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农村学校班主任工作的特色

来源:好兔宠物网
农村学校班主任工作的特色

班级管理的过程是陶冶人格的过程。班主任具备了一定的专业修养,就会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健康稳定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从而实现班级管理的终极目的。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学校的全局工作,直接影响全校的校风校貌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的很多工作要通过班主任去布置落实。如学生守则的遵守,行为规范的贯彻执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目标、内容的实现,体、卫等工作的落实,甚至连学生的衣、食、住、行都需要班主任去考虑,去安排。基于种种因素,我个人认为: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实施者,它决定着学校工作是否能正常有序地推行。 一、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切实感受到对待学生要充满诚心爱心。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像“一团火”对学生满腔热忱;要想“一池水”点点雨露滋润心田;要想“一盏灯”照亮道路指引航程。由于我的专业是物理,上课与学生接触较多,有利于掌握学生情况。我想方设法利用课堂和学生拉近距离,不多讲自己的过去,而是由过去到现在,转换自己的角色。同时尽量挤时间,有空就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情况,逐步掌握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校教育都一样,教师在问寒问暖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心间播撒爱的种子。在班级工作中我注重启发引导教育感化尊重爱护每一名学生,不歧视任何人。树立“只要努力,每个人都能成才”的思想,举出一些学校学生的例子,告诉大家,成绩只是成功的一种表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努力发展,都会有自己的成就。因此我大胆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优化他们的自我意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我管理的意识在班级中逐步形成。当然也有违纪现象出现,当有的同学管不住自己时,会在其他同学善意的提醒和老师的暗示后,马上收敛,自觉反省并改正。我总是和气的语言谈心,形象的暗示,没有责备埋怨,长此以来,班里形成了民主、友好、和谐的气氛。 二、抓集体主义教育,实现班级体共同进步

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总结出“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针对学生的特点我除了进行常规的教育以外,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他们展开讨论。如:在“新学期、新班级、新形象”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讨论热烈。有的同学说:“迈进初中大门首先要给老师留个好印象,好形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尽早适应中学生活。”还有的同学说:“要树立班级形象,就要从自身抓起,做什么事都要从集体出发,不能给班级体抹黑,全班同学应该齐心合力,为共创良好的班级体努力。”同学们的思想问题解决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几十名学生形成了一个充满凝聚力,向上气氛的班集体。

三、要善于爱学生,把爱学生当做教育的起点和基础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现在农村学生由于家长外出打工的比较多,学生多缺乏完整的教育,关爱少,关爱他人更少。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缺乏沟通和信任,很难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有经验的班主任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班主任教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语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相反,如果班主任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那么即使你教育目标正确,教育方法科学,教育也无法达到期望的结果。因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老师作用的对象,又随时显示一种“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班主任的教导和要求,都要经过他们情感的过滤或催化。如果师生没有达成信任,学生面对班主任教师的教导就无动于衷,严惩的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和对抗行为。这种感情上的相悖,怎能教育好学生?

工作中,我以为应该做到:把赞美送给学生;用爱心为后进生撑起一片天空。

四、班主任对学生爱得同时还要严

在育人实践上,一些班主任老师对“严”的曲解、误用令人深思。在他们那里,“严”演变为体罚和变相体罚。心虽善,动机也好,但严而无格,爱必荡然无存,再不是“严是爱”的范畴,而坠入了“严为害”的泥坑,学生的自尊、人格、上进心被“严”的霜风冷雨击碎。心灵受创伤,心理被压抑,久而久之将形成视“师”如仇的逆反心态。这种“严”,于事无补,于人无益,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隐性扼杀。真正的严应该是: 1.严而不厉 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正当必要的。

缺乏严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但严格不等于严厉。严厉意味着班主任态度的强硬、武断和偏执,严厉会使孩子产生惧怕、退缩心理。久之,学生依赖性、神经质、故意……等不良心理都会滋生。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严格,而不是严厉。 2.严而有格 “格”就是范围、分寸。

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严但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严要有分寸。同样的错误——作业未做,一惯表现好一学生未定一定有其客观原因,而普通学生就很难说了。班主任对待这样的学生,就不能简单、草率批语完事,而要采用不同方法去严格要求学生,这个不同方法就是格。如果班主任严而无格,乱严一气,乱批语人,势必会有不好的结果。

所以,我认为不管学生差异有多大,只要我们全身心去关爱他们,就会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从而带动不同学生有自己最好最大的发展,也希望和我一样战斗在艰苦战线的战友们,能根据学生特点,根据形势的发展,将自己的学生教育得更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