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瘀通脉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化瘀通脉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胡 靖1 吴勇2
(1.马鞍山十七冶医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0. 2.马鞍山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安徽 马鞍山 243000)
摘要 目的:建立化瘀通脉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化瘀通脉颗粒中的丹参、白芍、当归、川芎进行了定性鉴别;用HPLC测定制剂中芍药苷的含量,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为1.0 ml·min-1。结果:定性鉴别方法专属性强;芍药苷在16.62~265.92μg·ml-1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 = 11 946 X + 339.22,R=0.999 9(n=6),平均回收率为98.69%,RSD为0.98(n=4)。结论:本研究建立的TLC和HPLC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化瘀通脉颗粒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化瘀通脉颗粒;质量标准;薄层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芍药苷
Study on the Quality Standard of Huayu Tongmai Granules
HU jing1 WU yong2
(Maanshan Hospital of 17th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Compang. Maanshan AnHui 243000, Maanshan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 Maanshan AnHui 243000)
Abstract Objective:To establish quality standard of Huayu Tongmai Granules.Methods:TLC method was used to identify Danshen, Baishao, Danggui, Chuanxiong, HPLC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ate paeonilorin in this preparation. The separation was preformed on Kromasil C18column, using Acetonitrile-water(15:85), the detecting wave length was 230nm and flow rate was 1.0ml·min-1.Results:Qualitative identification method has high specificity, the linear range of Paeonilorin was 16.62~265.92 μg.ml -1, recursive equation was Y = 11 946 X + 339.22,R=0.999 9(n=6), the average recovery was 98.69%, RSD=0.98%(n=4).Conclusion:The quality standard based on TLC and HPLC method has high specificity, high sensitivity, good reproducibility, can be used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Huayu Tongmai granules.
Key words: Huayu Tongmai granules;Quality Standard;TLC;HPLC; Paeonilorin;. 化瘀通脉颗粒为医院临床经验方,由丹参、川芎、当归、红花、白芍等十四位中药组成,具有滋养肝肾、化瘀通脉。用于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症见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少眠多梦,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语顿等症。由于其为中药复方制剂,成份复杂,暂没有明确的质量控制标准,本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其质量标准进行研究,分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丹参、白芍、当归、川芎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白芍中有效成分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以期为更好地控制化瘀通脉颗粒的质量提供一种简便、可行、重复性好的质量控制方法,以保证临床疗效的稳定。 1仪器与试药
日本岛津LC一20ATVP高效液相色谱仪(LC-20AT四元泵,SPD—M20A检测器,SIL一20A自动进样器,LCsolution色谱工作站);天津奥特塞斯AT-130型柱温箱;超声波清洗器JK-250型。薄层色谱用硅胶G板(烟台市化学工业研究所);芍药苷对照品(批号:110136-200732,供含量测定用);丹参酮ⅡA(批号:0766-200213,供含量测定用);当归对照药材(批号120927-200310);川芎对照药材(批号120918-200507);均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乙腈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化瘀通脉颗粒样品和阴性样品均由蒙城县中医院院制剂室提供。 2 方法与结果
2.1 薄层色谱鉴别[1]
1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2.1.1 丹参的鉴别 取本品适量,粉碎取粉末2.0g,加乙醚30 ml,超声提取3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2 ml使溶解,即得供试品溶液,另取丹参酮ⅡA对照品适量,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 ml含2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乙酸乙酯(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见图1
图1. 丹参TLCL图(1丹参酮ⅡA对照品 2 样品 3 阴性样品)
2.1.2 当归、川芎的鉴别 取本品2.0 g,加乙醚30 ml,加热回流1 h,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2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川芎对照药材各1.0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3种溶液各5 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见图2
图2. 当归、川芎TLC图(1当归对照药材 2 川芎对照药材 3 样品 3 阴性样品)
2.1.3 白芍的鉴别 取本品内容物5.0 g,加乙醇15 ml,超声处理10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 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取芍药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1 mg·ml-1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见图3。
