有力的数据来证明和支撑,也就是无法有个理性的认识了。因此,下面笔者通过一些数据来证实这个方法。

三、调查研究和得出结论

为了验证改进的方法是否有效,笔者采取以“一类题型,三次小测,三次分析”的形式分别在⑤⑥两个班进行验证,然后收集小测的数据,通过对比数据,以判断方法的改进所产生的效果如何。具体做法如下:先在第一次(周一)花五分钟全班性做课内小测,选择5道学生易错、易混的典型题目:

1. He used to _____(get) up early, and now he is used to _____(get) up early, too.

2. He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I. (写得不及我认真)3. Eating apples _________(make) us healthy.4. He left _______(介词选择) the morning of June 23.A. on B. in C. at

5. She let her son watch TV. (改为否定句)

并在每个班中各抽出10个平常程度相当、错误数量较多的学生来进行实验。然后在第二次(周二)、第三次(下周一)以类似的题型出现,分别对这两组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监控,提取数据汇总如下:

表1第一次小测全班答错学生人数汇总表(⑤班49人,⑥班48人) 题数 班级

12345⑤班1813211819⑥班19

12

20

20

18

表2:第二次小测答错学生人数汇总表(各10人)

题数 班级

12345⑤班43643⑥班6

6

7

3

4

表3:第三次小测答错学生人数汇总表(各10人)

题数 班级

12345⑤班02110⑥班

7

6

7

4

4

从表1可以看出,刚接触这些易错、易混的题目,两个班中错误的学生人数基本持平,说明学生的程度比较均衡。到第二次实验时(由表2得知),⑤班的错误人数比⑥班略低,说明改进后的

2020年35期总第527期

方法相比有一定的成效,但相差不大。而到了第三次实验就很明显体现了改进方法的优越性。首先,从纵向比较,也就是从一个班级前后对比来看(由表2到表3),⑤班的错误人数显著减少,而⑥班的错误人数变化不大,甚至由于时间的推移遗忘更多;接着从横向比较来看,也就是两个班级对比来看(由表3可知),二者的区别就不可同日而语了。这说明改进的方法效果是很好的,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和质量的,因此这种方法是值得推广的。

四、归纳出的教学对策

1.重视错题的价值。错题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资源,只有对错误分析得深刻,正确的认识和判断才能更加得透彻。因此,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它。对学生而言,错题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因为每个错误都是学生学习的一个漏洞,只要弥补了学习的漏洞,学生的知识网络才能更加完善。对教师而言,错题就是一种重要的备课材料,只要充分地收集学生的错题,就能够很好地发现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强化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千万不要把所有的错误都归结为不认真造成的,误认为解决错题是一种浪费时间。其实,在很多时候,补漏洞的做法比毫无目的的教学反而更省时,也更有效。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错题的价值所在。

2.及时整理和补充。对于每一道错题,都要让学生及时整理,形成一个完整的分析过程。让学生先找出错因,再说明依据的原理和采用正确的解题方法,最后才写出正确的答案。这与直接写出答案做法的最大不同是:学生学会了去思考问题的前因后果,也就降低再次犯错的可能,达到做题既对又快的目标。刚开始时,学生反映这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一次的收集错题比做一次的作业还要费时费力,但笔者认为这样的付出是值得的,所以让他们一定要坚持下去。

在适当减轻作业量的同时,笔者还告诉他们,解决一个个问题比毫无目的讲授和题海战术更有意义,也更有效。所以,每次的错题整理都要这样做,持之以恒,并常常进行筛选、归纳、和分类,时常为错题集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去掉已掌握的题目。比如come out这个词组,在出现作为“出版、发行”的用法后,笔者就提醒学生去找其他的用法。后来,有学生发现它还可以当作“真相为……所知、传出”等用法,举例:It come out that...。通过进一步的补充和整理,学生能够将这个知识点理解得更深一点,形成更加宽大的知识网络。

3.合理监控和变式教学。在错题的运用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关键的一环,我们除了合理监控之外,还要充分利用错题进行变式教学。

教师合理的监管,是学生能持续利用错题集,避免产生虎头蛇尾的关键。所以,从开始笔者就一直进行严格监管,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奖惩。并要求学生:无论多忙,错题一定要当场

ENGLISH ON CAMPUS

彻底消化。对于收上来的B本的错题集,如果是敷衍的或不符合一定规范的,要退回重新整理。经过半个学期的不懈坚持,这种做法才步了正轨。笔者发现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学生也深切体会到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

为了保证“一题不再错”的目标,教师要及时进行复习和巩固,也就是在对错题进行第二次的讲解时,要将错题适当地改编,从解题思维上寻找突破口,梳理和提炼有效的解题方法。例如:The old building in the city in a terrible earthquake in the Ming Dynasty.

A. was ruined B. had ruined C. has been ruined D. had been ruined.

由于题目中明确给出一个过去的具体时间in the Ming Dynasty,所以应选A。在课堂上,笔者就给出两个变式:

The old building in the city in the past few centuries.

The mayor told us the old building in the city in the past few centuries.

答案分别为C、D。通过变式教学,就可以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达到解一道题,掌握一种题型,形成几个规律的效果。而这样的错题集就会成为学生积累学习经验和学习资料的宝库,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措施,也是教师重要的教学资源。它对教师探索教学规律、反思自我和研究学生都有很好的帮助。

4.有效运用。在每次考试和小测前,笔者都会要求学生过一遍错题集,查看错因、订正情况,以强化解题思路。这样复习时就以这一本为据,可以做到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平时,为保证对错题集的有效运用,笔者还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两点:一是随身携带B本错题集,一有空就拿出来看看,养成经常阅读的良好习惯;二是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通过同桌、组内或全班性的相互交换错题集的做法,既可以让学生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以警示自己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又可以相互验证,学习别人良好的整理方法。学生在共享相互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持之以恒,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氛围。

善待教学中的每一道错题,并对错题集进行有效运用和合理管理,是能够让英语学习变得更加轻松,也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提高英语成绩。

参考文献:

[1]郑秀英.基于高中英语错题库建立及使用的再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10):66-70.

[2]王淑霞,李霞,杜薇,等.提高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从第九届中学(初中)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谈起[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2,35(8):36-39.

1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