图3.芍药苷TLC图(1芍药苷对照品 2 样品 3 阴性样品)
2.2 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2.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色谱柱: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5 µm);流动相:乙腈-水(15:85);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1;进样量:10 µl。 2.2.2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16.62 mg,置100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0.1662 mg·ml -1的对照品储备溶液。
2.2.3 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本品内容物,研细,取约1.0g,精确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 ml甲醇,称定,密塞超声处理3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静置,取上清液,用微孔滤膜(0.45 μm)滤过,即得。 2.2.4 阴性溶液制备 按处方量称取除白芍以外的药材适量,按上述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阴性供试品溶液,进行测定。
2.2.5 测定方法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阴性溶液各10 l,注入色谱仪中,按上述色谱条件进行测定,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样品的含量。色谱图见图4。
图4、化瘀能脉颗粒HPLC图谱 (A:芍药苷对照品 B:化瘀通脉颗粒样品 C:阴性样品)
2.2.6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贮备溶液1、4、7、10、13、16 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中按上述色谱条件进行测定,记录峰面积。以进样量为横坐标,以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得回归方程Y = 11 946 X + 339.22,R=0.999 9(n=6)。表明芍药苷在16.62~265.92 μg·ml -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2.7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对照品溶液,重复进样6次,测定芍药苷峰面积积分值,分别为1 653 065、1 648 704、1 647 192、1 651 155、1 654 418、1 677 734,RSD=0.68%,表明精密度良好。
2.2.8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2、4、8、12、24 h进行测定,记录芍药苷峰面积积分值,分别为1 656 298、1 652 143、1 653 032、1 666 825、1 665 564、1 640 256,RSD=0.59%。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
2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2.2.9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号样品,按,记录色谱图,计算出芍药苷含量分别为2.5586,2.5330,2.6590,2.6258,2.5771,2.5252 mg·g-1,RSD=0.49%。表明本方法重复性良好。 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化瘀通脉颗粒样品6份,精密称定,精密加入一定量芍药苷对照品。照上述供试品制备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含量测定方法测定芍药苷含量,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
表1 加样回收率测定结果
编号 1 2 3 4 5 6
称样量 (g) 0.5203 0.5112 0.5159 0.4999 0.5022 0.5109
样品芍药苷含量(mg) 1.8007 1.6790 1.7854 1.7301 1.7380 1.7682
添加芍药苷量(mg) 1.728 1.728 1.728 1.728 1.728 1.728
测得芍药苷含量(mg) 3.5145 3.4988 3.4960 3.4614 3.4651 3.4711
回收率(%) 98.56 99.76 97.51 97.78 99.83 98.71
98.69
0.98
平均回收率(%)
RSD(%)
取3批样品按上述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样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样品溶液10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上述色谱条件进行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含量,结果见表2。
表2 3批样品中芍药苷含量测定结果 (n=3)
批 次 010512 010517 010525
芍药苷含量(mg·g-1)
2.5393 2.6017 2.5383
3 讨论
3.1 本方为中药复方制剂,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对方中的主要药味进行了鉴别,并进行了阴性对照试验,结果其方法简便且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本品的质量.
3.2关于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文献报道较多[2-5],本试验前分别采用不同比例的甲醇水、磷酸盐缓冲液等,未取得满意的分离效果,采用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结果样品分效果良好,阴性溶液在相应的芍药苷保留时间处无峰出现,可见本方法测定芍药苷其它成分无干扰。
3.3 化瘀通脉颗粒为医院临床经验方,在医院临床使用多年,一直未建立其质量控制标准,本实验建立的质量标准具有简便、快速、重现性好的特点,可作为化瘀通脉颗粒及含白芍的制剂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4 为了更好地控制化瘀通脉颗粒的质量,确保临床疗效,建议每克化瘀通脉颗粒中芍药苷含量不低于2.5 mg,以保证临床疗效的稳定,并可为其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安晔,赵明宏,何静.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桃红四物口服液中芍药苷的含量[J].实用药物与临
床,2011,14(6):498-499.
[3]黄巧平,郑笈,倪立坚,等.当归调经颗粒质量标准研究[J].海峡药学,2011,23(11):76-79. [4]王春丽.HPLC法测定参芪健胃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0):23-24.
[5]郑美善,徐莲花,崔永学.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止痛清晕胶囊中芍药苷含量[J].中国药业,2012,21(1):34-34.
3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